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志祥
一
嚴格意義上來說,刑部左侍郎邱橓并不算一個壞人,相反史書對他的評價頗高:“強直好搏擊。”——《明史》
這是一個很好的評價,在史書哪塊地方,能留下只言片語都是才華過人的能人,但熟讀萬歷十年,以及萬歷二十年這段史書,無論史書將他寫得多么的好,邱橓的所作所為總不能引起后人從內心深處上的喜歡。
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我們當然不能說邱橓是沒有眼緣,達不到讓人一見傾心的地地步,這終究只是一個淺薄的看法而已,說到底后人難以從心底里接受他,主要原因還是在萬歷十二年(公元1584年)他奉命查抄張居正家的這件事上。
邱橓一生最大的成就,只有兩件。
其一是彈劾了首輔嚴嵩,根據(jù)史料記載,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六月,一股有53人組成的倭寇從我們浙江省上虞縣登陸了,53人在偌大的浙江實在不夠看,但結果卻出乎世人的意料之外,這53人愣是靠著過人的硬實力橫行蘇州一帶、浙江一帶、安徽一帶,劫掠二十余縣,殺死殺傷官兵四五千人,甚至膽大到進犯當時的大明陪都南京城。
如此不可思議的事情,偏偏發(fā)生了,作為南京兵部尚書張時徹不想著如何守住南京城,將這波胡作非為的倭寇給扼殺在搖籃之中,而是在第一時間想到了閉城不出,任由這股倭寇燒殺搶掠了三天,事后,時任戶科右給事中的邱橓站了出來,面對這種情況,他選擇了彈劾張時徹,張時徹被罷免了官職。
這只是邱橓的一次小試身手,真正讓他開始展露名聲首輔嚴嵩。作為一個戶科給事中,他有上奏的權利,面對首輔嚴嵩和他黨羽營私舞弊、貪贓枉法等事實,他曾上奏嘉靖皇帝:“權臣不宜獨任,朝綱不宜久弛。”他的上奏不光揭露嚴嵩的種種不法行為,還頗有建設性的給一直不理會朝政的嘉靖皇帝提出了六大弊端,這六大弊端分別是“諂卑、奢靡、請托、躁竟、干謁、賄賂”,措詞十分急切,此舉贏得了皇帝好感,也為他贏得了清官之名。
作為清官,邱橓是合格的,不貪,能夠做到恪守本心,他曾在其書案旁懸掛親筆手書的座右銘一幀以自勉自警,其辭曰:“補天浴日保社稷,盡心勠力求民安。”但這并不表示他沒有缺點,相比他的恪守本心這個優(yōu)點,他獨特的缺點,反而更人記憶猶新,這個缺點在萬歷十二年(公元1584年)張居正抄家一案上發(fā)揮到了極致,然而,后人沒有留意到的,這個獨特的缺點,其實在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就已經暴露。
當時,邱橓因為上奏疏批評嚴嵩,贏得了清官的美名,朝廷派他到地方去檢查,恰逢時任湖廣巡撫的方廉私下給邱橓贈送五金“以示友好”,作為他巡視這段時間的生活費。
五金多么,自然不多,按照明朝的購買力,大概值八石左右的糧食,這并不是方廉的獨創(chuàng),而是當時朝廷官員到地方上巡查所形成的普遍做法,算是同行之間的人情往來,這點銀子擱在朱元璋時代都不會有人說什么,更不用說在嘉靖一朝了,但事情到了邱橓這里發(fā)生了點意外,邱橓非但拒收這五金銀子,還因為這五金銀子將“方廉行賄”之事上報了嘉靖皇帝。
收到這份奏疏的嘉靖皇帝并沒有將這件事當一件大事來看,在他看來,五金銀子實在構不成“行賄”的罪名,如果自己因為這五金銀子將一個地方官員給罷免了,那就顯得太不近人情了,所以嘉靖沒有任何表示。
見皇帝沒有任何的表示,邱橓卻坐不住了,他一再上疏要求罷免方廉,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慷慨陳詞,弄得最后嘉靖皇帝下不來臺。和其他皇帝相比,嘉靖皇帝要聰明得多,他大概是一早就看出了身為言官這種清流,往往是不近人情的,他們常常嘴里說一道背后做一套,但事情一旦被他們劃入了道德范圍之內,縱是丟掉性命,他們也是不懂得變通的。
二
知道這一點的嘉靖,一方面罷免了方廉,另一方面也實在厭倦了邱橓這種不近人情的個性,因此隨便找了一個借口,將邱橓送回了老家,邱橓倒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帶著幾箱子書,便回到了老家。
據(jù)說,回家的邱橓,便一直賦閑在家,最后弄得連稅都交不起,各種稅款一直拖欠著。
