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林姓——用生命換來的姓氏
兩千多年前,一位偉人舍生取義用生命換來一個姓氏——林。商朝末年,有個殘忍的暴君紂王,比干作為紂王的叔父對紂王喪盡天良的行為一再寄言相勸,紂王就是不聽,甚至懷疑比干的忠心,于是慘無人道的割開比干的胸膛,掏出比干的心。比干死后,紂王還要誅滅其妻兒,妻子陳氏當(dāng)時懷孕在身,逃到長林石寺中,直到嬰兒落地。比干雖然死了,但他舍生取義,堅持正義的精神千古傳誦。周武王在滅了商紂之后找到比干的遺腹子,因為他是憑借長林掩護,所以賜姓林,名堅,林堅就是林氏的受姓始祖。福建是目前林姓最為集中的地區(qū)。
122、夏姓——父系社會的開始
秦時期,我們中國人就以“華夏族”自稱,“華”即為“欣欣向榮”,“夏”指“中國之人”,盡管華夏并不是指夏姓,但夏姓卻是我國一個古老而又著名的姓氏。
我國姓氏大都起源于商周時期,周公建立周王朝之后,設(shè)置諸侯國71個,周公姬旦實施的這次大分封被史家稱為“封邦建國”。
夏禹,姓姒,后裔東樓公受封杞國,一些未得到天子封賜的夏禹后代子孫為了顯示自己不應(yīng)當(dāng)被人忽視,就以代表自己光輝家世的國名夏朝的夏為自己的姓氏。但夏姓并非出自以源,除了出自夏禹之外還出自舜。舜為媯姓,舜的后代封于陳(河南淮陽),陳國有個國君陳宣公,后裔有個征舒。按當(dāng)時宗法制規(guī)定,“王孫公子”只能以王父及祖父的字為姓。征舒的祖父叫子西,字子夏,自然征舒就以夏為姓叫夏征舒。
媯姓、姒姓、姬姓、姚姓、嬴姓等女字旁的姓氏體現(xiàn)了中國母系氏族女性的血統(tǒng)和地位,從這些姓轉(zhuǎn)向以王父之字為姓氏其意義在于表明了我國從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的一種歷史性過程。
123、潘姓——一姓二源
潘姓的歷史很悠久,一說是姬姓周文王的后代。周文王第十五個兒子高在西周初年封在畢,建立畢國(西安咸陽一帶),人稱畢公高。后來畢公高又將小兒子封到潘,分離出一個隸屬于畢國的潘國,于是,潘國的這支周文王的子孫以國名潘為姓。
另一種說法認(rèn)為潘姓源頭在南方。春秋世代楚國大夫潘崇給楚成王的太子當(dāng)老師,后來又為太子奪取王位出謀劃策。潘崇升任太師后家庭也日益興旺,潘姓日后也成為大姓。
124、孫姓——千枝同根 黃帝傳人
孫姓是常見的大姓,在以孫為姓的人中間,有一部分人是戰(zhàn)國思想家荀子的后代。按漢代的習(xí)俗,原來姓荀的人為了避漢宣帝劉恂的名諱,只好改姓。
荀子是趙國人,在齊國求學(xué)、講學(xué),是齊文化的代表人,李四和韓非都是他的學(xué)生。為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fù),荀子兩次接受封奉,任蘭陵令,最后死在蘭陵。相傳,荀子的后代至今還在蘭陵一代,依然以孫為姓,人數(shù)還不少。
孫姓還有一個比孫武、孫叔敖和荀子更為古老悠久的源頭。據(jù)記載,周文王有個小兒子姬封,受封到了衛(wèi)國,人稱衛(wèi)康叔,衛(wèi)康叔傳到第九代出了一個以孫為字的后代,他有個孫子叫武仲,按古代姓氏的一種習(xí)慣,常以祖父的字為姓,于是武仲取祖父名字中的“孫”為自己的姓氏。也許,他才是歷史上最早姓孫的人。
千枝同根,周文王的姬姓,孫叔敖的米姓,孫武先祖的歸姓都封黃帝軒轅氏為人文始祖,孫姓人可以說是地地道道黃帝的傳人。
125、顧姓——江浙顧姓源自越王
