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
《漢曹全碑》 點擊下載高清晰圖片
點擊下載欣賞高清晰圖片《漢曹全碑》全本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碑高253厘米,寬123厘米,隸書,字共20行,滿行45字,有碑陰5列,篆額佚失無存。東漢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由王敞等人鐫立,明萬歷初出土于陜西郃陽(今陜西合陽)莘里村,碑石高二百五十三厘米,寬一百二十三厘米,隸書,碑陽二十行,每行四十五字,碑陰五列,第一列一行,第二列二十六行。第三列五行,第四列十七行,第五列四行。在明代末年,相傳碑石斷裂,人們通常所見到的多是斷裂后的拓本。1956年移立陜西西安博物館碑林。
該碑是漢代隸書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漢隸中此碑獨樹一幟,>是保存漢代隸書字?jǐn)?shù)較多的一通碑刻,自己娟秀清麗,結(jié)體扁平勻稱,舒展超逸,風(fēng)致翩翩,筆畫正行,長短兼?zhèn)?,與《乙瑛》、《禮器》同屬秀逸類,但神采華麗秀美飛動,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態(tài),實為漢隸中的奇葩。它以風(fēng)格秀逸多姿和結(jié)體勻整著稱于世,因此歷來為書家所重。清萬經(jīng)評云:“秀美飛動,不束縛,不馳驟,洵神品也”。孫承漢評其書云:“字法遒秀逸致,翩翩興《禮器碑》前后輝映漢石中至寶也。
[匯品]
清 梁 巘:學(xué)隸初臨《曹全》易飄。(《評書帖》)
清 朱履貞:惟《曹全碑》,明季始出土,于漢碑中最為完好,而未斷者尤佳。邇來擊拓既久,字跡模糊,時人重加刻畫,惟碑陰五十馀行,拓本既少,筆意俱存。雖當(dāng)時記名、記數(shù)之書,不及碑文之整飭,而蕭散自適,別具風(fēng)格,非后人所能仿佛于萬一。此蓋漢人真面目,壁坼、屋漏,盡在是矣。(《書學(xué)捷要》)
清 孫退谷:《曹全完碑》萬歷間始出郃陽土中,惟一“因”半缺,余俱完好。且字法遒秀,逸致翩翩,與《禮器碑》前后輝映,漢石中之至寶也(《庚子消夏記》)
清 康有為:至于隸法,體氣益多:秀韻則有《曹全》、《元孫》。(《廣藝舟雙楫》)
[附錄]怎樣臨習(xí)《曹全碑》(馬于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