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哲學史看成一門學科并把它作為著作名稱,始于17世紀的歐洲,英國哲學家T.斯丹雷的《哲學史》(1655年倫敦版)是這類著作之一,但它只介紹了古代的宗教哲學,沒有涉及近代哲學。實際上對哲學史的研究古代已經出現(xiàn)。3世紀時,羅馬人第歐根尼·拉爾修的《著名哲學家的生平和學說》是古代最著名的哲學史著作,它提供了大量的古希臘羅馬哲學家思想資料和生平事跡,但由于哲學在當時還沒有形成一門嚴格意義的學科,哲學差不多是學問、智慧、理論的同義詞,哲學家就是學問家、有智慧的人、理論家的同義詞。由于這本書的內容十分龐雜,雖然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但很難說它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哲學學科史。中國古代也有這類著作,如《莊子》中的《天下篇》,《史記》中的《老子韓非列傳》《仲尼弟子列傳》《孟子荀卿列傳》等。標志著真正的哲學學科史出現(xiàn)的是G.W.F.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1833年第1版),這是因為他把哲學學科從一般學問、理論中區(qū)分出來,追溯了其變化發(fā)展的軌跡,探索了其中的規(guī)律性聯(lián)系。它的主要內容首先是哲學家們的本體論思想,其中往往包括自然哲學,然后是社會歷史哲學、認識論、倫理學、美學、邏輯學、宗教學等,后來成為寫作各種哲學史著作的樣板。哲學史成為科學是馬克思主義出現(xiàn)以后的事,因為有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才有可能科學地理解各種哲學流派產生、發(fā)展的原因,分析和評價它們的本質和社會意義,揭示哲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所以,哲學史研究不僅有歷史價值,也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哲學史研究是現(xiàn)代哲學研究中十分繁榮興旺的一個學術領域,出版了各式各樣的哲學史著作。從地區(qū)或國家來分類,世界上最主要的有西方哲學史、中國哲學史、印度哲學史和阿拉伯哲學史,最近幾十年還出現(xiàn)了非洲哲學史。這其中西方哲學史的著作最多,影響也最大。此外還有各國國別哲學史。從時代上分類,哲學史可分為通史、斷代史、人物哲學思想史。從內容上分類,可分為綜合史和專題史,后者如辯證法史、佛教哲學史、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等。
第一本按照西方哲學史樣式寫作的中國哲學史是胡適于1919年出版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此后80多年中國出版了大量各式各樣的中國哲學史,還出版了多部由當代中國學者撰寫的各式各樣的外國哲學史,其中最多的是西方哲學史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哲學史的研究對于深入研究人類精神的發(fā)展,挖掘哲學史的精華,豐富和發(fā)展現(xiàn)代哲學,提高人民的哲學思維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