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亂五代 | 看那些武夫當政的局面



▌特別聲明:

文中所持觀點,不代表溯古追風立場;

若無特別版權聲明,均來自網(wǎng)絡轉載;

如有版權及其它爭議,請與我們聯(lián)系。

溯古追風世界歷史網(wǎng) www.xhistory.net

投稿、合作、版權爭議,歡迎勾搭微客服:976204208



亂五代--武夫當政



  當中華大地上最強盛的帝國——大唐帝國消逝后,誰也沒料到代替它的居然是亂得一塌糊涂的五代,這一亂就亂了五十三年(907—960)。五代分別為梁、唐、晉、漢、周,起于朱溫代唐,終于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后世修史者又把“五代”稱為“五季”,從春秋筆法來看,是指很不好的時代。其時,國家動亂,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中原無異于地獄。


  所謂“五代”只是指控制中國北方中原地區(qū)的五個王朝,而中國南方則一直處在“十國”的控制之下。


  五代是個絕對不討人喜歡的時代。人民不喜歡,因為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大都生不如死;后世帝王不喜歡,因為他們都不希望自己的朝代如五代一樣曇花一現(xiàn)。


  五代多武夫,從皇帝到節(jié)度使都出身行伍,他們殺戮成性,惹得天怒人怨;五代多俗臣,朱溫一怒,將唐末三十余位清流士大夫投于滾滾黃河,貴族階層從此終結,寒微之士灰頭土臉地登場,所以,五代無名臣;五代又多壞人,他們抹殺仁義道德、敗壞三綱五常,使得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將不將、兵不兵。


  于是,五代在成為亂世的同時又是一俗世。翻開《五代史》,簡直就是一部“混賬史”。到處可見殺戮,滿頁皆是辛酸。你根本無法理解中國人在那個時代怎么會變成那種無恥模樣。


  是五代的人涂抹成了那段“混賬”的歷史,還是那段歷史創(chuàng)造了一群“混賬”?這是一個很讓人思考并且應該慎重看待的問題。


  一方面,大唐帝國晚期的禮崩樂壞讓束縛太久的人突然卸去了腳下的羈絆,他們終于獲得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可以憑自己的心情隨意地無惡不作。另一方面,這些獲得了最大限度自由的人又反過來把禮義綱常踩在腳下。兩方面的合力造就了五代亂世,亂得讓今天的我們讀起那段歷史時依然痛不欲生。


  我們今天讀那段歷史,讀到的只是每個人在做著他們當時認為對的事情。但今天的我們知道,他們做的一切都讓人厭惡乃至憎恨。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他們義無反顧、鋌而走險。從五代的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旦失去了外在的約束,一個人將會變得十分的可怕。五代的人幾乎暴露出了人類最赤裸的無恥、最直接的殘忍、最干脆、最丑陋的一面。


  但是,不得不承認,五代時期也有那么幾個好人。他們處在亂世卻仍保持著自己獨立的節(jié)操,當整個中原都已經(jīng)變成地獄一般的混亂時,他們游走在“地獄”的邊緣,盡自己最大之努力想要挽回人性之善、人性之真、人性之美??上?,他們失敗了。


  武夫當政下的王朝,注定不可能長久;俗臣主持下的朝廷,注定沒有血色——這是一段地獄般的歷史。所謂的文人在這樣的時代只能發(fā)出長嘆。我們不否認在這種以殺戮為主色調的時代社會依然有了些許進步,可惜的是,這段“混賬”的歷史,早已經(jīng)把那微小的進步遮蓋得嚴嚴實實。


  那么,就讓我們來看一看五代那些人的精彩與血腥、無恥與粗俗的表演吧。


  始作俑者:朱溫


  朱溫本是反唐農民軍團黃巢的部下,因屢立戰(zhàn)功,在黃巢攻陷長安稱帝后被封為同州防御使。當時的同州實在是一處戰(zhàn)略要地:向西,它可以防備朝廷糾集的藩鎮(zhèn)軍隊;向東,它是黃巢東向進軍的必經(jīng)之地。其地位可謂舉足輕重。


  當時,河中節(jié)度使王重榮屯兵數(shù)萬,糾合各路藩鎮(zhèn)兵,以圖興復大唐。而想要興復大唐的第一步就是把黃巢趕出長安去,那么,同州就是必經(jīng)之地了。王重榮本來就是一個靠打仗發(fā)跡的藩鎮(zhèn)主,當時朱溫的兵馬遠遠不及他的一半,所以,總是吃敗仗。


  朱溫向黃巢借兵,但信件都被黃巢手下的左軍使孟楷扣住了。朱溫得知這一事情后真想放棄同州回長安殺了那廝。就在這時,他的一名手下叫謝瞳的跟他說,黃巢是個草莽,之所以能撐到現(xiàn)在這個場面,只不過是趁大唐衰落的空隙,撿個便宜。難道你還指望他以后能有所作為?你看現(xiàn)在,唐皇帝在四川一招呼,諸藩鎮(zhèn)之兵就集結起來了,這說明唐朝氣數(shù)還未盡呢。況且,我們在外面征戰(zhàn),而孟楷還鼓搗手腳。前有章邯背秦而歸楚之鑒,大王您今天就學學歷史吧。


  朱溫突然靈光大開,殺了黃巢安在他營里的監(jiān)軍,向王重榮投降。時逃亡在成都的唐僖宗聽后大喜,遙封他為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河中行營招討副使,又賜名為“全忠”。后人在這件事上認為他看清了時勢而叛變黃巢,是個徹底的叛徒??伤窃┩鞯模绻嫦胪督?,何必要和王重榮打十幾個來回呢?!


  但有一件事卻是不容懷疑的,朱溫的投降,使得早已經(jīng)陷入困境的黃巢兵團雪上加霜。不出兩年,黃巢被追兵所殺。朱溫也因為戰(zhàn)功卓著,被趕回長安的唐僖宗封為宣武節(jié)度使。黃巢的死造成了一個很嚴重的后果:由于在鎮(zhèn)壓黃巢軍團的過程中,各藩鎮(zhèn)主迅速強大,唐王朝更難以駕馭這些本就不容易駕馭的武夫了。


  朱溫無疑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員。當唐昭宗登基時,他已經(jīng)成為河南最強大的藩鎮(zhèn)主了。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宮里太監(jiān)劉季述等人囚禁了唐昭宗,企圖扶植新帝登基。朱溫在朝廷宰相崔胤的幫助下派人進宮一舉殲滅了劉季述集團,因此被唐昭宗封為梁王。


  過了不久,同樣是一個太監(jiān)——神策軍頭領太監(jiān)韓全誨聯(lián)合了一個叫李茂貞的藩鎮(zhèn)主將唐昭宗劫持到了陜西鳳翔。崔胤急忙給朱溫去信,朱溫親自率兵直奔鳳翔。


  903年正月,李茂貞出城投降。朱溫建議唐昭宗把這些總挑事的宦官全部誅殺,唐昭宗以為然。于是,宮里的太監(jiān)自然免不了一死,出使在外監(jiān)軍的宦官也沒有逃脫厄運,昭宗令各地藩鎮(zhèn)主將其全部誅殺,只留職位低而幼弱者二十幾人以備灑掃。


