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月18日,武漢武昌火車站發(fā)生一起血腥斬首案件。筆者對行兇者“一言不合就持刀砍殺他人”的行為表示憤慨,對死者的逝去表示惋惜。美好生活,需要更多的寬容、理解、友愛,而不是血腥、暴力。
關于本案,我們暫不討論行兇者是否具有“精神病”,假設行兇者具備完全刑事責任能力。根據公開報道的信息,在結賬時,被害人要求食客(行兇者)多支付一元錢(一碗熱干面標價4元,被害人卻要收5元)。在食客提出異議時,被害人惡意相向,并兩次將食客“抵在墻上”。我們來探討一下:
1、面店老板(被害人)有沒有過錯、過錯大小?
2、若面店老板(被害人)有過錯,是否成立刑法意義上的被害人過錯?
3、若被害人有過錯,對被告人的量刑有何影響?
一、關于被害人過錯的相關法律文件
我國刑法條文中并沒有“被害人過錯”這一概念和相關規(guī)定。主要散見于一些司法文件。
1999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法院維護農村穩(wěn)定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 以下簡稱濟南會議紀要 )
對于因婚姻家庭 、 鄰里糾紛等民間矛盾激化引發(fā)的故意殺人犯罪 , 適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 , 應當與發(fā)生在社會上的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 其他故意殺人犯罪案件有所區(qū)別。 對于被害人一方有明顯過錯或對矛盾激化負有直接責任 , 或者被告人有法定從輕處罰情節(jié)的, 一般不應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第18條:
因被害方的過錯行為引發(fā)的案件應慎用死刑立即執(zhí)行。
2007 年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guī)定》第31條:被害人有明顯過錯的,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有監(jiān)護、幫教條件的可以判處緩刑。
即被害人過錯, 在我國刑法中是從輕處罰的酌定情節(jié)。而在德國、瑞士等國家,被害人過錯是法定減輕處罰的情節(jié)。
二、何為“被害人過錯”
部分刑事案件中,存在被害人因情感糾紛、經濟糾紛、鄰里糾紛、瑣事爭吵而引發(fā)的挑釁 、激將 、貪欲 、報復等明顯的過錯。被告人往往據此辯解,是對方有錯在先。那么,什么樣的行為可以認定為被害人過錯?一般認為,被害人過錯行為的特征是 :
第一 , 被害人過錯是一種對引發(fā)犯罪具有直接或者間接作用的行為 , 即對于被告人犯罪意圖的引發(fā)或者犯罪程度的加深起到重要作用 , 與犯罪的發(fā)生具有關聯(lián)性。 被害人的過錯事實一般來說不是犯罪事實 , 與被告人的犯罪行為的實施沒有必然性 , 但與犯罪事實有或緊或松的關聯(lián) , 對量刑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第二, 被害人的過錯行為是在其主觀意志支配下實施的行為。 即被害人主觀上具有故意或者過失, 具有主觀意志性。
第三 , 被害人的過錯是一種在法律或道德上應受否定評價的行為, 其自身具有不良性, 既可能是對法律、法規(guī)的違反, 也可能是對社會公序良俗 、道德規(guī)范的違反 , 否則不構成過錯。 比如被告人為還賭債向被害人借錢, 被害人不肯, 被告人遂將其殺死。被害人不同意借錢是一種前因行為 , 但其拒絕向賭徒借錢是正當?shù)?nbsp;, 不具有不良性 , 因此不構成過錯。
三、刑事辯護中常見的“被害人過錯”事由
在司法實踐中,法官認定被害人過錯時,通常需要確定兩個問題:一是被告人是因遭受被害人行為的挑釁或者刺激而失去自我控制實施不法行為。二是被害人行為的挑釁或刺激足以使一個合理人實施與被告人相同的行為。
難點在于,行為人被激怒到何種程度,才可降低對其實施合法行為的期待?
判斷被告人對于被害人行為做出的回饋反應是否符合社會期待,首先需要判斷被害人行為的不當程度,其次要看被害人行為的不當程度與不法行為危害程度的差異。實踐中,辯護人以被害人過錯作為辯護理由的案件主要有以下四類:
一是被害人行為違反法律層面的義務,分為兩類,一類是:被害人沒有實施暴力行為,但是其違反了婚姻法上的夫妻忠誠義務、民法上的契約義務等法律層面的義務 。第二類是:被害人先行實施暴力行為。行為人因被害人實施暴力行為而實施不法行為。從司法實踐情況來看,在被害人行為違反法律層面義務的案件中,法院無一例外地認可辯護人所提出被害人存在過錯的辯護理由。
二是被害人行為違反道德準則。比如被害人同時和幾個人建立戀愛關系,被告人因此殺害被害人。因為被害人的行為違反道德準則,破壞被告人的合理期待,可以構成被害人過錯。
三是被害人行為激化雙方矛盾。
四是被害人先行言語挑釁。刑事案件中此類情形居多,但是一般認為不成立“被害人過錯”。
本文認為,面店老板違反“明碼標價”合同契約義務和被害人先行實施暴力行為,違反法律層面的義務的行為,可以成立被害人過錯。
四、被害人過錯的大小
在濟南會議紀要中,明確“被害人一方有明顯過錯”,才能對被告人酌定從輕處罰,顯然,并非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都可以認定為被害人嚴重過錯。
一般認為,被害人過錯分為罪錯、 嚴重過錯和一般過錯; 故意過錯和過失過錯; 推動型過錯和沖突性過錯。
罪錯是指被害人的過錯行為已經構成犯罪并引起了行為人的加害行為。 這種情況下 , 被告人的行為可能是正當防衛(wèi)或者防衛(wèi)過當。
嚴重過錯又稱明顯過錯。 濟南會議紀要使用的是明顯過錯的提法 , 指被害人的過錯比較嚴重 , 達到違法的程度, 以致引起被告人實施犯罪。
一般過錯指被害人的過錯還不嚴重 , 只是一般違反道德規(guī)范的行為。
故意過錯和過失過錯是從被害人的主觀心理態(tài)度上所作的分類 , 前者顯然重于后者。
推動型過錯是指犯罪人本無犯意 , 但由于被害人單方面首先實施侵害行為,推動被告人產生犯罪動機誘發(fā)犯罪。
沖突性過錯即被告人與被害人相互推動, 有明顯的互動, 各自為自己的利益發(fā)生沖突 , 矛盾不斷升級 , 最終發(fā)生了犯罪結果。 雙方都有錯誤 , 都對犯罪的發(fā)生負有責任。
本文認為,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面店老板的行為,屬于故意過錯、嚴重過錯,可以認定為刑法意義上的“被害人一方有嚴重過錯”。
五、被害人過錯為什么會影響量刑
由于被告人犯罪行為的實施,存在被害人不良行為的刺激,可以認為,被告人的動機具有可以從輕考慮的因素 , 從而 , 犯罪過程中所表現(xiàn)的被告人的人身危險性也就明顯小于那些完全不存在被害人過錯的犯罪 , 因而 , 被告人的刑事責任也就更輕 , 而根據我國罪責刑相適應的刑法基本原則 , 也就應當對被告人從輕或減輕處罰 。
六、結語
遇事莫沖動,沖動是魔鬼。一碗面引發(fā)的血案,帶給我們深刻的教訓。逝者安息,生者守法。
“被害人過錯”雖然是酌定量刑情節(jié),但是對于涉及被告人是否判處死刑的案件中,辯護人可以對被害人是否存在過錯、過錯大小、過錯程度是否足以影響量刑進行深入分析,爭取說服法官,保留被告人的生命。
愿這個世界更加美好,愿你遠離危險,遠離戾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