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片兩年之際,寫下這篇隨筆,也算是回顧梳理一下兩年來自己的點點滴滴。想通過幾個點來切入這個話題,其中不乏很多人喜歡聊的器材。最近很多人也問我這個鏡頭怎么樣,那個鏡頭怎么樣,很想寫一篇文章講講自己的感悟,又想是不是應該寫一本書來徹底闡述一下自己用了兩年的感覺,但是又覺得自己文筆也夠爛,照片也夠渣,寫本書到時候變成擦屁股紙一個是自己心疼,另外一個是覺得擦屁股這種油墨紙會掉色對上廁所的人屁屁不好(玩笑話)。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鏡頭之章
先寫這個是為了讓大家提起對這篇文章的興趣,嘿嘿!畢竟大家都對鏡頭感興趣。
目前擁有的鏡頭按焦段來排EF 14/2.8 L II USM、Distagon T* 21mm f/2.8 ZE、TS-E 24/3.5L II 、Distagon T* 35mm f/1.4 ZE、EF50/1.2L USM、MP-E 65/2.8 1-5X、EF 85/1.2L Ⅱ USM、Makro-Planar T* 100mm f/2 ZE、EF 8-15/4L USM、EF 28-70/2.8L USM、EF 70-200/2.8L USM。曾經(jīng)用過的鏡頭EF 24/1.4 L II、Distagon T* 50mm f/1.4 ZE、徠卡R50 F2.0、徠卡R19 F2.8、EF 16-35/2.8L II USM、EF 180/3.5L USM、EF 50/1.4、適馬50/1.4。
一、EF 14/2.8 L II
號稱容納一切的力量,很多朋友都喜歡這顆鏡頭,我也超喜歡。但是個人絕對不是因為中毒才買的,而是有朋友看中了我的16-35就決定出給朋友,出了之后覺得沒有了超廣人生就空虛了好多,就決定還是購置一個。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這顆頭一直我都不推薦給朋友,畢竟這顆頭太小眾了,用途很窄很窄。剛買的時候曾經(jīng)掛機出去掃街,后來覺得這個想法挺貳的,根本沒有辦法控制。這顆頭我個人覺得是一顆純純的風景頭,霸氣的風景頭。出色的畸變控制,超廣的角度,意想不到的舒服如果出去拍風景,拍人像個人實在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14人像,覺得變形太大了,太難控制了。
不推薦給朋友的另一個理由就是這顆頭上濾鏡太貴了,我就上了一片HT的0.9中灰漸變就3000大洋沒有了。我一般還是推薦給朋友16-35或者等待佳能新出的14-24,當然要從成像角度考慮這顆頭的確是超廣里面少數(shù)幾顆超強鏡頭了,唯一不好的就是眩光方面控制不好。
Distagon T* 21mm f/2.8 ZE
號稱廣角邊角之王,神一般的邊角,神一般的成像素質(zhì)。我最喜歡的一顆鏡頭,一來足夠廣,二來邊角足夠好,還有就是這顆頭畸變控制太贊了。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套用以前研究鏡頭時看過的一句評測,用她拍的廣角片片控制好了會讓你覺得有35-50焦段拍出來的感覺,事實也證明了蔡司這顆21的強悍。手動對焦行程短,邊角成像好這些都大大提升了這顆廣角鏡頭的實用性。
一般拍風景我就放在F8光圈,超焦距,唯一需要調(diào)整的就只有構(gòu)圖和快門時間。
TS-E 24/3.5L II
幾乎沒有任何糾結(jié)的一顆鏡頭,作為一個風景拍客,這顆頭我個人覺得這顆頭也是超贊,很多人問我為什么會選擇21之后再買這顆。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兩顆頭其實都是屬于現(xiàn)在135畫幅頂尖的廣角頭了,因為像場問題,24這顆頭實際上如果不偏移的話根本不存在邊角問題。不偏移的話實際上我們135成像的像場實際上就是這顆頭最中心最完美的部分,關(guān)鍵這顆頭還附帶了移軸,有了完美的中心成像和移軸功能。讓我毫無糾結(jié)的拿下了這顆鏡頭。
很多人覺得24L和TS-E24比起來24L光圈更大,個人覺得如果單純從風光來說確實帶移軸和成像質(zhì)量更高的TS-E24更具有吸引力。