如此看,這點他和另一個清官海瑞有些相同的地方。
當時也有人將他和另一個清官海瑞并稱“南海(海瑞)北邱(邱橓)”。只不過邱大人與海瑞還是有些不同的,仔細去比較兩個人,你會發(fā)現(xiàn)海瑞也反對官場的人情里來的過往,并且還公開貼告示說“今日做了朝廷官,便與家居之私不同”。然后把別人送的禮品一一退還,連老朋友賀邦泰、舒大猷遠道送來的禮也不例外。至于公家的便宜,更是一分也不占。海瑞臨終前,兵部送來的柴金多算了七錢銀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我們可以說海瑞的個性是執(zhí)拗的,但并表示他不通情理,事實上,人情往來上海瑞是透明的,只不過這個在他內心深處占據(jù)的位置并不大,理想和抱負反而更能充實海瑞。
這也是海瑞與邱橓最大的不同,我們不能一味的說,邱橓沒有理想沒有抱負,只是他的抱負和理想在名聲這個前提下,終究是顯得小氣了些。
這一點,在萬歷十二年(公元1584年)張居正這個案子上就徹底展現(xiàn)了出來。
張居正與邱橓之間的矛盾并不復雜,大概的情況是萬歷繼承大統(tǒng)后,張居正做了首輔,一心想復出的邱橓借同僚之筆向張居正舉薦了自己,關于張居正為何不用邱橓,明代朱國禎所撰的筆記《涌幢小品》記載:“(邱橓)方在告時,有薦之江陵者。江陵曰:'此君怪行,非經德也。終不肯起。”意思是邱橓性格奇葩,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
準確的說,張居正的眼光是獨到的,作為一個首輔,作為一個要改革的人,自然知道真正對大局有用,但品行未必一定符合孔孟之道的人,這點從他用戚繼光、李成梁、潘季馴,申時行、張四維、譚綸就可以看得出,上面的這些人才能絕對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且在各自的領域或多或少作出了成績,但品行上未必是最出色的,張居正似乎比誰都更明白,這個朝廷需要什么,什么人放在什么位置上,發(fā)揮什么的才能,至于那些道德一流,卻不知變通,做事僅憑道德文章的人,能拒絕就拒絕。
這個事情同樣也發(fā)生在海瑞身上,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前首輔高拱倒臺后,張居正順利成了大明首輔,一直閑居在家的海瑞給張居正寫過了一封信,在信里,海瑞委婉的表達了自己想要為國效力的愿望,但張居正拒絕了。
他給海瑞回了一封信,信的內容如下:“三尺之法不行于吳久矣。公驟而矯以繩墨,宜其不堪也。訛言沸騰,聽者惶惑。仆謬聲鈞軸,得參與廟堂之末議,而不能為朝廷獎奉法之臣,摧浮淫之議,有深愧焉。”——《張?zhí)兰ご饝煅矒岷偡濉?/span>這封信里,張居正以委婉的語句的表達了自己拒絕的意思,自己只是不小心占了國家要職,只是有份兒在廷上說兩句,不能替朝廷給您發(fā)金牌,趕走那些蒼蠅似的議論,深感愧疚挖!張居正認為海瑞可以做道德的標桿,卻不適合出來做事,所以拒絕援之以手,使海瑞賦閑在家前后達15年之久,一直要到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張居正去世三年后,海瑞才被重新起用為南京右金都御史,此時的他已經七十二歲了。
同樣是被張居正拒絕過的人,但與之相對的卻是既然不同的畫面,海瑞剛直,甚至有些偏執(zhí),但他并非無理取鬧不思進取之人,他敢罵嘉靖,并不是為了博得那一點正直之名,而是他從心里認為嘉靖做錯了,當最終的結果呈現(xiàn)出來,是對是錯,海瑞都有自己的判斷。
這個標準放在張居正身上也一樣,當張居正的改革在他死后,成了眾多官員彈劾攻擊的對象,這些人里,有御史羊可立、御史丁此呂、廢遼王次妃王氏以及早年的王錫爵、鄒元標,而恰恰沒有海瑞,我們可以說,這是海瑞公而忘私國而忘家,但我們不應該忘記了,在張居正遭受攻擊的時候,海瑞依舊認為張居正功不可沒,并且給出了最精準的評價:“工于謀國,拙于謀身”。
之所以不厭其煩的說明這段事實,目的自然不是在訴說張居正的冤屈,而是以歷史的角度來看塵封多年的那段歷史,通過海瑞再回過頭來看看邱橓,同樣是清官,為何邱橓對張居正的家人如此大費周章,如此的不近人情,以至于張家人慘遭非人待遇時,邱橓依舊不為所動呢?
與清官海瑞相比,邱橓的格局到底輸在哪兒呢?
