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農(nóng)村小學生隨著時代變遷、家庭環(huán)境地位的變化,也形成了一些人際交往的障礙 和困難。人際交往輔導是勢在必行。我對學生們進行了一些簡單的大眾化輔導,部分特殊學生進行了個別輔導,讓學生有了交往的欲望和體會到了交往的樂趣。良好的人際交往是學生快樂的永久源泉。
關鍵詞: 人際交往 心理健康 大眾化輔導 個別輔導 策略
心理健康越來越受現(xiàn)代人所關注。健康的概念也由身體健康發(fā)展為身心健康,現(xiàn)在又包含了對社會環(huán)境適應的能力。因而,對學生進行人際交往的輔導是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現(xiàn)代教師的一項教育義務。通過人際交往輔導,初步增進學生的人際互動和學校社會適應,改進學生的人際關系,為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學校班級環(huán)境和氛圍。我把自身的一點初步探索與大家共同探討。
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后,人口增長得到了有效控制,獨生子女家庭日漸增多,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人物,四個大人圍繞一個孩子轉(zhuǎn),得到家庭的過度關心與過分期望,使得他們滋長依賴性,缺乏獨立性,以自我為中心、自私等性格。另外,孩子從小就缺少了與年齡相近、地位平等的同伴進行交往的實際鍛煉。(雖說農(nóng)村家庭不會向城里那樣每日關門閉戶,但是每家都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寶貝,與別人孩子一旦有沖突總怕自家孩子吃虧,經(jīng)常說的話是“不要與別人玩,少跟別人玩”。有錯的總是別人孩子,自己孩子永遠都是對的,如此的交往理論自然減少了與他人交往的機會。)他們往往不懂得與別人分享快樂,也缺乏關心他人的習慣。如此情境之下,影響了學生在校期間的平等交往。因此,我們有對學生進行大眾性普遍范圍的人際交往的必要性。
一、大眾化輔導的內(nèi)容與策略。
1、學生同伴的交往與溝通。
因為同學之間的交往是平等性的,學生之間在需要、興趣、價值觀等方面有一致性,交往的欲望是有的,但缺乏的是包含合作、分享的集體意識。在輔導過程中,我們要培養(yǎng)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合作與分享。首先,讓學生相互有深刻地認識。相互有了了解才能更好地相處。如:開展一些展現(xiàn)自身優(yōu)缺點的活動,“說說我自己”、“我是這樣的一個人”。其次,讓學生表達自己希望與同學交往的愿望以及與同學相處的方式。說說自己將怎樣和同學一起學習與活動。開展“我應該為同學做些什么,我能為同學做些什么”的類似活動。(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與人相處方式。)教師告訴全體學生什么是集體。“自己是既然是某某班級的重要一員,不論誰有困難都要盡力幫助他。”低段舉例,如,某同學他的筆壞了,怎么辦呢?(把自己的借給他用。低段學生易理解。)定期進行一些小組競賽活動、校內(nèi)評比活動與校際競賽活動等,讓學生懂得一損俱損,一榮共榮的集體主義精神。又如:在某一位學生發(fā)生有較大困難時,動員大家一起來幫助他,支持他,各盡一份力,明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道理。
2、學生與教師、父母之間的交往與溝通。
在學校,學生每天都要與教師交往,但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是學生永遠處于仰視狀態(tài)。學生如果害怕與教師說話就無法進行正常學習。班主任教師就必須解決這問題,讓學生懂得與教師溝通。首先,教師先放下自身身價,讓學生能體會到朋友般的感受。如:教師參與學生的課外活動項目或帶另他們開展喜歡的活動。熟悉學生經(jīng)常聊的話題,經(jīng)常能夠參與他們的談話。其次,班主任成為學生與任課教師的溝通橋梁。傳達一些學生不敢與任課教師提的建議或是相對減少某些帶有懲罰性的作業(yè)。(當然,解決的應該是合理的要求。)最后,通過討論式班會,鼓勵學生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提醒注意說話要有禮貌分寸,真誠交流。布置一些與教師交流的任務。如:在還是有顧忌時,用書面形式與教師交流問題、思想。在節(jié)日時,向教師祝福。逐步主動找老師交流。
