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
本文介紹古代漢語的介詞和連詞,共分兩節(jié)。第一節(jié)介紹古代漢語介詞,我們以古代漢語介詞中功能最為復(fù)雜也最為齊全的介詞“于(于)”作為典型例子,分析了介詞的各種功能,并在每一種功能中介紹其它具有相同功能的介詞。第二節(jié)介紹古代漢語連詞,把連詞分為單向連詞和雙向連詞兩大類,每一類中再分句內(nèi)連詞和句際連詞兩類和各自的若干個小類。學(xué)習(xí)古代漢語的介詞和連詞,主要是要懂得分析介詞所引介的成分與句子謂語動詞的語義關(guān)系和連詞所連接的兩個成分之間的語義關(guān)系,理解了這些語義關(guān)系,介詞和連詞的功能也就搞清楚了。
第一節(jié) 介詞
古代漢語介詞數(shù)量不多,但有些介詞的功能比較復(fù)雜,其基本情況如下表:
介詞所引介的成分
例詞
時間、處所和范圍
于、于、乎、以、在、即、及、自、從、由(繇)、當(dāng)、方、到、迨、逮、至、比、竟、投、向、臨、先、
工具和憑借
以、因、用、于、于
原因
以、為、于、因、緣
行為對象
于、于、乎、為、與、及、從
行為施事者
于、于、乎
從上表可以看出,“于”“于”“乎”的功能最為復(fù)雜,將“于”“于”“乎”的用法搞清楚了,其它介詞的用法差不多也就搞清楚了。“于”作介詞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里就很常見了,“于”“乎”則是春秋以后出現(xiàn)的。這三個詞語音相近,功能基本相同,所以把它們看成是一個詞的不同變體也是可以的。它們在句子中差不多可以引介各種成分,所以要分辨它們所引介的是哪一種成分,需要根據(jù)具體的語境以及它們所引介的成分與謂語動詞的關(guān)系來判斷。
(一)引介處所或范圍成分
根據(jù)處所、范圍成分與謂語動詞的語義關(guān)系,又可以分為起點、經(jīng)由、活動或存在場所、方向目標(biāo)和終點等。
1、引介起點和經(jīng)由成分,分布在謂語動詞之后,可翻譯為“從”。例如:
(1)穆姜出于房。(《左傳·成公九年》)
(2)仲尼適楚,出于林中。(《莊子·達(dá)生》)
(3)民以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孟子·梁惠王上》)
(4)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戰(zhàn)國策·燕策二》)
以上四個例子中,例(1)“于”引出的處所成分表示動作行為的主體位移的起點;例(2)“于”引出的處所成分表示行為主體經(jīng)由的處所;例(3)“于”引出的處所成分表示行為所支配的事物位移的起點;例(4)“乎”引出的處所成分表示行為所支配的事物位移的起點范圍。
在上古時期,引介處所起點或經(jīng)由成分的介詞除了“于”“于”“乎”之外,還有“自”“從”“由”等。與“于”“于”“乎”不同的是,“自”和“由”及其所引介的成分既可以出現(xiàn)在謂語動詞的后頭,也可以出現(xiàn)在謂語動詞的前頭,“從”及其所引介的成分祗出現(xiàn)在謂語動詞的前頭。例如:
(5)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xué)而》)
(6)出自北門,憂心殷殷。(《詩經(jīng)·邶風(fēng)·北門》)
(7)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左傳·宣公二年》)
(8)君子陽陽,左執(zhí)簧,右召我由房。(《詩經(jīng)·王風(fēng)·君子陽陽》)
(9)由司射之南適堂西,釋弓。(《儀禮·鄉(xiāng)射》)
2、引介行為發(fā)生或狀態(tài)存在的場所,可翻譯成“在”。例如:
(1)雞棲于塒,日之夕矣。(《詩經(jīng)·王風(fēng)·君子于役》)
(2)于以采蘩,于沼于沚。(《詩經(jīng)·召南·采蘩》)
(3)夫子當(dāng)路于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fù)許乎?(《孟子·公孫丑上》)
(4)季氏于魯相二君矣。(《左傳·成公二年》)
(5)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論語·先進(jìn)》)
例(1)“于”引介的處所成分表示狀態(tài)存在的場所;例(2)“于”引介的處所成分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場所;例(3)(4)的“于”和例(5)的“乎”引介的處所成分都是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場所。
