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電影《飛躍老人院》劇照
在中國的傳統(tǒng)理念里,親情是所有社會關(guān)系的基礎(chǔ)。沒有親情的無私,就不會有一代代生命的誕生和延續(xù)。父母之愛的偉大,并不是用轟轟烈烈的語言就能描述的,它藏于日常小事中,是多年如一日的深情付出。
電視劇《小別離》中有這樣一句話:“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div style="height:15px;">
從我們牙牙學(xué)語開始,父母就給了我們最好的愛和最大的包容,用耐心和溫柔撫育我們成人,為我們鋪好前方的路??傻鹊轿覀冮L大,留給父母的永遠(yuǎn)只是背影。
我們會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事業(yè),父母似乎成為了一個過去式,漸漸地被我們拋之腦后。
我們會在什么時候,才會想起父母?或許是孩子需要照顧的時候,或許是生活不順心,工作遇到困難,和伴侶吵架的時候。而父母一直站在我們身后,給我們小心翼翼的守護(hù),也給我們一個永遠(yuǎn)可以放松,肆意宣泄的地方。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我們常常忽略父母的情緒,而父母卻總是處處為我們考慮。
我的鄰居劉婆婆就是如此,她今年已經(jīng)70歲了,雖然身體還算健朗,但晚年生活過得并不順心,她曾經(jīng)說:“我老了,但我不想和子女住一起。”
劉婆婆是一個很賢惠能干的人,年輕的時候就是這樣,她有兩個兒子,如今都已經(jīng)事業(yè)有成,膝下也都有兒有女。劉婆婆的老伴去世得早,說起來,她已經(jīng)一個人過了好多年了。
其實,并非是兒子兒媳不孝順,相反,他們都很愿意把劉婆婆接來和自己同住。但是劉婆婆自己卻不愿意,總結(jié)來說,一共有三個原因。正是這三個原因,警醒了三代人,無論是老人、中年人還是孩子,都應(yīng)該好好反思。
一:怕打擾子女的幸福
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仿佛就是孩子世界里的全部,父母的情緒往往也牽動著孩子的情緒。我想,大部分孩子都曾跟在父母身后,懵懵懂懂但卻安心,因為父母就是我們的信仰。
可是等到孩子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世界之后,他的幸福就再也和父母無關(guān)了。他會初嘗愛情的甜蜜和苦澀,會和深愛的人步入婚姻的殿堂,會有一個屬于他的小家庭,會開始欣喜自己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而父母再也無法像兒時一樣,牽動他的情緒。
所以劉婆婆說,她不想和兒子同住,就是不想打擾屬于他們自己的幸福。她能想到給兒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放手和成全。
讓他們在自己的世界里,安心地享受人生,享受生命給予的饋贈。如果她一定要介入的話,只會讓兒子為難,兒子也必然需要犧牲一部分時間和精力來照顧自己。
就像小時候,父母總是保護(hù)我們的夢想,守護(hù)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天真和期待,而如今,他們依然在用一種方式,保護(hù)我們幸福的完整。
這大概就是親情的偉大和無私,最直接的體現(xiàn)吧。
二:不同年代的人,難免有矛盾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漸漸覺得和父母無法交流,其實父母也是一樣。我們喜歡的東西,他們不懂不理解,我們向往的生活方式,他們往往覺得不可理喻。更別說一旦涉及婚姻,婆媳關(guān)系更是加劇了兩代人之間的代溝。
對于劉婆婆來說,很多時候兒子的言行舉止她尚且看不慣,更不用說兒媳了。
劉婆婆之前嘗試過和兒子兒媳同住,她也并非刻意為難兒媳,但很多時候看到兒媳一消費就是上千,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出門,她真的很難不說上兩句。
但是說真的,這樣的生活方式在年輕人中并不罕見,這也是兩代人之間的代溝帶來的摩擦和分歧。