  后人評價朱溫這一舉措時,說他徹底鏟除了唐朝存在多年的宦官干預朝政的禍害,實在是大功一件。但這又冤枉了朱溫,他的本意完全是為了樹立在唐昭宗心中的地位,以此來壯大自己的勢力。按常理,朱溫先后救了唐昭宗兩次,唐昭宗本該對他感恩戴德。可事實卻是,唐昭宗在鳳翔時卻想殺了朱溫。


  昭宗可能被劫持怕了,在大殿上總希望有人可以保護他。當時,朱溫是最合適的人選。有一次,昭宗坐在椅子上躬腰為自己的鞋子解結??赡苁遣皇娣?,他就叫朱溫來幫忙。朱溫上前跪下而解之。昭宗示意左右衛(wèi)兵上前殺他,可左右無一人出手。等朱溫解好結,已是汗流浹背了。從那以后,唐昭宗再叫他,他常稱病不去。他的確害怕,害怕唐昭宗身邊的勇士,一刀把自己宰了。


  904年,唐昭宗還沒有消除在鳳翔的恐懼心理,朱溫又讓他走。朱溫先把昭宗遷到自己的勢力范圍——洛陽,過了不久,又派人把昭宗殺掉,接著又把殺昭宗的人殺掉。最后立了一個十三歲的小孩子為皇帝,這就是唐哀帝。


  三年后,也就是907年,朱溫讓哀帝舉行了絕跡多年的“禪位”大禮。他接受禪位,稱帝,改國號為梁,建都開封。這就是歷史上的后梁。


  907年六月一日是被后世史學家視為最黑暗的一天。這一天,朱溫結束了唐朝近三百年的統(tǒng)治,為后來想要稱帝的人開辟了一條“你一定能成功”的光明大道。他是項羽“彼可取而代之”、劉邦“大丈夫當如此也”和陳勝“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成功實踐者。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人們:世界上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


  其實朱溫并不是唐末稱帝第一人,早在黃巢起義失敗、唐僖宗由四川返回長安不久,河南的秦宗權就自稱皇帝,并與朱溫經(jīng)常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后被朱溫殺于長安。


  如果從唐末歷史來看,自安史之亂后,藩鎮(zhèn)的興起就已經(jīng)埋下了唐滅的種子。后來唐朝的幾位皇帝常常被別人趕出京城,四處避難,于是各地稱王的現(xiàn)象此起彼伏。當一個國家還可以用武力讓人民臣服時它其實并沒有亡,但當它已經(jīng)沒有武力可以使用、而又不能以禮儀來教化天下時,它的滅亡就只是早晚的事了。


  唐朝末期,皇帝昏聵無能,宦官專權,黨爭不斷??鬃釉?,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樣一個朝廷如何用禮儀去教化人們和藩鎮(zhèn)主?另外,朝廷本身掌握的軍隊雖保家有余而護國不足,那它就只能依靠武夫出身的藩鎮(zhèn)主了。藩鎮(zhèn)主們高興還可,一不高興就自己當皇帝去了。道德廉恥之于武人不過是紅燒肉里的香菜——襯托,可有可無。


  朱溫之所以被后人詬罵,或許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他既想當婊子,還想立牌坊。其實,他根本就沒有必要搞什么禪讓,也沒有必要殺已經(jīng)不成事的唐昭宗。當時天下能和他抗衡的藩鎮(zhèn)主已經(jīng)所剩無幾,他殺唐昭宗反而給人留下了話柄。第二,他戎馬一生,總以計謀取勝。這在君子那里是智慧,而到他這里就成了陰謀詭計。第三,他在位的后期,荒淫無道的作風讓老百姓以為自己所在之地就是地獄。第四,也是最主要的,他反唐又降唐最后又叛唐,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反復小人。


  用子貢的話講,紂似乎沒有那么惡毒,所以,君子一定不要做壞事,一旦發(fā)現(xiàn)你做了一件壞事,所有的壞事就都算到你頭上了。無疑,朱溫也是這樣一個人,因為他殺了唐朝皇帝,只這一件事便足以讓天下大惡都歸入他的名下。


  朱溫所以能成為后梁的開創(chuàng)皇帝,實為時勢使然。我們簡單回顧一下他的發(fā)跡史:


  877年參加黃巢起義,在“大齊”政權中任同州防御使。


  882年降唐,任河中行營招討副使。


  883年,為宣武節(jié)度使,進駐汴州,即以此為根據(jù)地,逐漸兼并鄰近勢力,擴大統(tǒng)治地區(qū),迫使河北藩鎮(zhèn)歸附,成為中原最大的軍閥。


  901年被封為梁王,與李克用父子進行長期戰(zhàn)爭。


  903年,揮師攻鳳翔,打敗李茂貞,盡除宦官,控制朝政,還都長安。


  904年,殺宰相崔胤,逼昭宗遷都于自己的勢力范圍——洛陽。


  904年八月,殺昭宗,立十三歲的李柷為帝。


  905年,殺宰相裴樞。


  907年六月廢李柷,自立為帝。


  從上可以看出,朱溫一生最重要的轉折期是在宣武節(jié)度使任上時。從后來他登基看,這一時期是他登基的資本。但正是在這一時期,他將老母接到汴州,跟老母有了如下的對話。


  朱溫:我父親讀了半輩子書,連一小芝麻官都沒有撈到。如果他泉下有知,肯定會為我現(xiàn)在的地位感到自豪的。


  朱母:朱三,你雖然發(fā)跡了,可你哥哥的孩子們還在受苦呢。


  朱溫立即派人把早已在戰(zhàn)爭中死掉的哥哥的孩子們接到了汴州。從朱溫那句得意揚揚的話來看,他當時并不想做天下罪人,宣武節(jié)度使一職已經(jīng)讓他很滿足了。他真正想要篡位,是在救唐昭宗于鳳翔、昭宗想殺他的時候。史書上記載:“全忠始定奪位之計?!?/p>


  大唐帝國是否有如史書上記載的那樣強盛,我們沒有考察論證的必要。但任何人都能看到的一點是,唐朝末期的農民反叛和藩鎮(zhèn)割據(jù)讓這個王朝陷入了萬劫不復之境地。這是兩股讓人咬牙切齒的勢力,他們都是武人,沒有多少文化。在他們縱橫天地時,破壞的不僅僅是當時的經(jīng)濟與政治,還有更重要的國家禮儀與社會綱常。


  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了禮儀與綱常,它其實已不算是一個國家,一個朝代同樣如此。朱溫雖然也是破壞者,但不過是滄海一粟。所不同的是,他敢于把早已消失殆盡的綱常禮儀徹徹底底地踩在腳下。


  說他是始作俑者,也只能說他敢殺皇帝,絕不能說他是亂五代的始作俑者。因為在他之前,早已有無數(shù)的人將道德仁義破壞無遺了,秦宗權就是其中一位。


  852年,殘破的大唐出生了兩個名人。一個是后來的吳越建立者錢镠,另一個就是后梁的建立者朱溫。錢镠出生時,據(jù)說有一條玉龍橫空出世,并驟然變?yōu)樗垺:髞?,他果然恩澤了吳越百姓。?jù)說朱溫出生時,家里紅光沖天,外人以為朱家著火了。后來,他果然把中原百姓燒得幾乎求死不能。


  賊子朱友珪


  912年七月十八日夜晚,患病多年的梁太祖朱溫病情突然加重。侍寢的人正不知該如何是好時,寢殿闖進許多人來。為首一人便是朱溫的三兒子,當時為郢王的朱友珪。后面還跟著朱友珪的仆人馮廷諤和左龍虎軍統(tǒng)軍韓勍以及他的牙兵們。所有人都提著刀,掄著劍。


  侍寢的人一見此等陣勢,哪里還顧得上皇帝,只好群起而逃。朱溫驚起,喝問:“反者是誰?”