在上古漢語中,“于”“于”引介行為發(fā)生或狀態(tài)存在的場所,極少位于謂語動詞之前,魏晉以后“于”已成為文言詞,“于”及賓語位于動詞之前的用例卻逐漸地多起來。“乎”及其賓語則總是謂語動詞之后。此外,“于”還可以引介表示范圍的成分,這是“于”“乎”所沒有的。例如:
(6)吳人曰:“于周室,我為長。”晉人曰:“于姬姓,我為伯。”(《左傳·哀公十三年》)
(7)請神擇于五人者,使主社稷。(《左傳·昭公十三年》)
(8)燕于姬姓獨后亡。(《史記·燕世家》)
西漢以后,“在”“即”也相繼有引介行為發(fā)生或狀態(tài)存在的場所的用法,但“即”有“就在”的意思。“在”及其賓語可以位于動詞之前,也可以位于動詞之后,“即”及其賓語祗位于動詞之前。例如:
(9)丞相李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fā)喪。(《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10)從官在山下聞若有言萬歲云。(《史記·孝武本紀(jì)》)
(11)項羽晨朝上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史記·項羽本紀(jì)》)
3、引介方向或目標(biāo)成分可翻譯成“向”“往”“對”。例如:
(1)楚人謀徙于阪高。(《左傳·文公十六年》)
(2)公奔于衛(wèi)。(《史記·魯周公世家》)
這種用法除了“于”“于”之外,還有“向(鄉(xiāng))”“當(dāng)”。例如:
(3)當(dāng)壁而拜者,神所立也。(《左傳•昭公十三年》)
(4)秦伯素服郊次,鄉(xiāng)師而哭。(《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5)向水火而泣,能涌水滅火乎?(《論衡•感虛》)
此外,在上古漢語里,當(dāng)動詞本身具有趨向意義時,方向目標(biāo)成分也常常不用介詞“于”“于”引介。例如:
(6)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左傳•隱公元年》)
(7)百濮離居,將各走其邑,誰暇謀人?(《左傳•文公十六年》)
例(6)的“共”和例(7)的“其邑”都是目標(biāo)成分,未用介詞引介。
4、引介終點成分可翻譯成“到”。例如:
(1)劍及于寢門之外。(《左傳•宣公十四年》)
(2)孔子自陳遷于蔡。(《史記•孔子世家》)
(3)雞鳴狗吠相聞而達(dá)乎四境。(《孟子•公孫丑上》)
這種用法除了“于”“于”“乎”之外,還有“及”“至”等。例如:
(4)郄克傷于矢,流血及屨。(《左傳•成公二年》)
(5)漢兵追至塞,度弗及,即罷。(《史記•韓長儒列傳》)
(二) 引介時間成分
時間成分與處所成分類似,可以分為起始時間、經(jīng)由時間、發(fā)生的時間、接近的時間、先時時間、終結(jié)的時間等。
1、引介起始時間的用法最早用“自”,先秦時期也用“于”“由”“從”,但不用“于”和“乎”。“自”“于”引介的時間起點成分一般都出現(xiàn)在動詞的前頭,可翻譯成“從”。例如:
(1)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尚書•無逸》)
(2)自今請雖吾家,聽子而行。(《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3)晉于是始尚羔。(《左傳•定公八年》)
(4)乃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為趙氏。(《史記•趙世家》)
(5)宣王伐魯,立孝公,諸侯從是而不睦。(《國語•周語上》)
先秦時期。“于”與“是”組合,也常常說成“于是乎”。例如:
(6)晉于是乎失諸侯。(《左傳•定公四年》)
2、引介經(jīng)由時間,可翻譯成“從”“由”。例如:
(1)先王之法,經(jīng)乎上世而來者也。(《呂氏春秋•察今》)
3、引介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最早用“于”,西周以后多用“于”,也用“在”“以”“方”“當(dāng)”,漢代以后也用“即”,可以翻譯成“在”。在這種用法上,介詞及其賓語一般都出現(xiàn)在謂語動詞的前頭。例如:
(1)于今日雨。(《甲骨文合集》20925)
(2)子于是日哭,則不歌。(《論語•述而》)
(3)齊、晉、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史記•十二諸侯年表》)
