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京為起點,一條長達1797公里的人工運河正貫通南北,如同有人在地圖上劃下了長長一豎。
涓涓的流水朝這里匯集,澎湃的波濤也要為它讓路。
這是一項以世罕見的超級工程,而它有著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shù)囊粋€名字——京杭大運河。
如果你從天空往下俯瞰,京杭大運河是驚人的。
從版圖中大公雞的咽喉出發(fā),大運河橫跨了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和安徽8個省級行政區(qū),貫穿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直抵腹部正中心。
僅僅從它地理跨度上的寬廣,我們便足以想象,這是一項多么復雜的龐大工程。
而事實上,中國人開鑿京杭大運河的過程,也足足耗費了幾近兩千年。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span>
從春秋時期吳國開鑿邗溝算起,這項工程的進行,同時也伴隨著整段封建歷史的興衰消亡。
直至清代,大運河的開鑿仍舊沒有停下。歷朝歷代的君主,都在這件事情上投擲和耗費著大量的心血與資源。
大運河究竟有什么迷人之處?為什么我們一定要開鑿一條大運河?
01.為什么要開鑿大運河?
要理解大運河的開鑿,我們只需要將時間拉到一個最關鍵的節(jié)點:公元606年,也就是隋朝的大業(yè)元年。
此時距離隋煬帝一統(tǒng)中華,建立自己的大一統(tǒng)帝國,過去不過剛剛25年。身處壯年的隋煬帝意氣風發(fā),他迫不及待地要為自己名垂史書而建功立業(yè)。
趙州橋,隋代欄板
隋煬帝幾乎是調(diào)動了舉國之力,力圖挖通這條直抵杭州的大運河。
對于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真正目的,史書上存在各種各樣的說法,最廣為人知的一條,是說他醉心于江南的繁華,只不過為了游戲玩樂,于是大運河作為他“好大喜功”的罪狀,成為了導致隋朝覆滅的導火索。
大運河的開鑿,真為如此嗎?
我們檢視一下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jīng)濟環(huán)境,便可以看出,大運河的開鑿,實際上已是不得為而為之。
在隋以前,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都在北方,在《尚書·禹貢篇》的記載中,古代北方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是遠勝于南方的:“雍州(今陜西、甘肅的大部分及青海額濟納等地),厥田惟上上......揚州,厥田惟下下”。
由于水利灌溉技術的大規(guī)模使用,如今被我們視為荒蕪的黃土高坡,在古時,卻是肥沃的稻米之所。
黃土高原
糧食的豐碩,保證著中央集權機構的正常運行,同時也為城市的發(fā)展,提供了最為基礎的保障。
這一情形在隋朝時,卻發(fā)生了根本性的逆轉(zhuǎn)。
自漢末時,由于胡族入侵,戰(zhàn)火頻繁爆發(fā),大量北方人開始南遷。南方較為潤熱的生長環(huán)境,為稻米的種植提供了更為適宜的環(huán)境,同時,由于北方人帶來了先進的種植技術,很快,經(jīng)濟重心逐步南移,到宋朝時,已出現(xiàn)“蘇湖足,天下熟”這樣的說法。
至此,我們已看到一種難以扼制的分裂:長久以來,北方仍舊是戒備森嚴的政治中心,但是到隋朝時,南方已成為經(jīng)濟和糧食生產(chǎn)的中心。想要解決城市發(fā)展與糧食供給的斷裂,大運河就是最佳的選擇。
和陸運相比,水上的漕運有著巨大的體量優(yōu)勢,和一匹馬所能負載的糧食相比,一艘船的負載顯然能夠有效降低運輸?shù)某杀尽?/span>
因而,在史學家看來,大運河的開鑿,已是一支蓄勢待發(fā)的弓箭,即便隋煬帝不開鑿,也一定會有另外一位煬帝來開鑿。由大運河開啟的漕運體系,不僅是穩(wěn)定政權的必要條件,更是維持帝國統(tǒng)一的必要條件。
事實上,就在唐朝人的評價中,大運河的開鑿,已經(jīng)被看作是時代必然的產(chǎn)物。唐皮日休《皮子文藪》卷四《汴河銘》中有載:
夫……垂后以功者,當時勞而后時利?!逯桎裤辍谒逯癫粍倨浜σ?,在唐之民不勝其利也。今自九河外,復有淇汴……南運江都之轉(zhuǎn)輸,其為利也博哉!不勞一夫之荷畚,一卒之鑿險,而先功巍巍,得非天假暴隋,成我大利哉!
