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雕像應(yīng)該是吳敬梓在南京與友人相聚的情景因著作《文木山房集》而命名的文木亭亭柱楹聯(lián):“桃葉渡邊粗茶淡飲,東關(guān)頭處作賦弄弦”。 雍正十一年(1733),三十三歲的吳敬梓離開故鄉(xiāng)全椒,移家南京,寓居于秦淮水亭。隨著接觸面的廣泛,進一步拓寬了吳敬梓的視野,吳敬梓看到:“有心艷功名富貴而媚人下人者;有依仗功名富貴而驕人代傲人者;有假托無意功名富貴自以為高、被人看破恥笑者?!痹跉v經(jīng)世態(tài)炎涼、看透八股取士的腐朽性之后,吳敬梓以莊諧兼擅的妙筆,在南京創(chuàng)作了中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積十年之余,終于成書。 中年奮筆老益貧。移家南京后,出于對既往生活的反思,他寫下了著名篇章《移家賦》,這是他充滿深情的人生自傳。從而,才能使我們后代對他和他的家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南京,他的名聲和才學(xué)很快在文壇中得到了確認(rèn),他被推為“文壇祭酒”。約在四十歲左右,他參與了南京文人修建《秦伯祠》活動,為此,他最后將全椒的故居變賣以資修建。從此,他便很快落入到貧困境地。常常要靠親友的接濟才能度日。就在其貧病境遇中,他以約十年的時間創(chuàng)作了《儒林外史》。1754年,他攜幼子去揚州。就在揚州,他的在京供職內(nèi)閣中書的大兒子吳烺,有個同事新科進士王又曾,南下回鄉(xiāng)路過揚州慕名前來拜訪他。他們相會于王又曾的舟船中,相見恨晚,酒喝到半夜。當(dāng)吳敬梓回到后土祠的寓所,當(dāng)晚就因糖尿病并發(fā)腦溢血,救治不及而溘然去世。 ——————————————————————
秦大士故居位于今長樂路57、59、61號。南京方志學(xué)家陳作霖先生在《東城志略》中載,武定橋東為堂子巷(堂子巷之東為大夫第),有明何文端公如寵賜第。如寵,相城人,崇禎時官至大學(xué)士。至國朝嘉慶時,秦大士歸老后居之?,F(xiàn)己修葺一新,成為秦大士紀(jì)念館,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秦大士(1715~1777年)字魯一,號澗泉,乾隆十七年(1752年)狀元,官至侍講學(xué)士,退官后,居此。其子秦承恩官至直隸總督,秦承業(yè)以帝傅之榮贈禮部尚書,故人呼其宅為“大夫第”。府第頗廣,有數(shù)路多進,房屋眾多,號稱九十九間半。廳堂在前,樓宅居后,側(cè)有花園,旁建書房,布局合理,錯落有致。 秦大士淡泊功名,乾隆三十三年服父喪便辭官,年僅53歲。此時仍住今南京中華路西側(cè)之老宅?;啬暇?年后買下武定橋東明大學(xué)士何如寵舊宅,取歐陽修“瞻望玉堂,如在天上”之意,名其園曰“瞻園”。今為長樂路57、59、61號。這是南京唯一保存完好的狀元故居。現(xiàn)存的西路建筑 西邊門上有精美磚雕 秦大士故居又名秦狀元府,為“秦淮民居群”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清朝第43位狀元秦大士的故宅。秦大士故居正門,中路建筑。“秦狀元府”為現(xiàn)代書法家尉天池題寫 秦大士故居大門的石鼓進入天井中,中路有二進,大廳為建筑群中主體。院落東側(cè) 正廳“秋田堂”,面闊三間12米,進深8 米,高8.2米。大廳梁柱粗大,門窗隔扇雕花精美,具有明顯清初建筑風(fēng)格。 秦大士自號秋田老人,所以其廳堂取名“秋田堂”,秦大士退任移居大夫第后,于園中種植柏、梓、桐、椐四木,取意“百子同居”,花園取名瞻園,世代書香相承。 中堂的楹聯(lián)“山中習(xí)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為唐朝王維《積雨輞川莊作》中的句子。兩邊柱的楹聯(lián)“明時刀尺君須用,幽處田園我有涯。”為唐朝杜牧《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中的句子。 廳堂內(nèi)西側(cè)廳堂內(nèi)東側(cè)廳堂南面的隔扇門 廳堂內(nèi)柱的楹聯(lián):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學(xué)者,頌其詩讀其書友天下之士尚論古人。
