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們說到知識、經驗和技能 ,是構成工作能力的三個最重要的因素。
今天,就圍繞這三個因素進行學習。
我們通過自我定位,來認識自己,并不是只停留在原地。而是,要通過認識自己,學會揚長避短,讓自己在職場上,能夠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
我們所有的系列文章,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打造“個人核心競爭力”。而打造個人核心競爭力,需要不斷提高你的工作能力。
所以,我們推導出這樣的公式:
個人核心競爭力=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知識×經驗×技能
請注意:
這個公式,還不是我們最終的公式。后面的文章,還會再加上其他因素。因為,我們要通過一步一步地推導,辯證地看待職場成功的關鍵因素。這樣,對你來說,理解起來才變得容易。
好了,不拋書包了,我們正式開始今天的課程。
知識,是你了解某個領域的知識,是你了解自我與外部世界的一個參考物,它決定你的全部認知和看法。
井底之蛙,看到的只是井口大的世界;而雄鷹,看到的是無邊際的世界。這就是,不同的知識結構,導致不同的認知和看法,塑造出不同的世界觀。
知識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拋開自我固化的思維,不斷學習,你就能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這里的知識,是一種真正有價值的知識,而不是自我猜測、斷章取義、道聽途說。
知識必須滿足三個條件:被驗證過的、正確的、被人們相信的。
比如,一個蘋果,對幾個月大的嬰兒,他是沒有任何概念的。
只有在他慢慢長大的過程中,見過家人吃過、或者自己也嘗過,他就知道蘋果是可以吃的。
到讀書的年齡,家人和老師,經常告訴他要多吃蘋果,他就知道蘋果,是一種健康和營養(yǎng)的食物。
再到成年之后,他看到一本關于蘋果的專業(yè)書,他還知道蘋果的種植、品種、文化等知識。
看到家人吃蘋果,這是被驗證過的知識;
蘋果是一種健康和營養(yǎng)的食物,這是人類通過大量的研究之后得出的結論,這是正確的知識;
長大后,看到的蘋果專業(yè)書,因為這本書是根據(jù)真實的事情、數(shù)據(jù)、信息而寫出的專業(yè)書,這是可以被人們相信的。
你看,知識就是由無到有,由淺到深的一個過程。
不同的行業(yè)和崗位,需要不同的知識結構。
比如,普通的銷售崗位,它的要求相對來說就簡單??赡芤婚_始對你的銷售知識、銷售產品的知識,要求不多,只看你個人的學習能力、反應能力、性格等。
而醫(yī)生的崗位,要求很高,需要先在學校學幾年專業(yè)的知識,畢業(yè)再去積累幾年的臨床經驗,最后才有可能做執(zhí)業(yè)醫(yī)生。
如果,你想提高個人的核心競爭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大量地獲取知識。而獲取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看書,看大量的經典書和專業(yè)的書(未來,我們還會列出一系列,對你有用的職場書,不想錯過的話,可以先關注我們)。
當然了,獲取知識,并不是只通過看書這一種渠道。還可以通過跟人聊天、向專業(yè)的人請教、看視頻、看教程、聽音頻。只不過,看書是在所有的學習渠道當中,最便捷、最高效、最專業(yè)、最全面的。
你看啊,一本專業(yè)書,承載的信息量又大又全面,它把某一個知識點的方方面面都寫出來,閱讀文字比視頻和音頻更加快速和高效,價格也是最便宜的。
知識,是你勝任一份工作的基礎。
不過,只有知識,而沒有經驗,也是不行的。
如果說知識,只是理論上的認識,那么經驗就是實踐上的認知。
從理論到實踐,或者從實踐到理論,它們是反反復復的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只有兩者相結合,才能提高你的工作能力。
只講知識,容易紙上談兵,會犯教條主義;只講經驗,容易陷入被動的局面,會犯狹義的經驗主義。
比如,你想學游泳。就算你擁有豐富的游泳知識,但是你不下水,你就永遠學不會;你不去先學游泳的知識,不請游泳教練,就不斷撲通到水里,相信你不僅很難學會,還會帶來生命的危險。
