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問題
是兩人差異難以調節(jié)的困難
l 不同習慣、習俗、價值取向、生活方式、接納方式等
l 指導師:保持中立,避開是非,探討共識,謀求接納
夫婦分歧涉及多方面因素
l 個人因素:心理狀態(tài)與心理素質
l 互動的性別與性情因素:性別、個性趨向、親友
l 兩人互動的能力因素:溝通與處理沖突的能力
l 深層的兩人互動因素:負面互動與沖突表達
l 家庭發(fā)展外在壓力:經(jīng)濟、工作、親友、成員
l 人生信念的沖突:愛情觀、優(yōu)先序列、家庭理念
l 指導師:分析沖突,關注互動,協(xié)建新的行為模式
是夫妻調節(jié)期望與失望的問題
l 不同處事方式,應對方式,接納程度,期望水平等
l 指導師:尋找生活目標,凝聚力量,制訂介入策略
父母文化基因的表達
l 雙方處理分歧的能力、動力、期望等受各自父母的影響。
夫妻雙方融合能力在家庭和社會發(fā)展中產(chǎn)生的變異
因各自發(fā)展需要發(fā)生碰撞與相融
家庭變遷考驗雙方的適應力與抗逆力。
夫妻雙方對生活意義的解讀出現(xiàn)問題
l 婚姻經(jīng)歷中的磨難會形成生活的中積怨事件
l 對負面事件的解讀會妨礙夫妻之間的溝通。
l 指導師:指導正面解讀,解析怨恨,疏導交流
跨代家庭治療理論(大衛(wèi).菲文)
沒有任何人在長大成婚后完全離開原身家庭的成長經(jīng)驗,這成長經(jīng)驗或多或少留下一點自我成長的未了事。
個人在伴侶親密關系中會下意識去完成我們在原身家庭未完全獲得滿足的情感需要。
當我們離開原身家庭而踏進自選結合的新家庭中,我們會下意識地將原身家庭遭遇到的忠誠、責任、情緒、心債、親密關系中的依戀、遺憾,一并帶進新家庭,在類似情況下繼續(xù)追求圓滿。
一個人在原身家庭從來沒有領受的,自然無法在婚姻關系中交付出來。例如:一個人在破碎家庭中從未經(jīng)歷被照顧或被保護,就沒有能力或不懂得何謂照顧及保護配偶。
與人建立親密關系是很深刻和復雜的事情,個人未能處理原身家庭成長中的親密經(jīng)驗,便有困難與另一人產(chǎn)生健康的親密關系。
許多時候,親密關系出現(xiàn)問題不一定是個人缺乏委身、愛心、關懷,更多時候是由于個人未曾處理過去的未了事。
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是 段漫長的歷程,是依個人的年歲和成熟程度而發(fā)展出來.并非一夜間可以完成。
婚姻問題的可能預測因素
研究者的觀點
很快產(chǎn)生負性情緒,特別是生氣、憤怒(無論有否暴力行為)
不能成功地從激烈的爭吵中擺脫出來。
一方的積極行為很少能引起另一方的積極行為。
在互動過程中,一方感受到更多的負面、中立而不是積極的反饋。久而久之,這種溝通方式就會導致疏遠和退縮。
配偶對事情的消極反應超出自己的預計。
因為婚姻的問題責備對方,認為對方較自己必須為婚姻關系做出更大的改變。
想和對方談論問題時,感到高的生理喚醒(如感到身體發(fā)熱)
在做決定時,常把自己或其他興趣放在婚姻關系前。
當問題出現(xiàn)時,夫妻雙方對是否能解決問題缺乏信心。
—夫妻的觀點
發(fā)生沖突時,雙方相互攻擊,或一方攻擊而另一方防守,而不是注意傾聽對方的苦惱。
一方認為性生活越多就會使關系越親密,而另一方則認為只有關系更親密才會有更多的性生活。
一方(常常是妻子)希望坐下來好好談談使關系更親密時,另一方卻擔心又有沖突要發(fā)生。
知道沖突發(fā)生后會怎樣,知道沖突會如何收場。沖突時感到“這只不過是一次平常的沖突而已”。會為一點小事而輕易挑起沖突
沒有辦法很好地解決婚姻、家庭發(fā)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如制定生育計劃、撫養(yǎng)孩子、職業(yè)的選擇)。
共處時間越來越少,特別是面對面、沒有干擾的時間(如電視)
一起娛樂、休閑的時間少了。
得自己不太注意對方在說什么,對方也不關注我在說什么。
