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古人遠行每多羈旅之思,設想在交通落后的古代,置身千里之外,關山間隔,征途修阻,長路漫漫,歸鄉(xiāng)無期,羈旅之孤寂,綿綿之鄉(xiāng)愁,繞心縈懷,靡計可釋。不像現(xiàn)在,乘坐動車遠游,幾千里路程,朝發(fā)夕至。即便逗留,亦忙忙碌碌,百慮交心,哪有閑工夫抒發(fā)鄉(xiāng)愁?古代的交通不發(fā)達,最迅捷的交通工具就是馬,供馬和車奔馳的道路叫做驛道,驛道上每隔十里設一長亭,每隔五里設一短亭,供行人小憩。官辦的驛道每隔若干里設鋪(堡)或驛站。驛站猶今之汽車站兼郵電所,是專供傳遞官府文書的驛卒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據(jù)說有的鋪堡還設有烽火墩,以傳遞警報,若設烽火墩則必與軍事有關。是不是凡是鋪堡皆設烽火墩?則不得而知。明清時代的驛站站長叫驛丞,級別很低,曰不入流。
秦代的官道謂之“馳道”,猶今之“國道”或“高速公路”。秦代以前的國道叫周道,所謂周道就是又平又直的大道。《詩經》中有一篇譚國大夫所作的詩篇叫《大東》,詩云:“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坻,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睠言顧之,潸然出涕。大東小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來,使我心疚?!痹娭凶T國大夫眼中的“周道”或“周行”就是章丘在西周年代的官道,是章丘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官道。這條官道由西周的東都洛邑,輾轉進入今山東地區(qū),經今龍山街道境內的譚國都城,迤邐東行,直達齊國都城營丘。
時光荏苒,百代飛逝,西周時的官道早已舊跡難尋。即使二百多年前的清代官道,又有幾人能說得清、道得明呢?康熙年間,淄川蒲松齡騎著驢或乘著馬車赴省府趕考,其間必路經章丘,那么蒲氏所經的章丘官道又路經那些村鎮(zhèn)呢?恐怕也只能推測而已,不會有完整的答案。
偶翻康熙版、乾隆版《章丘縣志》,見有章丘縣疆域圖各一幅,圖中山水、村鎮(zhèn)、道路等,皆擇要標注,所標地名于今相比較,大同而小異,然繪圖比例嚴重失調,不能以地圖目之,猶示意圖也。即使如此,然猶有可觀者。觀此圖,約略可知清代章丘官道之行經。
清代的章丘官道以縣治為交通樞紐,大致可分八條道路:
一、由縣城至歷城:南關→演武場鋪→沙埠莊→溫家莊→李八莊→辛店→平陵城→歷城界
二、由縣城至歷城:南關→演武場鋪→溝頭莊鋪→二十里鋪→辛店→平陵城→歷城界
三、由縣城至淄川:東關→平家莊→七郎院→相公莊→博平→普集→淄川界
四、由縣城至鄒平:東關→山頭店→韓家莊鋪→炭張鋪→鄒平界
五、由縣城至齊東:北關→口淯頭→刁家莊→柳塘口鋪→辛家寨→齊東界
六、由縣城至齊東:西關→大高莊→回軍鎮(zhèn)→舊軍鎮(zhèn)鋪→淯口鎮(zhèn)→齊東界
七、由縣城至萊蕪:南關→孫官莊→姚莊→步村→三隊坂→大寨→萊蕪界
八、由縣城至濟陽:西關→高家莊→大清崖→水寨→張家林→臨濟→濟陽界
