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西漢文景時人。繼賈誼之后,晁錯提出并推行削藩主張,卻因此引發(fā)七國之亂。朝中大臣進言誅殺晁錯,皇帝于是騙晁錯上朝,半路帶到市場,晁錯穿著朝服被腰斬,全家滅門。三個月后,七國之亂平定。當時乃至后世千萬代,都有人說晁錯死得太冤,也有人比如蘇軾,說晁錯咎由自取,從現(xiàn)代人的角度看,晁錯死得冤不冤呢?
一、晁錯是什么樣的人?
一般史書敘事,先賈誼后晁錯,給人一種錯覺賈誼年紀較大,其實兩人同歲,都出生在公元前200年。同為才學見長的博士,賈誼得人舉薦,少年成名,晁錯則是從最底層的太子門客一步步往上爬的。
晁錯最初拜張恢為師,學法家思想;后來又以官派研究生的身份前往一個叫伏生的老先生家學《尚書》,伏生是秦亂后唯一能讀懂《尚書》的人。也就是說,晁錯同樣才學兼?zhèn)?,儒法兼通?/span>
為晁錯打開通天之門的是一篇教太子成才的政論,為君者既要有法家馭臣之術,又要有儒家安民德政。漢文帝頗為賞識,提拔他為太子家令。晁錯嶄露頭角,又接連上書建議對抗匈奴之兵事,和賈誼頗多浪漫想法不同,晁錯的建議完全落到實處,漢文帝大加贊賞,提拔他至中大夫,太子家令。
這時候賈誼已死,晁錯是當之無愧的政壇明星。文帝太子即景帝從小跟晁錯談書論道,對其極為佩服,幾乎言聽計從,稱之“智囊”。景帝繼位后立即給了晁錯一個大官——內(nèi)史,幾乎相當于今天的北京市長。這一年晁錯四十三歲。
可以說晁錯的前途無限光明,假以時日必是股肱之臣,然而他偏偏有一個致命的缺點,性格不好,太得罪人。
譬如晁錯憑著和景帝的魚水關系,他多次更張國家法令,引得滿朝舊臣不滿,又恰好晁錯發(fā)生了一件不敬皇室的案件。當時晁錯為了進出快捷而修改他的內(nèi)史辦公室,不小心穿透了皇家太廟,按律當誅。丞相申屠嘉逮著機會準備彈劾晁錯,不想晁錯探得消息連夜向皇帝求情,皇帝認為事小,直接攬責上身包庇晁錯,申屠嘉年已龍鐘,大怒之下一命嗚呼。丞相一死,晁錯即晉升為御史大夫——三公之一,候補丞相——滿朝文武心中的妒忌與怨恨可想而知。
二、削藩是怎么回事?
削藩最早是賈誼提出的,但漢文帝沒有采納,因為時機不成熟;到了景帝時,晁錯又大力提出削藩之策,那么時機成熟了嗎?
可以說基本成熟。因為文帝的二十多年積累了一定的財富,同時化解了與周邊南越、匈奴等危機關系,削藩具備了實力基礎。另一方面,各諸侯國傳子傳孫,與中央景帝的血緣關系越來越薄,削藩越晚進行,難度和風險就越大。所以,削藩是帝國大一統(tǒng)的必然之路。
那么是什么讓景帝下定決心執(zhí)行削藩呢?
因為吳王。
吳王濞是漢文帝的堂兄。吳王的吳國在東南一帶,境內(nèi)發(fā)現(xiàn)了銅山,吳王于是擁有自己鑄錢的權力,為了收買民心,吳王干脆幫老百姓把賦稅都免了。吳王又很有江湖氣,像戰(zhàn)國公子或者柴進宋江一樣,黑白兩道牛鬼蛇神去吳國避難,吳王都收著,因此吳王的名聲傳得非常大。
對于如此強大的堂叔,新繼位的景帝能不怕嗎?更何況,景帝還親手殺了吳王的太子。
還是太子的景帝年少時曾跟吳太子在宮中下棋鬧著玩,結果太子失手用棋盤將吳太子砸死了。文帝想將尸體送回吳國,吳王很生氣,拒收,并從此稱病不朝,文帝想著理虧也就不計較了。
晁錯正是從吳王出發(fā)——本來你們關系就不好,削藩可能造反,不削藩早晚也要造反——越遲動手成本越高,所以必須削藩。
景帝同意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削藩應該怎么削呢?
當時一共有二十二個諸侯王,晁錯的辦法逐個擊破。從楚王開始,陸續(xù)尋找過失,或治罪,或削地。這個辦法好嗎?
不好,所有可能的辦法里,這大概是最差的一種!
晁錯的原意大概是不想諸侯聯(lián)合反對,因此慢慢地“尋釁滋事”??蓪嶋H上,各諸侯王唇亡齒寒,焉能坐以待斃?于是以吳王為首的七國就真的聯(lián)合起來起兵造反了。
三、七國造反了,口號是“清君側,誅晁錯”,怎么辦?
晁錯向皇帝提出的削藩理由是“削亦反,不削亦反”,那么好了,如您所愿,七國確實反了,現(xiàn)在怎么辦?
晁錯在建議削藩時純粹法家情懷,用盡心力為帝王實現(xiàn)集權統(tǒng)治,順便實現(xiàn)自己的美好人生,卻根本沒有對過程充分考慮,或者說根本沒想過對手可能有怎樣的反擊。
造反了怎么辦,同樣的問題文帝肯定想過千百遍,景帝肯定沒怎么想過,所以面對造反手足無措。他問晁錯怎么辦?
