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本是萬物復蘇,充滿希望的日子。然而在銀橋鎮(zhèn)鶴陽村委會張理南家的院子里,卻是白燭火殘,青煙難散……
▲張理南生前照片
門口的訃告上寫著:先夫張理南于2020年2月3日下午加班回家過程中突感身體不適,送附屬醫(yī)院后因心肌梗塞搶救無效于晚上20:00辭世,享年57歲。
2月4號上午,記者來到張理南家,因為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張理南的家屬遵照他的遺愿,一切從簡,取消了客事辦理。沒有挽聯(lián)、沒有哀樂,家人擔心老母親知曉消息,連悲痛的哭聲都是要壓抑著。
靈堂前,張理南的妻子王美花泣不成聲,一旁的親人默默在靈堂前哀悼著,無聲的流著眼淚。大家都說:“他太累了!
生前,張理南是大理市銀橋鎮(zhèn)鶴陽村委會的副主任,自大理市啟動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I級響應之后,1月22日至2月3日,張理南每天早出晚歸,一直投身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不是入戶排查做宣傳,就是卡點執(zhí)勤和巡查。發(fā)病當天,張理南心里掛念的,還是新冠肺炎下大家的生命安全。
▲張理南生前照片(右一)
前兩天村里有一名高齡老人去世了,按照白族的風俗是“白事當紅事辦”,一定要熱熱鬧鬧的辦一場。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時期,張理南從老人去世到現(xiàn)在,一直在該村民家里做思想工作。最后該村民也同意先把老人火化,擺在家中,等疫情過后再操辦后事。直到2月3日,張理南心里還是放不下,他決定再去村民家看看,等做完溝通工作從村民家里出來已經(jīng)是下午六點多了。
▲張理南工作照
▲張理南工作照
原本可以回家休息一下的張理南又想起了還在村口值守的工作人員,回家的步伐又轉向了去入村的各個路口查崗。晚上7點多才準備回家,途中身體不適,被人攙扶回到家中后直呼胸部疼得厲害。兒子張四軍跑到藥店買了一盒救心丸給父親服下,同時把村衛(wèi)生室的老醫(yī)生請到了父親身邊,醫(yī)生問張理南除了胸部疼,手疼不疼?張理南回答說“手疼得厲害”。見狀,醫(yī)生趕緊讓人把張理南送往醫(yī)院。
7:40分,張理南被送往附屬醫(yī)院,測量體溫時,張理南暈了過去。最終搶救無效,20:00,張理南與世長辭。
鶴陽村委會黨總支書記董余香是生前和張理南并肩作戰(zhàn)的老書記?;叵肫鸷蛷埨砟瞎ぷ鞯狞c點滴滴,這個漢子的淚水打濕了口罩。
“進入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按要求,我們要對外來人進行統(tǒng)計和排查,封堵12個主要入村路口,并在每個路口都安排專門的值守人員。另外我們也取消了頭鋪街、勸導村民們推遲辦客事,最大程度上減少村民的聚集。”董余香說:“在這期間,我們都是早上8點到位,對所有的路口進行巡查,張理南在巡查之后還要負責上報情況,13天下來,我們就天天這種跑、這種干。”
和張理南一起工作了二十幾年的董余香說著說著就哽咽起來:“這幾天他天天頂著干,他的去世對家庭來說好比是砍掉了一棵頂梁柱,對我們疫情防控工作來說就是砍掉一只手,而且……他78歲的老母親還臥病在床?!?/span>
張理南作為一名銀橋鎮(zhèn)的基層干部,不管是疫情防控,還是殯葬制度改革,都是沖在最前面的那一個。
自古以來,銀橋鎮(zhèn)都保留著土葬的習俗。日積月累,土葬的方式給銀橋鎮(zhèn)里的發(fā)展帶來了許多弊端。但說要改革談何容易,這個時候,張理南的老父親生病了,他耐心的給父親講了土葬的危害和殯葬改革的重要性,當對著病塌上的老父親一遍又一遍的說這些話時,他的心就像被刀割了一樣疼。
▲張理南家中
最后老人同意了兒子的想法,為了不讓兒子為難,更是立下遺囑:死后愿意火葬。2012年,張理南的父親離世了,悲痛萬分的張理南將父親的遺體進行火化。直到鶴云峰骨灰堂正式投入使用的這一天,他才把存放在家中整整2年的骨灰盒,慎重地存放到了骨灰靈堂中。以一個基層村干部的身份給村民們帶了個好頭。
結合大理市當前的疫情防控工作,銀橋鎮(zhèn)全體干部職工都放棄了休息,對全鎮(zhèn)32個村委會,一共排查了447名返鄉(xiāng)人員,并對147名流動人員進行管控。以張理南為主,從始至終都沒有出現(xiàn)‘脫崗’的現(xiàn)象?!便y橋鎮(zhèn)黨委書記李學忠說到。每天他都要巡查鶴陽村的12個路口卡點,時時關注村民動態(tài),并且不定期的對延期、取消客事宴請的20多家村民進行再宣傳,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扎實有效。
當?shù)弥獜埨砟系乖诹艘咔榉揽毓ぷ鞯牡谝痪€時,李學忠說:“失去這么好的一個基層干部,我們心里也非常難過。但眼下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化悲痛為力量,以更扎實的工作,更奉獻的精神,開展好我們后續(xù)的疫情防控工作?!?/span>
張理南是土生土長的鶴陽人,在家里,他是家里的頂梁柱,每天都細心照顧78高齡的老母親,他無微不至、事必躬親,母親雖臥床三年半但干凈整潔,沒有一塊褥瘡。
圍坐在一起的張理平是張理南的妹妹,當接到哥哥病危的電話時,張理平手腳發(fā)麻。她說:“平常我哥從來沒有說過身體上哪里難過,工作上也從來不拖沓。村里面發(fā)生什么糾紛,他就算吃著飯都要把碗放起去幫忙調(diào)解。我家老母親躺在床上快要四年了,一直都是我大哥來撐著照顧母親。我哥經(jīng)常對母親說,你為家里苦了很多,只有我有一口氣在著,都要照顧好您?!?/span>
在今年76歲的張利選眼中,張理南是村里巴心巴肝服務群眾的好干部?!八羌依锏捻斄褐?,在我們村里也已經(jīng)干了20多年。他盡職盡責,對群眾平易近人,群眾對他的評價也非常好。”張利選說到。
談及張理南,村民楊菊桃說:“張理南同志是我們村的好領導、好干部,這幾天疫情他天天和村委會的去村民家做工作,家里的老母親也顧不上了,他去世了,全村都很難過?!?/span>
如今,大理市銀橋鎮(zhèn)鶴陽村委會756戶共計3316名村民的疫情控制穩(wěn)定,至今無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在殯葬改革的推行中,張理南開創(chuàng)了海西片區(qū)實施骨灰寄存殯葬改革的先河。不管是疫情防控,還是殯葬改革,這一切的成果,都離不開一個叫張理南的基層干部……
作為一名兒子,他數(shù)年如一日照顧病榻上的母親;作為一名大哥及父親和丈夫,他事必躬親,樹起良好家風;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作為一名基層黨組織的干部,在疫情面前他主動請纓,在關鍵時刻選擇逆行,全力以赴地戰(zhàn)斗在戰(zhàn)“疫”一線,用生命詮譯了一名基層黨員干部的初心與使命。
山難渡、水難渡,血灑戰(zhàn)疫路;
車行處,人行處,理南護百戶!
致敬 張理南!
一路走好!
記者:鄒玲艷 黑浩川 郭鵬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