02.持續(xù)了2500年的奇跡
如果我們把陸地上流淌的河水看作是毛細血管,運河,就是維持著國家生命運轉(zhuǎn)的大動脈。
尤其在古代,運河有著其他交通工具難以匹敵的時間與空間的尺度,它可以大規(guī)模地調(diào)度著南北兩側不平衡的資源差異,為促進地域之間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對于這一點,古人早有察覺。
今天我們熟知隋煬帝開運河的故事,但實際上京杭大運河的開鑿,卻是要從春秋時代算起。
京杭大運河最早被開鑿的一段,應是春秋時,由夫差所挖掘的邗溝這一段。這段將長江水引入淮河的運河,全長170公里,是夫差為討伐齊國所設。盡管最初是為滿足軍事需求,不涉農(nóng)事,但是由于這段運河的開鑿,卻帶來了當時的邗城,也就是后來的揚州的聲名鵲起。
藉漕運之利,揚州一度富甲江南。便利的交通不僅帶來了大量遷徙的人口,更是帶來了貿(mào)易的繁榮。揚州城之興,是同運河捆綁在一起的,這一特點,在后世其他段運河的開鑿中,也帶來了同樣的效果。
揚州瘦西湖
隋朝時,隋煬帝開挖的是永濟渠、廣通渠、通濟渠、山陽瀆、江南運河五大段。廣通渠連通的是長安至潼關,以渭水為主要水源東通至黃河。通濟渠,則溝通了黃、淮兩大河流。
山陽瀆,北起淮水南岸的山陽(今江蘇淮安市淮安區(qū)),徑直向南,到江都(今揚州市)西南接長江。永濟渠在黃河以北,從洛陽對岸的沁河口向北,直通涿郡(今北京市境)。最后開挖的江南運河,長約400公里,連通了鎮(zhèn)江和杭州。
隋唐時期的大運河全長1000公里,已勾勒出現(xiàn)今京杭大運河的大致框架,打通了從涿郡(金北京西南)到今杭州地區(qū)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
涿州雙塔
但是當時為了繞道洛陽,大運河總體是呈一個“之”字形,并非一條筆直的河道。為了將其裁斷,南北相通距離更加相近。
元朝花了10年的時間,先后開挖了“濟州河”和“會通河”,把天津至江蘇清江之間的天然河道和湖泊連接了起來。而北京與天津之間的運河作廢,新修“通惠河”。
通惠河
至此,新的京杭大運河幾乎是筆直貫通上下,它一共包括通濟渠段、衛(wèi)河(永濟渠)段、淮揚運河段、江南運河段、浙東運河段、通惠河段、北運河段、南運河段、會通河段、中河段十個河段,和繞道洛陽的隋唐大運河相比,總長度又縮短了900多公里。
03.大運河的申遺提案
在過去的幾千年里,運河向來是繁華的。其途徑的北京、濟寧、無錫、臨清、揚州、杭州等城市,都是藉由這一汪河水,走向了榮耀的起點。
而當運河一落千丈后,許多城市也因此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1904年,清政府正式撤廢了漕運總督。隨著鐵路的鋪設,輪船的使用,車水馬龍成為了新的風景。而運河,也就這樣漸漸被拋之于歷史的煙塵里。它的名字仍舊如雷貫耳,它的身影卻早已隱于回憶當中。
舟山港大規(guī)模洋運貨柜
等到運河再一次回到我們的視野,時間已經(jīng)走到了千禧年。
2002年,由于南水北調(diào)工程的鋪設,京杭大運河被納入了三線工程之一,成為了中國南水北調(diào)東線工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關鍵通道。經(jīng)由大運河,長江下游的水向上輸送到山東和河北。昔日的超級工程,披上了現(xiàn)代化的外衣,化身為新時代的奇跡。
南水北調(diào)工程
也正是在此時,人們逐漸意識到,蘊藏在大運河激昂的水流中,一部流動的中國文化史,已在杳杳中書寫完畢:在千百年的流淌中,大運河與沿岸城市唇齒相依、興衰緊聯(lián),形成了中國運河文明與城市發(fā)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譜系。
大運河沿岸的新老民居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劉士林寫到,“運河城市不是一些聯(lián)系松散的單體城市,借助運河文明在水文、商業(yè)、航運等方面的共通性,它們構成了一個規(guī)模巨大、具有'家族類似’的形態(tài)和功能的城市群”。