常被對方誤解,或誤解對方。
沒認識到婚姻關系是發(fā)展的、變化的。
婚姻關系內涵的三個基本假設
A.兩人親密關系中有三個元素:“我”+“你”+“我們”,缺一不可。
B.健康的親密關系建基于健康的自我。今天的我建基于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建基于今天的我。
C.若兩人關系要有前景和未來,就必需要有一個共同的遠景,形成共同服務的指引,幫助雙方關系活潑前行。這就是共同的終極關懷。
婚姻指導治療的目標
認識和覺察婚姻問題
促進雙方建立健康親密的關系
協(xié)助提升雙方的人生意義和面向未來的希望
指導學習新的相處模式和技巧
促成健康婚姻關系的個人素質
(1)成熟的自我。
(2)在關系中既能投入也能抽離。
(3)在親密關系以外,能建立穩(wěn)固的生活軸心。
(4)對生命,社會,關系.有健康、正向的信念和盼望。
(5)對他人和社群有健康鞏固的關系基礎。
(6)兩人對親密關系的期望及能力相近,以免產(chǎn)生一方更需要另一方的關系不平衡狀態(tài)。
(7)自己有自我調節(jié)、自我完善的彈性和能力。
指導治療的務實操作
三人指導治療關系
(1)共情
(2)把夫妻當作一個治療單元
(3)指導師要做夫妻“溝通的橋梁”
操作方式一:共情
A.與每位來訪者的單獨共情
一對夫妻參加治療的原因是在子女的撫養(yǎng)方式和花錢的問題上發(fā)生了沖突,一方來自于花錢節(jié)省的家庭,而另一方來自于出手闊綽的家庭。由于各自不同的經(jīng)歷,于是出現(xiàn)了夫妻對于新家庭的支出有著不同的理解,進而導致批評對方過方節(jié)儉或過于奢侈。。
指導治療師確定了他們夫妻關系中幾個好的方面,并決定采用婚姻行為療法的方法來治療這對夫妻。在列出了一系列所關注行為的清單后,夫妻就要通過相互關心的日子來增進他們之間積極的互動。
在確定了共同感興趣的領域之后,就可以實踐他們的溝通和問題解決技能。
當訓練取得一定的成果后,指導治療師就可以引導夫妻利用他們所學的溝通和問題解決技巧來處理子女撫養(yǎng)方式的問題。
這對夫妻決定在面對子女時采用“不打斷”的策略。他們還發(fā)現(xiàn)確定每周的“快樂時間”有助于他們在討論花錢問題時有個積極的氛圍。
在這個案例中,指導師致力于發(fā)展一種可以解決來訪夫妻間現(xiàn)有問題的新的關系模式。對個人經(jīng)歷的關注會減少,指導治療師會更有目的地將夫妻看作一個單元,并對之進行治療。
操作方式二:把夫妻當作一個治療單元
B.把來訪夫妻視為一個治療單元
這是一對正處在婚姻沖突中的再婚夫妻。
引發(fā)沖突的是妻子與前夫所生的孩子,目前這些孩子有70%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生活,他們常常因為教養(yǎng)這些孩子的方式而發(fā)生爭吵。
現(xiàn)任丈夫認為她的前夫是一個酒鬼,一個古怪的人,還不按時支付孩子的撫養(yǎng)費用。有時他會認為這些孩子的行為也很“古怪”,常因此無緣無故地生氣。
妻子常常覺得自己夾在自己所愛的丈夫與需要自己保護的孩子之間。她還覺得孩子與他們的生父保持聯(lián)系非常重要。
治療師在探討他們的代際互動模式時發(fā)現(xiàn),她丈夫成長于一個父親也是酒鬼的家庭,父親在他20歲左右自殺了。
這種模式很像是繼父現(xiàn)在生活的情況。治療師還發(fā)現(xiàn)妻子在家中排行第二,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她的母親經(jīng)常責罵她的姐姐和妹妹,她常常和母親站在一邊,她雖然與父親比較疏遠,但和父親的關系卻比較好。
指導師開始解讀他們處理當前問題的一些策略,并把他們目前所使用的策略與他們過去所經(jīng)歷的生活模式聯(lián)系起來。指導師幫助他們看到過去生活經(jīng)歷對他們的影響,然后與他們討論是否應該繼續(xù)使用這些策略,同時也提供一些新的策略讓他們選擇。
操作方式三:指導師要做夫妻“溝通的橋梁”