  朱友珪接口:“不是別人!”


  父親大罵:“你這個畜生,我早知你要造反,殺父之罪,天地不容!”


  兒子再接口道:“老賊本就該碎尸萬段!”


  朱溫的病忽然就被嚇沒了,跳起來要逃。朱友珪的仆人馮廷諤大喝一聲,掄刀來殺他。朱溫繞著柱子跑了三圈,最終因年老體衰,腳步一慢,被馮廷諤追上,在他胸前捅了個窟窿,抽出刀時,把腸子也帶了出來。朱友珪命人將父親的尸體用氈子包起,就埋在了寢宮地下。第二天一早,他便假托朱溫圣旨命朱溫第四子朱友貞殺掉朱溫的二兒子(養(yǎng)子)朱友文。然后又假托圣旨,說朱友文謀反未成,而自己是平亂功臣,如今又最年長,本應繼位。在這一切后事成功安頓好后,他發(fā)喪朱溫,繼皇帝位。913年三月二十七日,僅做了八個月皇帝的朱友珪被他的三弟朱友貞逼迫自殺。朱友貞上臺后將這個已死的哥哥廢為“庶人”。


  從這段史實來看,朱友珪殺朱溫顯然是子弒父,是大逆不道之舉。所以,他身居皇帝之位的八個月內沒有臣子服他。他就破罐子破摔,縱情于淫樂,不理朝政。最終在弟弟“誅賊子”的大旗下身亡,可謂死得其所。但細讀這段關于兒子殺父親的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慘劇之所以產生,是因為“淫而不父”。


  自皇后張氏死后,朱溫便開始縱情聲色。特別是其晚年,到了無女不淫的地步。更讓人感到荒唐的是,他竟要兒媳陪其過夜,美其名曰:侍寢。當時,他的每個兒子都在外征戰(zhàn),加之朱溫確實有病在身,所以,兒媳們當是替丈夫在其床前盡孝道了。


  弒父事件發(fā)生前,重病的朱溫讓最中意的兒媳王氏去東都開封把她丈夫朱友文叫到洛陽來,意欲讓其繼承皇位。同時又讓在洛陽的兒子郢王朱友珪出任萊州刺史。(此時朱溫的大兒子朱友裕已病死)


  當朱溫將此舉說給王氏聽的時候,朱友珪的妻子也在旁邊。他將此事告訴了丈夫,而同時,命朱友珪去萊州當刺史的圣旨也到了。朱友珪見到圣旨,心頭突突亂跳。這道圣旨顯然是明升暗降,而晚年的朱溫猜忌心特別重,每每懷疑一個人的時候便先將其升職,然后殺之。另外,朱友珪認為既然大哥已死,而且朱友文又不是朱溫親生,按照傳統(tǒng)應該立長為太子。父親現(xiàn)在不遵守傳統(tǒng)(其實他父親何嘗遵守過什么傳統(tǒng)),他非但沒有繼承皇位還被流放到外面去,這口氣是無論如何也咽不下去的。這也成了朱友珪弒父的原因之一。


  況且,老父親太缺德。其他兄弟在外,妻子去給父親侍寢還情有可原,自己就在父親身邊,妻子卻還要去侍寢。這是一個男人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他決定除掉父親!而第一步就是如何帶兵混進寢宮。當時負責朱溫安全的是左龍虎軍和侍衛(wèi)親軍控鶴士兩股軍隊,他先找到左龍虎軍統(tǒng)軍韓勍,訴說自己之苦,大罵父親之無道。韓勍對朱溫的喜怒無常、亂殺朝臣很不滿,而且害怕自己有一天會被朱溫殺了,便同意造反。有了韓勍的幫助,朱友珪很容易地混進了寢宮,于是,就發(fā)生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中國有句古話叫“父親行竊,子必殺人”。大致意思是說,兒子經(jīng)??吹礁赣H偷東西,每次都得手,他便認為這是對的,于是他也去偷??梢驗榧夹g不精被人發(fā)現(xiàn)要捉他,他情急之下必然要把人殺了。朱溫和朱友珪淋漓盡致地演繹了這一千古俗套,并將其發(fā)揮到了極致。


  且不論被朱溫認定的朱友文是否是做皇帝的料子,朱溫認定這個準皇帝就是有問題的。在侍寢的諸位兒媳中,他最中意的就是王氏,而王氏則是朱友文的妻子。朱友珪的妻子張氏雖然也侍寢,但絕沒有王氏那樣受寵。所以,可以大膽猜測,朱溫立朱友文為太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王氏,而不是因為朱友文的才華。從史料中也的確看不出朱友文有什么治國之才,史家們只是說他“幼美風姿,好學,善談論,頗能為詩”。單從這幾個字來分析,朱友文文韜足矣,武略卻不成。這對于外有李克用這樣的勁敵而馬上得天下才做了六年皇帝的朱溫來講,朱友文顯然并不是合適的皇帝人選。


  而如果他的大兒子朱友裕不死,或許就不會發(fā)生這次兵變了。朱友裕跟隨朱溫征戰(zhàn)多年,并以仁厚而頗得將士之心。又兼武藝超群,很得朱溫寵愛。朱溫曾經(jīng)和李克用一起進攻黃巢的弟弟黃鄴所守的華州,黃鄴的士卒在城上大罵朱溫是叛徒、李克用是助紂為虐。李克用大怒,吩咐手下人向城上射箭,但沒有一個人可以射中那個說粗口話的士卒。朱溫示意朱友裕,朱友裕彎弓搭箭,一箭而中。


  由此可知,朱友裕不似朱溫的其他兒子一樣只有蠻力,也不似朱友文一樣只會空談。他是一個有勇有謀的準太子,在五代時期,這樣的人并不多??上У氖窃诤髞韲藯畛绫?、屯兵永壽時病亡。朱溫之所以遲遲不立太子,跟朱友裕的死有很大關系。


  從表面上看,朱友珪殺朱溫,正應驗了中國的那句老話:“上梁不正下梁歪”。做父親的嗜殺成性,淫亂不堪,做兒子的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有意思的是,朱友珪雖然做了近一年的皇帝,但史書卻不承認他。在《五代史》里,他被稱為“庶人友珪”,這是他弟弟朱友貞做的好事,他稱帝后便廢早已自殺的哥哥為“庶人”。而朱溫在后來的史官那里也并不是什么皇帝,甚至根本就沒有后梁這個朝代。


  父子二人之所以有這樣的命運,無非是兩個人都開了各自領域內的先河。


  朱溫篡位于唐,使得五代稱帝者多如牛毛;朱友珪弒父,從他以后,五代人常常把殺父當做兒戲,父子二人都亂了三綱五常。


  有其父必有其子,朱溫殺了唐朝皇帝而稱帝,朱友珪自然也不例外,殺了后梁皇帝稱帝。不同之處在于:朱友珪在背上“不忠”的罪名時還背上了一個“不孝”的罵名。


  朱溫臨死前說早就知道朱友珪要造反,事實上,晚年的朱溫看任何人都像造反的樣子。如果不是自己做了那么多喪天理、沒人性的事,他至于那么多疑嗎?!


