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瀕湖脈學》,《瀕湖脈學》是醫(yī)道傳承叢書中的第二本書,《瀕湖脈學》也是中醫(yī)四小經(jīng)典之一。
《瀕湖脈學》這本書主要是講授脈學的,脈學對于一個真正想學習中醫(yī)的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我主要是跟隨趙利華老師學習的脈學,當然也跟隨過其他很多老師,但是趙利華老師專門系統(tǒng)的給我講過《瀕湖脈學》,所以我的脈學是有傳承的。
《瀕湖脈學》這本書是明代李時珍的著作,他最著名的著作當然是《本草綱目》。《本草綱目》這本書大家當然可以學習,但是也有一部分醫(yī)家認為《瀕湖脈學》才是李時珍最成功的著作,因為后世醫(yī)家都用這本書作為學習脈學的入門書,甚至有的醫(yī)家把這本書作為終生學習使用的一本脈學書。
實際上《瀕湖脈學》這本書是李時珍在父親李言聞(號月池,湖北名醫(yī))《四診舉要》的基礎上精練出來的,可以說《瀕湖脈學》這本書是父子兩代人的著作。李時珍的父親曾經(jīng)是太醫(yī)院的吏目(吏目是一個官職),李時珍先生曾經(jīng)三次鄉(xiāng)試失利。本來他是想通過科舉考試去獲取功名的,后來三次鄉(xiāng)試失利,才立志學醫(yī)的。
我記得有一部電影叫《李時珍》,大家可以看看,電影的后半部分講的不太準確,但前半部非常好,這是趙丹主演的一部老電影。李時珍鄉(xiāng)試失利之后就跟父親要求學醫(yī),父親就帶他到江邊,看見在寬闊的江面上有纖夫拉船逆流而上,李時珍的父親指著船對他說“學醫(yī)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睂W醫(yī)就是需要苦學一輩子,這是非常不容易的。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還很小,也不知道自己將來會去學醫(yī),但是我對這個景象的印象特別深刻,現(xiàn)在想起來都認為這是非常深刻的一個道理,建議大家看看這部電影。當然這部電影后面的情節(jié)有些失真,它講李時珍到處采藥,然后與道士打架等等,這個不太準確,因為李時珍本人就是道士,怎么會跟道士打架呢?
李時珍是一位博覽群書的醫(yī)家,他的《本草綱目》更多的是收集資料,不可能所有的藥都是他自己親自采集才知道的。
我們對李時珍的著作應該全面地學習和評價,包括《本草綱目》、《瀕湖脈學》、《奇經(jīng)八脈考》等等。
李時珍的故事對大家也是一種激勵。
主要是當時的蘇聯(lián)人對《本草綱目》很推崇,所以建國之初《本草綱目》就很受重視,李時珍的地位也就被提高了,甚至有人以為李時珍是醫(yī)圣,其實真正的醫(yī)圣是張仲景,李時珍只是明代著名醫(yī)家。
李時珍在中醫(yī)界的地位并不是特別高,但是他的《奇經(jīng)八脈考》卻有獨到之處,大家可以去學習。李時珍本人是一位道士,他是一位正式受了符箓的道士,他進行了修煉,所以才寫了《奇經(jīng)八脈考》,而修煉的人對于奇經(jīng)八脈是非常重視的,所以為什么他會寫《奇經(jīng)八脈考》這本書,正是因為他是一個修煉的人,他是一個道士,這一點我們要知道。
《瀕湖脈學》作為我們中醫(yī)界入門的脈學書,甚至于作為很多醫(yī)生一輩子唯一使用的脈學書,我覺得意義非常大,大家把這本書學好以后,基本上這輩子診脈理論就夠了,因為這本書吸收了很多名家脈論的精化,而且還用了歌訣的形式,便于大家背誦掌握??梢灾v《瀕湖脈學》是集明以前的脈學大成。
