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十種書,認識饒宗頤先生之學問

《中華讀書報》2018年征訂正在進行,恭請讀者朋友到當?shù)剜]局訂閱。郵發(fā)代號1-201


饒宗頤先生作為國學泰斗,深受國內(nèi)外學術(shù)界景仰,他的逝世是民族的巨大損失。但由于饒先生的大多數(shù)著作專業(yè)性太強,文字過于艱深,一些讀者不得不望而卻步。而且,饒先生著述宏富,據(jù)鄭煒明、胡孝忠兩位先生編著的《饒宗頤教授著作目錄三編》(齊魯書社2014年版)一書,饒先生出版著作80多種,發(fā)表文章950余篇,一般讀者難以窺其全貌。筆者雖閱讀過饒先生的大多數(shù)著作,但仍不敢說對其學問有透徹的理解。在此不揣固陋,挑選出十種饒先生相對具有代表性的論著加以介紹,以助讀者感受一代通儒所構(gòu)筑的國學殿堂。

 

1.《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shù)文集》


若有條件,閱讀《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shù)文集》自然是目前了解饒先生學術(shù)的最佳方式。該書分為“史溯”“甲骨”“簡帛學”“經(jīng)術(shù)、禮樂”“宗教學”“史學”“中外關(guān)系史”“敦煌學”“潮學”“目錄學”“文學”“詩詞學”“藝術(shù)”“文錄、詩詞”14卷,共20冊,匯集了饒先生20世紀的主要著作,可反映其在國學各領域不斷開拓的治學歷程。2003年,這套文集由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出版。2009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印行簡體字版。

在將舊作收入《文集》時,饒先生往往結(jié)合新的認識或新的材料加以修訂(如對《楚帛書》的增訂),或加按語進行總結(jié)和反思。在編輯這套文集時,饒先生雖已年屆耄耋,但仍有旺盛的精力和創(chuàng)造力。他很重視這套文集,傾注了大量心血,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犧牲了晚年的健康,不免令人遺憾。由于《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shù)文集》卷帙甚巨,價格不菲,一般讀者難以直接閱讀。胡曉明先生編著的《澄心論萃》(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陳韓曦先生編注的《饒宗頤集》(花城出版社2011年版)以及陳致、王玨兩位先生編著的《師道師說·饒宗頤卷》(東方出版社2016年版)選錄或摘編饒先生的著述,篇幅適中,較為全面,頗便于一般讀者了解先生之學。而要閱讀饒先生的詩、詞、駢文等文學創(chuàng)作,《清暉集:饒宗頤韻文、駢文創(chuàng)作合集》(海天出版社1999年初版)之類的書已有不少,有學者將饒先生的一些詩詞集加以箋注解析,亦可參看。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饒先生已經(jīng)將其全部著作的版權(quán)交付中華書局,集大成的《饒宗頤著作全集》將在不久的將來面世。

 

2.《符號·初文與字母——漢字樹》


《符號·初文與字母——漢字樹》一書于1998年由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出版,2006年再版。大陸方面,上海書店出版社在2000年印行此書。此外,該書的日文版于2003年在東京出版。由于種種原因,《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shù)文集》并未收入該書。


該書是饒先生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持續(xù)探索的結(jié)晶,它圍繞以下問題展開:中國文字是如何發(fā)生的?史前刻畫符號與文字有何聯(lián)系?中國史前刻劃符號是否與域外文字存在交往?漢字為何沒有字母化?涉及中國文字的發(fā)生及發(fā)展、中國文字乃至中國文化何以綿延不絕、文字如何影響文學及書法等重要問題。


商代甲骨文已是十分成熟、系統(tǒng)的文字,在此之前,則發(fā)現(xiàn)有大量見于陶器、玉器等載體的刻畫符號,有的已經(jīng)可以被視作文字。饒先生十分重視中外史前刻劃符號的比較和交流。以卍形符號為例,它遍及西亞、南亞、北非、歐洲乃至美洲,以西亞為最早。在中國境內(nèi),最初見于新石器時代西北地區(qū)的馬家窯文化和東北地區(qū)的小河沿文化、紅山文化,正處于童恩正先生所提出的“半月形文化傳播帶”。饒先生對卍形符號有持續(xù)的研究,在《符號·初文與字母——漢字樹》一書中,他強調(diào)“我至今仍認為卍號必來自西亞”。季羨林先生為《饒宗頤史學論著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一書所作序言指出:“饒先生從青海樂都縣柳灣墓地出土的陶器上的花紋符號聯(lián)想到古代雅利安人舊有的卍符號,又聯(lián)想到世界其他各地的,特別是美索不達米亞的類似的符號,從而推論其間的關(guān)系,并論到古羌人的文化,時有柳暗花明之妙??赡苡腥藢@種推論方法提出懷疑。但是這畢竟能啟發(fā)人的想象,開闊人的視野?;孟肓吐?lián)想力對學術(shù)探討有時候是不可缺少的?!?/span>


