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野生動物 蛤蚌專輯
珍珠蚌蛤類的一種,瓣鰓綱真瓣鰓目的一科。殼長卵圓形,堅厚,珍珠層發(fā)達,殼頂部刻紋常為同心圓型。鉸合部有大的中央齒。無鰓水管。鰓與肛門的開口間無明顯的區(qū)分。二對鰓都形成有育兒囊。鉤介幼蟲無鉤。淡水產。如珍珠蚌Margarita margaritifera (Linnaeus),能產珍珠,可供藥用,其貝殼亦可作珍珠母藥用。珍珠蚌又稱珠母珍珠蚌,俗稱蛤蜊。因其多產天然珍珠而得名珍珠蚌。殼大、厚而堅實,呈長橢圓形。殼長可達180mm ,殼高70mm ,殼寬40mm 。兩殼膨大,殼面深褐色,或近黑色,并布有帶光澤的斑,生活于河流及小溪中。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等省,在大連的部分河段中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分布。日本和前蘇聯(lián)地區(qū)也有分布并均育出淡水珍珠。
蛤 <名> (形聲。從蟲,合聲。本義:蛤蜊) 同本義。產于淺海泥沙中,也可以人工養(yǎng)殖。肉可食 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惡臭而傷腹胃,民多疾病。――《韓非子·五蠹》 又如:蛤子(小蛤蜊);蛤蟹(蛤蜊與螃蟹);蛤灰(以蚌蛤殼燒成的灰);蛤像(蛤蠣的佛像);蛤蠣(即蛤蜊)蛤(clam)屬軟體動物門雙殼綱(Bivalvia)無脊椎動物。已知12,000多種,其中約500種棲于淡水,其余的為海棲,雙殼類通常棲于砂質或泥質的水底。嚴格來說,蛤指具兩片相等的殼的雙殼類動物。內臟團前後各有一束閉殼肌連于兩殼之間,用以閉殼。有強大、肌肉質的足。蛤通常埋于水底泥沙中近表面處至0.6公尺(約2呎)深處。很少像某些其他雙殼類動物那樣在水底移動。多數(shù)蛤類棲于淺水水域,埋于水底泥沙中免受波浪之擾。深海團結蛤(Abra profundorum)曾在太平洋中4800米深處發(fā)現(xiàn)。
蛤類的體型大小差異極大,小者如骨節(jié)心蛤屬(Condylocardia),長僅0.1毫米;大者如產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大硨磲(Tridacna gigas),寬1.2米。
許多蛤類,包括圓蛤、女神蛤和海螂可食。簾蛤科(Veneridae)的可食種類有北圓蛤(Mercenaria mercenaria,又稱櫻桃核蛤、小頸蛤、硬殼蛤)和南圓蛤(M. campechiensis)。北圓蛤長約7.5~12.5厘米;殼白色,無光澤,厚實,圓形,具明顯的同心圓紋;分布于圣羅倫斯灣至墨西哥灣一帶的
潮間帶,是大西洋沿岸最重要的食用蛤。南圓蛤長約7.5~15厘米;殼白色,重而厚實,分布于乞沙比克灣至
西印度群島一帶的潮間帶。
太平洋女神蛤(Panopea generosa)也稱
象拔蚌,分布于從
阿拉斯加至下加利福尼亞沿岸,鉆入潮灘60~90厘米深的泥中;殼白色,橢圓形,長15~20厘米;重量可達3.6公斤。
大西洋女神蛤(P. bitruncata)與之相似,分布于從
