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一定年齡總會遇到各類型的人,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自身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改變。無論是閱歷,財富還是見識等都會隨年齡遞增而逐漸增加。那么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與所接觸的人也會有所不同。
中國古代很多遺留下來的有些俗語不僅能夠反映人生,也對人生的指導(dǎo)方面具有一些借鑒意義。今天我們來談?wù)劇八氖畾q三不比,五十歲三不親”這句俗語,尤其是“親”字所指,希望老祖宗的智慧箴言大家要牢記。
那么“四十歲三不比”是何意呢?該俗語主要指年紀(jì)達(dá)四十歲的中年人,有三樣是不需要和他人進(jìn)行比較的,那么具體指哪三樣呢?第一樣不能比的則是財富。人到中年,該有的財富也都有了,即使是小工薪階層每年攢點錢,到四十歲的年齡也已經(jīng)十分富足了,可以說這個時候就沒必要和他人相比財富了。若是這個年齡還沒有富足,那與他人相比之下會更加自卑,從而有謀不義之財?shù)南敕ǎ绱舜鬄椴豢伞?/p>
第二個不能比的則是孩子。很多家長喜歡比孩子成績,比孩子聰明程度等,其實這些對孩子影響很大,過度比較難免會讓孩子產(chǎn)生自卑心理。而且孩子的發(fā)育成長有一個過程,本身是難以進(jìn)行比較的。
第三不能比則是出身,人到四十歲比出身也不存在任何意義了。即使出身富貴,后天不懂經(jīng)營,奢侈敗家,還有多少余錢可存。反之,若是出身低微,通過自身努力致富,同樣讓人欽佩。若是比出身,難免顯得幼稚而可笑了。
那么俗語后半句“五十歲三不親”又是指什么呢?主要是指到了五十歲之后不要親近這三種人。其一是貪圖錢財之人,該種類型的人必然將錢放在第一位,甚至為了錢不惜投機(jī)取巧,做損人利己的行為,對于這種人要注意遠(yuǎn)離,以免自己的錢財被騙取而后悔莫及。
其二則是不講情義之人,這種人無情無義,身邊必然朋友稀少,或許家人也遠(yuǎn)離之。對于這種人,切不可過于親近,以免日后遭到出賣。
其三則是勢利之人,勢利之人通常與小人并稱之,這種人見錢眼開,以金錢為目的交友,必須謹(jǐn)慎交之。而這種人一測便知,若你金錢較多,必與你多親近。反之,若突然落魄,必與你如陌生人一般。由此可見,與這種人親近實屬無意義。
俗語雖有些粗陋,但確實對我們的人生乃至交友頗有指導(dǎo)意義,由此可知古人之智慧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