在這本書中,饒先生呼吁開展“史前文字學”,對中國史前刻劃符號的材料進行了初步的整理和較為綜合的研究。21世紀以來一些學者陸續(xù)開展系統(tǒng)研究中國史前刻符的工作,該書為此奠定了重要基礎。該書關(guān)于中外史前刻劃符號的比較,所得出的結(jié)論未必會被一些學者所接受,但其視野之廣闊、材料之翔實,往往一新耳目。正如著名美籍華人學者錢存訓先生所言,該書“實為史前文字學和字母學在中國學術(shù)界開辟先河之作,值得重視”。

 

3.《殷代貞卜人物通考》


饒先生在甲骨學領域有持續(xù)、深入的研究,因饒先生字選堂,有人譽其為“甲骨第五堂”(羅振玉、王國維、董作賓、郭沫若并稱“甲骨四堂”),《殷代貞卜人物通考》便是其甲骨學的代表著作。該書于1959年由香港大學出版社出版,韓文版于1996年在首爾出版,中華書局(香港)在2015年又重印此書。此外,該書又收入《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shù)文集》卷2《甲骨(上、中)》。


該書奉行“分人研究法”,即以甲骨卜辭的操作者——貞卜人物為切入點,對甲骨卜辭展開系統(tǒng)整理研究。甫一出版,便好評如潮,有十多國文字加以評介。饒先生于1962年榮獲法國法蘭西學院頒授的漢學研究最高榮譽、有“西方漢學之諾貝爾獎”之稱的儒蓮獎,該書便是其獲獎的重要理由之一。因該書與陳夢家先生所著《殷虛卜辭綜述》(中華書局1956年版)均為20世紀50年代甲骨學集大成之作,因而古文字學家陳煒湛先生將此二書并稱為“50年代甲骨學之雙璧”。饒先生致力于搜求散落于海外各地的甲骨文材料,在此基礎上,他對當時所能掌握的材料進行窮盡性的梳理,并提出許多新的考釋意見。但出于種種原因,大陸學者在很長時期內(nèi)難以接觸到該書,也便難以認識到該書的價值,其觀點一度主要通過《甲骨文字詁林》之類的工具書流傳(《甲骨文字詁林》收入該書意見近500條)。正如李學勤先生所說,該書“于甲骨研究專辟新境,書中蘊涵的種種理念,至今尚對學人廣有啟迪”。

 

4.《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


改革開放之后,饒先生重返大陸,與大陸學者開始有密切來往。在此期間,地不覆寶,考古新發(fā)現(xiàn)層出不窮,饒先生與長期擔任容庚、商承祚助手的曾憲通先生合作,出版了《云夢秦簡日書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版)、《隨縣曾侯乙墓鐘磬銘辭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以及《楚帛書》(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5年版)。這三種著作后又收入《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中華書局1993年版),并收入《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shù)文集》卷3《簡帛學》及卷4《經(jīng)術(shù)、禮樂》。


1975年底,在湖北省孝感市云夢縣睡虎地第11號秦墓中出土了一千多枚竹簡,其中包括《日書》——一種選擇時日吉兇的數(shù)術(shù)書。饒、曾二位先生在缺乏清晰圖版、學界普遍對數(shù)術(shù)類文獻缺乏認識的情況下,克服種種困難,首次對秦簡《日書》展開系統(tǒng)研究,該書提出的一些創(chuàng)見被其后的放馬灘秦簡等材料所證實。后來其他類似于《日書》的材料續(xù)有出土,研究不斷推進,《云夢秦簡日書研究》一書作為數(shù)術(shù)研究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功不可沒。


近期熱播的《國家寶藏》,湖北省博物館推出了三件國寶,其中便包括云夢睡虎地秦簡和曾侯乙編鐘。饒先生除了對云夢睡虎地秦簡較早展開系統(tǒng)研究,還對曾侯乙編鐘上的銘文加以解讀,《隨縣曾侯乙墓鐘磬銘辭研究》一書就曾侯乙編鐘銘辭的文字釋讀、音樂史意義、美學意涵、天文學背景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研究。饒先生兼通古文字與古樂,可謂不二人選。


