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益緊張的水資源
我們有跨流域調(diào)水等方法來應對
不過這些方案一出動
就不只是費錢的事了
人力物力財力樣樣都得跟上
因此輕易不能下場
其實
除了這些聲勢浩大的工程
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小型設施
在某些特定環(huán)境下要更受青睞
像獲得2011年詹姆斯·迪森設計大獎的
Air-drop
即使在沙漠中
都可以做到憑空取水
Air-drop外形酷似一盞太陽能路燈
其發(fā)明者
是來自澳大利亞的愛德華·利納克爾
他的靈感來源是一種沙漠中的昆蟲
納米布甲蟲
這種甲蟲親水性的翅膀表皮
能收集空氣中的水汽
水汽凝聚成水珠后聚少成多
就可以轉(zhuǎn)化成維持生存的液態(tài)水了
既然甲蟲都已經(jīng)幫忙想出解決方法了
Air-drop的大致原理也就出來了
只不過它收集水汽的靠的是溫差
裝置由太陽能電池板、渦輪機
還有水泵、儲水箱四部分組成
渦輪機會將大量空氣吸入細管
導入銅管
由于銅管周圍泥土的溫度通常為6℃
進入銅管的溫暖空氣則有27℃
因此在溫差的作用下
空氣中的水汽就會凝結沉降
儲存在水箱中
當沙漠農(nóng)作物需要灌溉時
水泵會抽出水
從半浸透式軟管中滲出
由于軟管正好安裝在了農(nóng)作物根部
所以作物立馬就能被滋潤
依靠Air-drop
每立方米沙漠空氣可以帶來11.5毫升水
而且跟耗能制冷的水分收集裝置不同
它只靠溫差
渦輪機還是太陽能供電
價格低廉
設計靠生物模擬
收集水分靠溫差
供電靠太陽能
利用大自然解決大自然自己的問題
創(chuàng)造者也是很聰明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