晁錯的回答是,皇帝你應該御駕親征,放棄一些州郡,搶占滎陽,一鼓平亂。
景帝問那誰守關中?晁錯說我守。景帝聽了一言不發(fā)。
顯然,皇帝對晁錯的意見無法接受。蘇軾也說這是晁錯的致命錯誤,你憑什么把皇帝推到前線自己躲在敵后根據(jù)地呢?所以,我們來看看事件的基本邏輯:
吳王的邏輯:
我們沒有錯啊,為什么羅織罪名?這必然是因為有小人妖言惑君,所以我們的目標不是要造反,而是要殺晁錯。
晁錯的邏輯:
諸侯確實是造反的啊。對于軍事動亂應該怎么辦?從景帝的爺爺劉邦開始,一向都是御駕親征的啊,就連文帝也曾親征過,所以親征不算事吧?更何況造反的本來就是劉家人,您自己出馬當然更合適?。《劣趽?jù)守滎陽,那是楚漢之爭的經(jīng)驗總結,得滎陽者得天下也;至于自己守關中,晁錯大概認為自己不過讀書人,不具備元帥氣質,所以以蕭何自任也。也就是說,晁錯絕沒有置身事后的意思。
顯然,這兩種邏輯中存在巨大鴻溝,憑什么說吳王是真造反呢?并且皇帝親征一定能贏嗎,萬一輸了呢?
四、七國之亂的結果如何?
作為儒法兼通的讀書人,晁錯一門心思地追求彪炳千秋的帝國大業(yè),但宏偉理想終究需要戰(zhàn)勝現(xiàn)實的草莽荊棘。造反的問題解決不了,風頭浪尖的他必然會葬身萬丈深淵。
我們假設晁錯不是讓皇帝親征,而是自告奮勇,那么結果會如何?
打贏了,功高震主,兔死狗烹,但也可能名滿天下,立功立德通通不朽;打輸了,承擔責任,替罪羔羊,但也可能為國捐軀,一代忠臣感召日月??傊吘褂幸粋€機會。
然而晁錯錯過了這個懸崖邊自救的機會,身在危險邊緣渾然不覺。
為皇帝“排憂解難”的是袁盎。
袁盎的意見是,七國不是要“誅晁錯”嗎?那就殺了晁錯好了。如果七國退兵,不過犧牲一個晁錯,如果七國不退兵,那就是真的造反,那天下人——其他的諸侯國,自然都會站在皇帝的一邊。
這回皇帝聽進去了。秘密授命丞相、中尉、廷尉三個重臣聯(lián)名彈劾晁錯,將晁錯騙到“菜市口”就地正法,夷滅全家。
晁錯死了,然則七國并沒有退兵。接下來怎么辦?
袁盎解決不了,景帝終于想起文帝臨終時推薦的周勃之子周亞夫。周亞夫不辱使命,果然進據(jù)滎陽,三個月就平定了叛亂。
換句話說,晁錯基本上算冤死了。事實上,后來景帝也后悔了,《史記》說他“漠然良久”,《漢書》說他“喟然長息”,總之算給晁錯道個歉了。
五、晁錯是被小人害死的嗎?
領導永遠不會錯的,那么,晁錯是被小人害死的嗎?建議殺晁錯的袁盎是小人嗎?殺晁錯的罪名是三個重臣擬的,他們是故意陷害晁錯嗎?
世人的常見邏輯是二元對立,一邊是好人,另一邊就是壞人,一邊是冤死的,另一邊就是害死的。其實并非如此,王安石和司馬光對立,但兩個人都是謙謙君子。袁盎是好人,提議誅殺晁錯的三重臣也是正人君子。
有許多典故可以證明袁盎不是小人。平呂安劉之后,周勃擁功自重,袁盎幫新繼位的文帝打擊周勃確立君權,周勃逐漸失勢。后來周勃被誣告謀反下獄,滿朝文武噤若寒蟬,反而是袁盎挺身而出救其脫難。
所以問題就在于晁錯得罪的人太多。從申屠嘉到袁盎,晁錯把能得罪的大臣差不多都得罪了,盡管大家都可能一心為公,但得罪君子的后果遠比得罪小人更慘,因為君子的對立面里,你就是亂臣、小人。
更關鍵的是,晁錯太相信皇帝了。晁錯以為自己忠心不二,并且跟皇帝的交情堪比韋小寶和康熙從小打到大;然而皇帝就是皇帝,對他來說,所有人都是棋子,為了目標,都是可以棄的,并且,對于棄子,棋手向來是自詡高明洋洋得意的!
所以,害死晁錯的是大臣,也是皇帝,但根本來說還是晁錯自己,剛愎自用,咎由自取。
六、結論
削藩是必然的,前輩諸侯是兄弟,后輩諸侯是仇敵,不削藩時間長了漢朝就是周代模樣,或者是明朝模樣——藩王朱棣足夠強大,江山就易主了。晁錯削藩采取的是“硬著陸”,這辦法也不是不行,康熙就這樣平定了吳三桂,可惜晁錯沒有那么強大的預見和判斷能力。
賈誼在前,晁錯在后,以為學富五車就可以輕易地指點江山,卻忽略了政治首先是跟人打交道。在漢初這個歷史舞臺里,一邊是皇家宗室,一邊是功臣之后,晁錯沒有選擇站隊卻同時得罪了兩方勢力。晁錯的父親聽到兒子提出削藩,認為家禍臨門,就親自去阻止他,他卻認為自己在做有利于千秋的大事,忠孝不能兩全。作為人臣,追求功業(yè)畢竟比尸位素餐更讓皇帝喜歡,然而如果知道這樣做真的會害死全家,他還愿意這樣選擇忠孝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