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家協(xié)會理事、棗莊市超常教育研究院院長
一、給孩子奠定成才的基石
北大博士研究生趙祥鵬(棗莊人),年僅24歲就能獲得博士學位,2005年應邀到聯(lián)合國軟件研究所進行軟件開發(fā)前沿課題的合作研究。從小學到博士需22年,但他僅用了16年,縮短了6年。究其原因就是從零歲起就接受了我們課題組的早期素質超常教育。
所謂早期素質超常教育,就是把早期教育、素質教育和超常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活動,即施教者根據(jù)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教育規(guī)律并針對其特點,及早適時地有目的有計劃地增強其體質、開發(fā)其潛能、增進其知識技能、影響其思想品德,使其在體、智、德、美等諸方面及時地得到全面發(fā)展,同時在某些方面得到超常發(fā)展(超出尋常的發(fā)展)。其中的超常教育,是國際上教育科學的前沿課題,是對極少數(shù)超常兒童(天才兒童)進行的超越常規(guī)的教育,使之得到超常發(fā)展。
對早期素質超常教育這一課題,我們課題組35人通過38年的研究和實驗,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把超常教育對象的外延由極少數(shù)超常兒童擴展到廣大普通兒童,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科學地回答了“如何對兒童進行早期素質超常教育,使之及早得到全面發(fā)展、超常發(fā)展;如何抓住兒童各種潛能發(fā)展的關鍵期發(fā)展體質使之健康、開發(fā)智力使之聰明、培養(yǎng)美德使之人格健全、培養(yǎng)學習興趣使之愛學、傳授方法使之會學,從而使之成長為身心健康、道德高尚、品格完美、頭腦聰明、才華出眾的人”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并已撰寫成《早期素質超常教育學》和《雙因雙超教學法》等專著出版發(fā)行。其中兩項成果被鑒定為國內先進水平,并分別獲獎。這些成果經(jīng)實驗實踐證明:凡是接受早期素質超常教育者,不論是超常兒童,還是普通兒童,無不及早得到全面發(fā)展、超常發(fā)展:宋捷等3572名兒童的智商人均提高了13.25,其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等均得到了明顯提高;白晶晶等兒童2歲時就學會了漢語拼音;張?zhí)┰吹葍和?/span>5歲時就完成了小學6年的識字任務;盛宇藍等兒童5歲時就獲得山東省舞蹈三級證書;尚明宇等兒童6歲時就學完了小學全部課程,7歲起就自學初中課程。他們從我院創(chuàng)辦的幼兒園畢業(yè)后,直接上小學(不用上學前班),甚至有的才5歲,然而,學習成績絕大多數(shù)名列前茅,并被評為三好學生……這些成果于2005年12月17日在棗莊電影公司舉辦的“早期素質超常教育研討會”上展示后,200多名與會者無不驚嘆其智商和情商之高、提高之快。
我們將這些成果綴字成文,陸續(xù)奉獻給讀者,但愿能為孩子奠上成才的基石。
二、鶴翎不天生,變化在啄抱
——讓孩子避免災難走向輝煌
白居易1歲開始識字,5歲開始作詩,9歲精通聲韻;李白5歲誦六甲,10歲觀百家;杜甫7歲作詩。我院幼兒園的顏宇潼、宋麗媛等兒童2歲時就掌握了漢語拼音,并用拼音來認讀漢字,閱讀幼兒刊物,認知能力、閱讀能力、情商、智商提高之快可想而知。德國的卡爾·威特把白癡般的兒子教育成為天才……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大量的范例證明:無論是天才,還是白癡,只要及早地持續(xù)地精心地實施早期素質超常教育,孩子就能成才。這正如我國唐代散文家韓愈所言“鶴翎不天生,變化在啄抱”。
“鶴翎不天生,變化在啄抱”,形象地強調了早期素質超常教育的重要性。它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起著起始、啟蒙、奠基的作用,是孩子走向輝煌的起點。美國教育家沃斯指出:“研究者們證明:嬰兒在早期的歲月里,大腦完成了大約50%的大腦細胞的連結——這就是將來所有學習基于其上的通道;兒童50%的學習能力是4歲前培養(yǎng)和發(fā)展起來的,30%的學習能力是在5~8歲間培養(yǎng)和發(fā)展起來的?!痹谶@短短的幾年里,只要科學施教,兒童的頭腦里就能構建起主要的學習途徑,就能筑好通向未來的成功之路。
