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鐵道兵戰(zhàn)士后才真正了解鐵道兵的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我們鐵道兵部隊保持和發(fā)揚戰(zhàn)爭年代那種不畏艱險、一往無前的傳統(tǒng)作風,風餐露宿,沐雨櫛風,志在四方,艱苦奮斗,為國家新建了一條又一條的鋼鐵大道,被國人譽為“鐵道建設的突擊隊”。共新建鐵路干、支線12590多公里,約占全國同期新建鐵路總數的1/3。在完成上述任務中,涌現出以“登高英雄”楊連第、“硬骨頭戰(zhàn)士”張春玉、“雷鋒式的好干部”梁忠孟為代表的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和以“楊連第連”、“抗洪搶修模范 連”、“唐山抗震救災搶修突擊連”、“唐山抗震救災搶修先鋒連”為代表的一批先進集體,無數的干部、戰(zhàn)士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種無私無畏的獻身精神,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
背 上了那個行裝扛起那個槍,雄壯的那個隊伍浩浩蕩蕩,同志啊你要問我們哪里去呀,我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離別了天山千里雪,又見那東海萬傾浪。才聽塞外 牛羊叫,又聞那個江南稻花兒香。同志們那,邁開大步哇,朝前走啊,鐵道兵戰(zhàn)士志在四方。兵歌縈回,往事歷歷:——這是二十幾年前我入伍時學唱的一首在鐵道 兵最流行的歌曲。叫《鐵道兵戰(zhàn)士志在四方》。
我們下到老連隊之后才感受到新疆的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炎夏那是出了名的,晝夜的溫差之大,大風和著沙子的狂妄,親身的感受了古人筆下“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的境遇演示。
每 當我出差搭乘火車在天山萬壑中穿行、在云里霧間飛奔時,無不感慨萬千;沿途崇山峻嶺,沿途層巒迭障,沿途郁郁蔥蔥,沿途風光旖旎。蜿蜒的路基向前延伸,無 盡的情絲縈繞著我,很多當年的戰(zhàn)友連一個山洞都沒打通就退伍了,很多當兵的人修通了鐵路就又奔赴了新的戰(zhàn)場;在施工中傷亡如此之大,相當于每公里傷亡一個 人,為了這條線,今天的人們,鐵道兵付出的太多了,我們鐵道兵太偉大了。的確,這支部隊的光榮就和奉獻緊緊相聯,樂觀也與艱苦相輔相成。那段歲月,在蜿蜒 四百多公里的南疆線上,到處是沸騰的場面,到處有頻傳的捷報;風槍轟鳴聲,汽車喇叭聲,開山炮的巨響,推進機的吼叫,天山腹地一條條隧道在貫通,幽谷河 澗,一座座橋梁在崛起。
天 山腹地的隧道,就在山肚子里轉了個大圈,堪稱南疆線上一大奇觀!閃光的鋼軌,穿山跨澗,洋洋灑灑,祥云在腳;隧道的進出口立體交叉在一個坡面上,上下呼 應,高低相望,像兩顆璀燦的明珠,流光溢彩,斗奇爭妍;兩座高聳的大橋,拔地而起,如巨蟒臥巒,似二龍戲水,橋隧相連,錯落有致……兩千七百多米長的路 軌,以千分之十八的坡度、四百米的曲線半徑,在大山的肚膛里曲折回環(huán),呼進涌出,像一只巨大的燈泡鑲嵌在天山。因此它也被形象地稱為“燈泡隧道”。
天山上、開都河旁、博斯騰湖畔數萬鐵道兵官兵穿著工裝戴著安全帽扛著風槍浩浩蕩蕩地進山了。逢山筑路遇水架橋,風餐露宿沐雨櫛風;
帶 著對第二故鄉(xiāng)的眷戀之情,捧著對戰(zhàn)友的思念之心我只要一有機會就會來到離別二十多年的新疆,來到當年的營旁,此刻,我們的心就象大海的波濤久久不能平靜, 同時也感到無比的興奮和自豪。遙想二十多年前,我們還是風華正茂時期,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我們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毅然離開家鄉(xiāng)、離開親愛的父母,來到 部隊參加祖國建設和邊疆建設,我們給這里帶來了生機、帶來了文明、帶來了希望。這里的一草一木,一溝一洼都留下了我們難忘的足跡,這里的每一寸熱土都訴說 著當年鐵道兵的每一個動人的故事。我們把火紅的年華、壯麗的青春都奉獻給了這片熱土。想起真誠的戰(zhàn)友之情,是那么的感動著我們一生,高尚品格、火一樣的熱 情一定會永遠溫暖我們失落蒼涼的心扉。
鐵 道兵撤消時,我已經離開了軍營,沒能和戰(zhàn)友們共度那個特殊日子。據說那天許多部隊都舉行了告別軍旗儀式。在天山腹地,在戈壁沙灘,在隧道口,在橋梁上,在 祖國東西南北駐扎鐵道兵的地方,當軍旗徐徐降落、指戰(zhàn)員們向它行最后一個軍禮時,隊伍中泣不成聲、一片嗚咽,以致駐地附近的干部群眾也為之動容,被感動得 紛紛落淚!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而鐵道兵這支特殊隊伍卻是“流水的營盤鐵打的兵”。鐵道兵,作為一個兵種,它已從我軍序列中悄然而去;但是作為一個集體,它又在改革大潮中昂揚而來。
而今已是快50的 人了,對當年的回憶、戰(zhàn)友間的情意回味無窮,也只能在有限的戰(zhàn)友聚會中得以滿足。喜氣洋洋、情意濃濃,我們終于又走到了一起,當我們擁抱在一起的時候,談 談過去,談談今天、再談談未來,幾句話怎能訴說完多年的情和意。細想起來當了一名鐵道兵真的是非常幸福,我一點也不后悔,我這一生當了一名鐵道兵。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