子彈庫帛書發(fā)現(xiàn)于1942年,上面不但記載著瑰麗的創(chuàng)世神話,還繪有富于想象力的神怪形象。在被盜墓賊盜掘之后,它又流散到美國,來自中國、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學者前赴后繼,對這件稀世珍寶展開了持續(xù)研究。饒先生是楚帛書研究的重要見證者,從1954年發(fā)表《長沙楚墓時占神物圖卷考釋》開始,他求索不止。一直到21世紀初,他仍結(jié)合新材料對《楚帛書》續(xù)加討論。其用力之勤、創(chuàng)獲之大,都是極為罕見的。

楚帛書


饒先生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便對楚帛書、楚簡、漢簡展開研究,是簡帛學的開拓者之一。21世紀以來,上博簡、里耶秦簡等新材料層出不窮,耄耋之年的饒先生仍參預其事,,相關(guān)文章已見于沈建華女士所編《饒宗頤新出土文獻論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楚辭地理考》


《楚辭地理考》系饒先生研治《楚辭》歷史地理的專著,是楚辭地理學的先聲。該書的撰作,始于饒先生1935年出任中山大學廣東通志館纂修之時,1940年完成于香港,并于1946年由當時在上海的商務印書館出版。1978年,該書由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重印,后收入《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shù)文集》卷11《文學》。


該書寫作之際,饒先生才二十歲左右,作為最年輕的禹貢學會會員,他當時專注于歷史地理的研究。針對錢穆先生《〈楚辭〉地名考》“屈原放居漢北”的主張以及將《楚辭》中地名盡量北移的做法,包括游國恩、方授楚、饒宗頤等在內(nèi)的學者都提出了質(zhì)疑,是為楚辭學的一大公案。相對于其他學者的論著,饒先生的反駁更為雄辯,也更為系統(tǒng)。像論證“三閭”“洞庭”諸問題,饒先生結(jié)合《楚辭》內(nèi)證及其他文獻的旁證,將討論對象置諸當時的時空背景,論證嚴密,層層遞進,一一駁斥錢穆之失。由于當時楚地的考古發(fā)現(xiàn)還很匱乏,包括錢穆先生在內(nèi)的一些學者深受“中原中心說”的影響,因而低估了先秦時期楚地的文化。饒先生作為楚文化研究的開拓者之一,很早便意識到楚文化的重要價值,后來楚地出土文物粲然大備,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佐證饒先生當初的一些設想。

 

6.《老子想爾注校箋》


《(敦煌六朝寫本張?zhí)鞄煹懒曛├献酉霠栕⑿9{》一書于1956年由香港東南書局出版,增訂本《老子想爾注校證》199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后收入《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shù)文集》卷5《宗教學》。


敦煌寫本《想爾注》殘卷(S.6825)從道教角度對《老子》加以注釋,饒先生首度對其展開系統(tǒng)研究,不但錄出寫本的圖版和釋文,還對作者、時代、思想等問題作了詳盡的考證。此書一出,引發(fā)國內(nèi)外學者的廣泛關(guān)注,奠定了饒先生在敦煌學和道教史研究領域的重要地位。法國國立高等學院的中國宗教學權(quán)威康德謨(Max Kaltenmark)以該書為教材,作為門人研習中國道教史的入門書,并由此引發(fā)法國漢學界的道教熱,索安(Anna Seidel)、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等西方著名道教研究者便深受其影響,施舟人更是尊饒先生為道教文獻研究的開拓者。劉屹先生在總結(jié)20世紀敦煌道教文獻研究時將該書視作第二階段(50—70年代)里程碑式的著作,指出其極大地填補了漢末道教史材料的空白,且首次將一部敦煌道書與相關(guān)的道教史背景如此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考察。無論是研究道教史還是《老子》,該書至今仍是繞不開的著作。


在該書出版之后,饒先生又不斷對《想爾注》開展后續(xù)研究,一直到2003年,饒先生還發(fā)表相關(guān)論文,可見其執(zhí)著的治學精神。

 

7.《敦煌曲》


《敦煌曲》由饒先生與法國漢學泰斗戴密微(Paul Demiéville)合作,1971年出版于巴黎,收入《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shù)文集》卷8《敦煌學》。其中饒先生負責中文的撰述,戴密微先生則負責譯成法文,中、法兩本合為一編。


1965年,饒先生受戴密微之邀赴法國國立科學研究院研究敦煌寫卷,《敦煌曲》一書即其中一項重要成果。該書出版之后,楊聯(lián)陞、蘇瑩輝、吳其昱、陳慶浩等學者紛紛撰文評介,至今仍是敦煌曲研究繞不開的名著。該書主要利用法藏敦煌寫卷,兼及英、俄藏寫卷,對敦煌曲進行系統(tǒng)探討,尤其是對敦煌曲的范圍、敦煌曲與詞的關(guān)系、敦煌佛曲的價值等問題的探討,極具影響。由于饒先生能接觸一手材料,因而訂正了任二北等其他學者的不少疏誤。


