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6 管[管、筦,讀音作guǎn(ㄍㄨㄢˇ)]←相關(guān)的滿文、蒙文顯示不出來者,請安裝《圓點滿文印刷體字庫》、《蒙文標(biāo)準(zhǔn)字庫》。
一.姓氏用字:
二.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后叔鮮,屬于以國名為氏。
據(jù)史籍《通志·氏族略》、《中國姓氏起源》及《廣韻》所載,周武王滅商以后建立了周朝,封其三弟叔鮮,史稱管叔在管(今河南鄭州),建立了管國,讓他與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遺民。
周武王姬發(fā)病逝后,由年幼的周成王姬誦即位,因為周成王當(dāng)時才十二歲,年紀(jì)太小,就由周公和周召公二人輔政。
管叔和蔡叔二人不服周公等,認(rèn)為周公旦的統(tǒng)治不利于周王朝,于是就勾結(jié)紂王之子武庚起兵,聯(lián)合殷商酒族和淮夷民族發(fā)動了叛亂,一直到三年后才被周公旦平息,武庚以叛逆之罪被殺,管叔也以叛國之罪被殺,蔡叔被流放。
管叔死后,他的后代就用以前他的封邑名稱為姓氏,稱管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系自姬姓,為周穆王之后,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
據(jù)史籍《通志·氏族略》及《風(fēng)俗通》的記載,周穆王姬滿執(zhí)政時期,將自己的一個庶子分封于原管叔之邑(今河南鄭州)。
傳至春秋時期的管仲,該支家族始顯于齊國。
管仲,即姬夷吾,公元前?~前645年,卒謚敬,亦名敬仲,穎上人(今安徽穎上),是春秋時期著名的齊國政治家。
管仲原輔佐公子糾,并曾用箭射殺公子小白,公子小白通過裝死才逃過一劫,后公子小白搶先回國即位,即齊桓公。他不計前嫌,重用管仲為相,管仲感恩戴德,輔佐齊桓公實施改革,他通過通貨積財,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的后代皆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世代稱管氏至今。該支管氏與管叔之后同宗同源。以前的管叔因叛亂被殺,身敗名裂,而管仲聲名顯赫,德才兼?zhèn)洌质怪苣峦踔苁弦蛔鍝P名天下,故而管氏子孫尊奉管仲為管氏的得姓始祖,史稱管氏正宗。
第三個淵源:源于官位,出自兩周時期官吏管鑰,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管鑰,是西周初期周公旦設(shè)置的一種官吏,專職掌管王宮禁城、都城國門的大門鑰匙,在各諸侯國,該職責(zé)由司城負(fù)責(zé)。
在典籍《周禮·地官》中記載:“管鑰,司門掌授管鍵以啟閉國門。謂鑰也。”
在管鑰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管鑰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管氏、鑰氏。
第四個淵源:源于匈奴族,出自秦、漢朝時期匈奴民族的冒頓潮爾,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冒頓潮爾,是匈奴民族的一種傳統(tǒng)、古老的樂器。
“冒頓”,在古匈奴語中是“木頭”的意思,而“潮爾”是一種木管三孔吹管樂器的名稱,西漢時期漢語譯為“胡笳”。
在典籍《爾雅·釋樂篇》中記述:“大管名”笄音正是潮爾。
這種冒頓潮爾的吹奏方法十分特殊,以木為管,兩端均無簧舌而空,吹奏時既不似簫,亦不似笛,而是將管頭含唇內(nèi)抵上齒,利用喉部發(fā)出的低音吹出旋律,令人聽來產(chǎn)生獨特的悲戚蒼涼之動聽音樂。由于冒頓潮爾的發(fā)音在低音頻區(qū),因此可以在大漠草原上傳播很遠(yuǎn)。
由于吹笳時需要喉唇并用吟吹結(jié)合,因此這種吹奏之法不經(jīng)長期訓(xùn)練不易掌握,演奏者就被稱作冒頓潮爾氏,是非常受族人尊重的職業(yè)藝人。后來的蒙古喀喇沁橫胡笳,就是在古老的冒頓潮爾一端加上了一個能振動發(fā)聲的銅質(zhì)簧片,并且把管身加長,兩端鑲以牛角,吹奏時兩手斜橫而持,省力而音色更加優(yōu)美。
在冒頓潮爾氏的后裔子孫中,有以漢譯“胡笳”、“胡管”為姓氏者,后省稱胡氏、管氏,世代相傳至今。
冒頓潮爾(胡笳)
第五個淵源:源于傣族,出自元末明初時期明軍將士,屬于攜姓融入傣族。
傣族管氏,祖先原為漢族,根出南京,元末明初跟隨沐國公沐英元帥攻打云南廲川王國,之后留西南邊疆屯田駐守,與當(dāng)?shù)氐拇鲎迮油ɑ椋饾u融入傣族,成為傣族管氏一族。
第六個淵源: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滿族的社會組織》記載:
⑴.滿族喜塔喇氏,亦稱奇塔喇氏、喜特勒那氏,滿語為Sitara Hala,漢義“指甲”或“插孔雀翎的管”,世居尼雅滿山(今遼寧新賓)、蜚優(yōu)城(今吉林琿春三家子鄉(xiāng)高麗城村)、蓋吉(今長白山地區(qū))、佛克順(今遼寧新賓)等地,所冠漢姓為管氏、趙氏、圖氏、祝氏、文氏、齊氏、孫氏、希氏、奚氏、喜氏、線氏、祁氏等。
⑵.滿族瓜爾佳氏,明朝時期海西女真烏拉國的部族之一,在清朝初期是遼東地區(qū)人口眾多且歷史地位十分顯赫的一個氏族,滿語為Guwalgiya Hala。后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后冠漢姓為管氏、關(guān)氏等。
⑶.滿族齊塔爾氏,亦稱齊塔氏,為闊雅里老滿洲部族,人數(shù)不多,有四個分支,滿語為KitarHala、或KitaHala,漢義“指甲、翎管,世居黑龍江流域北岸地區(qū),為滿族脫譜姓氏之一,后有冠漢姓為管氏者。
得姓始祖:管叔鮮(姬鮮)、管仲。
三.各支始祖:
管重和:元至正十七年自常州遷如牟之掘港場。為如牟管氏始祖。
管 進(jìn)、管文正:是族舊籍山陽,宋靖康之亂徙蘇州城東之東河,為蘇州管氏始祖。始遷祖為進(jìn)五世孫文正,明成化間遷邑之平江里龍?zhí)渡?,又治宅于管家園。為吳縣管氏始祖。
管新涵:元末自括蒼龍泉州前東浦遷至黃巖新橋。為黃巖新橋管氏始祖。
管 御:北宋仁宗時自青州渡淮,先寓維揚,后徙洪州,元豐二年其子管炬卜居丹陽東永濟鄉(xiāng)之管山,后裔遂奉其為始遷祖。為丹陽管氏始祖。
管天龍、管思舜、管文綽:北宋時居浙江,五世祖管思舜遷溧陽,為溧陽管氏始祖。管思舜子管文綽,號西溪,南宋紹定間再遷邑之奉安黃雀花墩下,是為本支始遷之祖。西溪管氏始祖。
管 葵:宋末元初自浙之龍泉石馬遷廣豐齊川。齊川管氏始祖。
資料有待補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