北卡羅來納至墨西哥灣一帶沿岸海域。軟體動物門(Mollusca)雙殼綱(Bivalvia)海產無脊椎動物,學名Panopea generosa。生活于北美太平洋沿岸,從阿拉斯加南部到下加利福尼亞,潮間帶和亞沿岸帶的淺海砂質泥中。女神蛤是已知最大的鉆穴雙殼類,殼長約180∼230公釐(7∼9吋);水管可伸展1.3公尺(約4呎),不能縮入殼內;體重連殼可達3.6公斤(8磅)。肉味美可食,但棲在深穴中難以挖得,其英文名即可能源出尼斯卡利印第安語(Nisqually Indian),意為「深挖」。世界其他地區(qū)也有與太平洋女神蛤相似的蛤類,如從北卡羅來納到墨西哥灣的大西洋女神蛤(P. bitruncata)。 女神蛤是世界上最大的潮間帶蛤,有一個很大的肉狀虹管或頸,從很大的橢圓形殼中伸出,加拿大的象拔蚌平均重一公斤。
海螂(Mya arenaria)俗稱軟殼蛤、長頸蛤、蒸蛤,為湯和雜燴的常用材料。分布于所有海洋,鉆入深10~30厘米的泥中;殼呈灰白色,卵圓形,長7.5~15厘米。
斧蛤屬(Donax)的種類也常用于肉湯和雜燴,南斧蛤(Donax variabilis)長1~2.5厘米;粉紅色、黃色、藍色、白色或淡紫色,分布于從維吉尼亞至墨西哥灣多沙的
海灘。北斧蛤(D. fossor)長1~12毫米;黃白色,有淡藍色輻射線紋;棲于
長島至新澤西州開普梅(Cape May)一帶的淺水水域。
通常不作為食品的蛤類包括血蛤科(Sanguinolariidae),中韌蛤科(Mesodesmatidae),幫斗蛤科(Pandoridae)、
色雷斯蛤科(Thraciidae)和
海筍(piddock)。肌朿蛤屬(Myalina)已滅絕,在地層對比方面十分重要。
血蛤(蚶) 有名魁蚶、赤貝、毛蚶、泥蚶、花蚶等 是一種貝類海洋生物,生長在灘涂里。在東南沿海地帶,經(jīng)開水燙幾秒之后就可以吃,撥開殼可以看見血一樣的分泌液,所以稱之為血蛤,溫州人稱之為“花蛤”東南亞和廣東福建沿海一帶認為這個東西很滋補,補血。 本草綱目記載:血蛤(蚶)“味甘性溫,功能除了補血外,還可以潤五臟、健胃、清熱化痰、治酸止痛,主治痰熱咳嗽、胸脅疼痛、痰中帶血等”。我國食用蚶子歷史也很久遠,《唐書》就有“明州(寧波)歲貢海蟲、蛤蚶、淡菜可食之屬”的記載。蚶肉肉嫩潤滑,鮮美異常,入饌味佳,令人垂涎。燒時不宜多煮,宜快速烹制,否則易老澀難嚼,寡淡少味。我們這里的主要的烹制方法是將蚶子洗凈。將沙鍋置于旺火上,將清水燒沸,放入蚶子略燙,待殼欲開時即撈起。蔥末、紹酒、姜末、醬油、胡椒粉、香油、米醋蘸而食之。
毛蛤蜊軟體動物門,瓣鰓綱,蚶目,蚶科,毛蚶屬,主要分布于中國、朝鮮和日本沿海。以中國渤海和東海近海較多。 生活在內灣淺海低潮線下至水深十多米的泥砂底中,以4-8米居多。 形態(tài)特征: 成體殼長4-5厘米,殼面膨脹呈卵圓形,殼頂突出而內卷且偏于前方;殼面放射肋30-44條,肋上顯出方形小結節(jié);鉸合部平直,有齒約50枚;殼面白色,被有褐色絨毛。 生物學特性: 消化器官由口、食道、胃、腸、肛門、所組成。主要食物為硅藻和有機碎屑。生殖腺包在消化 腺(內臟團)的周圍,性成熟時雌體性腺村(紫)紅色,雄體黃白色,生殖孔開口在后閉殼肌的腹面,左右各1個。卵(卵徑50-60微米)在海水中受精孵化。生活在渤海遼東灣的毛蚶多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產卵;繁殖期間有2-3次精卵排放高峰,每次間隔約半個月。殼長4厘米左右手個體一次排卵量可達200萬-300萬粒。產卵水溫多在25-27℃間。幼蟲在海水中浮游,以擔輪幼蟲期進入D形幼蟲,在150微米時殼頂開始明顯大于殼高,近長卵形;殼長達220微米以后出現(xiàn)"眼點",即將進入附著變態(tài)生活。整個浮游期約需16-17天。幼蟲結束浮游生活后,以足絲附著在砂粒、貝殼、海藻等固體物上。足絲呈帶狀,終生存在;脫落后有再生附著的能力。殼長達1.2-1.5厘米時,落入海底進入淺埋生活,約經(jīng)2-2.5年長成成貝。