(4)孔子年七十二,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史記•孔子世家》)
(5)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莊子•齊物論》)
(6)當(dāng)其貧困時,人莫省視;至其貴也,乃爭附之。(《史記•滑稽列傳》)
(7)項伯許諾,即夜復(fù)去。(《史記•項羽本紀(jì)》)
4、引介接近的時間成分一般不用“于”“于”,而用“向”“臨”等,可翻譯成“臨近”“接近”。例如:
(1)夫水,響(向)冬則凝而為冰。(《淮南子•俶真訓(xùn)》)
(2)太子有子曰岑娶,而太子早死。臨死,謂其父昆莫曰:“必以岑娶為太子,無令他人代之。”(《史記•大宛列傳》)
5、引介先時時間成分一般也不用“于”“于”,而用“迨”“逮”“及”“先”等,可翻譯成“趁”“在……之前”。例如:
(1)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詩經(jīng)•豳風(fēng)•鴟鸮》)
(2)逮吳之未定,君其取分焉。(《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3)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jì)也,請擊之。(《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4)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灞上。(《史記•高祖本紀(jì)》)
6、引介行為終止的時間成分用“于”“于”“乎”,也用“及”“比”“逮”“至”“犁(黎)”“遲”,東漢以后也用“到”“投”,可翻譯成“到”。例如:
(1)自我不見,于今三年。(《詩經(jīng)•豳風(fēng)•東山》)
(2)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國魯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孟子•滕文公上》)
(3)驥、驁、綠耳背日而西走,至乎夕則日在其前矣。(《呂氏春秋•別類》)
(4)自中丁以來,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或爭相代立;比九世,亂,于是諸侯莫朝。(《史記•殷本紀(jì)》)
(5)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左傳•隱公元年》)
(6)逮夜至于齊。(《左傳•哀公六年》)
(7)扁鵲名聞天下,……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8)犁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史記•晉世家》)
(9)于是沛公乃夜引軍從他道還,偃旗幟,遲明,圍宛城三匝。(《漢書•高帝紀(jì)》)
(10)儒者傳學(xué),不妄一言,先師古語,到今具存。(《論衡•定賢》)
(11)投暮,入其里宅,因自匿不見人。(《漢書•原涉?zhèn)鳌罚?div style="height:15px;">
(三) 引介工具、方式或憑借的依據(jù)成分
引介工具、方式或依據(jù)成分通常用“以”,但也可以用“于”“于”“乎”。用“于”“于”“乎”一般都出現(xiàn)在謂語動詞的后頭,祗有“于”引介依據(jù)成分時才可以出現(xiàn)在謂語動詞的前頭;而用“以”引介工具或方式成分,兩種語序形式都可以。引介工具成分可翻譯成“用”,引介方式及憑借的依據(jù)可翻譯成“憑”“依靠”“按照”等。例如:
(1)是故非誠賈不得食于賈,非誠工不得食于工,非誠農(nóng)不得食于農(nóng)。(《管子•乘馬》)
(2)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左傳•哀公七年》)
(3)依乎天理,批大郄,導(dǎo)大窽。(《莊子•養(yǎng)生主》)
(4)詐稱病不朝,于古法當(dāng)誅。(《史記•吳王濞列傳》)
(5)昔者黃帝氏以云紀(jì),故為云師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紀(jì),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jì),故為水師而水名;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jì)于鳥,為鳥師而鳥名。(《左傳•昭公十七年》)——按:此例中“紀(jì)于鳥”與前面的“以云紀(jì)”“以火紀(jì)”的作用是一樣的,都表示動作行為的依據(jù),前幾個依據(jù)成分用“以”引介,分布在謂語動詞之前,后一個依據(jù)成分用“于”引介,分布在謂語動詞之后。
