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漢以
2019-06-18
北宋大詩人蘇軾,不僅是詩人,而且是佛教道教皆通的奇人。他那“禪意”的詩詞,堪稱千古絕唱,影響深遠!現(xiàn)從“詩詞天地”中,以蘇軾十首詩詞,品嘗---詩詞中的人生滋味!
一《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從杭州被調(diào)任密州,雖然是被降職了,可蘇軾并不懊惱,因為這會離蘇轍更近,兄弟團圓也就方便些。可不知為什么,兩個人都在山東,這一年的中秋節(jié),卻沒能團聚。望著天上的圓月,酒醉的蘇軾竟然埋怨月亮故意與人們過不去。
世上本就沒有十全十美。如果人們要因為不能十全十美而感傷,那是大大的沒必要了。人這一輩子,有些事是出乎意料的,有些事是情理之中的,有些事是難以控制的,但無論發(fā)生什么事,都別忘了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得失了無憂,來去都隨緣。世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
二《望江南·超然臺作》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公元1069年,王安石變法正式開始。由于與王安石持不同政見,公元1071年,蘇軾自請離京,赴杭州就任。
然而沒過多久,他又被調(diào)往密州。他來到密州時,密州正處在“蝗旱相仍,盜賊漸熾”的緊張局勢里。
一年后,他把這里治理得井井有條,重修城北舊臺,命名為“超然臺”。誰都會懷舊,誰都會思鄉(xiāng),誰都會為壯志未酬而傷感??墒?,整天沉浸在這種情緒里就會回到故鄉(xiāng)了嗎,夢想就會實現(xiàn)嗎?不要對著老朋友思念家鄉(xiāng),那樣就會使思念倍增,既然無力改變現(xiàn)狀,又何必用感情來折磨自己呢?
如果把眼前的時間都用來懷舊和傷感,那么這一段時間也是傷感的,繼而它也會“舊”。與其懷舊,不如憐惜眼前,珍惜當下。
三《西江月·平山堂》
看破人生路,萬事轉(zhuǎn)頭空。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皆夢。
這首詩是為懷念恩師歐陽修所作。十年前,蘇軾和恩師把酒言歡,不料此次聚會竟成永訣,次年恩師就仙逝了。而這十年中,自己官場坎坷,嘗遍人間冷暖。作者撫今追昔,感慨歲月蹉(cuō)跎(tuó)、遭遇坎坷、人生如夢?!靶菅匀f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皆夢?!?/span>
歐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嘗不是在夢中,終歸一切空無。不要輕言東坡消極,或許正是心懷此念,他才得以坦然面對紛至沓來的政治打擊。
我們所追求的功名利祿,只不過是人生中的幻光。人生既然不過虛幻,政治失意與挫折,算得什么呢?人生要想過得去,惟有看破得失,看淡功名利祿,才能坦然面對挫折,笑看自己的人生。
四《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jiǎn)驢嘶。
人的一生,輾轉(zhuǎn)各處,像什么呢?正像到處飛的鳥類。到處飛是鳥的命運,各處奔波是人的命運,我們在哪里留下痕跡,停留何處,都是偶然,也是必然。無常,是人生本來的稱謂。
人生,是一系列不期然而然、期然而不然的偶然。既然如此,我們也便不必在意生活奔波。曾經(jīng)親密無間的兩人,因為命運各奔東西,這無可厚非,都是偶然的事,所以不用放在心上。人生充滿了偶然,而我們則需要用一種必然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些偶然。
五臨江仙·送錢穆父》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pín)。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這是一首送別詞。作者為摯友錢穆父送別所作。前半段“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jūn)”,是對友人高風亮節(jié)的贊賞,也是蘇軾的自我寫照。
古人曾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闭纭叭松缒媛?,我亦是行人”。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間的過客,又何必計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人生中有太多的過客,不管你有多么的不舍,過客始終都是過客,總有一天會離開。
我們能做的,就是學會放手,用豁達的胸襟,浪漫主義的情懷,把送別的壓抑情緒一掃而空。
六《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直面人生風雨,一蓑煙雨任平生。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寫自蘇軾被貶黃州的第三年。蘇軾和大家一起出行游玩,中途遇到大雨,同伴狼狽躲雨,卻只有蘇軾不以為意。在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時,選擇我行我素,有一種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因為人生的風雨和自然界的風雨沒有不同,都是一會晴天一會雨天,習慣就好。
人生,就像泰戈爾一句詩:天空沒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社會人生中的風雨、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
七《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寫下這首詞的時候,蘇軾妻子王弗已經(jīng)去世十年。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jié)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上烀鼰o常。這天是愛妻的忌日,蘇軾夜里終于夢到了妻子,感傷之余,寫下這首詞。人的一生,誰也逃不了七情六欲,悲歡離合,生老病死,這都是人之常情。
有時候,有些事,不是經(jīng)常想念,但絕不是已經(jīng)忘卻。這種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難以消除。很多事是無法控制的,那就控制一下自己。每時每刻把這種情緒擺在心里,寫在臉上,毫無意義。因為生老病死,悲歡離合,你我總得經(jīng)歷。
八《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婉轉(zhuǎn)深沉皆浮云,人間有味是清歡。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寫這首詞的時候,蘇軾從黃州遷往汝州。官場的壓力有所緩解,朝廷想要重新起用蘇軾。
蘇軾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表達出他對淺煙疏柳、香茶春蔬的喜愛,更是對人間淡然諸事的喜愛。
許多不公平的經(jīng)歷,我們是無法回避,也無從選擇的。我們只能接受已經(jīng)存在的事實并進行自我調(diào)整,因此,人在無法改變不公和不幸的厄運時,應放平心態(tài),坦然接受。
總有一天峰回路轉(zhuǎn),一切都會好起來,平淡日子才是真。
九《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此身飄搖無處尋,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蘇軾當年的烏臺詩案牽連甚廣,王鞏王定國就是那個被牽連最深的人。但是王鞏被貶卻毫無怨言,對蘇軾不曾責難一句。
王鞏被貶時,他的歌伎毅然隨行,這讓蘇軾深深折服,所以寫下這首詞,贊賞寓娘的品格。千里隨行,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毅然氣節(jié)不改,蘇軾問她如何做到的呢?寓娘說: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每個人都渴望身心的安頓。我們希望生活不再漂泊無定,內(nèi)心不再恐懼、擔憂,一切不再讓我們?nèi)绱似v不堪,但生活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變故。
真正的安頓,是內(nèi)心的安頓。心若沒有了歸宿,到哪里都是流浪。
內(nèi)心安定,波瀾不起,那么自然可以隨遇而安,處處皆是故鄉(xiāng)了。
十《題西林壁》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公元1084年,蘇軾終于結(jié)束了他的黃州團練副使生活,奉調(diào)汝州。在路過九江時,游覽廬山,寫下若干首詩,而這一首,是最后的總結(jié)。身處廬山之中,看到的一切峰巒和流水都只是廬山的一部分,而非整體。有時候,我們所得非所見,所見非所感,所感非事實。
我們看到的是非對錯其實并非真正的是非對錯,因為我們的眼界會被事物本身所遮擋,同時,又會受自己的好惡所左右。
很多時候我們身在局中,會被眾多繁雜的事務蒙蔽雙眼,走不出來,但自己作為旁觀者時,就能看出利弊來了。所謂,當局者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