編者按:演武場不知演變?yōu)楹未??溝頭莊今不知何名?推測應在今之棗園街道北部萬辛莊附近。平家莊即今繡惠鎮(zhèn)三星村。口淯頭在今口沫橋附近。刁家莊即今刁鎮(zhèn)。回軍鎮(zhèn)即今回村。孫官莊即今之棗園街道明山村。姚莊即今之圣井街道東、西姚莊。步村即今之埠村。三隊坂,又名三墜返,即今之文祖鎮(zhèn)三德范村。大清崖即今之繡惠鎮(zhèn)大溝崖村,道光以后始稱大溝崖。另:淯口鎮(zhèn)即今水寨鎮(zhèn)之淯口村,“淯”字應為“氵”和“盲”拼寫,讀作“門”,字庫中無此字,故以“淯”代之,現(xiàn)在有些人干脆寫作“門口村”。
圖中明水鎮(zhèn)未繪官道所經。當年蒲松齡進省城趕考,總不會由普集直奔章丘城,再由章丘城作西南行,經平陵城入歷城界吧!在交通工具落后的年代,繞幾十里的大彎,不也太傻帽了嗎?井窺齋推測:在淄川到章丘的官道上,池子頭應該是一個分岔口,北行經官道店、博平、相公莊,至縣城;西行經王白莊村北,穿明水、眼名堂(今塘子村),再西行經孫官莊(今明山村)、后棗園、城角頭進入歷城界。蒲氏赴濟,應該自池子頭西行,徑直入歷城界,不會繞道于章丘城。有人考證:王白莊村北馬棚山下有千家店,千家店為古代驛站之所在。然圖中所繪章丘驛站凡七處,自西南至東北有:二十里鋪、溝頭莊鋪、演武場鋪、韓家莊鋪、炭張鋪、柳塘口鋪、舊軍鎮(zhèn)鋪,而獨不見千家店鋪之標注。難道當年所經明水的東西道路,其規(guī)格較低沒有達到官道的標準?這條道路盡管名不見縣志,但確是貫穿章丘東西的要道,迭經演變,遂成為今之102省道。1904年所建的膠濟鐵路大率與省道平行,并位于省道南側。清代龍山鎮(zhèn)和平陵城皆屬歷城縣,過了城角頭就進入歷城界。由龍山鎮(zhèn)西行五里有五里堂莊,再五里有十里鋪,十里鋪就是古官道上驛站。
清代橫貫章丘的官道為西南東北走向,即由歷城地界的平陵城東北行,穿章丘城繼續(xù)東北行,過了炭張鋪不遠,就進入鄒平地界。現(xiàn)在章丘境內濟青高速公路也是西南東北走向,西南由平陵城西北十幾里的傅家村附近入境,東北也是在炭張鋪以東出境,與古官道相比較,西部北移十幾里。
清代的章萊官道不經過明水,以縣治為出發(fā)點,出南關,沿爪漏河(今曰西巴漏河)水右西南行,達孫官莊(今之明山村);繼續(xù)沿爪漏河水右東南行至柳林寨(今大站村),西南行達姚莊;過爪漏河,達步村(今之埠村);西南行至文祖;南行至三隊坂(今三德范村);南行至大寨(今南大寨村);南行過齊長城,達萊蕪境。章萊官道應以錦陽關為分界點。
昔年之棗園鎮(zhèn)在大站村之西北、明山村之東南,處東西、南北官道之要沖,棗園寺火車站位于其正南,因交通便捷,人煙輻輳,店鋪集聚,乃漸成村鎮(zhèn)。明代的大寺因棗林而得名,清末的火車站因大寺而得名,民初的棗園鎮(zhèn)因火車站而得名。坐火車出門在當時非常時尚,章丘、齊東、青城、鄒平一帶人士若換乘火車赴濟,多匯集棗園寺火車站,棗園遂成為清末民初章丘縣最大的交通樞紐。
據(jù)《章丘鄉(xiāng)土志》記載:有一官道在邑之東南,自普集東南行十里,至青野;再南行八里,至石門;再南行二十里,至三臺;再南行過齊長城,達淄川界(今屬萊蕪茶業(yè)口鎮(zhèn))。有另一官道通邑之西南,自縣治南關東南行十里,至史家;西南行十里,至孫官莊;再西南行十五里,至劉家莊;再西南行十五里,達孫村;再西南行十二里,達小龍?zhí)茫辉傥鞅毙惺死?,達邢村,再西行至歷城界。以此可見今歷城區(qū)孫村鎮(zhèn)、彩石鎮(zhèn)一帶在清代屬章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