蛤蜊(gé lí),在山東半島地區(qū)的方言中,蛤蜊被稱為ga la (嘎啦) 。地處山東半島的青島也稱蛤蜊為ga la(嘎啦),是青島方言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詞語發(fā)音。大連人則稱之為蜆子。蛤蜊性味冷,無毒(《嘉佑本草》)。味咸,寒,無毒(《日用本草》)。味甘,大寒,無毒(《飲膳正要》)。保健功能是滋陰,利水,化痰,軟堅。治消渴,水腫,痰積,痞塊,癭瘤、崩、帶、痔瘡(《中藥大辭典》)。 《本草經(jīng)疏》說:“蛤蜊其性滋潤而助津液,故能潤五臟,止消渴,開胃也。咸能入血軟堅,故主婦人血塊及老癖為寒熱也。”《本草會編》:“蛤蜊,生東南海中。白殼紫唇,大6~9厘米者,閩、浙人以其肉充海錯,亦作為醬蘸,其殼火煅作粉,名曰蛤蜊粉也。”蛤蜊食部每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質10.8克,脂肪1.6克,碳水化合物4.6克,灰分3克,鈣37毫克,磷82毫克,鐵14.2毫克,維生素A400國際單位,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15毫克,尼克酸1.7毫克;每千克干蛤含碘2400毫克。又食部每100克含抗壞血酸5毫克。
西施舌 【中文俗稱】海蚌、貴妃蚌 、沙蛤 【拉丁學名】Mactra antiquata (Spengler 1802) 西施舌是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瓣鰓綱 (Lamellibranchia )、簾蛤目(Veneroida)、蛤蜊科(Mactridae) 海洋貝類。 殼體略呈三角形,殼長通常有7~9厘米,殼頂在中央稍偏前方,腹緣圓形,體高為體長的4/5,體寬為體長的1/2。殼厚,殼表光潔,生長輪脈明顯,殼頂呈淡紫色,其余部分呈米黃色或灰白色。 廣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淺灘,福建長樂漳港一帶為其著名的產地,故又稱之為“漳港海蚌”。個體較大,長度能達10公分以上,肉質脆嫩,味甘美,是一種經(jīng)濟價值很高的名貴貝類。
文蛤,科屬軟體動物門,瓣鰓綱,簾蛤目,簾蛤科,文蛤屬。俗稱“花蛤”,貝類中的珍品,因貝殼表面光滑并布有美麗的紅、褐、黑等色花紋而得名。文蛤主要產于沿海一帶,其經(jīng)濟價值高、營養(yǎng)豐富、肉質鮮美,為如東縣出口創(chuàng)匯的主要海產品之一。 文蛤又名花蛤,屬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真瓣鰓目、簾蛤科、文蛤屬。其貝殼略呈 三角形,腹緣呈圓形,殼質堅厚,兩殼大小相等,喜生活在有淡水注入的內灣及河口附近的細沙質海灘。文蛤肉嫩味鮮,是貝類海鮮中的上品,含有蛋白質10%,脂肪1.2%,碳水化合物2.5%,還含有人體易吸收的各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及鈣、鉀、鎂、磷、鐵等多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唐代時曾為皇宮海珍貢品。 文蛤不僅肉質鮮美、營養(yǎng)豐富,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療藥用價值。