Distagon T* 35mm f/1.4 ZE
蔡司35焦段的鏡頭一直都很有名,原來打算收集蔡司所有ZE口鏡頭,但是又覺得35 2.0光圈略小,6000多的價格總讓人內(nèi)心感到無比心痛。同樣的焦段佳能的35L也就是7000-8000。后來蔡司推出35 1.4就決定研究一下是不是該購買一顆。借著去尼泊爾的機會(尼泊爾自己上網(wǎng)查了一下評價是人文天堂),為了不讓自己帶一點絲遺憾決定購置35焦段人文神器。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這顆鏡頭色彩清淡,成像銳度高,比起原來的35 2.0邊角也更好了。很多人覺得這顆頭對不起他的價格,個人覺得只是沒有好好去用。35焦段和50焦段一直都覺得是很注重構(gòu)圖的焦段。
這個焦段上的照片很注重敘事性,拋棄了廣角的透視拉伸效果,也不帶有長焦的背景壓縮效果,適中的層次感讓這個焦段的鏡頭拍出來平庸的照片超級平庸,耐看的照片更加耐看?,F(xiàn)在找出自己許多35的片片仍能回味當時拍片時候的感覺。
EF50/1.2L USM
很多人都說50焦段是兵家必爭之地。很多廠家都在50焦段狠下功夫,佳能尼康都在50焦段推出很多鏡頭。我也一直都認為這個焦段的鏡頭比較通吃都是選擇第一考慮的焦段,所以我用過50焦段的鏡頭很多。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這顆鏡頭應該算是最后一顆50焦段鏡頭了,之所以選擇這顆主要是因為前幾顆50焦段鏡頭都有不滿意的地方。佳能50 1.4這顆頭用下來老覺得不如蔡司和適馬的50成像效果,色調(diào)好。后來選擇了蔡司的50,這顆50焦段的鏡頭成像素質(zhì)高,收到F2.8之后成像銳度更超過其他鏡頭,但是作為一顆50常用頭,手動對焦老覺得抓拍這些不太給力,再加上35焦段已經(jīng)定義為手動了,就只有選擇放棄出掉。
適馬50 1.4色調(diào)偏黃,77的口徑讓人覺得霸氣外露,但是對適馬提不起興趣。至于佳能這顆50L,很多人都覺得1.2的光圈成像素質(zhì)偏軟,不如85L的1.2光圈成像銳利。但是筆者用下來的感覺覺得這顆頭在1.2光圈的階段主要拼的是氣氛,很講究氛圍的一顆鏡頭。
特別是在新出的5D3,1DX上面對焦速度和精度更是遠超乎想象。但是這顆頭也像35一樣,比較考究構(gòu)圖,需要對拍攝對象細心觀察,不能一味的抬起就拍,這樣出來的片片很平庸。
MP-E 65/2.8 1-5X
據(jù)說是現(xiàn)役的唯一一顆5倍微距頭。其他廠家的這種超微頭早就退休了,奧林巴斯有一顆20微可以放大13倍,但是只是傳說,曾經(jīng)打算上網(wǎng)去淘一個只是出的人幾乎為零。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當時也只是頭腦一熱,覺得拍微距挺好玩的就果斷出了手。這顆頭是我用過最難用,最難控制的一顆鏡頭。對焦要求太高,“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景深太淺。同時在不同倍率下進光量都不同,也就是說在1倍放大時F8的光圈到了2倍或者3倍時在同等光圈下快門就會下降,因此閃光燈成了這顆鏡頭必備的配件。
當然這顆鏡頭也有可圈可點之處,紅圈百微,尼康105微,佳能180微都是1倍放大微距頭,這顆頭5倍放大成為了神一般的存在,很多朋友不太了解這顆頭覺得65焦段也算標頭范圍內(nèi)應該實用性很高,2.8 的光圈雖然不及50標頭動輒1.8,2.0的光圈來得舒服,但是畢竟也只是少了一級作為掛機頭使用挺好,但是這顆頭為什么說難用,因為她只能拍微距,也就是說他只能拍1倍到5倍的微距,無限遠無法合焦,無法與正常65焦段鏡頭相提并論,他只是一個微距頭。
EF 85/1.2L Ⅱ USM
這顆頭屬于一顆很神,很討好的鏡頭,焦外奶油般化開,接近1公斤的重量,1.2夢幻的光圈......這顆頭的好處太多太多了。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不需要多說,只想說說自己用下來的感受。對于這顆頭我只有一句話來總結(jié),不拍人像,根本不需要買這顆鏡頭,真浪費了,根本沒有必要去花這個錢!
