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時期城市經(jīng)濟初步發(fā)展,市民群體快速擴大使得通俗文學趨于成熟,才子佳人的故事層出不窮。雖然有時為了戲劇沖突的需要,才子佳人之間必然產(chǎn)生矛盾,但最后的結(jié)局往往都是花好月圓。同樣是風月故事,還有一類題材同樣深受觀眾喜愛,那就是'癡情女子負心漢'。在這一類故事中癡心女子往往是以村姑發(fā)妻的形象出現(xiàn),負心漢則多為書生。例如《琵琶記》的前身《趙貞女和蔡二郎》。
《趙貞女和蔡二郎》的劇本已經(jīng)亡佚,但是故事情節(jié)我們可以根據(jù)相關的資料推斷出來。徐渭的《南詞敘錄》中記載'伯喈棄親背婦,為暴雷震死'結(jié)合京劇《小上墳》的片段,故事應該是這樣的:蔡伯喈上京趕考,考中了狀元之后在京城又娶一妻。此時家鄉(xiāng)大旱,爹娘雙雙餓死。蔡伯喈的發(fā)妻趙五娘'身背琵琶描容像,一心上京找夫郎'但是在找到了蔡伯喈之后,蔡擔心影響自己的仕途,不認趙五娘,甚至放馬踐踏趙五娘,最后得了一個被暴雷轟死的下場,也算是罪有應得。在這個故事當中,蔡伯喈的形象是一個自私殘忍,背信棄義為了榮華富貴不惜一切的小人形象。這一故事在宋元時代傳播的極其廣泛,已經(jīng)達到了'滿村聽說蔡中郎'的地步。
隨著故事的流傳,情節(jié)也就越來越豐滿。于是文人開始參與創(chuàng)作,其中最為成功的當屬高明的《琵琶記》。高明作為知識分子的代表,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重新創(chuàng)作了《琵琶記》,不僅改動了相關的故事情節(jié),而且賦予了這個故事以全新的主題。在保留了趙五娘有貞有烈的基礎上,將蔡伯喈塑造成了一個全忠全孝的形象,雖然最后是團圓的結(jié)局,但是整部書充滿了深厚的悲劇意蘊。在《琵琶記》當中,蔡伯喈考慮到家中的老父老母不愿意進京趕考,但是家有嚴父相逼,不得已進京趕考,此為'辭試不從'。一試得中,受到了當朝丞相的青睞,意欲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蔡。蔡上書辭官,希望能夠回到家鄉(xiāng)做一個小小的地方官,被皇上駁回。此為'辭官不從'。蔡伯喈被迫留京,牛丞相強行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此為'辭婚不從'。而趙五娘在丈夫離家之后盡心侍奉公婆仍遭猜忌。最后公婆雙雙去世后,趙五娘祝發(fā)葬公婆,親手繪了公婆的遺容進京尋夫。進京之后尋至牛府,見牛氏賢淑就把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牛氏帶五娘見了蔡伯喈,夫妻團聚。五娘將家中事悉數(shù)告知,蔡伯喈辭官回鄉(xiāng)守孝,三人同歸故里。
在《琵琶記》當中,蔡伯喈試圖在封建倫理中求得平衡,但是也正是他這種優(yōu)柔寡斷的性格造成了他的人生悲劇。但不管怎樣,至高明的《琵琶記》蔡伯喈的形象已經(jīng)從一個自私殘忍的道德淪喪之人變成了全忠全孝的道德楷模。那么這種人物形象的變化一定有著深層次的原因,這種原因既包括社會背景又包括作者的主觀因素。從社會背景來看有兩個原因:
1.南戲流傳較少。
南渡之后,經(jīng)濟重心轉(zhuǎn)移到了南方,溫州成為了除杭州外最為繁華的商業(yè)都市。溫州商業(y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各色藝人聚集于此,推動了南戲的誕生。也正是因為如此,南戲又被稱為'永嘉雜劇''南詞'等。但是在當時南戲并不受文人士大夫的歡迎,甚至有人將南戲視為'亡國之音'。