C.指導師是來訪夫婦間的翻譯和橋梁
指導師要做夫妻“溝通的橋梁”
來訪夫妻有12年的婚齡了,妻子最近開始面對她受性侵犯的經(jīng)歷。那些創(chuàng)傷的記憶也時常在她腦海里閃回。已經(jīng)影響到了她的正常睡眠。她對性缺乏興趣,這使得她與丈夫間的性生活也非常少。丈夫在過去的一年里對她一直很耐心,相信隨著時間的流逝,她的病情就會好轉。在他們的婚姻中也會有緊張的時候,兩人都懷疑在這樣的情況繼續(xù)下去是否會導致他們離婚。
指導師首先花了些時間去了解他們各自遇到的問題(治療關系1)。然后指出他們在表述問題時使用過的一些情感性詞語(如恐懼和被拋棄),并用新的情感性語言來講述他們的問題。最后,指導師鼓勵雙方用更深刻的情感性表達來與對方交流(治療關系2)。這種以情感為中心的夫妻治療,就常常混合使用三種不同的治療關系。
婚姻指導操作程序
1. 接案指導
2. 治療初級階段:
a) 重要手法:
i. 初步個案設想
ii. 重組問題框架
3. 治療縱深階段
4. 治療結束階段
婚姻指導操作步驟
一、接案指導
平衡介入:真誠接待、有效介入、激發(fā)愿望
接案要點:探討歷程、推進會談、鼓勵參與
案例評估:比較案主對資料主觀與客觀的差異
制訂目標:促使指導目標取得一致
影響因素:環(huán)境布置、會談氣氛、引導方向
二、治療初級階段
穩(wěn)定現(xiàn)存系統(tǒng)
發(fā)現(xiàn)新的線索
創(chuàng)建初步設想
清理相關因素
重要治療技巧
夫妻指導治療中的常見問題:
(1)我對你錯
(2)惡性循環(huán)
(3)矛盾心理
(4)早期經(jīng)歷與事件
(5)其他一些具體的問題(如:婚外戀、家庭暴力 性功能障礙 同性戀 分居)
重要的治療技巧
(1)運用家庭圖;
(2)啟發(fā)性發(fā)問技巧;
(3)重組問題框架;
(4)用身體語言演繹內在理解和互動關系;
(5)運用比喻與故事論述技巧;
(6)有效地運用頓號,問題外在化、夸張法,現(xiàn)場寅地交流、貫串主題及運用“家課”。
三、治療縱深階段
改變僵化的互動模式
l 維持和促進改變的效果
l 掌握節(jié)奏,適時推進
l 發(fā)掘深層次問題
深層次指導治療
l 處理積累事件:化解積怨
l 重建信任,調整期望
l 重整三角抒張關系
l 重構婚姻意義
化恨解怨七個步驟
帶出及探討案主用以逃避現(xiàn)實的虛幻假想。譬如:假想自己沒有結婚,假想自己得到絕癥,忽然死了。
尋找過去的負面經(jīng)驗,比喻為怨毒銀行,用改換框架辦法,說出清理“壞賬”對銀行運作大有幫助。
追溯有關怨恨事件,理解為一個人由失望到絕望的孤苦歷程。
從跨代模式去深層理解怨恨情緒。
轉變認為“對方是‘大壞蛋’、害我受苦”的觀點。
當怨毒消失后,協(xié)助案主處理隨之而來的空虛感。
協(xié)助案主開闊眼光,除了改善婚姻關系以外,仍可以全面發(fā)展自我,開拓人生目標。
探索及學習新的行為
l 自我覺察和情緒駕馭能力
l 溝通能力
l 沖突疏通能力
l 表達愛意與親密能力
l 協(xié)調家庭事務與財務處理
l 良好生活習慣與方式
四、治療結束階段
l 評估家庭發(fā)展水平
l 評估婚姻質量(約翰·高特曼 / ENRICH)
l 評估婚姻關系維修能力
l 結束的準備階段:延長治療間隙
l 協(xié)商結束方式
l 未盡事宜的處理
附:約翰·高特曼婚姻測量表
能說出配偶至交好友的名字。
能明白配偶目前正面臨何種壓力。
能知曉近來一直惹怒配偶的一些人的名字。
能道出配偶的某些人生夢想。
能了解配偶基本的人生哲學。
能列出配偶最不欣賞的那些親戚的名單。
能感到配偶對你了如指掌。
分居兩地時,你會經(jīng)常思念配偶。
你時常會動情地撫摸或親吻配偶。
配偶由衷地尊重你。
婚姻中充滿了熱烈和激情
浪漫仍絕對是婚姻生活的一項內容。
配偶欣賞你所做的事情。
配偶基本上喜歡你的個性。
大多數(shù)情況下性生活令雙方滿意。
每天下班時配偶樂于見到你。
配偶是你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熱衷彼此傾心交談。