  朱友珪以臣子身份殺了皇帝后,其作亂行為不久就有人效仿了。他的兄弟朱友孜總覺得自己是做皇帝的料子。因為他和項羽一樣,也長著雙瞳。貞明元年(915年),也就是朱友貞把皇位從他哥哥手上搶過來的第三年,德妃死了,朱友貞正在痛苦中。這時,這個雙瞳兄弟覺得時機已到,就派了一個愚蠢的刺客去殺哥哥。想不到,哥哥命不該絕,當時正做著一個有人殺他的夢。忽然驚醒,看到一把大刀正要摘自己的腦袋,慌忙抽劍,習慣性地說了一句:“又要兵變!”


  是啊,朱家這樣的事情實在是發(fā)生得有些頻繁了。朱友珪與刺客周旋了半天,刺客見不是對手就想跑,被他從后面趕上,刺傷在地。嚴刑拷問之下,朱友孜浮出水面。這個雙瞳兄弟就這樣被哥哥殺掉了。


  他的死又導致了另一個對后梁非常不利的后果。那就是,朱友貞覺得兄弟們太不可信任了,只有經(jīng)常跟自己在一起的奸臣趙巖、張漢杰可以相信。信任此二人是后梁敗亡的一個主要因素。


  如果用連鎖反應來解釋,那么事實正是:朱溫殺唐帝而淫導致了朱友珪殺朱溫,朱友珪殺朱溫導致了朱友貞殺自己,朱友貞殺朱友珪又導致了朱友孜殺朱友貞,朱友孜殺朱友貞未遂導致了朱友貞信任奸臣趙巖、張漢杰,最后導致了后梁滅亡。


  似乎有些亂,那么,我們用反向推理法來說:后梁為什么會滅亡?因為朱友貞信任奸臣。他為什么要信任奸臣?因為他的雙瞳兄弟想殺他,所以他不再信任朱家的任何一個人。他的雙瞳兄弟為什么要殺他?因為雙瞳兄弟見過有人殺皇帝,還見過朱友貞就殺過自己的兄弟朱友珪。他為什么要殺朱友珪?因為朱友珪殺父親。朱友珪為什么要殺父親?因為父親是個混蛋。


  結果就出來了,朱溫是罪魁禍首。從這一點上看,朱友珪背上“賊子”的罵名似乎有那么一點點冤!但看到后面的一切,就覺得這個罵名給他實在是“實至名歸”。


  當初,朱溫任宣武節(jié)度使,巡至亳州時,與一名營妓產生了感情。一個多月后,朱溫要離開亳州,該女人卻說:我已有了身孕。朱溫想,有就有吧,我家里也是有老婆的人,而且賢淑明理,于是就在亳州給她安排了房子。一年后,該營妓派人來告訴朱溫,生下了一子。朱溫大喜(男孩長大后可以打仗),便給其起名為“遙喜”,意遙遙歡喜之意。這個叫“遙喜”的小孩就是后來的朱友珪。


  “獨眼龍”李克用


  李克用一生下來就有一只眼睛失明,可史書上卻沒有說是哪一只眼。但從此人箭法奇準,又根據(jù)人的拉弓習慣來猜測,失明的應該是左眼。李克用是沙陀人,本姓朱邪。他們一家從唐太宗時起,就世世代代效忠于唐室。十四歲那年,他借了父親鎮(zhèn)壓農民叛亂有功的光而被封為云中牙將,又被賜其家族“李”姓。


  二十一歲那年,也就是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李克用殺掉了代北水陸發(fā)運、云州防御使段文楚,原因就是這個漢人克扣軍糧?;饸馐愕纳惩邮勘绾文苋淌?。李克用殺了段文楚后,手下將士便上書唐僖宗,請求任命李克用為云州防御使。唐僖宗大怒,派兵討伐李克用。但此時,各地農民軍紛紛而起,唐朝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先剿殺農民軍。至此便默認了李克用大同軍節(jié)度使的身份。


  待國內稍稍安定,唐僖宗又下令討伐李克用。乾符六年(879年)春,朝廷命昭義軍節(jié)度使李鈞為北面招討使,聯(lián)合幽州等軍進攻蔚州。但被李克用所敗,李鈞中箭而死。第二年,唐廷派元帥李涿率兵數(shù)萬,再伐李克用。李克用與其父抵擋不住,率人馬逃往北邊的韃靼部。


  李克用二十五歲的生日就是在韃靼部落里過的,因為韃靼總看這個“獨眼龍”不順眼,所以處處提防他,讓他二十五歲的生日過得很不開心。不久,黃巢自江淮北渡,矛頭直指長安。唐僖宗在向四川逃跑的路上以皇帝的身份赦免了李克用的罪,令其南下征剿黃巢。


  李克用憑借自身和手下“鴉軍兒”的驍勇善戰(zhàn),不久,便將黃巢趕出了長安。唐僖宗大喜,封其為河東節(jié)度使,同時受封的還有他后來的死對頭——宣武節(jié)度使朱溫。從此,河東以太原為中心的廣大地區(qū)便成了李克用的大本營。徹底剿滅黃巢后,李克用開始擴展自己的勢力。但此人擴張地盤的方式卻是按照沙陀人的習性進行的,那就是搶劫。“鴉軍兒”簡直就是一群強盜,走到哪兒搶到哪兒。這些沙陀人似乎不善于種糧食,更不善于讓百姓種糧食。所以,當年任何人看到李克用和他的手下都嚇得關門藏起一切可以藏的東西。


  895年是李克用的幸運年。當時河中節(jié)度使王重榮去世,他的兩個兒子王珂與王珙為節(jié)度使一職爭得不可開交。李克用希望唐昭宗把節(jié)度使之位授給王重盈的大兒子王珂——也是他的女婿,可鳳翔的李茂貞、邠寧的王行瑜和華州的韓建認為這是李克用在擴張自己的勢力,就叫唐昭宗立王珙。


  此時的唐昭宗仿佛是在兩個雞蛋上跳舞,當時的藩鎮(zhèn)主就像是瘋狗,稍不如意自己就會被他們咬到。昭宗躲在寢宮里想了兩天,才想到一個好主意。先派宰相崔胤為河中節(jié)度使,過不久又把崔胤調回,讓李克用的女婿王珂繼其父職。李茂貞、王行瑜和韓建大怒,聯(lián)合起兵奔長安就來了。唐昭宗就求李克用。李克用也起兵,向長安殺來,并向朝廷上書請求討伐三鎮(zhèn),同時又向三鎮(zhèn)節(jié)度使發(fā)了征討的檄文。李茂貞三人聽說“獨眼龍”居然這么狠毒,就原路返回了。


  但李克用卻不甘心,他正想把李茂貞三個人一網(wǎng)打盡,收其土地呢。他先攻陷絳州,把支持王珙的弟弟王瑤斬了。又與女婿王珂聯(lián)合擊敗了同州王行約,王行約跑到京師,大喊大叫:“十萬沙陀來啦!”


