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逍遙子
來源:老子道德經(jīng)(ID:LZDDJ-1)
《莊子·知北游》中曾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安靜沉默的人,往往更富有力量。
在莊子眼中,懂而不言,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正如人的一生,有些凝練的智慧,往往不需多嘴多舌。
沉默,是一種境界
古人有云:“水深不語,人穩(wěn)不言?!?/p>
水深的湖寂靜,博學(xué)的人靜默 。
《莊子·知北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叫智先生的人想搞清楚“道”是什么, 他便一路向北,遇到了一個叫“無為謂”的先生。
于是,他便向其請教:“先生,如何才能知道,安道,得道呢?”
正當他期待著“無為謂”的高談闊論時,卻發(fā)現(xiàn)“無為謂”一直是面帶微笑地看著他,默而不語,一言不發(fā)。
智先生感覺自己受到了戲耍,便頭也不回的憤怒離開了。
他又繼續(xù)向南走,這次他遇到了人稱“狐闋山”的誑倔先生,于是,他又提出了那三個問題。
誑倔先生說:這個不難,我且給你細細道來。
可正當他準備長篇大論一翻時,卻憋紅了臉,半天吐不出一個字,明明覺得自己都知道,可就是“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
智先生見如此,怕耽誤行程,便又是頭也不回的一路小跑。
這次,他決定一路向西,上昆侖山。
他見到了黃帝,又提出了那“哲學(xué)三問?!?/p>
黃帝答道:“非思非慮,方懂道。不處世,不為人,能合道。無方向,無路線,才能得道。”
智先生,卻略帶抱怨地說:“無為謂”和”誑倔”兩個騙子,什么都不懂,害我白跑一趟。
可黃帝卻說:“無為謂才是真懂道,誑屈只是裝懂道,懂道者不談?wù)摰溃務(wù)摰勒卟欢?,而我和你終究只是門外漢!”
智先生似有頓悟地說:“無為謂不回答我,莫非是上智,但誑倔有貨說不出,可能是中智。而你我于此高談?wù)撻煟皇窍轮???/p>
其實,言中有曲故,有時候語言并不能精確表達真相。
“無為謂”先生的沉默并不是曲高和寡,而是看透一切后所選擇的淡然和謙遜。
所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很多時候,說,是一種小聰明,而沉默,卻更加高明。
古龍曾說:“越是沉默寡言之人,其言語便越可貴?!?/p>
言多必失,往往那些叫得響、到處炫耀的人,基本沒有真才實學(xué),也從不估量自己的實力。
一個真正成熟且博學(xué)的人,總是沉默少語,他們一般不會喋喋不休,而一出言,必定能撥云見日。
而我們也終將明白,沉默是一種境界,無言是一種智慧。
你的沉默,自有力量
蘇軾說過: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
沉默,是靜以修身,厚積薄發(fā)的力量。
天天嘰嘰喳喳的小燕雀可能是“無志之輩”,真正有長遠目標的人會默默積蓄力量,動須相應(yīng)。
從前,有一個君王,繼位三年,全然不理朝政。
有大臣勸諫,以隱喻的方式對他說:“森林有只鳥兒,三年來不鳴不叫,靜默無聲,這是為什么?”
君王回答到:“不鳴叫,是審時度勢,觀察誰是忠是奸,不展翅,是暗中積蓄力量,待到羽翼豐滿,便能一飛沖天。你放心,此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果然,半年之后,君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親自執(zhí)政,并誅殺了與他一起玩樂的奸宦,提拔忠賢,頒布新令,使國家迅速崛起,并使天下歸服。
一段時間的沉積與沉默,是反思與積淀,默默無聞的付出,是韜光養(yǎng)晦的低調(diào)。
有智慧的人,都懂得在暗中積蓄力量。
耐得住沉默,才能享的了喜悅。
學(xué)會沉默,讓自己的心沉靜下來,讓沉淀的積累在人生中綻放光華,方可在人生之路越走越遠。
你的沉默,自有力量。
▽
生命是一個輪回的過程,人如不懂沉寂,就得一輩子漂浮。
沉淀累積是靜,厚積薄發(fā)是動,中國自古講究剛?cè)岵?,陰陽調(diào)和。
只有動靜結(jié)合,在喧鬧中沉靜,在寂靜中敦厚,方能撥云見日,厚積薄發(fā)。
心靜了,陽光會涌進來,沉默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智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