討論問題時雙方均會做出許多取舍(倆人均有影響力)。
即使彼此意見相左,配偶也能尊敬地傾聽你的觀點。
配偶通常是一位解決問題的高手。
彼此的基本價值觀和目標大致契合。
關系維修
溝通技巧的學習及改善
良好的處理沖突方式
l 通情達理
促進及維護親密關系
婚姻與家庭治療資料
第22章、婚姻婚姻家庭指導治療基礎
婚姻家庭指導治療
是一種以家庭為核心的團體治療。
治療方式是通過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來調整相互之間的關系,推動成員的心理健康。
治療的目標是促進家庭的和睦與發(fā)展。
婚姻家庭指導治療的意義
家庭是個人成長中最密切、最重要的社會團體。
家庭關系是維系個體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基石。
個體的心理問題常常因家庭問題引發(fā)。
調整家庭關系往往能有效地解決個體心理問題。
維持家庭和睦、提高家庭效能是提升生活質量,促進個體成長的基礎。
婚姻家庭指導治療的歷史
1950以前,主要是針對個體的心理治療,為婚姻家庭治療奠定了基礎
弗洛伊德 — 精神分析學派創(chuàng)始人;
l 弗洛伊德察覺到家庭關系對個人人格形成的動機,特別是病態(tài)行為的發(fā)展。在他的很多案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家庭關系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思想提供了診斷上豐富的協(xié)助。
艾克曼 — 首先將精神分析用于家庭治療;
l 以采用精神分析原則來研究家庭而聞名,他強調家庭的角色是一個動態(tài)的心理社會單位。
阿德勒 — 創(chuàng)建家庭治療中心
l 阿德勒的同事Dreikues把美國兒童輔導中心擴展成家庭咨詢中心,中心為了努力促進兒童與成人的了解與合作,提供教師課程,并組成各類家庭團體。
婚姻家庭指導治療的歷史
1960年代
l 婚姻家庭治療走出診室開始面向社區(qū)
l 出版專著與刊物
1970年代
l 家庭治療展示出多元化趨勢:技術操作為主
1980年代
l 家庭治療快速發(fā)展,理論得以提高,操作日趨規(guī)范。
1990年代
l 家庭治療趨于成熟,涉及家庭沖突、婚姻危機、青少年問題、同性戀等領域。
婚姻家庭治療的優(yōu)勢
— 相對于個別心理治療
治療原則
主要優(yōu)勢
1、貼近生活的自然狀態(tài)
客觀反映周圍關系
2、避免孤立與分離
與他人保持恰當聯(lián)系,減少自我中心
3、接納他人的關懷與支持
從接納中感受支持,增強相互的信任
4、模仿中尋找適應技巧
觀察他人的成功經(jīng)驗,提高適應技能
5、互動中交換感受
與他人分享感受,減輕內心壓力與不安
6、通過助人增強自信
給他人支持、關注、接納從而實現(xiàn)自我價值
7、增進領悟
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動機與行為意義
主要學派的理論取向
精神動力
人本主義
理性取向
行為取向
結構取向
策略取向
強調個人
個人對家庭影響
個人與家庭關系
家庭對個人影響
家庭成員之間關系
家庭系統(tǒng)功能
以指導師與家庭關系分類:
執(zhí)行者中心的婚姻家庭治療
反應者中心的婚姻家庭治療
以E-R-A模式分類:
Emotionality婚姻家庭治療:注重現(xiàn)在
Rationality婚姻家庭治療:注重過去
Activity婚姻家庭治療:注重未來
主要學派的理論取向比較
婚姻家庭治療中的基礎概念
基本目的:
l 通過改變家庭溝通方式和互動關系,促使“病人”癥狀改善,非適應行為消失。
婚姻家庭治療的基本目標
維持家庭平衡:通過家庭成員的互動,改變家庭成員間不健全的相處及溝通的模式,讓家中每個成員都能在家庭生活中享受到自主權、個人的獨特性和完整性,從而在彼此關系中產(chǎn)生安全感,促使家庭成員的問題(癥狀)消失。
家庭治療的主要觀念
系統(tǒng):每個家庭都是一個獨特的系統(tǒng)。