  其實他這樣叫的目的就是想以躲“獨眼龍”為借口把唐昭宗弄到自己的領地邠州去。李茂貞也來湊熱鬧,叫義子李繼鵬想辦法把唐昭宗騙到鳳翔。一時間,京師大亂。唐昭宗還算聰明,見兩個人都不是好東西,便帶領著文武官員跑到了離京城不遠的石門躲避。同時,這位大唐皇帝抱著最后一線希望叫李克用救駕。該年八月,李克用進軍渭橋,王行約和李繼鵬先后逃出長安,唐昭宗這才回了京師。該年十一月,李克用乘勝擊破邠州,又希望昭宗降旨擊殺李茂貞。唐昭宗覺得玩大了,就派人慰勞李克用,并拜其為“忠正平難功臣”,封為晉王。這樣,河東(黃河以東,今山西一帶)以太原(今太原西南)為中心的廣大地區(qū)便成了李克用的地盤。也就是從被封為晉王起,憑借著“晉王”這塊招牌和獲得的大片土地,他才開始了和朱溫的爭斗。


  李克用后半生的時間什么都沒干,全放在和朱溫打仗上面了。直到朱溫已稱帝,他還是在和朱溫叫板。天下大半人已經(jīng)開始使用朱溫所定的開平年號,他卻仍舊把唐昭宗時的老皇歷當成自己的紀年法。


  并不過分地講,李克用把一生都獻給了打仗事業(yè)。此人似乎從來沒有消停過,靠著強大的戰(zhàn)斗力,他兼并了許多地盤。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他一點治理的能力都沒有,致使已經(jīng)兼并或表示臣服的地區(qū)又常常叛離而去。往往是他征服了一個地方,剛一出城,該地的人又反叛他了。


  他手下的那些穿著黑衣服像一群烏鴉似的士兵的無惡不作也讓他大為頭疼,但他就是找不出可以解決的方法來。有人告訴他,軍紀很重要啊,不能走到哪里就搶到哪里。他閉著一只眼說,這些人之所以跟著我是因為每次打了勝仗就會有東西可搶,你不讓他們搶了,他們還會跟著我嗎?


  又有人給他出主意說,我們可以種糧食,用糧食換錢,再用錢來買好東西。李克用睜開一只眼道,現(xiàn)在天下這么亂,仗還打不過來,哪里有時間種地?


  也正是基于“一只眼看世界”的思路,在898年以后,他屢屢被朱溫戲弄,幾乎差一點就放棄老窩太原逃跑。


  901年其狀況更是慘不忍睹,他被朱溫截斷了南下的通路。河中節(jié)度使女婿王珂向他求救,但他已經(jīng)自身難保,就咬著牙給女兒去信說,若支撐不住就開城投降。女兒倒是很聽話,果然投靠了朱溫。河中一失,李克用徹底無力再與朱溫繼續(xù)抗衡,一直到他死,也沒有一次反擊朱溫的戰(zhàn)斗。所以,他臨死的時候心里覺得窩囊透頂,后人覺得這是他“壯志未酬”。這樣一上升高度,他死時留給李存勗的三支箭也便有了象征意義:一支射劉仁恭,因為當時劉仁恭反叛他并占據(jù)幽州,想要圖朱溫,就必須先圖劉仁恭之幽州;另一支射契丹,因為朱溫剛一稱帝,這個和他多年是朋友的契丹就抱著老梅去見朱溫;最后一支肯定要給朱溫了,這個家伙把自己弄到何等田地!


  如果說李克用是忠君愛國,那么這三支箭就是要后人復興大唐。但是,這三支箭似乎還有別的一層意思。前兩支箭似乎都是為了最后一支箭而射的:滅劉仁恭,因為他阻擋了射朱溫的路;滅契丹,因為它是朱溫的好伙伴。


  幸好,他的后代很爭氣,朱溫的后代很不爭氣,這三支箭才有了拿到史書上來談的意義。不然,只能將他看做是一個臨死前被人家逼瘋了的老頭在拿著三支箭搞巫術。


  李克用打了一輩子仗,手下猛將如虎,士兵如狼,何以會懷著一肚子窩囊氣死去?大概有如下幾個原因。第一,他只善于開拓,不善于守成。第二,他對手下每個人都持懷疑態(tài)度,包括他收的八個義子,最驍勇善戰(zhàn)的李存孝就是被他逼造反的。他另一個義子李存信只是因為被他訓斥了一頓,就嚇得病死了。如此可以看出此人對待下級的作風。第三,濫殺。做他的手下時刻都擔心被殺,武將還好一點,有可能死在戰(zhàn)場上博得一英雄稱號,文官就倒霉了,除了出意外和病死的,大都把腦袋交給他了。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似乎并不那么透明,因為他是沙陀人,是夷族,所以每每不讓朝廷放心。朝廷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削弱藩鎮(zhèn)主的勢力時,名單里每次都有他。他的忠君愛國思想始終得不到朝廷的承認,可朝廷一旦有事,首當其沖用的肯定是他。


  當朱溫將唐昭宗挾持到洛陽時,李克用哭了,跟手下人說,皇帝老兒從此完了。其時,他已經(jīng)無力救駕了。


  據(jù)說,李克用初當晉王時,淮南的楊行密想看一看這個少數(shù)民族到底長什么樣,就派了幾個畫師去太原,見到李克用后將其畫下來。李克用事先得到消息,把那幾個畫師捉住了,想要五馬分尸,但手下人說,不如就叫他們畫一畫,畫完再殺也不遲。


  李克用想了一想,就跟那幾個人說道:“看到我的這只眼了嗎?是瞎的。你們來畫!”


  第一個畫師戰(zhàn)栗著畫完了,李克用拿過來一看,是他拿著把扇子“半遮面”。這顯然觸怒了他的武人本性,以污蔑自己附庸風雅之罪拉出去砍了。第二個畫師也顫抖著把畫好的畫交給他,畫中的他拉弓搭箭,微閉一目正觀箭之曲直。李克用大笑,將這位畫家放了。從此,“獨眼龍”之名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但他顯然忘了一件事,射箭時缺一只眼是好事,可鞏固自己的勢力也用一只眼去判斷,結果就可想而知了??v觀他一生所為,可以得出如下結論:他不但缺了一只肉眼,還缺了一個心眼。


  死于乳漿的李存勗


  926年三月,時任后唐蕃漢內外馬步軍總管的李嗣源趁鎮(zhèn)壓叛亂時造反,不服皇帝李存勗的統(tǒng)治。李存勗親率部分軍隊去征討李嗣源,但在路上,許多士兵都跑進李嗣源的陣營里,同時,李嗣源又占據(jù)了大梁,李存勗只好返回洛陽,準備聯(lián)合他的長子魏王李繼岌西征歸來會兵一處,再進剿李嗣源。想不到的是,就在四月一日這一天,兵變發(fā)生了。


  在此之前,李嗣源的先鋒石敬瑭帶兵逼近汜水關。李存勗火冒三丈,再加上眾大臣的亂哄哄,李存勗決定親自率軍趕去扼守汜水關。四月一日這一天,他所統(tǒng)帥的騎兵和步兵按照他的命令,在洛陽城外等候出發(fā)。李存勗一早起來,和武將們吃早餐,忽然聽到宮城興教門外一片喧囂聲。他急忙拿起武器,帶貼身的騎兵侍衛(wèi)前去查看。到中左門,只見他的親兵領導人郭從謙正領著他的親兵向他沖來。


  李存勗氣得哇哇怪叫,大罵道:“你這個戲子也敢造反?!”