顧姓起源一支來自奴隸制社會形成時期的夏朝,這也是帝王從禪讓制變世襲制的第一個朝代。當(dāng)時,昆吾氏的后人封在一個叫顧的地方(河南范縣),這是一個附庸小國,后來商湯滅夏桀王,最先滅掉的就是這個顧國,后人念念不忘故土,便以國為姓。
始于江浙一帶的顧氏是顧姓人家的又一支人馬。雖然得姓較晚,但至少也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其先祖是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踐。春秋時,江南的吳、越兩國攻伐不休,世代相仇,到了吳王夫差即位又發(fā)兵大敗越國,勾踐將國事交付文仲,與大夫范蠡被押往吳國。他倆居于囚室,穢衣惡食,受盡屈辱,整整三年,歷盡磨難,終于被赦免回國。從此,勾踐君臣臥薪嘗膽,發(fā)奮圖強,立志雪恥,果然不出十年,越國變得強大起來。經(jīng)過幾次進攻,夫差自殺,最后吳國滅亡。勾踐復(fù)國后傳到七世孫搖,此時,天下已為劉邦所統(tǒng)一,進入西漢時期,搖被封為東海王,負(fù)責(zé)管理東甌一帶(浙江永嘉西南)。其子同時受封為顧余侯,居于會稽(浙江紹興),這位顧余侯得后代便以祖上封爵為氏,以顧為姓。
126、賀姓——易慶為賀
賀姓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姓氏,東漢之前,史書上沒有賀姓的記載,到了東漢,為了避漢安帝父親劉慶的名諱,于是姓慶的人一律要改姓。當(dāng)時有一個在朝廷擔(dān)任侍中官職姓慶名純的人,因慶與賀字義相近,于是有了賀姓。賀姓如今還在常見的一百個姓氏之列,慶這個姓氏卻極少見到。
《元和姓纂》記載,慶是齊國王室后裔使用的姓氏,齊國有公子慶克,其子孫便以祖上的字為姓。慶克生子慶封,慶封為避禍,從魯國逃往吳國,后代慶儀又遷徙到浙江會稽定居。
還有一種說法認(rèn)為賀姓與慶夫有關(guān)。慶夫是魯莊公的兄弟,他玩弄同室操戈的陰謀,使魯國政局動蕩不安,百姓提心吊膽,故有成語“慶夫未死,魯難未已”。后來在齊桓公的幫助和民眾的反抗下,慶夫逃往莒國被迫自盡,后人也以慶為姓。
賀姓還有一支來自北方少數(shù)民族。北魏時,鮮卑族人有以賀拔氏為復(fù)姓的,拔的意思是土地,獲得土地時,眾人來祝賀,于是姓賀拔。還有居住在賀蘭山的鮮卑族以山為氏,復(fù)姓賀蘭,南北朝的狄族有復(fù)姓賀賴,以及居住在朔方的復(fù)姓賀若,這些復(fù)姓后來都改為單姓賀。
賀姓的郡望主要在河南與會稽(浙江紹興)一帶。
127、黎姓——黎城無黎姓
黎姓發(fā)源地在山西黎城縣,關(guān)于黎姓的來源,《元和·姓纂》記載:“黎,周時侯國?!眮碓从腥恢碜攒庌@黃帝孫子顓頊后裔有重黎,擔(dān)任火正,讓天下充滿光明,因有功被帝嚳命為祝融,后討伐共工氏遭到失敗,被帝嚳殺死,重黎的子孫就以黎作為姓氏。
此外在如今河南??h,據(jù)說古時有塊地方叫黎陽,曾是黎國,后人以國為姓。齊國時候有個大夫黎彌,封地在山東鄆城縣也有個叫黎的地方,這也成為黎姓的一個出處。
瀕臨海岸的東部活躍著金天氏少昊部落,九黎是少昊的一個諸侯國,蚩尤曾經(jīng)是九黎族的頭領(lǐng),他有八十一個兄弟全以金作為兵器。炎黃部落聯(lián)合起來把蚩尤打敗后,九黎族的子孫大批向南方遷移,其中有一部分人采用了黎作為姓氏。
黎姓在各地繁衍生息,其中主要郡望在京北(陜西西安),宋城(河南商丘),九真(越南清化、河靜一帶)。在越南,黎是一個大姓,后來這支姓北遷中原,與北方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融合。
128、梁姓——梁朝梁國不姓梁
