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谷類、薯類和水果蔬菜類食物,純碳水化合物食物還包括糖果、酒類、飲料等。乳糖是哺乳動物乳腺分泌的一種特有的碳水化合物,一般僅存在于乳制品中。乳糖在不同動物的乳中含量略有不同,常見的幾種動物乳中的乳糖濃度:人乳為7.0%;牛乳為4.7%;馬乳為2.6%;綿羊乳為4.4%;山羊乳為4.6%.
能量充足(碳水化合物充足),蛋白質(zhì)和脂肪的攝人不足,是我國農(nóng)民處于溫飽階段的基本膳食特征,表明當時食物營養(yǎng)還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隨著城市住戶的增長和市場食品供應的豐富,從1982年、1992年和1995年的全國營養(yǎng)調(diào)查和部分省市營養(yǎng)資料來看,居民消費正在發(fā)生變化,糧食消費量普遍逐漸減少,動物性食物和蔬菜水果的消費量明顯增加。
我國18~65歲的居民平均的糧食消費在112~169kg/年之間。從1990~1995年的資料看來,谷類能量的比重多有下降,北京由51.9%減少到49.7%,河北由65.9%減到56.5%,廣東、四川、寧夏保持1990年水平。城市居民的蔬菜水果消費量迅速增加,除了寧夏外,其余省市蔬菜的攝人量比5年中增加了40%~116%(1995年資料),水果增加幅度也較大,大多數(shù)在70%以上,僅寧夏持平。蔬菜水果是膳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消費量增加,有利于保持平衡膳食特別是提供多種來源的碳水化合物。
全國調(diào)查資料顯示,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最高值占80.1%(甘肅、陜西),最低占51%(廣東)。膳食中64%的碳水化合物來源于糧食類食物,大約7%來源于蔬菜和水果(城市9.4%,農(nóng)村6.4%)。由于碳水化合物的營養(yǎng)作用一直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所以國內(nèi)有關(guān)攝人量、特別是碳水化合物來源等方面的資料較少。來自FAO的資料顯示碳水化合物攝人量在全世界均呈下降趨勢。碳水化合物的攝人量的問題應該引起重視。
根據(jù)我國膳食碳水化合物的實際攝人量,參考國外對碳水化合物的推薦量,建議除了2歲以下的嬰幼兒外(<2歲),碳水化合物應提供55%~65%的膳食總能量。這些碳水化合物應有不同來源,包括淀粉、抗性淀粉、非淀粉多糖和低聚糖類等碳水化合物。還應限制純熱能食物如糖的攝人量,提倡攝人營養(yǎng)素/能量密度比值高的食物,以保障人體能量充足和營養(yǎng)素的需要,以及改善胃腸道環(huán)境的需要和預防齲齒的需要。建議中國碳水化合物適宜攝人量低于1988年的建議值(從1988年60%~70%到55%~65%),是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我國碳水化合物的實際攝人量實際上是逐年下降的,特別是城市居民,小樣本的調(diào)查均在50%左右。二是基于流行病學調(diào)查和基礎(chǔ)研究資料,慢性病的發(fā)生和碳水化合物占能量的70%或60%關(guān)系不大,重要的是碳水化合物的來源應為多種食物。另一方面,營養(yǎng)素缺乏在我國仍占有一定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建議值相對下調(diào),有利于提高居民動物性食物的攝人量和微量營養(yǎng)素的水平。如果蔬菜水果和抗消化淀粉的能量值以2為系數(shù)計算,隨著居民蔬菜、水果攝人量的提高,居民每日攝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總量并不會減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