  郭從謙本是一戲子,因為嗓子好,所以被熱愛戲曲的李存勗收留。李存勗見此人不但能唱,還能打,就讓他做了親軍領導人。郭從謙除了善于唱歌,還善于拉攏勢力。他先認了后唐大將郭崇韜為叔父,然后又跟義父睦王李存勗打得火熱。當郭崇韜被李存勗的皇后殺掉后,他在部屬中為郭崇韜鳴冤叫屈。李存勗知道后,把他叫到面前,訓斥道:“你跟老郭的關系我早有耳聞,他活著時你親近他也就罷了,他現(xiàn)在死了,你居然還這么親近他,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郭從謙冷汗直冒,從這以后,他對李存勗是又怕又恨。李存勗也用自己的行動證明給郭從謙看,總有一天他會殺掉郭從謙。郭從謙只好暗中鼓動親軍,對李存勗極盡挖苦之能事。這一天,他終于等來了機會,發(fā)動了兵變。據(jù)說,這位郭藝人發(fā)動兵變的初衷是想擁立自己的義父當皇帝,可他不知道早在兩個月前,他義父就被李存勗處死在洛陽宮中了。也就是說,這位藝人發(fā)動的兵變沒有目的,純粹是瞎胡鬧。


  李存勗罵完他,就一馬當先,帶領侍衛(wèi)沖殺過去,將郭戲子和他的叛軍趕出門外,并迅速關上了大門。郭從謙可不是善類,在門外又重新組織人馬,見攻不進去,就開始放火?;饎菀淮?,李存勗的守衛(wèi)全都跑了,郭戲子又殺進門內。李存勗與剩下的幾十名侍衛(wèi)(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是宦官和戲子)拼死抵擋,在亂戰(zhàn)中,不知是哪位英雄,向李存勗的腦袋射出一箭,李存勗聽得風聲,慌忙躲閃,可惜,沒有閃過,箭正中其面門,痛得他哇哇怪叫。眾侍衛(wèi)趕緊把他從城樓上扶下來,拔出箭來,血柱直沖蒼天。


  李存勗流了太多的血,忽然覺得口渴。侍衛(wèi)急忙跑進宮里跟劉皇后說了這件事。這位劉皇后正在收拾財寶,準備逃跑,聽說丈夫中了箭,也不去探望,只端了一碗乳漿,叫侍衛(wèi)給丈夫喝。


  這位皇后肯定不懂醫(yī)學,因為人在失血過多的情況下一旦接觸到奶漿,就會加速死亡。果然,李存勗喝完這碗乳漿后,就一命嗚呼了。


  幾個戲子很怕亂軍進來侮辱主人的尸體,就把尸體拖到一平臺上,在上面扔了一些李存勗生前擺弄過的樂器,一把火燒了。


  李存勗是后唐的建立者,可以這樣說,他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在前半生,他用熱血與勇氣打造了一個國家;后半生,他用樂器和吝嗇摧毀了一個王朝。


  李存勗是晉王李克用的長子,從小喜歡騎馬射箭,膽力超人,所以,武夫李克用很是寵愛這個孩子。他十一歲那年跟隨父親出征作戰(zhàn),得勝后隨父親到長安向唐室報功。當時的唐昭宗一見到這個小將,就深深地喜歡上了他,先賜賞他翡翠盤等珍寶,然后撫摸著他的背說:“這孩子真是長相出奇,日后必定是國家棟梁之才,到時可千萬不要忘了為我大唐盡忠啊!”


  過了些時候,唐昭宗看著李存勗,對別人說道:“此子可亞其父!”李克用急忙謝恩,謝皇帝賜兒子大名。從此以后,李存勗又被人稱為李亞子。


  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勗于同年同月襲晉王位。喪事辦完后,他的叔叔李克寧想要造反,被他設計捕殺,同時率軍擊敗了想要來趁火打劫的后梁軍,解了潞州之圍。朱溫看著自己的軍隊死傷無數(shù),說道:“生子當如李亞子。他襲位,李克用雖死猶生!我的兒子與他相比,簡直豬狗不如!”


  得勝后到太原,李存勗開始施展自己的治內才華。他先任命李存璋為河東馬步都虞侯兼軍城使,負責整頓軍紀。李存璋立即部署,打擊擾亂軍紀的將士,誅殺了幾個首領,幾天后,晉軍軍紀大振,百姓們拍手稱快。同時,李存勗又規(guī)定,騎兵不見敵人不準上馬,違犯軍令者一律斬首,從而將散漫的沙陀兵訓練成一支精銳嚴整的勁旅。


  在內政方面,李存勗命令各州縣保舉賢良之人充任官吏,罷黜地方的貪官污吏。同時減輕人民的租稅,撫恤孤兒與老人,為民平反冤獄,并嚴厲打擊盜賊。


  在內政與軍事都臻于完善時,李存勗背著他父親留下的三支仇恨之箭開始了復仇過程。每次出征前,他都派人取來其中一支箭,放在一個精致的絲套里,帶著上陣,等打了勝仗,才送回家廟。


  李存勗是五代軍事史,乃至中國軍事史上的一個傳奇。他繼承了他父親的勇猛和自己與生俱來的戰(zhàn)爭智慧,又有著冒險的性格,所以,每次戰(zhàn)斗,他都能打得贏。他經(jīng)常像個瘋子一樣,只身沖進敵陣,有很多次陷入重圍幾乎就被殺掉,幸好他的部將們拼命將他救出。但他沒有一點感謝之語,反而痛罵救他的人,認為是這些人耽誤了他殺敵。


  在這個時候,其實就能看出,李存勗并不是一個明主,只不過在戰(zhàn)爭年代,他一心顧著殺人,沒有時間發(fā)揮他昏庸的那一面罷了。


  913年,李存勗滅掉燕,殺了劉仁恭、劉守光父子。922年,他驅逐了南下的契丹軍隊。923年,他滅掉后梁。其父親留下的三支箭上的仇恨終于得報。同年四月,他在魏州稱帝,為了緬懷唐朝,他建國號為唐。不久又遷都洛陽,建年號為“同光”,史稱后唐。三年后,他又發(fā)兵滅掉了前蜀。至此,他已經(jīng)統(tǒng)一了黃河流域,將勢力擴展到長江上游。


  在即位之初,李存勗能有所作為實在讓人對其未來抱有希望,可惜,就在滅掉前蜀的這一年,曾經(jīng)的李存勗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個讓歷史都想哭的“李天下”。


  “李天下”這個名字是李存勗給自己取的藝名。有一次李存勗登臺演戲,按照戲文,他應該呼喊“李天下”兩聲,但呼喊兩聲后,沒有回音。正當他莫名其妙時,只見一個戲子沖了上去就抽了他兩嘴巴,其他人嚇得面如土色,李存勗捂著臉正要發(fā)怒,那戲子卻嬉笑著說道:“理(李)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兩聲,還有一人是誰呢?”李存勗回過神來,哈哈一笑,命令厚賞了這個伶人。