梁姓最早發(fā)源地在陜西,如今韓城南邊有座少梁城,是古梁國的遺址。梁姓始祖是秦仲之子康,被周平王封在夏陽梁山,爵位為伯。春秋時期,梁伯的封地被秦國吞并,子孫便以梁為姓。
河南開封歷史上稱大梁,戰(zhàn)國時代,有姓畢名瑩的魏惠王把國都遷到大梁,自稱梁惠王。俗語“梁國雖好,并非久留之地”說的正是開封。梁國滅亡之后,有部分也以梁為姓。中國歷史上有個梁朝,帝王史稱梁武帝,梁元帝等等,其實,他們都姓蕭,梁只是他們的號。
129、高姓——殊途同歸的高姓
高蹊是齊國一位公子,和齊桓公小白是同宗弟兄,他倆都姓姜,齊桓公得到賢相管仲和高蹊的輔佐,“九和諸侯,一匡天下。”因為有功,高蹊受封為上卿,由于高蹊祖父曾得到以高邑命名的封地,于是人稱公子高,高蹊也是公子高的孫子,他是以祖父的名作為姓氏的。
二百年后,齊惠公有兒子子高,其后代也有以高作為姓氏的。西周初年,公封諸侯,姜尚受封于齊,創(chuàng)立了齊國,人稱姜太公,所以前后兩支高姓都出自齊國,都是姜太公的苗裔。
高姓在東漢出了一位渤海太守,所以高姓人家的堂號為渤海堂。
130、曾姓——天下一曾無二曾
在曾姓人士中流傳一句話叫做“天下一曾無二曾”,他們是治水英雄大禹的后代。大禹姒姓,他從舜手中接過帝位之后開創(chuàng)了夏朝,大禹死后由兒子啟接位,夏啟的長子叫太康,次子叫仲康,仲康的孫子叫少康,人稱杜康。少康復(fù)興夏朝之后天下安定百業(yè)興旺,少康把小兒子曲烈分封到一個叫鄫的地方,建立鄫國(山東鄒縣)。鄫國被莒國兼并后,其子孫逃往魯國,為不忘先祖,把鄫去掉耳朵旁改曾為姓
131、何姓——何姓與河有關(guān)嗎?
中國姓氏的起源許多以地名為姓,炎帝長在姜水,以姜為姓;黃帝長在姬水,以姬為姓。是否生長在河邊的就姓河呢?
八仙之中唯一的女性是何仙姑,與何仙姑同為八仙的還有韓湘子何藍(lán)采和,而說到何姓的由來,還真與這兩個姓有不解之緣。
韓國本是戰(zhàn)國時期七雄之一,后來被秦始皇所兼并,懷著亡國之恨的韓國人企圖刺殺秦始皇,但都未能成功,反而引起秦始皇對韓國百姓的圍捕追殺。有一支進入江淮流域,在江淮方言中,韓與何諧音,于是他們改用何姓。還有一支遇上秦兵盤問姓名,他指一指寒冷的河水,秦兵以為他姓河,就放行了。從此,他們的子孫就以人字旁的何為姓了。何姓人從唐代進入福建,定居泉州、漳州一帶,其中有一戶過繼給當(dāng)?shù)氐乃{(lán)家,易藍(lán)為姓。
姓氏作為一個符號,并非歸某一民族所專有,位于北方的吐谷渾氏,在五代時就有使用何姓的。生活在祁連山北的少數(shù)民族,因受到匈奴侵犯,不得不向西亞遷移,在昭武城建立起何、安、曹、康、石、史、米等九個小國,史稱昭武九姓。
132、馮姓——源頭有幾多?
陜西大荔縣在三千多年前叫馮城,據(jù)史料記載,馮姓是周文王的后代,周文王的第十五個兒子叫畢公高,畢公高后人畢萬的孫子被封在馮城,這里的人就以封地為姓。
另一支是春秋時期鄭國大夫馮簡子的后代。據(jù)說,馮簡子其人博學(xué)多才,遇大事能夠當(dāng)機立斷,鄭國王君要跟別的諸侯打交道往往要先和他商量。漢宣帝時,還有威震邊境的左將軍馮奉世,其后裔如今都住在山西長治一帶。安徽徽州績溪馮村在明朝出了個兵部侍郎馮庸。京北的馮姓則是燕王馮宏的后代。河南弘農(nóng)馮姓是西魏豫州刺史馮寧的后代。
133、薛姓——始祖孟嘗君
在大禹治水時代,有個專門制造車輛的高手叫奚仲,是黃帝后裔,任姓,因造車有功,封他為薛侯,在薛城(山東藤縣)立國。春秋末年,楚國吞并了薛國,后代以薛為姓。
孟嘗君是戰(zhàn)國末年著名的四公子之一,收養(yǎng)雞鳴狗盜的食客三千。孟嘗君名叫田輪,先祖姓陳,是媯滿之后。他受封在薛國,于是子孫便以薛為姓,奉他為始祖。
134、余姓——余姓和佘姓有關(guān)系嗎?
