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格”是我國書法史上臨帖寫仿的一種界格,又叫“九方格”,即在紙上畫出若干大方框,再于每個方框內分出九個小方格,以便對照法帖范字的筆畫部位進行練字。
九宮格相傳為唐代書法家歐陽詢所創(chuàng)制。歐陽詢書“九成宮醴泉銘”,嚴謹峭勁,法度完備,是其晚年的得意之作,向來被學者贊譽為“正書第一”,仿習者甚多。為方便習字者練字,歐陽詢根據(jù)漢字字形的特點,創(chuàng)制了“九宮格”的界格形式。九宮格,中間一小格稱為“中宮”,上面三格稱為“上三宮”,下面三格稱為“下三宮”,左右兩格分別稱為“左宮”和“右宮”,用以在練字時對照碑帖的字形和點畫安排適當?shù)牟课?,或用作字體的縮小與放大。
至元代,書法家陳繹曾進一步發(fā)展了九宮結構。他在《翰林要訣》中說,為適應臨字時點畫疏密、各有停分、界畫勻布的要求,改橫豎三宮為橫豎九宮,成九九八十一宮,這樣更便于精確臨摹。到了清朝,書法家蔣驥在其所著《讀書法論》中,又根據(jù)漢字字體結構特點和形體的不同,刪繁就簡,變九宮格為四種形式:一、把原九九八十一宮,橫豎各去掉三宮,變?yōu)榱鶎m。二、把三十六宮的左、右兩行十二宮去掉,成二十四宮,適宜書寫長方體字;或把上、下兩行十二宮去掉,亦成二十四宮,宜于習練扁平體字。三、將三十六宮形變成雙回字形,用以寫方體字。四、將三十六宮形變成田字形,并在上二宮從同一頂點各畫條對角線,形成一個人字,用以書寫蓋似人字形的字。這樣似乎還不簡便,通過長期實踐,后人又改進了兩種簡明實用的習字格:一為田字格,一為米字格。田字格是在方框中畫一“十”字,分成四格,按此格習字,便于安排字的間架結構、重心和筆畫的斜正疏密。米字格是在田字格的基礎上再畫兩條對角線,形如米字,此種方格類同蛛網,習字時便于判斷全字和各單筆的位置。
上述九宮格和變九宮格,今天初學字者仍然使用。不僅適于學習毛筆字,也適于學習硬筆書法。待到基本上掌握了字的點畫、結構、氣勢等等,即可脫離“九宮格”等界格,縱筆自由馳騁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