模式:家庭成員透過以下方式,彼此影響 ─
2 相處模式
2 語言及非語言的溝通模式
家庭治療的主要觀念 (續(xù))
子系統(tǒng)
家庭是透過其下的子系統(tǒng)運作
2 夫婦系統(tǒng)
2 祖父母系統(tǒng)
2 子女系統(tǒng)
子系統(tǒng)互相交流并有清楚的界限。
平 衡
家庭有傾向維持其內在穩(wěn)定性及抗拒改變。
家庭治療的主要觀念 (續(xù))
家規(guī)
2 決定家庭成員的角色
2 可以是明顯或暗示的
規(guī)范界定
2 規(guī)范限家庭內各系統(tǒng)間的關系、信息交流及溝通模式
家庭治療的主要觀念 (續(xù))
身份獨立區(qū)分
每個家庭成員能保持個人的獨特性,而不損失與家中其它成員的感情維系。
三角關系
u 是家庭關系整體系統(tǒng)中的要素,是家庭運作的動力。
u 兩個家庭成員間出現(xiàn)矛盾,為了減低張力,他們將另一個家庭成員拉入當中去維持家庭中的平衡。
u 常見的家庭三角關系包括:一個小孩及其父母;兩個小孩及一個家長;一個家長、一個小孩、及一個祖父或母;三個弟兄姊妹;或丈夫、妻子及姻親。
家庭治療的主要觀念 (續(xù))
病人(案主)
家庭問題集中或浮現(xiàn)于他/她身上,又需要治療的病人。
l 犧牲個人換取家人的痛苦。
l 犧牲個人維護家庭的穩(wěn)定。
l 子女忠誠家庭挽救父母關系的穩(wěn)定
l 承擔家庭失調的負荷
家庭治療師用這個觀念防止家人將確診病人變成代罪羔羊,或藉此逃避處理家庭系統(tǒng)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家庭治療的主要觀念 (續(xù))
家庭治療的核心觀點:
l 個人的精神異常是家庭成員互動的結果,病人就是家庭系統(tǒng)問題的表征。
l 成功的婚姻家庭治療能夠改變家庭系統(tǒng),促使其功能恢復正常
家庭功能失調的常見表癥
v Life stress and family crisis
個人成長歷程及生活中的壓力成為家庭危機
v Consider the process development -
家庭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戀愛—婚姻—家庭形成—發(fā)展)
v Family life cycle 家庭發(fā)展周期中的問題
v Family developmental tasks
家庭發(fā)展中須要承擔的任務與責任
v Pathological communication patterns (double-bind messages)
病態(tài)的溝通模式:矛盾的信息
(沒有面對面的對話)
家庭功能失調的常見表癥
Enmeshment (where boundaries are blurred) and disengagement (where boundaries are rigid and communication across sub-systems become difficult)
家庭關系混淆不清(過份投入/關注彼此的生活)和漠不關心、缺乏凝聚力。
Scapegoating
病人成為(代罪羔羊)犧牲品
Family violence 家庭暴力
Substance abuse 物質濫用
第23章 婚姻家庭指導治療理論
系統(tǒng)論家庭治療
l 強調家庭系統(tǒng)關系,改善家庭功能
人本主義家庭治療
l 重視成長與發(fā)展,倡導學習與適應
結構式家庭治療
l 重視空間是界限,調整角色、責任、權力構架
家庭敘述治療
l 關注認知與社會文化,通過表達而將問題外置
梅利鮑恩的家庭系統(tǒng)理論
M.Bowenian Family Therapy
早期歷程
治療目標與焦點
M.Bowenian理論體系
系統(tǒng)家庭治療理論
Bowenian Family Therapy
早期歷程:
M Bowen - worked with schizophrenia and their families.