從姓氏考證,余和佘是兩個不同寫法,不同讀音的兩個姓,但追根溯源,余和佘還真是同一個姓。
明代學(xué)者楊慎認(rèn)為,余是“舍”簡略而來,余的本來讀音應(yīng)是“蛇”,讀成“余”是不懂說文解字的人犯的錯誤。清代姓氏學(xué)專家張澍認(rèn)為古人把余寫成佘,這兩個字原本是相通的。
關(guān)于余姓,唐代林寶編了一本《元和姓纂》,他認(rèn)為余姓是秦朝大臣由余的后代,世代居住在西安。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姓嬴,所轄在甘肅天水、陜西鳳翔一帶。當(dāng)時的西戎國有個懷才不遇的晉國人由余,一次,他出使秦國,受到秦穆公禮遇,得到賞識,封他為上卿。由余后人以余為姓。
余姓始祖在秦晉,主要郡望卻在新安,即徽州,包括歙縣、休寧、祁門、績溪、黟縣和婺源。
135、馬姓——漢朝馬姓出人才
古往今來,馬和人類的關(guān)系是十分親近的,馬被數(shù)百萬人用作姓氏,人數(shù)之多已位居前二十名。那么,馬姓的由來與馬有關(guān)嗎?
馬姓由來與趙國大將趙奢直接有關(guān)。趙奢被封為馬服君之后,后人均奉他為馬姓始祖。他本是趙國(河北邯鄲)公子,是趙武靈王的后裔。趙奢武能安邦,文能治國,主管國家、賦稅,治理有方。趙奢去世后,葬在馬服山,趙姓以鳳凰為圖騰,山西洪洞縣的趙城是趙姓的發(fā)祥地。
馬姓是回族十三大姓之一,以回族集居的西北地區(qū)為最多。元朝初年,布哈拉國王的后代烏馬兒受封為咸陽王,并受賜給子孫十三個姓氏,馬就是其中之一。到了漢朝,馬姓遷往陜西扶鳳,扶鳳馬姓逐漸繁衍為大姓。馬姓在東漢是很有影響的家族,除了一批杰出的人才,祖籍都在陜西扶鳳茂陵。
136、喬姓——此喬即彼橋
黃帝出生于曲阜壽丘,定都軒轅之秋,又稱軒轅氏。黃帝本姓公孫,生有二十五個兒子,分別使用12個姓氏。黃帝去世后安葬在喬山上,于是,為黃帝守陵的人就以喬為姓了,地名也改為黃陵縣。
現(xiàn)在的喬姓都沒有木字旁,但是以前的喬姓卻帶木字旁。這其中原因一說是北魏孝武帝進入中原后,下令去木為喬;另有一說北周文帝取喬木高遠(yuǎn)之意,易橋為喬。
137、龍姓——華夏族的象征——龍圖騰
古老的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龍文化的影響幾乎無處不在。百家姓中的龍姓與神話傳說中的龍有沒有關(guān)系?
龍姓的龍字始見于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寫法多達(dá)70余種,都是象形文字。龍的姓源多為神話傳說。相傳遠(yuǎn)古時以龍圖騰為氏族徽號的太昊伏羲,近乎半人半神。王延壽在《玄中記》中說:“伏羲龍身,女媧蛇軀?!边@兩個部落的結(jié)合統(tǒng)轄并征服諸多小部落,形成初具規(guī)模的部落聯(lián)盟,而那些被征服的部落則改為龍作為圖騰徽號。于是,他們分布在陜西、甘肅、四川、青藏岷山一帶,陣營龐大,族眾繁多。說明華夏族的祖先伏羲在七、八千年前已是繁榮昌盛的龍圖騰的世界了。
《大載禮記·五帝德》說:“三皇五帝出巡乘龍?!比手柑环?、黃帝軒轅氏、炎帝神農(nóng)氏;五帝是少昊、顓頊、帝嚳、堯帝、舜帝。這樣就專門有人伺候這些龍,于是三皇五帝世代就形成了養(yǎng)龍的豢龍氏和駕龍的御龍氏。
據(jù)《姓氏考略》記載,陶唐氏的后裔劉累就曾拜董父學(xué)習(xí)撫龍之術(shù),因為學(xué)有所成,賜姓為御龍氏,其后代易劉姓為龍姓。
138、賈姓——根在三晉
賈姓發(fā)源于山西,一以國為氏,二以邑為氏,先后在不同的年代產(chǎn)生。
以國為氏的賈姓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弟弟叔虞在山西虞城唐國。叔虞死后,兒子燮父繼位,把唐國改為晉國,沿用了六百年,山西由此簡稱晉。叔虞的小兒子公明受封在賈(山西臨汾),后人在故國滅亡之后遂以國號為氏。
歷史進入春秋時期,晉國國君象走馬燈似的更換,王公貴族相互殘殺,稱雄晉國的獻公先娶賈國女子為妻,又娶大戎狐姬,生下庶子重耳,長大后釀成有名的驪姬大亂。重耳舅舅狐偃逃離晉國,前后流亡十九年,后投奔齊國受到齊桓公的禮遇。狐偃娶齊王的宗室女子為妻,五年后齊國大亂,狐偃來到楚國,并從楚國進入秦國,最后在秦穆公的武力協(xié)助下回到晉國接任王位,史稱晉文公。由于狐偃護駕有功,其兒子狐射被封在賈邑,人稱賈佗,其后代以賈為姓。
139、萬姓——飲水思源覓萬姓
萬是個數(shù)目字,表示很多、很大。文字專家認(rèn)為萬的古子形象一只蝎子,萬作為姓氏又是怎樣闡述得呢?
