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vioney: 我的孩子在家很活潑,出去以后就很扭捏,不敢大聲說話,有小朋友搶他的東西也不敢吭聲,更不敢去要回來,他明年就該上幼兒園,我很擔心他的性格要被欺負。
某次應(yīng)邀到某個媽媽俱樂部作嘉賓,當有位新鳥媽媽提出:"為何孩子只會窩里橫?"這方面困擾時,一位中鳥媽媽(孩子上了中學的媽媽)心直口快的回應(yīng)道:"你寵的唄?。㈦m然這直率之語頗讓那位新鳥媽媽下不了臺,但孩子之所以會有"在家是條龍,出外是條蟲"這種行為表現(xiàn),最大的原因的確是出自于家人的"寵"。
或許你自認不是個寵溺孩子的媽媽,但若仔細去想想,對于孩子的"要"求(不是"需"求),你是否極少拒絕?甚至連他還未開口,你就體貼的為他做了萬全的準備,讓他從不知甚么叫做"匱乏",更無法有機會學習如何去"爭?。?,以及和別人去和諧共享,因此一旦到了沒有人會想著、讓著他的需要,自己不去努力爭取,就會失去擁有的權(quán)利環(huán)境中,受挫的感覺令他缺失了家中所有的安全、自信感,自然他就會變得膽小退縮起來。
另外由于在家里,當他受到小小的挫折時,往往立刻就會得到安慰,在外受挫發(fā)脾氣時,別人不僅不吃他那一套,還常常會受到責備的目光,小朋友也都不愿和他玩,這樣的結(jié)果讓他覺得外面的世界不屬于自己,所以要表現(xiàn)得安靜、孤僻、懦弱、膽小才能安然度過,即使受了欺負也不敢反抗。
若不想讓孩子成為團體生活中的"小可憐",首先媽媽必須要先改變自己當"快遞員"的習慣,讓孩子學會”等待”和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以及多帶他到戶外活動,當他與小朋友發(fā)生沖突時,不要急于介入調(diào)停,因為介入孩子的爭執(zhí),有時候并不是去阻止什么,而是阻斷孩子自己協(xié)調(diào)解決的能力。
如處理別的孩子搶他的玩具這件事,你可以在事后跟他去做討論和教導。請他說說玩具被搶的感覺,先去認同他的感受,再讓他說說下次可以怎么避免被搶?并教導他在小朋友搶他玩具時,如何用堅定的語氣請人還他。討論教導完后,媽媽當搶玩具的小朋友,搶他手上的東西,讓他反復練習如何請小朋友還他;并提醒他當碰到不肯講理的孩子時,不要跟他硬碰硬的打架搶奪,若發(fā)生在學??梢哉埨蠋煄兔μ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