我們在調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有位千萬富翁,夫妻雙方忙于經(jīng)商賺錢,竟給孩子雇了個目不識丁的小保姆。至于什么是早期素質超常教育,就根本無從談起了。結果,孩子自幼養(yǎng)成了任性、爭強、好斗的性格,8歲才上學,9歲就輟學,18歲因打架殺人入獄,判了死刑。還發(fā)現(xiàn)有一對貧窮的夫婦,十分重視早期素質超常教育,四個孩子全都考上了名牌大學。可見,要想讓孩子卓爾不凡,走向輝煌,避免走向災難,就必須讓孩子始于輝煌的起點,邁出堅強的第一步。這個輝煌的開端就是早期素質超常教育。我國有句古語說得好:“3歲看大,6歲看老。”這古語不是說孩子6歲時就什么都定型了,因為人在整個成長過程中,是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的;但它也有著一定的預測性,因為孩子的一些基本素質,3歲時就初步形成,6歲時就基本上形成了,在某種程度上已決定了孩子的未來。人生最初的幾年是性格形成和潛在能力開發(fā)的關鍵階段,是一生的預演。成人身上能夠看到他(她)3歲以前的環(huán)境模式對其性格和智力形成的影響因素,幾乎所有的人的成長都毫不例外。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就曾指出:“幼兒期是奠定兒童體力、道德、智力發(fā)展的基礎,以后的教育效果怎樣,有賴于最初幾年教育的正確性?!比绻患霸绲剡M行早期素質超常教育,孩子的潛在能力就得不到及時開發(fā),就會枯死,就必然導致孩子上學時學習吃力、成績不好;到那時家長再著急上火,強迫孩子加班加點,特別是到了高考前夕,家長再逼著孩子拼命地臨陣磨槍,可就為時晚了。如果不進行早期素質超常教育,孩子一旦沾上一身壞毛病,形成一些壞習慣,大了再改就難了。有的毀了孩子的一生,曾震驚世界的狼女便是一例:印度有一個出生幾個月就被狼叼走的女孩卡瑪娜。人們在她七歲時發(fā)現(xiàn)了她,然而當時她的智力水平僅僅相當于6個月的嬰兒,她不會直立行走,也不會說話。經(jīng)過幾年的訓練,卡瑪娜終于學會了直立行走,但在十六七歲時,仍然沒有學會說話。
是讓孩子成為凡夫俗子,甚至走向災難;還是讓孩子卓爾不凡,走向輝煌?“鶴翎不天生,變化在啄抱”。
三、朱文圭為何不語
——讓孩子抓住關鍵期發(fā)展
1398年,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死后,其子朱棣與嗣君朱允祐之間爆發(fā)了君位之爭。1402年朱棣奪取了君位,隨后他便下令將朱允祐兩歲的兒子朱文圭軟禁起來。朱文圭從此開始過著一種與世隔絕的生活,朱棣派人給他送吃的,但禁止任何人和他說話。55年后,朱文圭獲釋時,他已完全聽不懂人們所說的話,并且自己也說不出一句話了。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在語言潛能發(fā)展的關鍵期間,語言潛能失去了發(fā)展的機會而枯死了。
什么是關鍵期呢?兒童心理發(fā)展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有一個從許多小的質變構成一個大的質變的過程,每種心理現(xiàn)象都要經(jīng)過幾次大的飛躍或質變,這個質的飛躍期為關鍵期,又稱臨界期、敏感期、轉變期、最佳期。在這期間,兒童對某種外界刺激特別敏感,獲得某些知識和能力特別容易,某種心理現(xiàn)象形成發(fā)展特別迅速。如果在這期間,缺少適當?shù)拇碳ぃ@種心理現(xiàn)象就不會產生,這個時期就被稱為該種心理現(xiàn)象發(fā)展的關鍵期。兒童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期是根據(jù)對動物“印刻現(xiàn)象”的研究發(fā)展而來,最初奧地利動物習性學家勞倫茲研究發(fā)現(xiàn),在動物早期的發(fā)展過程中,某一反應或某一組反應在某一特定時期或階段中最易于獲得,最易于形成,這種無需強化的在一定時期容易形成的反應,叫做“印刻”,印刻發(fā)生時期就叫做關鍵時期。例如,小鴨認母的關鍵期為生后8~9小時,如果這個時期不讓剛生下來的小鴨看到母親,那么,它認母的潛在能力就永遠的枯死了,它就永遠不認識母親了。