以姬為姓的西周王室后裔中先后有兩支改姓為萬,一支是由周文王傳給周武王,又有周武王傳到周成王,周成王把姬良夫的王室公族封去了芮,建立芮國(山西芮城和陜西大荔一帶)。若干年后,芮國出了個賢明君主芮伯萬,子孫后代便以王父的子為氏。
另外一支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個兒子高,他被周武王封在畢,建立畢國(西安咸陽),人稱畢公高。當(dāng)時有個顯赫的將領(lǐng)畢萬在晉國當(dāng)大夫,晉獻公后來把魏國給了畢萬,從此畢萬又稱魏萬,是魏姓人的始祖。由于畢萬威望很高,子孫有的以王父的子“萬”為姓氏。
140、慎姓—— 來源有二:
1、來自禽滑厘的字。春秋時期的禽滑厘是墨子的弟子,他的字為慎子。他的后代以他的字作為姓氏,形成慎姓。
2、來源于封邑名稱。春秋時期的楚國太子白公勝的后裔中有的被封在慎邑,他的子孫便以邑名作為姓氏,稱為慎姓。
慎姓分布:慎姓的子孫居住在天水(今天的甘肅省境內(nèi))。
郡望堂號:郡望——天水郡,西漢時期設(shè)置,相當(dāng)于今天的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的地區(qū)。
歷史名人:慎到,戰(zhàn)國時期法家,越國人。研習(xí)黃老的道德之術(shù)后得到啟示,于是有了自己的學(xué)說,他主張“抱法處世”“無為而治”,從“棄知去己”出發(fā)。著作有《慎子》四十二篇。慎伯筠,宋代詩人。 慎蒙,明朝嘉靖進士,子山泉,歸安人。在朝廷任監(jiān)察御史。著作有《天下名山諸勝一覽記》。慎鋮,宋代官吏,管理有方,嚴(yán)明但不苛刻,為民做主,得到人民的愛戴。
141、黃姓——黃姓為中國古老的姓氏之一,其主根在古黃國(今河南信陽地區(qū)潢川縣)。
黃姓起源有三支:
(1)出自嬴姓。帝舜時代,東夷部落的首領(lǐng)叫伯益,是"帝顓頊之苗裔",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嬴氏。傳說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合稱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黃氏大約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因被周朝封為子爵,又稱黃子國。春秋時期,楚國稱霸,只有黃國和隨國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黃被楚滅。亡國后的黃國子孫,以國名為氏,就是黃氏。
(2)出自金天氏之后。臺駘是上古時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為水官之長,顓頊時受封于汾川,后世尊為汾水之神。春秋時,臺駘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黃諸國,后來都被晉國滅掉了。其中黃國公族子孫以國為姓,成為黃姓。
(3)起源于中國古代南方的蠻族?!缎绿茣分杏?quot;邕管(在廣西境內(nèi))蠻有黃姓。唐黃少卿、少高、少溫是也。"其實,此支黃氏乃是黃國遺民的后裔。
142、酆姓——祖宗:子于 分類:以邑為姓
姓氏起源:上古時,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將他的弟弟子于封于酆邑,享用那里的物產(chǎn),酆姓就由此產(chǎn)生的。酆邑就在現(xiàn)今的陜西戶縣一帶,古時那里農(nóng)作和桑葉都盛產(chǎn),是個好地方。武王的這個弟弟受封后就稱為酆侯,他的后代以酆為姓,散居各地。因為酆侯太喜歡醉酒,周朝朝廷覺得由他治理酆邑不合適,在周成王執(zhí)政時,就改變了周武王的命令,不讓他當(dāng)那里的首領(lǐng)了。酆侯的兒孫們就約好,以后不管到那里,都姓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