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盾】(dùn)
“盾”,象形字。
金文的“盾”字像盾牌的形狀。中間一豎,是小篆盾牌的把手,人手執(zhí)盾之處,稱為“盾鼻”。也有的金文把“盾”字中間或?qū)懽鲗嵭?,或從“十”,皆為“盾鼻”的象形。今體“盾”從人,從一,從自:“人”是仰頭之人;“一”為手持盾之處;“自”為“身”省,表示身體——“盾”即為人仰頭用盾牌遮擋身體來保護自己。“盾”的本義為盾牌,是一種古代打仗時防護身體的護甲,能遮擋矛、箭、刀、劍的攻擊?!岸堋庇謴娜耍瑥氖?,從目?!笆睘樗拿姘朔?,“目”為眼睛,這里可理解為打仗時,手持盾牌,眼觀四方,方能有效保護自身,消滅敵人。
盾是古代作戰(zhàn)時用來抵御刀劍等進攻的防衛(wèi)型兵器。我國原始社會就有簡單的盾,以后種類和形制越發(fā)完備,又稱為“干”、“牌”等。《方言》九:“盾自關(guān)而東或謂之瞂,或謂之干,關(guān)西謂之盾。”盾在關(guān)東稱為“瞂”或“干”,在關(guān)西稱為“盾”?!夺屆酚涊d:出于吳地大而平的盾叫“吳魁”,出于蜀地脊部隆起的盾叫“滇盾”。再如步兵用的盾稱“步后”,車上用的盾叫“子盾”,騎兵用的盾叫“旁柳”等。最初的盾由木、竹制造,后來出現(xiàn)了皮革、銅、鐵為原料的盾。
盾的形體多為長方形、圓形或梯形。表面涂以色彩及圖式。背后有握持的把手,通常與刀、劍等兵器配合使用。木盾外側(cè)裝有鐵護手,盾牌表面包有皮革,以防箭、矛和刀劍的攻擊,并繪有彩色圖案、標志、徽章等,作戰(zhàn)時用皮帶系于手臂或執(zhí)其把手,行軍時以盾內(nèi)側(cè)皮帶掛在背后。我國明代還發(fā)明了與火器并用的盾牌,盾內(nèi)藏有火器或箭,接近敵人時,既可發(fā)起進攻,又能有效地掩護自己。隨著火器的應(yīng)用,盾在戰(zhàn)爭中已經(jīng)很少使用,但因其方便實用,至今仍普遍裝備于防暴警察,以用來抵擋石頭、酒瓶等物的攻擊。
“盾牌舞”是漢族的一種民間舞蹈,流行于閩贛蘇浙等地。舞者一般右手持短刀、左手拿盾牌,或者與持叉、棍者對打,表現(xiàn)的是兩軍對壘破陣互相攻守的場面。
“盾”是防御性武器,“矛”是進攻性武器。古代有個賣矛和盾的人,一會兒說他的盾堅不可破,一會說他的矛無堅不穿,結(jié)果被“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反問噎得啞口無言。后來就以“矛盾”連用比喻互相抵觸的言行或事物,用“自相矛盾”表示事物之間互相排斥對立,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對方的觀點來反駁對方。
盾,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大塊擋牌背后有加固條,加固條上有抓手。有的甲骨文寫成會義字:(申,護身擋牌)(十,“又”的變形,表示持握),表示手持護牌,舉在頭上,重點保護頭部。金文將甲骨文字形中的擋牌寫成“直”,將甲骨文字形中的“十”(又)寫成。篆文將金文字形中的“又”寫成,將金文字形中的“直”寫成。造字本義:名詞,古代士兵作戰(zhàn)時使用的護身硬牌,可以抵御矛槍進攻;士兵一手持盾保護頭部,一手持戈戟進攻。隸書繼承篆文字形。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盾,瞂也。所以捍身蔽目。象形。凡盾之屬皆從盾。
附二 白話版《說文解字》:
盾,盾牌。是用來擋護身體、蔽護頭部的防護武器。字形像盾牌的形狀。所有與盾相關(guān)的字,都采用“盾”作邊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