早期治療精神分裂病人及其家庭。
Family as an emotional relationship system
家庭是一個感情關系的系統(tǒng)。
系統(tǒng)家庭治療理論 (續(xù))
治療焦點:是幫助病人找回真我、建立自己,從原生家庭的情緒困局中抽身出來,但仍然與家庭維持融洽的關系。
目標:幫助病人培養(yǎng)從原生家庭分別出來的能力,找到真我。
梅利鮑恩的家庭系統(tǒng)理論 ①
M.Bowenian Family Therapy
家庭成員個人的心理層面
梅利鮑恩的家庭系統(tǒng)理論 ②
M.Bowenian Family Therapy
自主而相系
l 個體需要保持獨立自主,體現(xiàn)個性。
l 個體也需要與他人保持友情與聯(lián)系,相互接納與認同
l 恰當處理兩者關系體現(xiàn)出個體的心理成熟程度。
三角抒張動力(穩(wěn)定家庭關系的動力)
l 二人關系是最不穩(wěn)定的系統(tǒng)單元
l 二人關系中含有親近與抽離的矛盾
l 三角關系有利于協(xié)調二人關系中的這種矛盾,促使關系趨于穩(wěn)定。
梅利鮑恩的家庭系統(tǒng)理論 ③
M.Bowenian Family Therapy
家庭情緒系統(tǒng)
l 人與人交往會產(chǎn)生情緒反應—— 影響他人外在行為
l 為了平衡情緒張力,會產(chǎn)生自動情緒反應(無目的性)
l 自動情緒反應會影響與他人的親密度。
l 當自動情緒反應不能控制,會轉向某一方。
l 承受能力較弱的某一方長期受到?jīng)_擊會出現(xiàn)病癥。
家庭投射歷程
l 反映了夫妻(父母)自主相系的成熟程度。、
l 當家庭中夫妻張力過大或不足時,會轉而影響子系統(tǒng),從而影響子女的自主相系發(fā)展與成熟。
梅利鮑恩的家庭系統(tǒng)理論 ④
M.Bowenian Family Therapy
情緒截斷
l 當系統(tǒng)中某個體的自主相受限時,會表現(xiàn)出抽離,成為情緒截斷(分離)。是二人關系不適應的表現(xiàn)
家庭排斥
l 家庭出生排序會影響個體的性格(認同、責任、權威)
l 家庭排序的影響受區(qū)域文化的影響
跨代家庭承傳
l 父母自主相系的成熟程度影響著子女自主相系的發(fā)展與成熟,因而易出現(xiàn)人格素質代代相傳現(xiàn)象。
社會性退化
l 自主相系受自我覺察能力的提升,社會負面影響的削弱
l 不能提升自己或超越父母的自主相系就會被社會發(fā)展影響所淘汰
沙維雅的人本主義家庭治療
Satir Humanistic Approach
人本主義理論介紹
Satir家庭治療中對人的基本信念
Satir家庭治療理論體系
治療策略
沙維雅的人本主義家庭治療
Satir Humanistic Approach
人本主義理論
馬斯洛的自我實現(xiàn)論
人類行為的心理驅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分為兩大類、七個層次、象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
l 生理需要、
l 安全需要,
l 歸屬與愛的需要,
l 尊重的需要,
l 認識需要,
l 審美需要、
l 自我實現(xiàn)需要。
沙維雅的人本主義家庭治療
Satir Humanistic Approach
人本主義理論
羅杰斯的自我理論
l 當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后,人的自我實現(xiàn)趨向開始激活
l 當生活經(jīng)驗與自我之間存在沖突時,個體就會預感到自我受到威脅,因而產(chǎn)生焦慮
l 個體會運用防御機制(歪曲、否認、選擇性知覺)來對經(jīng)驗進行加工,使之在意識水平上達到與自我相一致。
l 若防御成功,個體便產(chǎn)生適應性行為;若防御失敗就會出現(xiàn)心理適應障礙。
沙維雅的人本主義家庭治療
Satir Humanistic Approach
Satir對人的基本信念
性善論
可完善性 — 具有潛在發(fā)展傾向
經(jīng)驗的局限性 — 經(jīng)驗會妨礙能力和資源利用
心理病 — 成長障礙
效用主義的普遍性 — 會選擇最佳方式處理
可變性 — 具有重新學習新的處理方法
指導師的工作是助人成長。
沙維雅的人本主義家庭治療
Satir Humanistic Approach
Satir對家庭的基本信念
系統(tǒng)論 。
互動關系
