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碧月
來源:老子道德經(jīng)(ID:LZDDJ-1)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各位善友同修:大家早上好!這里是日行一善共修平臺,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開始今天的美好之旅。
禍福吉兇,都是自身的因果業(yè)力。
佛家說:“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心底敬佩道德高尚的人的人,只能算作明白事理,而真正做到自利利他的人,才是真正的圣人。
圣人在任何時候行事都遵守做人之道,那何為做人之道呢?
不外乎這三點:不忘恩情,不失誠信,不傷人心。
1
不忘恩情,是做人的根本
《法句經(jīng)》中說:“行惡得惡,如種苦種,惡自受罪,善自受福?!?/strong>
善,是人生之初的良好本性。人活一世,要懂得常與人為善,且心懷感恩。
懂得感恩的人,才能用心感受他人的善意以及生活的美好。
從前,有個少年人,父母雙亡,家中貧困。
他讀書習武十分刻苦,卻無以為生,只得來到家附近的水邊垂釣,用釣來的魚換口飯吃,卻是饑一頓飽一頓的。
水邊上有位老人家,為人家漂洗紗絮為生,被喚為“漂母”,看著他可憐,便每日將自己的吃食分與他,日日如此,從不間斷,少年人特別感激她。
后來,少年人憑借著自己的才能,被封了侯,始終記著漂母的一飯之恩,派人四處打探漂母的下落,以千金相贈報恩與漂母。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nbsp;
別人幫你是人情,不幫你是本分。
這世間本沒有什么理所應當,哪怕是父母,親人,兄弟姐妹。
而當今社會,有一些年輕人,好吃,懶做,不知感恩,不懂得回報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只會一味地向父母索取,讓人避而遠之。
做人,要時刻記得別人對自己的好,在不能償還的情況下,也要銘記于心。
這樣才不至于寒了人心,失了根本,再次遇到困難的時候,才能獲得他人的幫助與溫暖。
2
不失誠信,是做人的原則
佛經(jīng)中說:“能如說修行,利益諸眾生?!?/strong>
佛菩薩的修行,一定是言行如一,說到做到的。足以可見,誠實守信的重要性。
人一旦喪失了誠信,就很難再獲得他人的信任與尊重。
而不守信的名聲也會伴隨一生。
從前,有個商人帶著一批貨物在水中航行,忽然,下起了大雨,一股大浪襲來將商人卷入水中。
商人大喊救命,這時附近的漁夫趕到,商人趕緊道:“快救救我,我給你一百兩作為報答?!?nbsp;
漁夫把商人救了起來,可商人卻只拿出了十兩銀子,說:“這是你的報酬?!?nbsp;
漁夫不接,說道:“你許諾的可是一百兩,并不是十兩?!?nbsp;
商人卻說道:“你怎如此不知足呢?一下子得了十兩還嫌不夠?”
漁夫說:“雖然是這么個道理,但是你許諾給我一百兩,就該兌現(xiàn)諾言?!?nbsp;
商人搖了搖頭,不再搭理漁夫。
過了一段日子,商人的船又觸礁翻了,那位漁夫也恰巧經(jīng)過,商人喊道:“救救我,這次給你三百兩銀子?!?nbsp;
漁夫劃過,頭也不回地說:“喊相信你的人來救你吧?!?nbsp;
最終商人被淹死了。
《警世通言》里說:“吃一分虧,受無量福。”
與人相處應真誠相待,說話應恪守信用,說到做到,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商人便是因不守承諾,最終丟掉了性命。
不守誠信是違背道德的行為,不止會遭受道德的譴責,還會產(chǎn)生信任危機。
人活一世,一朝失了誠信,就會淪為孤雁,無人再愿與之交往。
誠信是立身處世的根本,做人唯有誠實守信,才能在社會上立足,獲得他人的信任,處處受到他人的歡迎,從而獲得更多的機會,方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3
不傷人心,是做人的修養(yǎng)
佛經(jīng)有云:“出言當稱意,義明語相關,悅意離貪瞋,柔和調(diào)適中?!?/strong>
會說話的人,說出的話既不傷人,又能以柔和的方式解決他人的困難和尷尬。
《紅樓夢》中,劉姥姥因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不得已拉下老臉去找王夫人“打秋風”,以解燃眉之急。
王夫人委托王熙鳳去接待這位窮親戚,聽說還未吃飯,便讓人送飯來,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
待酒足飯飽后,劉姥姥卻不好意思張口,鳳姐兒何等的心思,便主動說,這些年第一次見孩子,要過冬了,拿二十兩給孩子做件冬衣。
鳳姐兒看破不說破,而是以無形之中幫助了劉姥姥,也保全了劉姥姥的顏面,也為自己日后帶來了福報。
古語有云:“一言足傷天地之和,一事足折終身之福。”
聰明人不開口,亦能將事情處理得當,而愚蠢的人口無遮攔,惡語重傷他人亦不自知。
不傷人心,是做人基本的修養(yǎng),人傷了,傷口還能治愈,而心傷了,卻是再也無法愈合。
言語刻薄的人是最令人厭惡的,毫無顧忌口出惡言,無時無刻不在傷害著別人,招到他人的嫉恨,不經(jīng)意間為自己埋下禍根,終會以悲劇的方式結尾。
做人要口上留德,說話前換位思考,不傷人心,不失人心,才能收獲他人的喜愛與善意,方能與他人相處的更融洽,使自己的生活工作更和諧。
▽
《業(yè)報差別經(jīng)》告訴我們:“依止于業(yè),隨自業(yè)轉(zhuǎn)?!?nbsp;
在佛家看來,每個人的禍福吉兇,都是自身的因果業(yè)力所決定的。
做事情要順應上天的道德規(guī)律,做人亦要有底線和原則,才能長久地生存發(fā)展下去,于人于己都不會帶來災禍。
不忘恩情,才能獲得他人更多的幫助;
不失誠信,才能在社會中立穩(wěn)腳跟;
不傷人心,方能在無形中埋下福報。
愿世間的人都能做個不忘恩情,不失誠信,不傷人心之人,使自己在逆境中有人攙扶,在順境中有人共行,在困境中有人默默扶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