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山
二十四史,最后一部是《明史》,都是官方認定的正史,大半是官方直接修訂,剩下的也都是經(jīng)過官方的認可。二十四史之后,1922年,民國大總統(tǒng)將一部新的著作列入正史,于是有了二十五史。大部分人都會不假思索地認定,這新加入的一部,一定是《清史稿》。實則不然,這新加入的一部是《新元史》,作者是參與《清史稿》編修的清廷遺老柯劭忞。那么,《清史稿》為何沒能列入二十五史?
從名稱不難發(fā)現(xiàn),別的正史,蓋棺論定,命名為某書某史。而《清史稿》偏偏帶了一個“稿”字,意思是修史工作并未完成。《清史稿》經(jīng)袁世凱批準,由趙爾巽為總擔綱,因其未經(jīng)總閱修訂即匆忙付梓刊行,故曰“史稿”。清修《明史》之前,黃宗羲的弟子萬斯同有《明史稿》,并且遵照黃宗羲的吩咐,前往北京入明史館參與官方修史,在明史館辛勤工作19年。最終形成的官修《明史》,被后世認為大多以萬斯同的《明史稿》 為基礎(chǔ)?!肚迨犯濉沸蜓灾幸舱f:“蓋此稿并非視為成書也”,只是仿照《明史稿》例,稱為《清史稿》。參與該史稿纂修的工作人員,前后有300多人,編纂時間歷達15年,字數(shù)比二十四史中任何一部都多。但是這部史書,在學(xué)界評價實在不高,書中史實性錯誤很常見,但最為民國學(xué)人詬病的乃是其政治觀點。
中國自古傳統(tǒng),講究隔代修史。歷朝歷代組織編修前朝史的時候,往往是國力已經(jīng)恢復(fù),行有余力之時。此時,前朝的政治影響力早就不復(fù)存在,修史就是蓋棺論定的政治工作,標志著本朝已經(jīng)可以站在一個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上,俯瞰前朝的功過是非,進行點評臧否。在這種情況下,官修正史對前朝的評價往往都是褒揚為主,對前朝忠烈,哪怕是與本朝對抗者,也多是贊揚其忠貞。這是一種對正統(tǒng)擁有絕對控制力之后的自信宣示。即使是明清易代之后清朝修明史,對前明的忠烈也是褒揚為主,并且從江南征招大批拒不認同清朝的前明遺老。可《清史稿》開修的時候,中國處在什么地位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