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梔子豉湯是心胃還是肺胃之病?是虛證還是實證?到底應該歸屬太陽病還是陽明???看看文章吧!文后還有肖老師的對于梔子豉湯類方的觀點哦!
《傷寒論》中凡見虛煩不得眠或心中懊憹之癥幾乎都用了梔子,張元素在《珍珠囊》中直接指出其“治心煩懊憹不得眠”。
但梔子所治的虛煩不得眠及心中懊憹究竟是心胃還是肺胃之病?是虛證還是實證?為什么梔子善治本證等都還存在著不少疑問。故探討如下。
《傷寒論》76條:“發(fā)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
221條“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jié)M而喘、發(fā)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fā)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可見梔子豉湯證在汗、吐、下之前是三陽并見的復雜證候。柯琴稱之為“陽明半表里證”。
因有的醫(yī)者以脈浮而緊,發(fā)熱而喘誤作太陽證故發(fā)汗;有的醫(yī)者見不惡寒反惡熱、發(fā)熱汗出、腹?jié)M而喘,誤作為陽明腑實證而用攻下;而汗之不解,下之不去又自然會想到吐法,汗吐下誤治由此而來。
結(jié)果汗之脈浮緊雖然可去,然津液更傷,故必然煩躁不安,甚則譫語;吐之則損傷胃氣,耗損津液,故可見嘔吐、煩躁等證。
汗吐之藥可使剛剛?cè)胛钢澳嫣嵯蛏?,上沖胸膈,郁滯于內(nèi)而形成郁熱,故見心煩不寧、夜不得眠;下之則胃中空虛,表邪趁虛而入,郁于胸胃之間,心中煩熱、懊憹。
若說邪熱郁滯在胸胃之間,究竟在心還是肺呢?
有些注家根據(jù)原文有心中懊憹等證,認為邪熱在心,然仔細推敲則有不少問題。
其一本證原系傷寒陽明半表里證,屬陽明經(jīng)證之范疇。陽明所主勝腑以肺胃為主。
其二本證經(jīng)汗吐下后,其邪既未盡出,又未傳于它經(jīng),乃屬余邪未盡,當為陽明氣分之輕證。
其三假若傷寒之邪傳于少陰心經(jīng),則應見但欲寐等癥,而并非虛煩不得眠。
可見本證不應屬心胃之病,當為肺胃之病。
梔子所治的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是在汗吐下之后出現(xiàn)的,容易被認為是誤治傷陰,陰虛內(nèi)熱,由內(nèi)熱而致煩躁,故稱之“虛煩”。
實際上正如《傷寒來蘇集》所云:“要知陽明虛煩對胃家實熱而言,是空虛之虛,不是虛弱之虛”,可見這是實證,不是虛證。
梔子雖為苦寒之品,但其味厚氣淡,陰中有陽。其氣香而透,質(zhì)輕而浮,是以清泄中尚有宣透之能,于清熱瀉火中尚能通利小便。
隨氣分藥則入氣分,能清氣分之邪熱、郁熱、濕熱;隨血分藥則入血分,能解血分之邪熱、熱毒,故仲景治陽明病余邪郁滯使用梔子。
由于余邪郁滯,往往夾有氣滯和濕滯。《傷寒論》77條“發(fā)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79條“傷寒下后,心煩腹?jié)M,起臥不安者,梔子厚樸湯主之”。正是利用梔子在清氣分熱中尚可暢郁行氣的功能,氣滯在上則配香豉,氣滯在中則配以厚樸。
《傷寒論》221條中有一突出的癥狀即“舌上胎”,胎者苔也,上苔者多為濕熱郁蒸,可見梔子治療濕熱郁滯亦是其特長之一,故仲景凡治濕熱發(fā)黃幾乎都用了梔子,如茵陳嵩湯、梔子柏皮湯、大黃硝石湯等。
綜上所述,梔子所治的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是陽明病汗吐下后余邪未盡,郁滯于肺胃之間的氣分郁熱輕證,屬實證范疇,且多夾有氣滯、濕滯;梔子能清肺胃之熱,解氣分之郁,化肺胃氣分之濕,故能治療此證。
有一句話叫做“英雄所見略同”,肖相如老師在自己的著作 —— 《肖相如傷寒論講義》(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6.7)中已明確將梔子豉湯類方劃歸于陽明病中。書摘如下:
▲《肖相如傷寒論講義》書摘,點擊可查看大圖哦!
注:本文選摘自《中醫(yī)百家言》,中醫(yī)雜志編輯部編著,山西科學教育出版社出版,1987年7月。本公眾號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