而在教育孫子的問題上,劉婆婆和兒媳的理念更是天差地別。劉婆婆對孫子縱容過度,把孫子寵出了各種毛病,全靠兒媳事后一點一點矯正。
兩個人還曾經(jīng)為這件事大吵一架,劉婆婆也很委屈,她也只是想對孫子好,可她的一些教育理念,在當(dāng)代已經(jīng)過時了。而且隔代教育,難免縱容了些,她也的確不能否認(rèn),還是在兒媳的教育下,孫子能夠成長得更加優(yōu)秀。
矛盾就是這樣來的,劉婆婆的兒媳是個好姑娘,這些年任勞任怨地為家庭付出了很多。但婆媳之間一直算不上親密,最多也就是維持表面的和平,而且兩個人都還很累。
因此,劉婆婆思來想去,還是決定還小兩口自由,不去給他們添堵了,哪怕自己已經(jīng)70歲了,需要人照顧,還是不想貿(mào)然搬過去和他們同住。
三:孩子過得好,做父母的就心安
劉婆婆說,她對生活要求得很少,到了她這個年紀(jì),早已無所謂自己怎么樣,她最大的希冀,就是孩子能夠幸福。只要孩子好,自己也就安心了。
為人父母,所有的期盼就是兒女的平安健康,幸福無憂。父母總是傾盡所有,給孩子最無私的愛,而關(guān)于自己,所有的委屈從來都閉口不言。
小時候,父母不會表達(dá)為了養(yǎng)活這個家,付出了多少辛勞,老了以后,也不會表達(dá)一個人的孤苦和內(nèi)心深處的渴望陪伴。
因為他們早已習(xí)慣了付出,而我們也早已習(xí)慣了享受父母的付出。
劉婆婆不愿意和兒子兒媳同住的三個原因,表面上看是自己不想,其實都在為兒子兒媳考慮。為了他們的幸福,將自己的真實需求掩蓋起來。
只不過偶爾,看著空蕩蕩的家里,劉婆婆還是有些慌神。
時間過得很快,轉(zhuǎn)眼間連孫子都已經(jīng)上大學(xué)了,這些年,劉婆婆愈發(fā)覺得孤獨。有的時候,她也希望身邊有人能夠陪她說說話,和她講講平日里的見聞趣事,就像小時候,每次兒子從學(xué)校歸來,都能一個人嘰嘰喳喳好半天。
其實啊,劉婆婆不知道,兒子兒媳也并非自私的人,他們也很希望能夠為劉婆婆做一些什么。困擾兩代人的問題的確存在,但也不需要太過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有需要不要怕打擾孩子。
作為子女,并不希望父母為了自己承受那么多委屈,有什么問題大家可以一起協(xié)商解決,埋在心里只會讓矛盾愈演愈烈。
看到父母不幸福,子女只會覺得愧疚,偏偏父母又把所有的情緒都藏起來,他們想做些什么都做不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說,子女也要多懂得為父母考慮,不是他們不說,就可以當(dāng)作不存在。不要總把他們的付出當(dāng)作理所應(yīng)當(dāng),他們也有需求,也會覺得委屈。要多照顧他們的情緒,多陪陪他們,孝順永遠(yuǎn)不是嘴上說說,而是實際行動的詮釋。
我們總說“百善孝為先”,可是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
歌德曾說:“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什么時候,我們對待父母,也能像照顧孩子一樣無微不至,事無巨細(xì),什么時候我們能夠真正關(guān)心他們的情緒,理解他們的苦衷和逞強,讓他們安心地依靠和信賴,我們才是真正長大了。
孝順是家庭和睦的前提,是一種最積極的正向反饋。劉婆婆說出的三個原因,警醒了三代人:身為老人,不給子女添麻煩,是為孩子考慮;身為子女,懂得孝順老人是天經(jīng)地義;身為孫子,要從小就深諳孝道的意義,而后在長大后付諸在行動里。
只有讓孩子從小便能體會到父母的苦心,未來才能更懂得回報和感恩,這才是最好的家風(fēng)傳承,更是一種愛的良性循環(huán)。
孟子曾說:“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div style="height:15px;">
在中國的傳統(tǒng)理念里,親情是所有社會關(guān)系的基礎(chǔ)。沒有親情的無私,就不會有一代代生命的誕生和延續(xù)。父母之愛的偉大,并不是用轟轟烈烈的語言就能描述的,它藏于日常小事中,是多年如一日的深情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