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說,它能治"瘡、癤腫毒,消積塊,解酒毒"等病。近代研究又表明:文蛤有清熱利濕、化痰、散結的功效,對肝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哮喘、慢性氣管炎、甲狀腺腫大、淋巴結核等病也有明顯療效。食用文蛤,有潤五臟、止消渴,健脾胃,治赤目,增乳液的功能,深受國內外食客歡迎。 相傳兩三千年前,人們就開始取食文蛤。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在蘇州吃到文蛤,御封它為“天下第一鮮”。
泰國栗文蛤
圓蛤 quahog 即厚蛤。蛤(clam)的可食種。軟體動物門雙殼綱(Bivalvia)無脊椎動物。典型種類有北圓蛤(Mercenaria mercenaria,又稱櫻桃核蛤、小頸蛤、硬殼蛤)和南圓蛤(M. campechiensis)。北圓蛤長約7.5∼12.5公分(3∼5吋);殼白色,無光澤,厚實,圓形,具明顯的同心圓紋;分布于圣羅倫斯灣至墨西哥灣一帶的潮間帶,是大西洋沿岸最重要的食用蛤。南圓蛤長約7.5∼15公分;殼白色,重而厚實,分布于乞沙比克灣至西印度群島一帶的潮間帶。 一種神奇的動物。 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是北極圓蛤,根據(jù)貝殼上的“年輪”判斷,它已經(jīng)有405歲了。
水蚌就是河蚌。分布于亞洲、歐洲、北美和北非。大部分能在體內自然形成珍珠。生活在江、河、湖、沼里的貝類,種類很多,一般常見的有兩大類,一類喜歡生活在流動的河水里。雙殼綱蚌目珠蚌科無齒蚌亞科無齒蚌屬貝類的通稱。蛤類的一種,分布于亞洲、歐洲、北美和北非,淡水湖泊、河流、池塘中習見的雙殼類,底埋生活。
海生的貽貝科(Mytilidae)和淡水產的珠蚌超科(Unionacea)雙殼類軟體動物的統(tǒng)稱。世界性分布。海生者最常見于涼爽海域。淡水貽貝類已知約1,000種,棲于世界大部分地區(qū)的溪流、池、湖中。 海生的蚌類一般為楔形或梨形,長5∼15公分(2∼6吋)左右,殼平滑或肋狀,多有毛狀的角質層,許多種的殼外表呈深藍或深綠褐色,內面有
珍珠光澤。海生蚌類常以足絲固著于硬物表面或相互依附成團。有時鉆入軟泥或木中。主要
天敵為鳥類(如銀鷗、蠣鷸、鴨類)及
海星。
貽貝為我國重要經(jīng)濟貝類之一,是馳名中外的海產珍品。肉味鮮美,營養(yǎng)豐富,干品含
蛋白質53.5%、
脂肪6.9%、糖類17.6%、無機鹽8.6%,以及各種
維生素、碘、鈣、磷、鐵等
微量元素和多種氨基酸?!?a target="_blank">
本草綱目》中記載貽貝有治療虛勞傷憊、精血衰少、吐血久痢、腸鳴腰痛等功能。
貽貝學名:Mytilus edulis. 別名:北方稱海虹,南方稱淡菜,亦稱“東海夫人”。
福建居民早在唐朝就采集
貽貝作為佳肴,古書中載有“東海夫人,生東南海中,似珠母,一頭尖,中御小毛,味甘美,南人好食之”等詞句。隨著貽貝養(yǎng)殖的成功,貽貝的綜合利用也日益廣泛,現(xiàn)在貽貝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鮮干、熟干制品、罐頭、
貽貝油等;并可加工為藥用食品,防治粥狀動脈硬化和
高血壓,或提取
維生素D3,治療佝僂病等。 貽貝全身都是寶,殼是貝雕工藝品原材料,亦可燒灰,供建筑所需。
貝殼還含有鈣、鐵、鉀等