此后,饒先生就敦煌曲又續(xù)作討論,發(fā)表了一系列論著,是“唐詞”公案的重要當事人,相關(guān)文章后收入《敦煌曲續(xù)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版)。

 

8.《中印文化關(guān)系史論集·語文篇——悉曇學緒論》


《中印文化關(guān)系史論集·語文篇——悉曇學緒論》匯集了饒先生悉曇學方面的論著,于1990年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三聯(lián)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其中一些文章收入《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shù)文集》卷5《宗教學》。

所謂“悉曇(siddhām)”,指在唐以前傳入中國的悉曇體字,是當時所稱的狹義梵文。這方面的材料主要依賴一些漢文典籍才得以保存,日本學者較早著手研究,饒先生此書則是中國悉曇學的拓荒之作。悉曇字對中國語言學影響巨大,反切、等韻學等應運而生。饒先生通過近三十年的探索,從古代中國、印度文化交流的角度加以思考,澄清悉曇字流傳及其影響的一些疑題。針對陳寅恪先生《四聲三問》一文將四聲與古印度誦吠陀經(jīng)典的三聲相聯(lián)系的觀點,饒先生持不同意見,認為“印度語無四聲之分。以《圍陀》誦法之三聲,比附中國之四聲,頗多枘鑿之處”。俞敏、楊金鼎、李新魁等學者從不同角度討論這一問題,是為語言學史上的一大公案。再如饒先生指出東晉道安時已有《悉曇慕》,從而否定了過去定在隋唐的觀點,將悉曇傳入中國的時間大大提前。

悉曇體字母

 

9.《文轍——文學史論集》


《文轍——文學史論集》是饒先生文學史方面論著的匯集,1991年由臺灣學生書局出版,相關(guān)文章又收入《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shù)文集》各卷。


饒先生自1952年以來長期職掌香港大學等高校的古典文學教席,他十分重視古典文學,認為“一切之學必以文學植基,否則難以致弘深而通要眇”。在這本論文集中,饒先生或結(jié)合出土簡牘討論秦代散文、稗官、唐勒賦等問題,或據(jù)敦煌寫卷研究《文選》《文心雕龍》等文獻,或討論佛教、拜火教等宗教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或探討《文心雕龍》與佛學之關(guān)系,或結(jié)合不同古代文明的材料討論“發(fā)問”的文體,勝義迭出。所討論的話題從先秦延續(xù)到明清,跨詩、詞、賦、小說等不同文體,兼及文學理論與批評,且往往結(jié)合宗教等文化史背景、出土文獻及域外史料,視野之宏闊罕有其匹。

 

10.《詞籍考》


《詞籍考》1963年由香港大學出版社出版,1992年中華書局又出版其增訂本《詞集考(唐五代宋金元編)》。該書又收入《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shù)文集》卷10《目錄學》。


饒先生學術(shù)的起點,是續(xù)完其父饒鍔的未完稿《潮州藝文志》,這一工作奠定了其目錄學的基礎。目錄學作為“辨章學術(shù),考鏡源流”之學,是傳統(tǒng)學術(shù)的起點,饒先生對此極為重視,《詞籍考》便是從目錄學和版本學角度對唐五代至金元的詞集加以考訂辨析。該書出版之際,霍克思(David Hawkes)、傅漢思(Hans H. Frankel)等著名漢學家紛紛撰文推介,至今仍是詞學研究領域的名著。

 

此外,饒先生的其他重要著作如《中國史學上之正統(tǒng)論——中國史學觀念探討之一》《敦煌白畫》《國畫史論集》《黃公望及富春山居圖臨本》《潮州藝文志》《楚辭書錄》《饒宗頤佛學文集》等等,限于篇幅,未能一一道來。關(guān)于饒先生的學術(shù)經(jīng)歷和治學特點,可參見拙作《最能代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人去了——悼念饒宗頤先生》(《中華讀書報》2018年2月14日,第7版)一文。


(作者為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助理研究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饒宗頤談書法
被學界稱“南饒北季”的饒宗頤和季羨林,都有什么成就?
饒宗頤:中華文化的一座高峰
饒宗頤:百年孤獨 君子不器
緬懷 | 饒宗頤先生與中華文化海外傳播
郭在貽先生:回顧我的讀書生活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