例如,天津話與相鄰的北京話截然不同,卻是起源于被運河“舶來”的安徽話;本地不產(chǎn)竹的山東臨清,通過運河運來大量竹子,在本地形成了集散的產(chǎn)業(yè)鏈,而像臨清手帕這樣的特產(chǎn),也是經(jīng)由運河,對于江南的審美和消費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此外,京杭大運河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為確保糧食運輸安全,由國家投資開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體系,由他所象征著的,乃是工業(yè)革命前水利水運工程的杰出成就。
2005年,羅哲文和鄭孝燮、朱炳仁三人聯(lián)名向京杭大運河沿岸18個城市的市長發(fā)出《關于加快京杭大運河遺產(chǎn)保護和“申遺”工作的信》。
2006年,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政協(xié)文史委副主任劉楓領銜58名全國政協(xié)委員草擬了一份影響深遠的“大運河申提案”。
當年6月,國家文物局將京杭大運河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年12月,又將其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從而啟動了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chǎn)的進程。
大運河申報的系列遺產(chǎn)分別選取了各個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遺產(chǎn)點,共包括河道遺產(chǎn)27段,以及運河水工遺存、運河附屬遺存、運河相關遺產(chǎn)共計58處遺產(chǎn)。這些遺產(chǎn)根據(jù)地理分布情況,分別位于31個遺產(chǎn)區(qū)內(nèi)。
04.京杭大運河的文化遺產(chǎn)有什么?
今年是大運河申遺成功八周年,由于申遺保護工作的啟動,不少沿途的古跡遺存都被重新發(fā)掘,得以用嶄新的面貌迎接著這匆忙的新世界。
從杭州出發(fā),跟隨著河水北上,透過這運河,我們翻開歷史一瞬。
1、杭州·橋西直街歷史街區(qū)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qū)小河路與橋弄街交叉口東北50米
開放時間:24小時開放
橋西直街是杭州市拱墅區(qū)拱宸橋以西一帶的泛稱。它見證了昔日運河沿岸的繁華風光,也看盡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工業(yè)沒落的無奈,濃縮了從晚清以來,近代杭州百余年民族工業(yè)發(fā)展歷史的縮影。
這里至今大量保留著過去的街巷里弄和傳統(tǒng)合院,是運河邊近現(xiàn)代歷史文化的代表性建筑群。
2、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qū)金華路34號運河文化廣場1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08:30-16:30
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是一所社會科學類運河專題博物館,以“運河推動歷史,運河改變生活”為陳列主題,展示著運河歷史同杭州之間的聯(lián)系。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中所藏的文物,大部分是博物館向民間征集而來,因而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活潑的生活氣息,非常值得一看。
3、蘇州·楓橋
地址:蘇州市姑蘇區(qū)寒山寺楓橋大街4號
開放時間:全年07:30-17:30