微量元素,將它碾成細粉可做肥料和飼料添加劑;亦可作油漆增稠劑、瀝青粘合劑等。 貽貝種類繁多,其中經(jīng)濟價值高的有
翡翠貽貝(Perna uiridis),貝殼大,殼表呈翠綠色,前半部常呈綠褐色,光滑并具光澤;生長紋細密,繞殼頂環(huán)生。貝殼內面具
珍珠光澤,足絲淡黃色,較細軟,個體大,可達20厘米。翡翠貽貝屬
亞熱帶廣鹽性種類。適宜水溫10―35℃,最適水溫20―30℃,最適鹽度14.5―29.0‰。福建省
平潭以南的沿海海區(qū)均有較廣泛的分布。
食貽貝有些種(如藍貽貝〔Mytilus edulis, 即可食貽貝〕)在
歐洲及世界其他地區(qū)供食用,有商業(yè)性養(yǎng)殖。藍貽貝可長達11公分(4吋),通常為藍或紫色,在歐洲自13世紀即開始養(yǎng)殖。貽貝系用拖網(wǎng)及耙從深海捕撈。
飾貝屬(Dreissena)的
種類俗稱斑馬貝,2種,細小,是著名的淡水有害貝類。繁殖速度快,能大量附于各種物體(實際上能附于任何物體的表面)。貪食,往往將浮游植物一掃而光,從而破壞食物鏈。又會大量聚集于吸水閥及水管、橋墩及其他結構上,造成嚴重經(jīng)濟損失。在歐洲飾貝類在18世紀早期已給人類造成損害,20世紀大量繁殖。約于1986年被帶到
北美(可能通過壓艙的水),現(xiàn)已侵入整個大湖區(qū)。
卡帕克斯馬貽貝(Modiolus capax)殼鮮橙褐色,外有厚殼外層,分布于加利福尼亞至
秘魯的太平洋海域。
大西洋有肋貽貝(Modiolus demissus, 即纖弱偏頂貝)分布自
新斯科舍至墨西哥灣,其殼薄而堅固,黃褐色。郁金香貽貝(Modiolus americanus, 即
美洲偏頂貝)分布自北卡羅來納至
加勒比海,附著于破碎的貝殼及巖石上;其殼薄而光滑,通常淺褐色,有時帶玫瑰色或紫色色調。
黃貽貝(Mytilus citrinus, 即檸檬黃貽貝)分布自佛羅里達南部至加勒比地區(qū),淺褐黃色。鉤貽貝(M. recurvus, 即下彎貽貝)分布自新
英格蘭至加勒比地區(qū),長約4公分,綠褐色至紫黑色。焦貽貝(M. exustus)分布自北卡羅來納至加勒比地區(qū),藍灰色,長約2.5公分。Unionidae科是最大的淡水貽貝科,約750種,其中大部分產于
美國,許多種亦見于
東南亞。
條紋隔貽貝 Septifer virgatus (Wiegmann)(隸屬貽貝科Mytilidae) 形態(tài)特征:殼較小,殼腹緣極凹,背面呈弓形。殼表褐黃色或淺褐色。殼內藍紫色,近腹緣處白色,有1三角形白色隔板。放射肋和生長紋明顯,有條紋。 生活習性:生活在低潮線附近的巖石上。 經(jīng)濟意義:肉可食用,肉質鮮美,干制品亦稱“淡菜”。干燥的肉可入藥。性味功能 咸,溫。滋陰,補肝胃,益精血,調經(jīng)。主治眩暈,盜汗,高血壓,陽痿,腰痛,吐血,崩漏,帶下。
蟶子razor clam。雙殼綱竹蟶科(Solenidae)海產貝類。軟體動物。介殼兩扇,形狀狹而長,外面蛋黃色,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養(yǎng)殖,肉味鮮美。有縊蟶、竹蟶等種類。雙殼綱(Bivalvia)竹蟶科(Solenidae)海產貝類。在英國指劍蟶屬(Ensis)和竹蟶屬(Solen)兩屬。常見於潮間帶的泥沙中(尤其在溫帶)。殼窄長,剃刀狀,長可達20公分(8吋)。斧足大而活躍,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動,受驚時很快縮入洞內。以短水管攝食海水中食物顆粒。有的種可藉水管噴水而作短距離游泳。北美太平洋沿岸的莢蟶(Siliqua patula)不棲息在固定的洞穴中,而生活在不斷受海浪沖刷的海灘的流沙中。