下面這個事情或許能給出答案。
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萬歷對張居正的清算為邱橓提供了新的機遇。萬歷十一年(公元1583年)八月,賦閑在家的邱橓被萬歷起用為通政司右通政。(正四品,受理內外章疏和臣民密封中訴之件)
僅僅過了兩個月,萬歷又升邱橓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次年,再次升為刑部右侍郎,至此,邱橓開啟了人生的第二件大事,也是最為重要的一件大事——查抄張居正的家。
三
借已廢遼王的案子查抄張居正府,是萬歷人生中最大的一件事,這標志著在繼追奪張居正各種誥命榮譽之后,對自己老師最后的清算,而對張居正帶著濃濃恨意的邱橓順理成章成為了這次查抄的主導者。
出發(fā)前,邱橓的老鄉(xiāng),于慎行知曉邱橓和張居正的那點恩怨,也知道萬歷這次任命邱橓的用意,不忍心張居正的家人遭此慘禍,特意給邱橓寫了一份信,信里說:“居正母老,諸子覆巢之下,顛沛可傷,宜推明主帷蓋恩,全大臣簪履之誼。”勸他不要欺負張家孤兒寡母,但邱橓卻置若罔聞。
于慎行自然不知道,等這一刻,邱橓已經足足等了十幾年,如今身份既換,而機會送到門前,自然不會就此輕易放過,所以他近乎冷血地執(zhí)行了萬歷的意思。
為了防止張家人將財產轉移,邱大人在出發(fā)前,先派人通知了荊州的地方官員,將張家人員一一記錄在冊,一個也不能遺漏了。
有了這個命令,荊州官員自然不敢怠慢,他們將張居正的家人趕到舊宅里,將門封住,禁止出入。等到張誠、邱橓一行人趕來打開大門進行抄家時,里面老弱病殘已經是餓死了十幾口人了,死人骸骨也被餓狗食盡,堪稱慘烈。
按照邱大人的意思,這次抄家的數(shù)額應該很大,但現(xiàn)實卻并不如意,綜合來看張居正遺留的下來的結果只有黃金萬兩,白金十余萬兩。這個數(shù)字雖也過得去,但與邱大人內心深處的目標相差太遠,于是邱橓決定,對張居正的幾個兒子們用刑。
此時正值酷暑,邱橓把張居正的兒子放在烈日下暴曬,然后命人嚴刑拷打,張居正的第三個兒子忍受不住拷打,誣陷稱有大約30萬兩銀轉移到了曾省吾、王篆、傅作舟等家。
大兒子張敬修(原禮部主事)實在熬不過,上吊身亡,臨死時寫絕命書一封,記錄了這次抄家的慘狀,抄錄如下:……邱侍郎、任撫按、活閻王!你也有父母妻子之念,奉天命而來,如得其情,則哀矜勿喜可也,何忍陷人如此酷烈!三尺童子亦皆知而憐之,今不得已,以死明心。嗚呼,炯矣黃爐之火,黯如黑水之津,朝露溘然,生平已矣,寧不悲哉!有便,告知山西蒲州相公張鳳盤,今張家事已完結矣,愿他輔佐圣明天子于億萬年也!——《張敬修絕命書》
而在張家其他人身上,邱橓也沒有半分的憐憫:“其婦女自趙太夫人(張居正老母,年逾八十)而下,始出宅門時,監(jiān)搜者至揣及褻衣臍腹以下,如金人靖康間搜宮掖事。——沈德符《萬歷野獲編》
張敬修用他的自殺為張家的慘狀,贏得了一次緩和的機會。
張敬修自殺的消息傳至朝廷,朝堂一片嘩然,老臣潘季馴上書勸諫萬歷:“張居正的母親年過八十,早晚會去世,請求下詔以特別的恩惠寬恕她。”又認為治張居正的罪太急迫了,宣稱張居正的家屬死于此案的已達數(shù)十人。
首輔申時行也上疏萬歷求情,萬歷大概也覺得自己這次動靜弄得太大了,特賜空房一間,給趙太夫人(張居正的母親)容身。然而,事情并不沒有就此完結。
四
在邱橓第一輪抄家結束后,邱橓認為張家絕對不止這點錢財,肯定是一早就聽到了風聲,將財產轉移到其他的地方,于是對張家進行了第二次的追贓。
這次,作為張居正曾經的追隨者,王篆、曾省吾、傅作舟等人都遭到了牽連,在邱橓冷酷無情的抄家方式下,最終又多抄出了二十萬多萬兩白銀,這個結果終于獲得了萬歷的贊同。
至此,邱橓才帶著一臉得意返回了朝廷,張家抄家一事才算是徹底落下了帷幕。
鑒于邱橓這次出色的表現(xiàn),萬歷遷邱橓為南京吏部尚書,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十二月,去世,獲贈太子太保,謚號簡肅。就結局而言,邱橓是不錯的,但身為朝廷命官,卻因個人的一點私人恩怨,對張居正的家人采用近乎絕情的方式逼迫,無論怎么看,格局上終究是差了點意思。
參考書目:《明史·邱橓》《明史·于慎行傳》沈德符:《萬歷野獲編》朱東潤:《張居正大傳》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黃仁宇:《萬歷十五年》孟森:《明史講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