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的一個農(nóng)民,因為蘿卜的收購價太低,決定免費贈送給鄭州的市民食用。
誰想到,這個消息可算是爆了棚了。第二天嘩啦啦來了三萬人,不少市民專門開車來拔蘿卜,拿著各種袋子,為了方便還有把車開進地里的。
歌詞唱得好,左手一蘿卜,右手一蘿卜,懷里還抱著一個大蘿卜喲,咿呀伊爾呦~~
這一天下來,不但地里20萬斤蘿卜被拔光,連旁邊種的紅薯也被順手挖走2萬斤,晾曬的紅辣椒被被成捆地抱走,種的菠菜更是只剩下三分之一……
來早的拔著的滿心歡喜,來晚的沒拔著的人不滿抱怨,抱怨白費了汽油錢。
事件一出,微博上就出現(xiàn)了大量譴責市民素質(zhì)的言論。其中最發(fā)人思考的一條的大意是這樣的:這些人都沒腦子嗎?這樣的話哪還會再有這樣的事。
這條言論不錯,其實,道出了譴責的根本原因。
人們譴責自私自利行為的根本原因是:自私自利行為打擊了別人的利他行為,整個社會的利他行為會因此減少,因而使人們的整體利益受損。
回到那條言論上來。
其實,在我看來。這些人不但有腦子,而且腦子正常得很。
要理解為什么,需要搞清楚一個基本問題。
自私性是人的本性。人天生會選擇最有利于自己的選擇,這種選擇是人的各種權衡的結果。
一切人的存在都必須建立在自私性的基礎上,因為只有一個人的行為為他帶來了生存和繁衍的相對成功,他的基因才會繼續(xù)存在并且擴散下去,而不是被從種群基因庫中抹掉。
對于一個群體(或是任何不孤立存在的主體),道理也是一樣的。
這是自然演化的觀點,也是自然演化的必然結果,違反自私性的人都被淘汰掉了,消失了。
(集體主義反對自私性,因此完全依照集體主義構建的社會是不穩(wěn)定的,因為在根基上無法自我維持)
當然,自私這個詞,天生被人厭惡。因為能意識到的自私后面總是跟著自利,這代表著損害了別人的利益,因而被人厭惡(聰明的人會注意到,這種厭惡實際上就源自于人們自覺維護自身利益的自私性)。
但是自私性并不是自私自利,并且,實際上,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自私自利違反了自私性。社會不止有一個個體,社會的參與者很多,而且一個人完成一件事情是很困難的。因此,正如前面提到的,他人的厭惡會使得自私自利者的社會評價降低,因而不能獲得成功。
社會的存在是一個博弈。但是要注意,這個博弈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并不是零和博弈(只有少數(shù)情況,比如倆人爭一個姑娘),更多的情況是共贏。
當集體做一件事情比個人單干來得高效時,自私性驅(qū)使人們組成集體。當利他行為更能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讓長遠利益得到保障時,自私性驅(qū)使人們選擇利他行為。
人的自私性驅(qū)使人選擇共贏。
當然,當自私自利的收益遠遠高于利他(就要餓死的人看到一碗飯),或者是利他行為基本不可能得到收益的時候,人就會選擇自私自利。
有了這些基礎,可以回過頭來看那條言論了。
為什么那些人的腦子再正常不過了,是因為1、免費送菜的情況千年一遇,基本不會有下次,就算有也不會再在家門口了。2、不會留下什么記錄,對個人的社會評價沒什么影響。
至于素質(zhì)不素質(zhì),又涉及另一個問題了。下次再討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