縊蟶,屬軟體動物,系瓣鰓綱,真瓣鰓且、竹蟶科,貝殼脆而薄呈長扁方型,自殼頂?shù)礁咕墸幸坏佬毙械陌紲?,故名縊蟶,寧波沿海一帶多灘涂,對養(yǎng)殖蟶子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是寧波大眾海特產品,寧海長街一帶,面臨三門灣,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適宜,餌料豐富,涂質以泥沙為主,因而蟶子生長快,個體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鮮,故得名長街蟶子,據(jù)清《寧??h志》記載:蟶、蚌屬,以田種之種之謂蟶田,形狹而長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縊蟶是一種軟體動物,貝殼長方形,淡褐色,生活在沿海泥中,肉味鮮美。學名縊蟶拉丁名:Sinonovacula constrzcta(Lamarck),屬軟體動物,系瓣鰓綱,真瓣鰓目、竹蟶科,貝殼脆而薄呈長扁方型,自殼頂?shù)礁咕?,有一道斜行的凹溝,故名縊蟶,寧波沿海一帶多灘涂,對養(yǎng)殖蟶子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是寧波大眾海特產品,寧海長街一帶,面臨三門灣,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適宜,餌料豐富,涂質以泥沙為主,因而蟶子生長快,個體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鮮,故得名長街蟶子,據(jù)清《寧海縣志》記載:蟶、蚌屬,以田種之種之謂蟶田,形狹而長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竹蟶又名蟶子王,為海產雙殼軟體動物,體呈延長形,兩殼合抱后呈竹筒狀,故得竹蟶之名。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現(xiàn)已開始大規(guī)模人工養(yǎng)殖。 棲息在潮間帶至淺海砂泥底,以強而有力的錨形斧足直立生活,將身體大部分埋入砂泥中,但若是遇到危險或環(huán)境不良時,會自割其出、入水管而迅速將身體全部埋入砂泥中。竹蟶大部分棲息在鹽分較低,且水深大約二十到五十公分的海域中。分布在熱帶,在大陸東南沿海產量較多,在臺灣則多產于中南部,尤其是臺中及云嘉一帶的砂泥海域。無脊椎動物,軟體動物門,瓣鰓綱,竹蟶科。常見的為大竹蟶(Solen grandis)。貝殼光滑,黃褐色,有光澤,殼質脆??;表面突出,背緣與腹緣平行,后端純圓,呈長方形,生長線明顯,長約11厘米,好像兩枚破裂的竹片,故稱為竹蟶。貝殼內面白色,有的能見到淡紅色彩帶。足部肌肉黃白色,極為發(fā)達;前閉殼肌痕長,后閉殼肌痕三角形。出水管和入水管常伸出殼外,短而粗。棲息淺海和潮間帶沙中,掘穴棲居,如向穴中放些鹽水,動物可由穴中躍出。受驚時水管易自切。我國南北沿海均有分布。肉味鮮美,鮮食、干制均可。
