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譯文:
鳳凰臺上曾經(jīng)有鳳凰鳥來這里游憩,而今鳳凰鳥已經(jīng)飛走了,只留下這座空臺,伴著江水,仍徑自東流不停。
當年華麗的吳王宮殿以及宮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沒在荒涼幽僻的小徑中,晉代的達官顯貴們,就算曾經(jīng)有過輝煌的功業(yè),如今也長眠于古墳中,化為一抔黃土。
我站在臺上,看著遠處的三山,依然聳立在青天之外,白鷺洲把秦淮河隔成兩條水道。
天上的浮云隨風飄蕩,有時把太陽遮住,使我看不見長安城,不禁感到非常憂愁。
注釋:
【鳳凰臺】在金陵鳳凰山上。據(jù)《江南通志》載:“鳳凰臺在江寧府城內之西南隅,猶有陂陀,尚可登覽。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鳥翔集山間,文彩五色,狀如孔雀,音聲諧和,眾鳥群附,時人謂之鳳凰。起臺于山,謂之鳳凰山,里曰鳳凰里。”
【江】長江。
【吳宮】三國時孫吳曾于金陵建都筑宮。
【衣冠】指的是東晉文學家郭璞的衣冠?!,F(xiàn)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園內。一說指當時豪門世族。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紳。
【三山】山名。據(jù)《景定建康志》載:“其山積石森郁,濱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連,故號三山。”
【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經(jīng)南京后,西入長江,被橫截其間的白鷺洲分為二支。
賞析:
李白很少寫律詩,而《登金陵鳳凰臺》卻是唐代律詩中膾炙人口的杰作。此詩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說是作者天寶年間,被排擠離開長安,南游金陵時所作。
全詩八句五十六字,以詩人登臨鳳凰臺時的所見所感而起興唱嘆,既發(fā)思古之幽情,復寫江山之壯觀,最后又以詠嘆政治憤懣作結。歷史、自然、社會,俱是宏觀,而又不失其真切。此詩氣韻高古,格調悠遠,體現(xiàn)了李白詩歌以氣奪人的藝術特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