(6)醒,以戈逐子犯。(《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7)百工為方以矩,為圓以規(guī)。(《墨子•法儀》)
(8)以賢,則去疾不足;以順,則公子堅長。(《左傳•宣公四年》)
(9)行之以禮,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左傳•昭公六年》)
這種用法除了用“于”“于”“以”之外,還用“用”“因”。“用”可以引介工具和憑借成分,“因”主要引介憑借成分,一般都分布在謂語動詞的前頭。例如:
(10)齊氏用戈擊公孟。(《左傳•昭公二十年》)
(11)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于夷者。(《孟子•滕文公上》)
(12)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dǎo)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四) 引介對象成分
對象成分按與謂語動詞的語義關(guān)系,可以分為比較對象、言語對象、服務(wù)對象、予取對象、偕同對象、關(guān)涉對象、支配對象等。
1、引介比較對象一般都分布在謂語動詞之后,偶爾也分布在謂語動詞之前??煞g成“比”(差比)“跟”(比較異同)。例如:
(1)古我先王將多于前功。(《尚書•盤庚下》)
(2)與人善言,暖于是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榮辱》)
(3)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上》)
(4)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莊子•人間世》)
(5)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惡能正之?(《莊子•齊物論》)
(6)克于先大夫,無能為役。(《左傳•成公二年》)
2、引介言語對象,分布在謂語動詞之后,可翻譯成“向”或不譯。例如:
(1)隱為桓立,故以桓母之喪告于諸侯。(《公羊傳•隱公元年》)
(2)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左傳•隱公六年》)
(3)或問乎曾西曰:“吾子與子路孰賢?”(《孟子•公孫丑上》)
當(dāng)謂語動詞是“言”“語”時,言語對象成分也用“與”“為”引介,“與”“為”及其賓語分布在謂語動詞之前。例如:
(4)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論語•為政》)
(5)嚴(yán)仲子辟人,因為聶政語。(《戰(zhàn)國策•韓策二》)
3、引介服務(wù)對象一般都分布在謂語動詞之后,用“于”時偶爾出現(xiàn)在謂語動詞之前??煞g成“為”“替”。例如:
(1)齊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左傳•僖公十二年》)
(2)舜曰:“惟茲臣庶,汝其于予治。”(《孟子•萬章上》)
(3)婦人遂行,生二子于郄氏。(《左傳•成公十一年》)
這種用法也用“為”“與”,“為”“與”及其賓語的分布位置都是出現(xiàn)在謂語動詞的之前。例如:
(4)故為淵驅(qū)魚者,獺也;為叢驅(qū)爵(雀)者,鹯也。(《孟子•離婁上》)
(5)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史記•項羽本紀(jì)》)
(6)后若有事,吾與子圖之。(《國語•吳語》)
4、引介與取對象,指所引介的成分表示給予的對象或索取的對象。引介給予對象時可翻譯成“給”,引介索取對象可翻譯成“向”。例如:
(1)鄭子產(chǎn)獻(xiàn)捷于晉。(《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3)孔子曰:“魯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則吾猶可以止。(《史記•孔子世家》)
(4)定王使子服求后于齊。(《左傳•宣公六年》)
(5)薛譚學(xué)謳于秦青。(《列子•湯問》)
(6)晉侯復(fù)假道于虞以伐虢。(《左傳•僖公五年》)
以上例(1)(2)(3)中介詞“于”“于”“乎”引介的是給予對象成分,例(4)(5)(6)中介詞“于”“于”引介的是索取對象。