江瑤科(江珧科)Pinnidae貝殼大或特大,多呈三角形、楔形或扇形。殼質較薄,貝殼略凸,多數(shù)種類具有細放射肋,肋上平滑或具各種形狀的小棘或小鱗片。殼內具珍珠光澤,閉殼肌痕及萬套痕清楚,鉸合部長,通常占背緣的全部,無齒;足絲孔位于腹面,兩殼不能完全閉合,后端常開口。全部海產,除少數(shù)種類外,多為熱帶和亞熱帶廣分布種,主要棲息于潮下帶淺海區(qū),以殼頂直插入沙或泥沙中,以足絲固著營半埋棲生活。目前我國已報道7種。櫛江瑤(Atrina pectinata)為重要的經(jīng)濟貝類,閉殼肌發(fā)達,干制品為“江瑤柱”。
江珧貝的貝殼極大,殼薄,殼前尖后廣,呈楔形,表面具有放射肋和生長紋,殼面淺褐色至褐色。殼內顏色與殼表略同。足絲呈發(fā)狀,且較發(fā)達。江珧的后閉殼肌極發(fā)達。江瑤形似大貽貝,體長逾尺,殼色如墨玉,故名。時珍曰:“馬甲、玉瑤皆以形色名。萬震贊云:厥甲美如瑤玉。是矣。”江瑤殼質薄脆,半角質,晶瑩可愛。其后閉殼肌大而圓,稱江瑤柱,干制品又叫干貝、大干貝。《閩中海錯疏》:“江瑤殼色如淡菜,上銳下平,大者尺許,肉白而韌,柱圓而脆。沙蛤之美在舌,江瑤之美在柱。”
江瑤科動物在我國有13種,以櫛江瑤最為出名。殼呈長三角形,殼高155mm,殼長280~300mm,殼寬70mm。殼頂尖細,因殼頂埋棲于海底,故常呈破蝕狀態(tài)。后端寬廣,兩殼相等,鉸合部長,幾乎占整個背緣,無鉸齒。腹緣直,近殼頂處有1稍凹陷的足絲孔,后緣略彎曲或呈截形。殼表面褐色,呈剝蝕狀,致珍珠層外露而具珍珠光澤。殼表一般約有十余條放射肋,肋上具有三角形略斜向后方的小棘,此棘狀突起在背緣最后1行多變成強大的鋸齒狀。貝殼內面僅在前部和中部具珍珠層,邊緣部分無珍珠層。閉合肌2枚,前閉殼肌小,位于殼頂處,卵形;后閉殼肌大,位于殼之中部,圓形,如保溫瓶塞大小。足絲發(fā)達,細軟絲狀,褐色。
江瑤生活在淺海20~40m水深,泥沙質海底,有報道在100m以下也曾采到。江瑤的生活狀態(tài)很有意思,它們成集團群落密集的分布在泥沙區(qū),以殼頂直立插入泥沙中,并用足絲固著在沙粒上,貝殼后端1/3露出水中,行濾食生活。潛水觀察,就像一片片大葵花籽倒插在泥沙中,十分壯觀。[編輯本段]經(jīng)濟價值 烹飪運用:江瑤軟體部分均可食用,特別是貝柱色白晶瑩,味道甘美。輕火炙食鮮嫩,過火則筋韌。正如《本草綱目》所載:惟四肉柱長寸許,白如珂雪,以雞汁淪食肥美,過火則味盡也。故多生食、涮食、或制作粥湯、面點等。江珧肉質脆嫩,色乳白,味鮮美,多用蒸、爆、炒等烹調方法。閉殼肌干制品即為江珧柱,經(jīng)漲發(fā)后可用來燒、燴、蒸等。 烹飪運用:江珧肉質脆嫩,色乳白,味鮮美,多用蒸、爆、炒等烹調方法。閉殼肌干制品即為江珧柱,經(jīng)漲發(fā)后可用來燒、燴、蒸等。
采集時,由潛水員潛入海底,將江瑤扒入網(wǎng)袋中,提吊入艙。洗凈后,剖割取出后閉殼肌,鮮食或煮熟曬干。 江瑤的貝殼和肉柱均入藥。殼含角殼硬蛋白、碳酸鈣等。全體含類粘蛋白,由近8%的糖和10%的蛋白組成,糖為N-乙酰化葡萄糖胺及半乳糖胺、半乳糖、巖藻糖等組成。還含有肌球蛋白、肌動蛋白、纖維蛋白、副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及十多種氨基酸。尚含腺苷三磷酸、磷酸酯酶、羥基吲哚氧化酶。內臟團含銀、錳等。
貝殼有清熱解毒、熄風鎮(zhèn)靜之功,用于高血壓、濕瘡等。貝柱具滋陰補腎、調中之功?!侗静輳男隆罚合職庹{中,利五臟,療消渴,消腹中宿食?!侗静萸笤罚鹤陶骊?,止小便。用于久病精血耗損、五臟虧虛、脾胃虛弱、營養(yǎng)不良、糖尿病、陽痿遺精、二便不利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