在這種背景之下,南戲劇本傳世極少。除了《趙貞女蔡二郎》之外,現(xiàn)存宋代南戲劇目一共有五個,但是傳世的只有《張協(xié)狀元》。在這五種當中《張協(xié)狀元》《王魁》講述的都是貧賤書生在一舉得中之后拋棄發(fā)妻甚至殺害發(fā)妻的故事,塑造的形象也和《趙貞女蔡二郎》中蔡伯喈的形象相同都是自私殘忍的忘恩負義之人??梢娫谀纤芜@些趕考的科舉士子在婚變戲當中是譴責的對象。
2.書生地位的變化
宋朝重文輕武,文人的地位相當?shù)淖鸪?。科舉制的大力推行也為這些書生提供了改換門楣的捷徑。'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情況數(shù)見不鮮。而在這些書生開始步入仕途之后,借助婚姻的手段攀龍附鳳就成為了當時口誅筆伐的對象。這些書生不僅有著尊崇的地位,同時飽讀圣賢書的他們還應當是社會道德的傳承者。但是他們卻帶頭破壞了社會公德,于是宋代南戲中的書生就成了被譴責的對象。
而到了元代,科舉中斷長達七十余年,書生的地位也從傳統(tǒng)的'士、農(nóng)、工、商'變成了'八妓九儒十丐'。在這種情況之下,再譴責負心書生已經(jīng)失去了意義,書生反而變成了同情的對象。因此在元代的作品當中,書生或平庸怯懦或備受屈辱。如《小孫屠》中的書生孫必達就是一個尋花問柳軟弱頹廢的書生形象。再如元代南戲《朱買臣》中就塑造了一個窮困潦倒拾柴為生被妻子索要休書的一個悲慘書生形象。人們對這些書生越來越同情,于是歌頌書生一些作品也就應運而生。高明的《琵琶記》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以一種寬容憐憫同情的態(tài)度塑造了蔡伯喈的形象也就獲得了大眾的認可。
而從高明自身來看同樣有兩個原因。
1.'功名為憂患之始'
高明年少博學,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在做地方官的時候也曾希望有所作為。但后來目睹世風日下時政日非,就慢慢的產(chǎn)生了'功名為憂患之始'的念頭。隱居之后創(chuàng)作了《琵琶記》聊以自娛。因此在高明眼中,考取功名并不意味著飛黃騰達,更不意味著可以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反而是憂患生活的開始。因此在《琵琶記》當中,雖然蔡伯喈一舉得中,但也正是這次考試釀成了蔡伯喈的悲劇。
2.合乎教化的創(chuàng)作主張
同時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高明,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當中認為戲曲同樣應當起到教化的作用。他希望通過戲曲和倫理的結(jié)合抬高南戲的地位。在這種創(chuàng)作主張的影響之下,高明既保留了趙五娘的有貞有烈,又加入了蔡伯喈的全忠全孝。雖然歌頌'子孝妻賢'但是不管是蔡伯喈還是趙五娘的結(jié)局都讓人們對封建倫理產(chǎn)生了些許的疑惑。封建倫理自身所存在的矛盾被展示出來,給觀眾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從《趙貞女》到《琵琶記》,從宋到元,書生形象發(fā)生了重大的轉(zhuǎn)變。這種轉(zhuǎn)變雖然不免有作者主觀因素的影響,但更多的則是和社會息息相關。因此這種轉(zhuǎn)變也是當時社會歷史變遷的縮影。雖然戲曲文化在流傳的過程中難免亡失,但是我們還是能夠根據(jù)現(xiàn)存的資料對當時的社會狀況窺見一斑。而高明的《琵琶記》以其生動形象的唱詞、恰到好處的戲劇沖突和深厚的悲劇意蘊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詞曲之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