需要互動 — 家庭成員滿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
自尊影響互動 — 互動受個人的自尊影響
互動家庭的開放性與彈性 — 互動維持著一種平衡
家人心理病是家庭系統(tǒng)病的表現(xiàn)
家庭系統(tǒng)病導致暴力的出現(xiàn)
家庭系統(tǒng)病的長期性會導致病態(tài)變?yōu)槌B(tài)
新的和諧家庭依靠互動式學習
治療即指導家人學習
沙維雅的人本主義家庭治療理論
Satir Humanistic Approach
人內在的冰山
沙維雅的人本主義家庭治療理論
Satir Humanistic Approach
適應方法的問題觀
l 不關注家庭事件,關注事件背后的態(tài)度及處理方法
——— “問題不是問題,適應方法才是問題”
自尊太低的困難
l 自尊太低—缺乏安全—害怕拒絕—強烈渴求—影響期望
家庭三角關系影響自尊
l 家庭系統(tǒng)中的各種三角關系的經(jīng)驗會影響一個人的信念、感受、觀點、自尊。
沙維雅的人本主義家庭治療理論
Satir Humanistic Approach
人類問題基于人際間的互動與其置身的處境。
治療著重于探討溝通及相處模式。
清楚一致的信息,是健全家庭關系的要素。
l 里外一致:情緒配合身體,生活自由愉快、容易被人接納
不一致的溝通方法包括:
l 討好型:沒有自信、迎合他人、失去自己和情境的存在
l 責備型:輕視他人、自我中心、忽視別人和情境的存在
l 超級理智型:喜歡套用理論來評說,內心常較自卑
l 打岔型:對周圍事物無興趣,內心膚淺,脫離現(xiàn)實
沙維雅的人本主義家庭治療理論
Satir Humanistic Approach
改變歷程
維持原狀:一般人在通常情況下喜歡維持原狀
受到挑戰(zhàn):原狀受到痛苦、危機、外來新元素等的挑戰(zhàn)
混亂狀態(tài):因挑戰(zhàn)而面臨新的情況,產(chǎn)生恐懼與混亂
產(chǎn)生新元素:學習和接納新的元素,產(chǎn)生對新情況的期盼
確立新狀態(tài):通過實踐,確立新的狀態(tài)
強化新狀態(tài):加強和鞏固新狀態(tài),獲得新的平衡
沙維雅的人本主義家庭治療理論
Satir Humanistic Approach
指導策略:
幫助家庭成員尋找他們個別的潛能
向家庭成員指出他們不正確的溝通方法,引導他們改變
治療目標:
促進成長
結構式家庭治療
Structural Family Approach
治療核心
基本概念
問題及修正
結構式家庭治療
Structural Family Approach
治療核心
是一種面向問題解決的工作方法,而不是一套理論體系
著重了解及改變家庭結構與角色界線、家庭成員互相聯(lián)合及權力斗爭。
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中,指揮大局。
l 在治療室,重演家庭中引起沖突的情境。
l 治療師從另一角度去辨斷識別問題。
2 治療目標:重新組織家庭結構 – 改變家庭的觀念
結構式家庭治療
Structural Family Approach
基本概念
家庭結構
l 關注家庭成員的組成與特定關系及互動模式,達成特有的功能,維持家庭的穩(wěn)定。
系統(tǒng)和次系統(tǒng)
l 家庭是一個大系統(tǒng),不同的成員組成子系統(tǒng)。
空間與界限
l 界限必要:成員間有著明確界限以保持個體的獨立性
l 空間適當:子系統(tǒng)及成員間保持各自適當?shù)目臻g
l 不斷調適:系統(tǒng)內部的空間和界限保持動態(tài)而有規(guī)律的調適,防止僵化。
結構式家庭治療
Structural Family Approach
角色與責任:各成員在各自系統(tǒng)中擔任不同角色與責任
權力構架:系統(tǒng)中的決策者和責任者承擔家庭運作功能
病態(tài)結構表現(xiàn)
l 糾纏與疏離:成員間界限不明,過分親密或疏遠。
l 聯(lián)障對壘:家庭成員間存在相互對立的聯(lián)盟
l 三角纏:成員之間的沖突借助第三方進行攻擊
l 倒三角:權力層倒轉,下位子系統(tǒng)支配上位子系統(tǒng)。
結構式家庭治療
Structural Family Approach
問題及修正
問題
l 男權主義?—— 性別角色分工
l 強勢作風:指導師強行推行“良好”行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