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五代后周的皇帝柴榮,不得不提到他的姑父兼養(yǎng)父郭威。
郭威曾是后唐李存勖親軍。后唐被石重貴滅亡后,曾協(xié)助后漢高祖劉知遠稱帝。
因功高震主受到后漢隱帝劉承祐猜忌,家人數十口死于非命。被逼發(fā)動兵變,推翻后漢隱帝。
在澶州受部將推戴,黃袍加身,于951年建立后周。
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登基為帝,繼承郭威遺志并銳意進取。使得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區(qū)經濟開始復蘇。
柴榮勵精圖治,致力于統(tǒng)一大業(yè),立下了“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yǎng)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壯志。
西敗后蜀,南摧南唐,北破遼國,連克三關三州。史家稱贊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若是歷史的車輪能夠依照正常的軌跡行駛,柴榮必能收復幽云十六州,極有可能一統(tǒng)中原,那么也就沒宋太祖趙匡胤什么事了。
然而959年五月,柴榮在商議攻取幽州時突發(fā)疾病,六月去世,年僅三十九歲。
史書上都說柴榮死于疾病,然而一個長年征戰(zhàn),年富力強的男子為何會突發(fā)疾病?什么病會讓一個壯年男子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猝然死去?
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慢性毒藥,史書上并未詳細記載。柴榮的死因疑點重重,值得懷疑的有以下幾人:
一、受益者趙匡胤
959年三月十五日樞密使王樸探訪前任宰相李谷。兩人正在交談時,王樸突然昏倒,猝然離世。
959年五月,昭義節(jié)度使李筠攻克北漢遼州,擒獲其刺史張丕旦。柴榮準備乘勝奪取幽州,諸將均認為不可,柴榮不聽。
車駕至瓦橋關,探聽到遼軍已經望風披靡,非常高興,認為大功將成,于是登高臺,視察六軍。
這時,有父老鄉(xiāng)親百余人,持牛酒進獻,柴榮問:“此地叫什么名字?”父老答道:“歷世相傳,稱之為病龍臺?!辈駱s聞言默然離去。
當夜,柴榮就開始生病。次日,病情愈加緊急,不得不返回開封。
回京途中,柴榮發(fā)現一個韋編袋子,里面有一塊三尺長的木板,上有“點檢做天子”五字。
回到開封,隨即解除張永德殿前都點檢職務,命趙匡胤接任。
同年六月十九日,柴榮因病在開封駕崩,年僅七歲的柴宗訓繼位,趙匡胤改任歸德軍節(jié)度使、檢校太尉。
960年二月,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并回京逼迫柴宗訓禪位。
二、前殿前都點檢張永德
張永德是郭威的女婿,隨郭威起兵,屢建戰(zhàn)功。郭威稱帝后,拜張永德為駙馬都尉。周世宗柴榮時,張永德從征北漢、南唐,在高平之戰(zhàn)中,與趙匡胤打敗北漢軍,立下大功,擢殿前都點檢。
張永德是皇帝女婿,皇帝的親兒子都死了,自己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結果半路殺出一個養(yǎng)子柴榮,阻擋了自己的皇權之路,那么毒害柴榮搬掉擋路石,也不是沒可能。畢竟不久之前李嗣源的女婿石重貴就奪走了李嗣源養(yǎng)子李從珂的皇位。
三、滅佛事件的受害者
柴榮登基不久即下令毀滅天下銅制佛像,要銷毀佛像以鑄造銅錢。限定民眾于五十日內繳納,官府收購。只要家藏五斤以上的銅佛而不繳納,則判死刑。最后,廢去佛寺30336所,還俗61200僧。全國寺院僅余兩千所。
有人說此舉是因為連年征伐,導致人口銳減,不事稼穡的佛門子弟越來越多,這已經大大影響國家的財政稅收和兵役徭役征發(fā)。有人說周世宗崇尚道教,故而排斥佛教,一心滅佛。
國家政權與宗教勢力的矛盾相當尖銳,柴榮與佛門中人成為死敵已是不爭的事實,若是被人暗害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這種說法不可靠,畢竟皇帝不是誰都可以近身的,下毒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筆者更傾向于一號嫌疑人趙匡胤。
我們來看看時間線:先是柴榮的智囊兼心腹猝死,接著是“病龍臺”,然后突發(fā)重病,緊跟著“點檢做天子”,最后趙匡胤得到一個重要職位。
殿前都點檢不僅統(tǒng)率親軍,還兼侍衛(wèi)將軍都指揮使,就等于整個京城的防御系統(tǒng)都捏在了趙匡胤手里。
先說樞密使王樸,此人精明機敏,多才多藝,精通陰陽律歷。從柴榮為鎮(zhèn)寧軍節(jié)度使時,便一路跟隨,直到柴榮為帝。又進獻自己所著的《平邊策》給柴榮。
王樸的《平邊策》展現了他的政治、軍事才能。運用戰(zhàn)略上進攻先近后遠、先易后難,戰(zhàn)術上進攻避實就虛,擾敵令其疲憊的方法,在軍事上幫助了柴榮擴展后周版圖。柴榮鞏固政治、經濟基礎以增強國力,王樸居功至偉。
首先,多數大臣主張“文治”,只有王樸等少數人講求用兵之策。王樸死了,眾將反對繼續(xù)用兵,柴榮孤立無援。而王樸活著以他的智謀也定能看穿“點檢做天子”的幕后真相。所以,王樸必須死。
其次古人都很迷信,王樸精通陰陽律歷,又在思想上影響了柴榮,“病龍臺”的稱呼在柴榮心里留下了陰影,那他的“突發(fā)重病”,所有人看來似乎都合情合理。
接著再下一劑猛藥:“點檢做天子”,雖然一看就是離間計,但卻讓柴榮的心里埋下懷疑的種子。
張永德的身份比較敏感,是郭威的女婿,戰(zhàn)功赫赫又掌握重兵。覬覦皇位不是沒可能,畢竟有石重貴前車之鑒。
寧可信其有,除去他點檢之職。能取代他的只有與他一樣屢立戰(zhàn)功,又與皇室沒有關系的趙匡胤。
王樸猝死和病龍臺可說是巧合,后面次次巧合,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又直擊人心,顯然是人為。
而趙匡胤在柴榮死后,以手握重兵及自身的威望,足以在朝中翻云覆雨。
最后,柴榮死后不足半年,趙匡胤自導自演了一出“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戲碼。
要知道十年前郭威黃袍加身時,趙匡胤正在軍中,可是親眼目睹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相信這一幕一定帶給趙匡胤極大的沖擊。于是十年后的“東施效顰”可以說暴露了他勃勃的野心。
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后,一天路過功臣閣,風吹開半邊的門,趙匡胤正好面對殿內王樸的畫像,他竟肅立不動,整理御袍,肅然鞠躬。
左右侍從問道:“陛下貴為天子,他是前朝的大臣,對他的禮遇為何如此之重?”趙匡胤以手指袍說:“如果這個人還活著,朕不能穿上這件黃袍?!?/div>
這句一語雙關的話是否其實就是趙匡胤真實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