Makro-Planar T* 100mm f/2 ZE
新生代蔡司新頭,100的焦段,0.5倍放大的微距頭,色彩沒話說,很重口味色彩很舒服很贊。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2.0的光圈成像素質(zhì)就很高,重量適中,手動對焦雖然在100焦段真很麻煩對焦行程太長,但是考慮到他是一顆微距鏡頭可以兼顧拍點其他,也就不對他的對焦問題苛求太多。
只是要專業(yè)拍微距的話這顆頭的確沒有之前介紹的65微來的那么刺激,只是用來拍不大不小的產(chǎn)品,小東西,小物件這顆頭的確太贊了。
EF 8-15/4L USM
魚眼變焦頭,獨此一顆,其他家都沒有。很特別的鏡頭,135畫幅收到8mm焦段時候就是拍個球,180°的視角。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在15mm焦段的時候就占滿整個畫面接近160度的視角。第一時間拿到之后感覺就是很廣很廣很廣,比14還要廣的多,變形很大很大很大。至今還在摸索可以拍個什么。
個人覺得這顆頭拍個風景作為風景組照中的幾幅可以平添很多樂趣增色很多,但是如果單純用來掛機,看多了會膩,會頭暈。拿來拍人像,見過有大師用,但是自己用下來只能說拍個卡通片,喜劇片還行。如果對象是一個認真的人,唉,要被罵死。
EF 28-70/2.8L USM、EF 70-200/2.8L USM
我爺爺?shù)溺R頭,現(xiàn)在歸我了,5D2買的時候掛機16-35/2.8L II USM,大三元瞬間就完成了,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后來16-35/2.8L II USM出了,這兩顆鏡頭一直都不出,一個是對老人家的尊重,老一輩攝影愛好者。二來拍人像特別是戶外除去50L,85L就他們倆最實用。
配件之章
之所以第二個寫配件,主要就是覺得配件這個東東其實不比鏡頭重要性差。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牛鏡不能讓他們獨自上場作戰(zhàn),起碼武器要為他們準備一下。我這里所說的配件主要就是只得是風光片的濾鏡,支架;人像片的燈,燈架。一路拍拍拍到現(xiàn)在,我個人覺得最省錢的鏡頭Distagon T* 35mm f/1.4 ZE,因為拍人文不需要濾鏡,不需要閃燈,各種不需要,一塊UV足以,要高質(zhì)量成像連UV都省了。
目前擁有的配件:史泰龍支架,DF支架各一個,lee中灰漸變鏡兩塊100×150,lee中灰鏡ND400一塊100×100,HT中灰漸變鏡一塊150×170,B+W CPL 82mm。580EX II兩只,600EX 一只,U2外拍燈300w一只,品色king一拖四,反光板4塊,燈架4個,柔光罩3個,雷達罩一個,蜂巢1個,濾色片若干。
一、濾鏡篇:
濾鏡其實最大的作用就是平衡曝光,他們并不能直接提升照片品質(zhì)。并不是說到此一游照加了濾鏡就能成為風光片。
在以前的帖子里面我也有寫過自己為什么這么配濾鏡的原因,一來是省錢,二來是方便使用。在配濾鏡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自己是否需要這樣的東西。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網(wǎng)上的濾鏡風光片的確很美,但是這樣的風景片拋開濾鏡是不是就是到此一游照呢?答案明顯是否定的。濾鏡能讓本來應該過曝的地方找回更多的細節(jié),讓照片增色,但他不能讓到此一游照成為風光大片。lee的兩塊中灰漸變鏡主要就是為了讓自己的21,24增色,為什么選擇lee的濾鏡而不是HT的或者SR的呢?這個主要就是因為價格和質(zhì)量問題。lee是唯一的兩片疊加幾乎不偏色的樹脂濾鏡,價格可謂能疊加不偏色最低的了。SR的濾鏡肯定更好,玻璃片透光性也更好,但是價格和lee比起來卻少了一份性價比。至于為什么購買HT的150×170的中灰漸變鏡,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便宜。14mm的焦段要上濾鏡只能上150×170或者更大的了,而且本身HT的濾鏡不疊加的話基本不會偏色,所以堅決擁護了HT的濾鏡。初學者我覺得沒有超廣角的話直接考慮買一塊高堅85的中灰漸變鏡足以,不必在這些配件上費錢,以后等自己構(gòu)圖,曝光,光線都吃透之后換成lee或者SR的也不為過。