  事實上,早在他四處征戰(zhàn)時,一回到太原,就會找來自己豢養(yǎng)的戲子們唱戲,但當初因為父仇未報,他沒有太多時間跟這些戲子們天天在一起。當父親大仇已報,他定都洛陽后,便開始迷戀上了戲曲。


  他自己常常粉墨登場與戲子們共同作戲,每次出行必要有戲子陪同。因為這種關系,戲子們隨時出入宮廷,有時還敢干預朝政。有的朝官和藩鎮(zhèn)主為了求戲子們在皇帝面前說句好話,還爭著向他們送禮。李存勗還用戲子作耳目,去刺探群臣的言行。整個后唐朝廷簡直就是一戲子的舞臺,任憑他們隨意表演。大臣們反而成了觀眾,只能看,不能評。


  李存勗最寵愛的一個戲子叫景進,只要景進在他面前說誰的不是,誰就會遭殃。所以,群臣見了景進格外害怕。李存勗又封兩個戲子去當刺史,許多將士見自己身經(jīng)百戰(zhàn)而做不到大官,心中早已怨憤難忍。


  當然,這還不是李存勗身死的最主要原因,導致其身死的一個最主要原因就是,他和他掌管國庫的老婆都很摳門。當各地叛亂四起時,去平叛的軍隊得不到軍餉。當李嗣源向都城殺來時,李存勗的軍隊嚴重缺餉,有大臣建議拿錢出來慰勞士兵??衫畲鎰缘幕屎缶尤皇沽艘粋€下三濫的招數(shù)。她把三個年幼的皇子帶出來,氣呼呼地對要錢的大臣說:“你們以為做皇帝的真有錢嗎?其實早就隨軍賞光了,現(xiàn)在就剩下這三個小鬼,你們把他們賣了當軍餉吧!”


  眾大臣見到皇后這副嘴臉,又見皇帝一聲不吭,只好無奈地走了。


  許多士兵因為得不到軍餉,都紛紛逃到李嗣源的軍隊里。所以,當郭戲子郭門高反叛攻城時,李存勗身邊剩下的軍隊已經(jīng)很少了,又加上里面太多的戲子,他的整個守城軍隊就是一雜牌軍。他想不死又怎么可能呢!


  李存勗的死在五代亂世并不算什么,無非是少了個打仗奇才。但歷史記住的只是他與戲子們的故事,至于他建立的功勛,似乎沒有他與戲子們的故事更讓人懷念。由此可知,一個人建立大業(yè)并不難,難的是如何守業(yè)。李存勗無疑就是守不住大業(yè)的人,一代君主死于乳漿大概就是上天對他的懲罰與諷刺吧。


  李嗣源的禱告


  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講,李嗣源都是五代,甚至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明君。在他做皇帝的那幾年里,每天晚上都要在宮中焚香禱告:我李嗣源本是胡人,因為碰上了亂世被大家推舉,不得已才做了皇帝。希望上天早生圣人,成為天下之主。


  類似上述的這段禱告不要說是在五代所有別的君王身上那里沒有發(fā)生過,恐怕千古以來,能夠親自向天禱告,說出此話的,也找不出多少人來。這真是讓人感動的一段話,也是李嗣源用實際行動證明給世人看的一句話。


  李嗣源本是一個沒有姓的沙陀部民,十三歲那年在李克用帳下效力,由于作戰(zhàn)勇敢,被李克用收為義子,賜其名為李嗣源。十七歲時跟隨李克用到宣武節(jié)度使任上,在朱溫想要燒死李克用的上源驛戰(zhàn)役中,他冒死救出了李克用,更受到李克用信任,遂掌握親兵,做侍衛(wèi)隊長。


  在五代,只要你有點本事,有膽子,命又大,你一定就能成名。


  896年,李嗣源奉命率兵三千前去援救朱瑾,在任城(今山東濟寧)一舉擊敗梁軍,解了兗州之圍,威名大振。李克用大喜之下把他所率的五百親兵命名為“橫沖都”。


  這支軍隊四年后在邢州青山大敗后梁名將葛從周,李嗣源親上戰(zhàn)場,僅此一戰(zhàn),他就身中四矢,從此“李橫沖”的威名傳遍四方。


  李嗣源雖然戰(zhàn)功卓著,但從不自夸。當許多將領都在夸功爭吵不休時,他就慢慢地站起來,嘴角掛著笑,慢騰騰地說:“諸位是用口殺敵,而我,用手?!?/p>


  每當這個時候,一些大將都會很慚愧地低下頭,這種低頭的背后除了慚愧大概還有嫉妒。的確是這樣,李嗣源是那個時代武將里的佼佼者。即使有人如他那樣英勇,也沒有人如他那樣戰(zhàn)功赫赫。


  在李存勗成為晉王到稱帝的近十年時間里,李嗣源一直都沖鋒在前,幫助李存勗東征西討。是他,擊敗劉仁恭、劉守光父子,趕跑了契丹,功不可沒;是他,第一個沖進了后梁的都城,后梁滅亡。


  925年,當已經(jīng)年近六十歲高齡的李嗣源再敗契丹,受蕃漢兵馬總管的時候,有人偷偷告訴他,您已經(jīng)到了“功高震主”的境界了,快找好退路吧。


  李嗣源看著洛陽方向,在那里,皇帝李存勗正在跟戲子們唱歌跳舞。他大概在這個時候就已經(jīng)想好了所謂的退路。其實,他已經(jīng)無路可退,大將郭崇韜被殺就是一例子。當今皇上已經(jīng)不是從前的皇上,朝政敗壞,各地民怨沸騰。身為大將的他肯定會重走郭大將的老路,唯一的一條出路——自己當皇帝。


  機會來了。926年,占據(jù)魏州的趙在禮發(fā)動兵變,李存勗先派出大將元行欽前去鎮(zhèn)壓,不想被趙在禮所敗,他只能也只好派出李嗣源。


  李嗣源抓住了這次機會,帶著后唐的主力與叛軍一起重新殺回了洛陽。還有一種說法是,李嗣源根本就不想做皇帝,當大軍駐扎在某地時,他叫來所有的將領,跟他們說了一通當今皇帝的不好,然后說,我是堅決不做這個皇帝的。


  將領們就沖出了營帳,臨時找來一面小黃旗,插到了老頭子李嗣源的背后,意為“黃旗加頭”。


  李嗣源死活不干,將士們急了,跟他說,如果您不做,我們就把您殺掉再擁戴一個。這話在五代的軍人口里說出來很平常,他們當初殺一個人就像殺只雞那么簡單。


  據(jù)說,李嗣源只好承認自己造反,殺進了洛陽,當上了皇帝,是為明宗。這一年,李嗣源已經(jīng)六十歲,人一老,許多事情就都想開了,不像一些青少年皇帝那樣喜歡折騰。在李嗣源看來,自己想要開疆拓土,沒有體力;想要找美女陪著,又沒有精力,所以,他只能老老實實地搞他的建設。


  在歷史上,李嗣源在位的八年時間被稱為“小康局面”,僅這四個字就絕對有理由把他劃到明君行列中去。因為在“破壞多,建設少”的五代時期,這樣的君主太難得了,想要有這份心就已經(jīng)很難得,更何況他還將此心付諸于實踐!