我們知道真正最高的脈學在《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傷寒》、《金匱》里面,這些經(jīng)典里面講的脈學是我們中醫(yī)界是最高的,但是這里面的脈學深奧不好懂,脈學是非常深奧的一門學問,脈學入門需要一些深入淺出的引導,所以說還是需要《瀕湖脈學》這樣的書,很多大夫這輩子認為不需要深入研究內(nèi)、難、傷寒、金匱的脈學,他認為在臨床上有這一本書就夠了,這一點我覺得也無可厚非,我們治療一般的疾病靠這本脈學就夠了,所以這本書是必讀之書。
大家可以看一下趙紹琴的著作《文魁脈學》,實際上這是他總結(jié)他父親趙文魁先生的脈學,趙文魁先生是最后一任清宮太醫(yī)院的院史,也就是太醫(yī)院的院長,所以這本書是趙紹琴總結(jié)他父親的脈學學術成果。
在這本書中談到了對于御醫(yī)來講,診脈尤其重要。
“昔日皇宮森嚴,診脈焉得草率,況所診者常為帝王后妃,察色尚且不易,請問奚敢為之?”御醫(yī)是不敢看病人的面色,問病人更是不敢問,這是御醫(yī)的特點,因為你給皇后看病,如果你老盯著皇后臉看,這是有殺頭之罪的。皇上尊貴,你也不能老盯著看。你更不能問皇上,昨天睡覺怎么樣?吃的什么???這些能問嗎?不能問!那么皇上的病,皇后的病怎么診斷?就得看脈,所以脈學對于御醫(yī)來講尤其重要。趙文魁先生身為御醫(yī),出入宮內(nèi),診脈論疾,以脈取勝者多矣,所以于脈學一道致力最深。
趙文魁先生曾經(jīng)講過:“臨証之要,務求其本,審証求因,察舌觀色,重在脈象,病狀萬千,終當以脈定奪。”病人的癥狀,包括舌苔、面色各方面的情況可能有點矛盾,但是最后怎么定奪呢?靠脈診!因為病人的外相有欺騙性,所以我們有時候完全可以根據(jù)脈象就能知道病人內(nèi)在的臟腑問題。
“審脈之要,分為八鋼,以定表、里、寒、熱、虛、實、氣、血之分?!?/span>這是趙文魁先生的宗旨,他認為分為這八鋼。
“診脈之法,分為四部,從浮、中、按、沉以定衛(wèi)、氣、營、血”。文魁先生把診脈之法分為四部:浮、中、按、沉,我們一般是分成三部:浮、中、沉或者舉、按、尋,《文魁脈學》是浮、中、按、沉四部對應氣、血、營、衛(wèi),所以《文魁脈學》特別詳細,因為御醫(yī)的脈學要求特別高,所以文魁脈學特別詳細。
“各部兼脈,最宜詳審,以辯邪正盛衰,標本緩急,而定先治后治,權(quán)衡法則。”
我建議大家先學《瀕湖脈學》,《瀕湖脈學》學好以后再進一步學習《文魁脈學》,《文魁脈學》學好以后再進一步學習《傷寒》、《金匱》以至于《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的脈學,如果大家對脈學愿意深入的話,可以按照這條路線走下去,我覺得這是正道。為什么我敢跟大家這么說?因為我的脈學傳承是趙文魁先生的十世家學(其中三代御醫(yī))傳到趙紹琴,再傳到趙利華老師,他講課再傳到我,是這樣的傳承過程。
我們這次講《瀕湖脈學》就不講《文魁脈學》了,因為《文魁脈學》確實太深太細了,篇幅也很大,大家可以先買一本先收藏起來,也許將來可能再買也買不著了,我建議大家可以買《清宮太醫(yī)傳承·文魁脈學與臨證醫(yī)案》,這本書前面一部分講的是文魁脈學,后面一部分講的是趙文魁先生的醫(yī)案。大家看完文魁脈學再看看趙文魁先生的案例,去體會怎么用脈學給人治病的,就會有更好的體會。這套《清宮太醫(yī)傳承叢書》一共就兩本,還有一本是《清宮太醫(yī)傳承·趙紹琴內(nèi)科心法與溫病淺談》。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