秦大士(1715至一1777年),清乾隆時狀元。晚年兼喜繪事,尤善寫竹,間作寫意花卉,士氣盎然。有蓬萊山樵集。卒年六十三?!赌憔赢嬜R、芝庭詩稿、畫傳編韻》人稱秦大士的詩、書、畫為三絕,中狀元后更加精益求精,曾奉乾隆之命繕寫《昭明文選》。清著名書法理論家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把清代書法家分為五品九等,秦大士被列入“能品”。在故居的西屋還保存著秦狀元用正、草、隸、篆四體書寫的碑刻,各俱形神,賞心悅目。大士晚年喜歡繪畫,尤其善于寫竹,有時作寫意花卉,生氣盎然,名重一時。 秦大士其曾祖秦應(yīng)瑚,明崇禎末年因兵亂自安徽太平攜妻逃難至金陵,住在聚寶門內(nèi)一條陋巷內(nèi),遂為江寧人。祖父秦邦燦,父親秦有倫是太學(xué)生,為江寧縣書吏,對子女要求相當(dāng)嚴(yán)格,排行老二的秦大士,號澗泉,自幼就刻苦讀書,10歲已能寫得一手好文章,精通篆籀及諸行楷法,成為“神童”,求字者絡(luò)繹不絕。 秦大士與上元談羽豐同登乾隆十三年(1748)鄉(xiāng)試,十七年進京趕考成進士,廷試一甲第一,即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擢至侍講學(xué)士。乾隆二十五年、二十八年任會試同考官,后來又擔(dān)任景山官學(xué)總裁,輔授皇子書課最為勤慎。 據(jù)南京文史專家陳作霖《城東志略》記載,秦大士故居建筑群原是明末崇禎皇帝賜給大學(xué)士當(dāng)朝首輔何如寵的府邸,壯觀氣派,環(huán)繞著武定橋。后清兵入金陵,何家衰落。后在乾隆三十五年秦大士年老退任,時任陜西巡撫的大兒子秦承恩買下了何如寵故居,送與其父秦大士,稱狀元府。成為南京明清兩代府第建筑的代表,世為罕見。原有九進外帶書樓,樓字高挑開間闊大,南京長樂路59號的廳堂是南京現(xiàn)存最大的古民居廳堂,僅木柱直徑就達40厘米,極為宏偉。因世事更替,現(xiàn)故居南京長樂路59號只剩下兩進,南京長樂路61號還有備道。而其原位于秦狀元巷的老宅改建成了秦家祠堂。 整座建筑共五路九進,南到長樂路,北至鈔庫街,東達琵琶巷,西近武定橋,后花園便是現(xiàn)在有名的“曕園”。府第頗廣,有數(shù)路多進,房屋眾多,號稱九十九間半。廳堂在前,樓宅居后,側(cè)有花園,旁建書房,布局合理,錯落有致。現(xiàn)尚存建筑為三路十進,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但現(xiàn)在故居本身僅存兩路三進。 該故居后來一直是秦大士的后人居住,因年久失修,故居破損嚴(yán)重。2001年政府投入1000多萬元,搬遷40多家住戶,對秦大士的故居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整體整修,多方征集相關(guān)史料,專門辟為秦大士狀元府展覽館,于 2007年6月28日對游人開放。
屋頂梁上的雕刻精美正廳屏門后面是一幅漆畫秦淮民俗圖
秋田堂后面的“東山樓”“東山樓”,為舊時秦大士故居中的原名。
秋天堂中陳列很多秦大士書法碑刻,現(xiàn)在一一細看。
《魏周景式石門澗記》
碑文:于時交徒三十馀人咸拂衣晨征悠然增興雖林壑幽邃而開途競進雖乘危履石并以所悅為安既至則援木尋葛歷險窮崖 猿臂相引僅乃造極于是擁藤倚巖詳觀其下始知七嶺之美蘊奇于此雙闕對峙其前重巖映帶其后巒阜周回以為障崇巖四營而開宇其中則有石臺石池宮館之象觸 之形致可樂也
碑文(好像是宋朝張載《西銘》中的文字):不憂,純乎孝者也。違曰悖德,害仁曰賊,濟惡者不才,其踐形,惟肖者也。知化則善述其事,窮神則善繼其志。不愧屋漏為無忝,存心養(yǎng)性為匪懈。惡旨酒,崇伯子之顧養(yǎng);育英才,潁封人之錫類。不弛勞而厎豫,舜其功也;無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體其受而歸全者,參乎!勇于從而順令者,伯奇也。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
第一行碑文:玉汝于成也。存吾順事,沒吾寧也。(接上塊碑宋朝張載《西銘》中的文字) 第二行起,碑文:宋朝張載《東銘》:戲言出于思也,戲動作于謀也。發(fā)乎聲,見乎四支,謂非己心,不明也。欲人無己疑,不能也。過言非心也,過動非誠也。失于聲,繆迷其四體,謂己當(dāng)然,自誣也。欲他人己從,誣人也?;蛘咭猿鲇谛恼撸瑲w咎為己戲。失于思者,自誣為己誠。不知戒其出汝者,歸咎其不出汝者。長傲且遂非,不知孰甚焉!