二、燈具篇:
三個閃燈,一個外拍燈,一堆燈具,king的引閃器。我記得以前我曾經(jīng)說過引閃器實際上很不需要,有TTL線用TTL線,一個600為主閃,兩只580為從閃,根本不需要什么引閃器。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但是在實際拍攝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一種引閃方式很不討好。一來受TTL線的影響,可移動性差很多。二來加上了大個大個的燈罩,柔光傘等配件之后光引有時候會被阻擋,導致閃燈工作不正常。筆者拍人像拍的很少,很難有拿得出手的閃燈人像片,這樣成為我2012年永恒之痛。
拍攝之章
作為結(jié)束之章,我不想把這章搞得太過枯燥,前面介紹了配件,也介紹了鏡頭。本章就打算以一些實例來介紹一下自己在拍攝的中的想法。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50L隨拍,車很新,色彩很贊,很開心的就抬起相機拍了下來,用了2.5的光圈控制景深。后期處理采用了蒙版的方式先把照片做成黑白,然后再用橡皮擦工具把小車慢慢擦出來。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21ZE拍的到此一游風景,日落時分,地上有雪和沙。采用了標準的三分法風景構(gòu)圖,對天空測光,F(xiàn)8的光圈。后期適當增加了對比度并把色調(diào)適當調(diào)紅增加日落時分的溫暖感。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21ZE拍的環(huán)境人像,提前對焦到拍攝對象在照片中的位置,用F4的光圈提高景深,1/320的快門讓照片不會因為拍攝人物高速跑動而出現(xiàn)虛的情況。后期做了單張的HDR,增加超現(xiàn)實的感覺。
8-15L隨拍,收到了8mm的焦距F8的光圈,考慮讓人覺得有種小行星的感覺特別找了一個樹多的地方拍。后期直接做成了黑白。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TS-E24都市,想拍無人的街道,但是又不想讓街道徹底沒有生氣,特別找了一個十字路口用了ND400的中灰鏡,再紅綠燈到紅燈的時候按下快門,等紅燈的人被相機記錄了下來。后期也是直接就調(diào)整成了黑白。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MP-E65,微距昆蟲,5倍放大,F(xiàn)16的光圈,用腳架慢慢接近,用了一只580閃燈從左上角打光。后期適當增加了對比度和飽和度。
MP-E65,微距水滴,放大4倍,F(xiàn)16的光圈,用腳架慢慢接近,用了一只580從正上方打光,鴨子玩偶就放在水滴的背后,讓他的倒影印到水滴重。后期增加了對比度。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14L,德欽風光,光比很大,對底面測光,F(xiàn)8光圈。后期因為天空過曝了,采用了減少高光的方法,找回天空細節(jié),再增加了云彩的對比度。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100ZE,拍淘寶產(chǎn)品,用了三只燈,一只燈把背景打曝,左側(cè)用了一只燈作為主光,頂上用了一只燈補光。后期增加了對比度和飽和度。
小述 作品
更多作品請點擊
100ZE,拍產(chǎn)品,用了兩只燈,一只燈把背景打曝,左側(cè)用了一只燈作為主光。后期增加了對比度和飽和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