隋唐以來,古運河孕育出繁榮的楓橋古鎮(zhèn)。始建于梁代的寒山寺,香火延續(xù)至今,唐代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寫盡這里的空靈秀氣?,F(xiàn)與寒山寺、鐵鈴關和楓橋古鎮(zhèn)共同組成了楓橋景區(qū)。
4、無錫·清明橋歷史文化街區(qū)
地址:無錫市南長區(qū)清名橋古運河景區(qū)
開放時間:24小時開放
清明橋街區(qū)是老無錫人心目中的運河,沿著古運河兩岸的南長街和南下塘,經(jīng)過跨塘橋、金塘橋、大公橋和清名橋四座橋。
橫跨在水弄堂上的清明橋是無錫古運河上規(guī)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單孔石拱橋?!八谩眱砂斗蹓焱?,鱗次櫛比,碼頭石埠,錯落有致,構畫出江南“人家盡枕河”的水鄉(xiāng)風貌。
5、宿遷·龍王廟行宮
地址:宿遷市宿豫區(qū)102縣道
開放時間:全年 09:00-17:00
龍王廟行宮位于古大運河畔,布局嚴整,規(guī)模宏大,軸線分明,左右對稱,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是全國眾多乾隆行宮中規(guī)格最高、規(guī)模最大、唯一保持較為完好的古建筑行宮。
1983年,龍王廟行宮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龍王廟行宮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龍王廟行宮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
6、棗莊·臺兒莊古城
地址: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qū)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臺兒莊依偎在京杭大運河的中點,是中國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古城。這里有“九水匯川、臺城舊志、土村綠蔭、廟汪浮玉、柳岸臥虹、古柏望月、運河街市、杰閣凌波”的運河古城八景,盡顯北方水鄉(xiāng)之美。
目前,臺兒莊被世界旅游組織稱為“活著的古運河”,是“京杭運河僅存的遺產(chǎn)村莊”。
7、泰安·戴村壩
地址:泰安市東平縣境內(nèi)
開放時間:全年8:00-18:00
戴村壩被譽為“中國第一壩”,是京杭大運河沿線重要水利樞紐。1283年,運河貫通東平,將東平載入延續(xù)600多年的繁華。
這40公里的邂逅可謂是“金風玉露一相逢”,繪就了一幅山與水、河與人的動人畫卷。
8、北京·什剎海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北海公園北門對面
開放時間:24小時開放
北京是運河上漂來的城市,而北京城里的“北方的水鄉(xiāng)”——什剎海,則是大運河的舊城段。什剎海風景區(qū)由什剎海(又名前海)、后海和西海(積水潭)三個相連的湖泊組成。
這個被稱為“老北京最美的地方”,從明清王府的聚集地到如今酒吧林立,一直是“運河的不老傳說”。
9、北京·玉河故道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地安門東大街(地安門十字路口)
開放時間:24小時開放
北京東城的玉河,是元代挖建的漕運河道。經(jīng)什剎海向東,穿過車流洶涌的萬寧橋,就進入一條靜謐的景觀河道。
這里就是經(jīng)過修復的大運河玉河故道。雖然河床上沒有水波蕩漾,但河兩岸綠蔭環(huán)繞,四合院錯落有致,頗有江南風韻。
大運河以其無比絕倫的尺度,跨越了時間地理的限制,它是通達古今的見證,也是勾連古今的觸媒。
盡管斗轉(zhuǎn)星移,滄海桑田,那些經(jīng)由流水所銘刻的歷史、故事和傳說,卻早已灑落在河道兩岸的人家當中,并伴隨這日復一日的日升月落,悄無聲息地浸潤著普通人最平凡的生活。
如今,湍急的河水,仍舊流淌于古老的河道當中。
時間在游走,流水朝遠方奔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