伊川先生四箴::心兮本虛,應(yīng)物無跡,操之有要,視為之則。蔽交于前,其中則遷。制之于外,以安其內(nèi)??思簭?fù)禮,久而誠矣。視箴
人有秉彝,本子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聽箴
人心之動,因言以宣,發(fā)禁躁妄,內(nèi)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兇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物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xùn)辭。言箴
哲人知幾,誠之于思,志士勵行,守之于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zhàn)兢自持。習(xí)與性成,圣賢同歸。動箴
《豐樂亭記》:豐樂亭記 歐陽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遠。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顧而樂之。于是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滁于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嘗以周師破李景 兵十五萬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輝、姚鳳于滁東門之外,遂以平滁。修嘗考其山川,按其圖記,升高以望清流之關(guān),欲求輝、鳳就擒之所。而故老皆無在也,蓋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內(nèi)分裂,豪杰并起而爭,所在為敵國者,何可勝數(shù)?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憑恃險阻,鏟削消磨,百年之間,
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清。欲問其事,而遺老盡矣!今滁介江淮之間,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見外事,而安于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養(yǎng)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fēng)
歐陽修的《豐樂亭碑》結(jié)尾部分及盧龜蒙(字魯望)的《蠹(dù)化》
歐陽修的《豐樂亭碑》結(jié)尾部分: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fēng)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盧龜蒙的《蠹化》:蠹(dù)化 陸魯望 橘之蠹,大如小指,首負特角,身蹙蹙然,類蝤蠐而青。翳葉仰嚙,如饑蠶之速,不相上下。人或棖觸之,輒奮角而怒,氣色桀驁。一旦視之,凝然弗食弗動;明日復(fù)往,則蛻為蝴蝶矣!力力拘拘,其翎未舒。襜黑韝蒼,分朱間黃。腹填
而橢,緌纖且長。如醉方寤,羸枝不揚。又明日往,則倚薄風(fēng)露,攀緣草樹,聳空翅輕,瞥然而去?;螂[蕙隙,或留篁端,翩旋軒虛,飏曳紛拂,甚可愛也。須臾犯蝥網(wǎng)而膠之,引絲環(huán)纏,牢若桎梏。人雖甚憐,不可解而縱矣!噫!秀其外,類有文也;默其中,類有德也;
盧龜蒙的《蠹化》后面部分:不朋而游,類潔也;無嗜而食,類廉也。向使前不知為橘之蠹,后不見觸蝥之網(wǎng),人謂之鈞天帝居而來,今復(fù)還矣!天下,大橘也;名位,大羽化也;封略,大蕙篁也。茍滅德忘公,崇浮飾傲,榮其外而枯其內(nèi),害其本而窒其源,得不為大蝥網(wǎng)而膠之乎!觀吾之《蠹化》者,可以惕惕。 盧龜蒙的自遣詩:五年重別舊山村,樹有交柯犢有孫。更感卞峰顏色好,曉云才散便當(dāng)門。陰洞曾為采藥行,冷云凝絕燭微明。玉芝敲折琤然墮,合有真人上姓名。
數(shù)尺游絲墮碧空,年年長是惹東風(fēng)。爭知天上無人住,亦有春愁鶴發(fā)翁。淵明不待公田熟,乘興先秋解印歸。我為余糧春未去,到頭誰是復(fù)誰非?
