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知青子女嗎?上海眾多的70后和一部分80后都是知青、支邊或支內子女,根據葉辛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孽債》對知青子女的那段生活有生動的描寫,該劇曾在上海紅極一時。父母離開上海遠赴邊疆或偏遠地區(qū),結婚生子后無奈把子女先送回上海給父母或其他親戚照管。如果你有這樣的經歷,你小時候的感受是什么?后來跟父母關系如何?對你現(xiàn)在的婚戀有什么影響?
0-6歲對人的性格塑造至關重要,民間俗語“3歲看大”,3歲前你記不得的事都會留在潛意識里并在以后顯現(xiàn),這是世界著名心理學家榮格的理論。童年最大創(chuàng)傷是父母分離,典型例子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同樣寄人籬下的還有史湘云,但是林黛玉遭受的心理創(chuàng)傷多,史湘云受的心理創(chuàng)傷少。
到我這咨詢婚戀的女生講到“戀愛總是受傷”、“總是遇人不淑”、“嚴重沒有安全感”,我都會追問其家庭情況,從小是由誰帶大的?果然,多是關系惡劣的家庭,或由隔代撫養(yǎng)。這樣的女生不是找愛人,而是找替代父母。如果“遇人不淑”重復在你身上發(fā)生,那就是你的問題了,需要找心理咨詢師挖掘根源自我療愈,否則你就像一顆定時炸彈,跟誰戀愛都炸,心里傷痕累累,無法建立健康的戀愛關系。
廣州資深心理咨詢師武志紅說:中國人的感情模式就是找媽,男女都是。我非常贊同。網上常有這種言論:如果他能幫你剪指甲,系鞋帶,吃你的剩飯,那就嫁了吧。這就是典型的“找媽”心態(tài),童年沒有得到父母的愛,渴望從愛人身上得到補償。
剪指甲,系鞋帶,吃剩飯……偶爾為之是情侶之間的樂趣。為什么有些女人要把這些上升到那么高的高度,男人為她做這些事情就值得嫁了?為什么不是“他給我自由空間,支持我的理想,就可以嫁了”?
其實,那些都是父母對幼兒做的事情,這些女生渴望的“愛”是自我矮化,把自己當孩子,把愛人當父母,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xiàn)……這些心理問題表面看不出來,只在戀愛婚姻中體現(xiàn)。
悲劇的是那些貌似能為你做牛做馬的男人,婚后常??赡苁强刂颇愕哪Ч?,不許你跟別的男人講話,甚至施以家暴。有些女人對愛的理解很病態(tài):“我可以隨便奴役你???,他都肯吃我剩飯!”可是那些男“奴隸”婚后翻身當將軍,惡毒報復曾經的“公主”,此類事件時有耳聞。有時候,你有幸遇上特別包容的伴侶,可是只要你一直不成長,早晚TA會逃走,誰都受不了一直當你的父母,因為前世不欠你的。
現(xiàn)在依然有年輕父母以為孩子7歲上學前啥也不懂,跟小寵物一樣只要管吃喝穿衣就好,完全扔給孩子的祖輩帶,自己依然像單身時一樣瀟灑,這對孩子的人格養(yǎng)成危害不小。
父母總是說要給孩子最好的。什么是最好的?最好的不是優(yōu)越的物質條件,而是父母的陪伴和關心。
有網友問:“我就是從小缺愛,自卑沒有安全感,怎么辦?”我的建議是:1.首先要知道是自己的問題,父母沒做到的,不要指望愛人來補償。2.看心理學書籍,找心理咨詢師面談,上心靈成長的課程。3.做慈善公益,幫助跟你有同樣經歷的人,比如留守兒童。4.等自己做父母時,從懷孕開始就學習兒童心理學,自己親身實踐,當一個比你的父母更好的父母!
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