給予對象成分也可用“與”引介。例如:
(7)我有禁方,年老,欲傳與公,公毋泄。(《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索取對象成分漢代以后也可以用“從”引介,“從”及其賓語出現(xiàn)在謂語動詞之前。例如:
(8)(文君曰:)“長卿,第俱如臨邛,從昆弟假貸,猶足以為生,何至自苦如此?”(《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5、偕同對象成分表示偕同施事或與施事交互從事某一行為的人或事物。“于”“于”引介這種成分時可翻譯成“跟”“和”“同”“與”等。例如:
(1)晉趙嬰通于趙莊姬。(《左傳•成公四年》)
(2)宋華元善于令尹子重。(《左傳•成公十一年》)
這種成分也可以用“與”“及”引介,“與”“及”及其賓語出現(xiàn)在謂語動詞之前。例如:
(3)初,內(nèi)蛇與外蛇鬬于鄭南門中,內(nèi)蛇死。(《左傳•莊公十四年》)
(4)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孟子•梁惠王上》)
(5)及爾偕老,老使我怨。(《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氓》)
6、關(guān)涉對象成分表示動作行為所向或旁及的對象。“于”“于”“乎”引介關(guān)涉對象可翻譯成“對”“對于”“在……方面”等或不翻譯。例如:
(1)公將不利于孺子。(《尚書•金縢》)
(2)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3)魯侯不亦善于禮乎?(《左傳•昭公五年》)
(4)王曰:“吾甚慚于孟子。”(《孟子•公孫丑下》)
(5)此于其親戚兄弟若此,而又況于仇讎之?dāng)硣玻浚ā稇?zhàn)國策•魏策三》
在這種用法上,“于”及其賓語有時作為主語的一部分,前面用結(jié)構(gòu)助詞“之”關(guān)聯(lián)。例如:
(6)吾之于人也,誰毀誰譽?(《論語•衛(wèi)靈公》)
(7)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8)且今時趙之于秦,猶郡縣也。(《史記•張儀列傳》)
7、支配對象成分表示動作行為的受事者。支配對象成分一般是不用介詞引介的,但有時為了強調(diào),也用“于”“于”“乎”引介。“于”“于”“乎”的這種用法一般可以不翻譯。例如:
(1)國將興,聽于民;將亡,聽于神。(《左傳•莊公三十二年》)
(2)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xué)而》)
(3)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史記•項羽本紀(jì)》)
(4)故以眾勇無畏乎孟賁矣,以眾力無畏乎烏獲矣,以眾視無畏乎離婁矣,以眾知無畏乎堯、舜矣。(《呂氏春秋•用眾》)
(五)引介施事成分
“于”“于”“乎”在被動句中引介施事成分,可以翻譯成“被”。例如:
(1)憂心悄悄,慍于群小。(《詩經(jīng)•邶風(fēng)•柏舟》)
(2)郄克傷于矢。(《左傳•成公二年》)
(3)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4)(宋)萬嘗與莊公戰(zhàn),獲乎莊公。(《公羊傳•莊公十二年》)
(六)引介原因成分
“于”“于”引介原因成分可翻譯成“因為”。例如:
(1)余必使?fàn)柫T(疲)于奔命以死。(《左傳•成公七年》)
(2)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時者也。(《孟子•公孫丑上》)
這種用法用“于”“于”“乎”比較少,更多的是用“以”“為”,漢代以后也用“因”“緣”。例如:
(3)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wèi)靈公》)
(4)孫臏以此名顯天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5)齊侯為楚伐鄭之故,請會于諸侯。(《左傳•莊公三十二年》)
(6)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7)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后漢書•張衡傳》)
(8)趙穿緣民眾不說(悅),起弒靈公。(《公羊傳•宣公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