(網(wǎng)絡(luò)下載圖片)
《東坡遺韻》:載酒堂,蘇長公寓儋耳游宴之地也。有堂三楹,祀公像于中。元廉訪使伯琦周公隸書碑文一道列堂東隅,書法甚精。堂周遭有墻,相去百步有塘,寬百畝余,土水深
淺異處,蒲菰蘆葦之屬最茂密。每春秋二祀,例率郡僚師儒會飲堂中,即漁此塘以為樂,名濁勞會,
洛陽古帝都,其山川風(fēng)氣,清明盛麗,居之可樂。平川廣衍,東西數(shù)
百里,嵩山少室,天曇王屋,巒扉迤,四顧可挹。伊洛澗,流出平地,故其山川之勝,泉流之潔,雖其閭閻之人與其公侯共之。一畝之宮,上矚青山,下聽流水,奇花修竹,布列左右,而其貴家
臣室,園囿亭觀之盛,實甲天下。
道中云氣自山中來,如群馬奔突,以手掇開收其,云滿籠中,歸家,開而放之,變化摯去。
蘇子得廢圃于東坡之脅,筑而垣之,號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為之,因繪雪於四壁之間,無容隙也。
元豐六年十二月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
《東坡遺韻》(接上塊碑文):遂步至承天寺尋張懷民,亦未睡,相與步于中庭。庭中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東坡在儋(dān)州時久旱無雨,陰翳
未快,至上元夜,老書生數(shù)人相過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游乎?”先生欣然徒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沽紛然,歸舍已三鼓矣。歸錄其事,為己卯夜書。
東坡在昌化,嘗負大瓢,行歌田畝間。所歌者,皆哨遍也。有老婦年七十云:“內(nèi)翰昔日富貴,一場春夢矣?!崩锶艘虼撕舸藡嫗榇簤羝拧R蝗毡痪篇毿?,遍至子云諸黎之舍,作詩云:‘符老風(fēng)流可奈何,朱顏減盡鬢絲多。投梭每困東鄰女,換扇惟逢春夢婆。
王定國訪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與顏長道攜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南下百步洪,吹笛飲酒,乘月而來。坡時以事不得往,夜著
羽衣,佇立在黃樓上,相視而笑,以為李太白死,世間無此樂三百余年矣。
子瞻得西南夷人蠻布弓衣,其文織梅圣俞《春雪詩》,在集中絕非唱以其名重天下即
《東坡遺韻》:一篇一詠,傳播外夷,異域之人貴重之如此。
修水深山間有小溪,其渡曰‘來蘇’。蓋子由貶高安監(jiān)酒而,東坡來訪曾經(jīng)其渡云。當(dāng)時小人媒孽摧挫死地至于所經(jīng)過
而溪翁野叟亦反籍之以光榮,嗟乎人心之公不可泯,如此豈所謂石壓筍斜出者耶。 東坡詩不可指摘輕議,辭源如長河大江,飄沙卷沫,枯槎束薪,蘭舟繡鷁,皆隨流矣。珍泉幽澗,澄
澤靈沼,可愛可喜,無一點塵滓,只是體不似江河,
陳傳道嘗于彭門壁間見書一聯(lián)曰:‘鳩鳴午寂,雙燕話春愁。’后以語東坡:‘世謂公作,然否?’坡笑曰:‘此唐人得意句,仆安能道此!’
元符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坡公生日
置酒赤壁磯下,踞高峰,俛鵲巢,酒酣,遂聲起于江上。客有郭、尤二生,頗知音,謂坡曰:“笛聲有新意,非俗工也?!笔谷藛栔瑒t進士李委聞坡生日,作一曲曰《鶴南飛》以
呼之使前,則青巾紫裘腰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數(shù)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聲,坐客皆引滿醉倒。委袖出佳紙一幅曰:得一絕句足矣。坡笑而許之。
曰山頭孤鶴向南飛,載我南游
《東坡遺韻》(接上塊碑文):到九嶷。下界何人也吹遂,可憐時復(fù)犯龜茲。
韋蘇州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坡用其韻,此絕唱不當(dāng)和也。坡公《羅漢贊》云:“空山無人,水流花開” 又如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
酒更重看。當(dāng)其下手風(fēng)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醉中不覺度千山,夜聞梅香失醉眠。此等句還許人再道否。
坡少年有詩云,清吟雜夢寐,得句旋已忘。晚謫惠州復(fù)有一聯(lián)
春江有佳句,我醉墮渺莽。余素不解棋,因獨游廬山白寉,觀中人皆闔戶晝寢,獨聞棋聲于古松流水之間,意欣然喜之,自爾欲學(xué),然終不解也。兒子過乃粗能者,儋守張中從之戲,
予亦隅坐,竟日不以為厭也。詩曰:五老松前,白鶴遺址。長松蔭庭,風(fēng)日清美。我時獨游,不逢一士。誰為棋者,戶外屨二。不聞人聲,但聞落子。小兒近道,剝啄信指。勝固欣然,敗亦可喜。
子由作棲賢堂記,便如在堂中。見水石陰森,草木藤葛,仆當(dāng)為書之??淌蒙?,且欲與廬山結(jié)緣。他日入山,不為生客也。靖節(jié)詩云:平疇交遠風(fēng),良苗亦懷新。非古之耦耕植杖者, 不能
(網(wǎng)絡(luò)下載圖片) 《東坡遺韻》:為此語非之世農(nóng) 亦不知此語之妙也。業(yè)初入廬山做一絕后又做兩絕云,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自昔懷清賞,神游窅藹間。 如今不是夢,
真?zhèn)€在廬山。是日有以陳全舉《廬山記》見寄者,見其中有云徐凝,李白之詩,不覺失笑。旋入開先寺僧求詩。作一絕云:“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span>
往來山南北十余日,以為勝絕不可勝談。最后與總老同游西林,作一絕云:“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到處看山了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庇鄰]山之詩,盡于此矣。
乾隆己丑之春讀坡 集 遇尤賞心者遂錄于冊 記得十九條 蓬萊山樵 秦大士復(fù)
秦大士中狀元后立的圣旨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