想獲取經驗,就要多走出去。要多跟人交流,多動手嘗試,要多看、多聽、多想,不能走捷徑。
經驗,由時間的積累,由痛苦和失敗的塑造,由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所鍛煉。
知識和經驗的結合,能夠取得成功,但是還不夠變得厲害,還需要技能的幫助。
普及技能之前,特別要注意一點,不能把技能當成技術,它們是有本質的區(qū)別。
技術是單一的、片面的,只是單純的固定化的動作,一般都是固定在某一個專業(yè);而技能,是復雜的、全面的,需要多數(shù)動作和智力相結合,可以跨行業(yè)、跨領域。
簡單點說,技術只是純動手,而不是動腦;技能,是經常動腦,而少動手。
好,我們回到,技能本身的普及。
技能,是技術和能力的結合。也可以,叫技藝、技巧、本事。
技能,是我們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練習,而形成的一種動作方式或者智力活動方式。
比如,一個設計師,他在書上學到設計的知識,他動手積累了設計的經驗,最后通過不斷練習,形成屬于自己的設計技能。
知識和經驗,大多時候屬于淺層的,而通過技能,就能把知識和經驗變得深刻起來。
知識和經驗,需要你有意識地去理解、去思考,需要你集中注意力,要費腦筋。而這技能,能夠把意識,變成潛意識,讓你瞬間做到,不費腦筋。
比如,我們學開車。首先,要跟教練學習,開車的基礎知識;接著,按照這個基本知識,嘗試去掌握方向盤和油門,來積累經驗;最后,在知識和經驗的指導下,再大量練習,才能慢慢掌握開車技能。
技能,是有層次劃分的,分別如下:
第一層: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有了感性上的理解;
第二層:按照基礎知識,開始動手嘗試,有了基本的經驗;
第三層:通過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慢慢熟練起來,能夠自動化操作;
第四層:經過大量的不斷練習,開始精通起來;
第五層:通過上面的四個層面,反反復復地學習和實踐,變得熟能生巧;
第六層:形成自己的體系,不僅可以改良現(xiàn)有的東西,還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東西。
不同的層次技能,代表著不同的工作能力水平。
知識和經驗是基本功,技能是加速器。
知識和經驗經常是不穩(wěn)定的,技能可以把它們穩(wěn)定下來,甚至復制下來。
所以,三者之間的關系,是緊密聯(lián)系的。
這三者,從上面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來,它們之間是遞進的關系。
比如,一個會計專業(yè)的學生。首先,他在剛畢業(yè)的時候,只有會計知識,而沒有經驗和技能。
接著,在他工作半年以上,開始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這時,可以說他有知識和經驗,而沒有技能。
最后,在他工作一年以上,才算得上有知識、經驗和技能。
由此可見,經驗可以驗證知識,知識和經驗可以驗證技能。而技能又可以,重新改變知識和經驗。
這三者,也是一個不斷循環(huán)的過程。
上一篇文章,我們說過職場,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地方。
從問題的角度,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
知識,決定你看問題的高度和深度;
經驗,決定你對問題,實施的方法是不是有效;
技能,決定你能不能,快速把問題解決掉。
所以,這三者,是解決職場問題,最強大的武器。
今天內容就到這里,我們再來回憶一下,今天的重點內容。
首先,我們掌握了兩個公式:個人核心競爭力=工作能力;工作能力=知識×經驗×技能。
接著,我們詳細介紹了知識、經驗和技能的特點。
知道知識,必須滿足三個條件:被驗證過的、正確的、被人們相信的;知道經驗,要通過不斷的努力嘗試,才能積累下來;知道技能,有六個層次。
最后,我們了解了知識、經驗和技能之間的關系。明白三者,通常是一個遞進關系。三者是解決職場問題最強大的武器。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自我調查表”,根據(jù)自身的具體情況,做一個詳細分析,讓你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