  一個國君想要治理國家是好事,但絕不是易事。如果自己沒有一定的見地,治理國家無異于害國。李嗣源恰好是一位很有見地的皇帝。他的兒子秦王喜歡作詩,經(jīng)常聚集一些華而不實的浮夸子弟互相吟詩唱和,而且還自認為很高明,很了不起。有一天,李嗣源把這個喜歡作詩的兒子叫到跟前,對他說:“你老子我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是喜歡聽那些讀書儒生講五經(jīng)的道理,實在可以開啟人的智慧與思想?!?/p>


  作詩的兒子聽了父親的這番話,心上頓喜。李嗣源忽然一轉,“以前老皇帝(李存勗)在位時,我也看他作過詩,但看不懂。其實,我們都是將門之后的子弟,詩文素來不是專長。你如果偏要認為這是你的專長,定會被人在背后偷偷取笑的。你切不可學這樣啊?!?/p>


  他兒子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皮球”永遠都不會明白父皇的本意。李嗣源其實已經(jīng)看透了詩文在五代那樣的亂世是沒有市場的,有時候非但沒有市場,很可能還會成為亡國的主要因素。


  當大業(yè)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李嗣源問樞密使范延光現(xiàn)有的馬匹數(shù),范告訴他有三萬五千匹。李嗣源就嘆息道:“朕從戎有四十年之久,太祖(即李克用)在太原的時候,騎兵不過七千,先皇(指李存勗)在時最多也才一萬匹?,F(xiàn)在有這么多馬,卻不能使九州統(tǒng)一,是我養(yǎng)士練將的才能不行啊。我老了,馬將奈何!”


  范延光又說:“臣經(jīng)??紤]養(yǎng)馬負擔很重,養(yǎng)一匹馬的花費相當于步兵五個,這三萬五千匹馬,就相當于十五萬步兵。沒有戰(zhàn)爭需要,卻白白損耗國力,臣擔心日子長了難以維持。”


  李嗣源點頭稱是,從這以后,就下詔禁止少數(shù)民族再進獻馬匹給朝廷,在邊境一帶挑良馬來買。也許,這位老皇帝很明白在亂世環(huán)境中,他用改革所創(chuàng)造的局面是不會永遠持續(xù)下去的。


  李嗣源能有如此見地實屬難得,但他更有一種心地——對百姓的關懷之心,這在五代的帝王中恐怕是個絕種的東西了。


  有一次,他和宰相馮道談論政事,馮道念了一首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照遍逃亡屋?!?/p>


  李嗣源聽了后,感動得一塌糊涂,立即命人寫下,經(jīng)常誦念,意在告誡自己,百姓的生死其實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李嗣源在位八年,革除了不少弊政。他一進入洛陽,就把那群戲子趕出了皇宮,還將罪無可恕的戲子郭門高拉出去砍了腦袋。在處置貪污問題上,他絕不手軟,孔謙就是被他先拿掉腦袋的第一個大貪官。過不久,他又把喜歡盜墓、引起公憤的溫韜處死。對提籠架鳥之徒,他一概以棒子伺候,還縮減了大量的宮廷人員。


  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多大成效,并不是我們所要討論的問題。我們要說的是,這樣一位還算英明的君主為什么用八年改革塑造出來的后唐政權在他死后僅三年就消失了呢?


  早在改革初期,他就有了危機感。也許,這個有見地的老皇帝看到了改革雖然取得了成果,但卻是極不穩(wěn)定的?!盎蕶唷痹谔綍r期可能至高無上,但在“兵強馬壯為天子”的五代時期,“皇權”卻可輕如鴻毛。


  他的一些改革措施往往在中央能得到切實貫徹,但一到地方,就沒有成果了。另外,李嗣源雖然有馮道那樣的人幫助,但其改革內容往往也有不合理之處,這些不合理的改革內容只留在紙面上,并沒有得到實施。


  當他對馮道講出這種擔憂,也就是自己死后國家的走向時,馮道淡淡地說道:“聽之任之,總會有圣人出現(xiàn)來收拾局面的?!?/p>


  他突然釋懷了,于是,他每天都焚香禱告,希望上天能降下一位圣人,來統(tǒng)一天下,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與其說李嗣源的改革是被動的,倒不如說是自發(fā)的。這種自發(fā)是一種無為,為后來的圣人創(chuàng)造統(tǒng)一天下的條件。可是,他創(chuàng)造了這種條件,卻沒有讓后代也延續(xù)這種條件。在繼嗣問題上,他犯了大錯。


  李嗣源剛登皇位時,由于他年事已高,所以有大臣就請他立太子。李嗣源什么事情都可以理解,也可以想明白,但在這件事上,他卻想不明白了。他以為大臣們是想逼他退位,一聽到有這樣的言論,這位老頭子就大發(fā)雷霆,大有誰再敢言立太子就殺掉誰的意思。從他怒發(fā)沖冠那次后,就再也沒有人跟他提過立太子的事情。


  那位喜歡寫詩的秦王李從榮是他的長子,也是一個混蛋兒子。他不但自以為是,而且還信任奸賊。凡是好人,他都不信任,他只信任壞蛋。933年十一月,李嗣源病倒,由于年事已高,不久,病情就開始嚴重。由于許多天來的沒有臨朝給李從榮一個錯覺,他以為老頭子已經(jīng)死了。先是高興,因為老頭子一死,作為長子的他肯定是皇位繼承人,可轉而又害怕,因為老頭子沒有立太子,按照這個時候的習慣,誰先搶到了皇位,誰就是皇帝。


  在一些奸賊的慫恿下,這位喜歡寫詩的“飯桶”帶兵沖進了寢宮,他是想看看老頭子是否死了,如果死了就趕緊奪位,如果沒有死……


  大概他想,如果沒有死,我既然帶了這么多兵,干脆就把他殺掉算了??僧斔麕ьI一千士兵沖進皇宮的時候,樞密使朱弘照立即派兵圍攻,將他擊退,李從榮逃回府中被追兵殺掉。老皇帝李嗣源在彌留之時一聽說兒子被殺,悲痛得幾乎從病床上掉下來,昏迷后又醒過來。然后召另一個兒子李從厚回來侍候,但他肯定是活不久了,即使他真想活著,他的兒子們也不可能讓他活著。在半死不活六天后,這位老皇帝死掉,這一年,他六十八歲。


  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來看,任何一個人,包括像李嗣源這樣卓越的人物都不可能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歷史,而必須在歷史所提供的宏觀背景下展開活動。李嗣源處在混戰(zhàn)最激烈、最惡化的五代時期,人民顛沛流離,社會經(jīng)濟凋敝。在這種社會狀況下,他所進行的改革即使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也絕對不會穩(wěn)固。


  他自己也許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每天向上天禱告,希望能降下一位圣人來統(tǒng)一天下。李嗣源的可貴之處并不在于他創(chuàng)造了小康局面,而是他能認識自己處在什么樣的位置,該做什么樣的事。這才是我們應該記住李嗣源的地方。




溯古追風的成長,感謝一路有您!

微信號xhistory / www.xhistory.net

(微信、QQ客服)976204208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深度 | 五代十國,帝國的轉身
歷史的天空 五代十國(公元907——公元979年)
五代十國,帝國的轉身
亂彈五代十國 之唐末篇
解密:朱溫是如何滅掉了大唐王朝?
一代戰(zhàn)神,開國帝王,為何后來昏招迭出,死于亂軍之中?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