在社會改革的大潮中,農(nóng)民工大量涌進城市謀生,撇下了孩子和老人守家,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減少;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與家長逐漸出現(xiàn)代溝,溝通就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家長有的過于溺愛,有的過于嚴格,學生也就變得“居高臨下”或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首先,對于處于“高處”的孩子進行尊敬長輩的教育,注意與家長說話的方式,不能沒有禮貌,不忘尊老愛幼的光榮傳統(tǒng)。教師與家長聯(lián)系,委婉提出溺愛之害。另外,對于過于嚴的家長,教師先與家長溝通。再讓學生主動與家長說自己想說不敢說的話。
學生懂得與教師和家長溝通,是以后學生走向社會與長輩溝通的基礎。
鄉(xiāng)村自然村較多,人口分散居住,單門獨戶家庭的學生從小更加缺少玩伴,自娛自樂成習慣了,到上學后就因缺乏與人交往的經(jīng)驗而不愿交往或不善交往。還有一些貧困家庭,單親家庭,遷居家庭等都有同樣情況。這是不利于學生的正常成長的,即使他們學習成績再好,在以后也會造成因人際交往不行,情緒波動大而出現(xiàn)滑坡。因此,我們需要對他們進行個別輔導,以促進心理健康成長。
二、個別輔導內(nèi)容與策略
家庭獨戶散居的學生往往有自閉傾向。村中集中居住的孩子,他們會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玩。但是獨居孩子沒有與人交往的欲望,不善于說話,并且說話能力較弱。他們在第一次說話時容易出錯,如果當時被他人笑話則更加刺激他不愿說話。對于這類學生,首先,我們得有足夠的耐心。如果讓他們開口說了第一句話,下一步才會好走。通過觀察他的表情行動,找出他的一項需要與人交流的愿望,針對欲望要求他與某人交流兩分鐘以上。(第一次要求時間不能太長,克服內(nèi)心障礙需要循序漸進。)還鼓勵其他善于交往的學生主動與這類學生嘗試交往。如:邀請他參加他已經(jīng)喜形于色的活動、游戲。有話說后,再鼓勵他逐步擴大交往范圍,擺脫害羞。
貧困家庭孩子容易產(chǎn)生自卑心理,把自己看做低人一等。加上社會風氣的影響,不明事理同學的嘲笑,更加使得他不愿與人交往。首先,教師自然不能有偏見,開展“什么是富裕”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強調(diào)精神富裕。家庭的富裕是父母的勞動創(chuàng)造,我們要靠自己的大腦和雙手去創(chuàng)造財富。其次,教師可以用現(xiàn)身說法,說出自己以前的艱苦,鼓勵學生艱苦奮斗也是另一種財富??朔俗员靶睦恚@類學生的交往還是會積極主動的。需要的是讓全班學生深一層地理解財富,不攀比。
單親家庭學生,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所處的這種家庭模式在社會中有很多,不用擔心,父母雖然分開了(或一方不在人世了),但是父愛母愛都在身邊(或記憶中)。如果教師賦予更多的關心,學生還是能擺脫家庭原因的更多影響。并設置一些必須由他主動與人交往才能完成的學習或活動情境。促使他與人快樂交往,忘記家庭的不幸。
遷居家庭的學生因暫時的環(huán)境變化帶來的影響,只要開展歡迎會活動,讓學生排除陌生感,調(diào)動學生熱情接受新同學,他就不會有人際交往障礙,很快融入班集體。
總之,個別輔導最需要的是教師的熱心、用心、耐心,調(diào)動學生一起來關心,這些特殊環(huán)境下的學生都能克服內(nèi)心的交往障礙和困難,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做好學生人際交往輔導,班集體就是一個有人情味的,融洽的歡樂世界,讓人被感溫馨!人際交往又是人生的一大課題。只有讓我們的學生從小學會交往的技巧,才不會在人生路上有太多的磕磕碰碰,才能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