兒童的心理發(fā)展也同樣存在著各種不同的關鍵期。0~3歲是兒童從周圍環(huán)境中自發(fā)吸收聲音、詞匯與語法以發(fā)展口語能力的關鍵期。5~6歲是概念發(fā)展的關鍵期,7歲前特別是5歲前,是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期。之所以是“關鍵期”,一方面這個時期是智力發(fā)展最迅速、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時期,而且其間所產生的印刻往往終生不忘;另一方面,如果在關鍵期不給其發(fā)展的機會,那么各種潛能就會一個一個地枯死。抓不住這個“關鍵期”進行教育,將在人的智力發(fā)展上,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在兒童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期,兒童能夠掌握令人吃驚的知識,但是人們往往忽視了它;因此,兒童寶貴的時間被白白浪費了,荒廢了,兒童的潛能枯死了,許多天才被湮沒了。這實在讓人心痛!美國教育家布克梅尼斯特·富勒曾指出:“所有孩子生來都是天才,但我們卻在他們生命最初的6年磨滅了他們的天資?!币虼耍覀儜プ「鞣N潛能發(fā)展的關鍵期施教。只要不失時機地為兒童的各種潛能打開閘門,它就會像泉水一樣奔流而出。
四、布盧姆與木村久一的共鳴
——讓孩子杜絕潛能遞減
美國心理學家布盧姆對近千名個體從幼年到成年的追蹤研究表明:“智力發(fā)展的速度先快后慢,5歲前是智力發(fā)展最迅速時期。如果把17歲時達到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4歲時達到50%,8歲時達到80%,最后20%的智力便在8~17歲時獲得。在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期,環(huán)境對智力發(fā)展影響1年的效果超過其他時期8~10年,幼兒時期剝奪或忽視了智力刺激的兒童,他們的智力將永遠達不到本可達到的水平。兒童學業(yè)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早期教育與發(fā)展?!辈急R姆的這項研究成果被美國列為15年來“最有意義”的一項研究。他的研究和實驗還證明:“兒童早期也是非智力因素如興趣、性格等發(fā)展的關鍵期,應及早培養(yǎng)。良好的早期教育能夠為兒童身心充分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與布盧姆的這項研究發(fā)生共鳴的是日本心理學家、教育學家木村久一的研究。木村久一通過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的天賦按遞減法則減弱,生來具有100度潛力的孩子,若放棄教育,到5歲就減少到80度,10歲減少到60度,15歲就只剩40度了。”也就是說,生下來具備100度潛在能力的兒童,如果從一生下來就對其進行理想的早期素質超常教育,那么就可能成為一個具備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從5歲開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為具備8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從10歲開始教育的話,即使是教育得再好,也只能達到具備6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從15歲開始教育,即使是教育得再好,也只能具備4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完全放任不管,充其量則只能成為具備30度能力的成人,即只能達到其潛能的三成。這就是說,教育開始得越晚,兒童能力的具備就越少。這就是兒童潛在能力的遞減法則。
產生“潛能遞減法則”的原因是這樣的:每位兒童的各種潛能都有各自的關鍵期,而且這種關鍵期是固定不變的。不論哪一種潛能,如果不讓它在關鍵期發(fā)展的話,那么它以后就很難發(fā)展了,甚至枯死了。
布盧姆與木村久一的研究告誡我們對兒童潛能的開發(fā)應遵循這一法則進行,及早實施素質超常教育,不失時機地給兒童提供發(fā)展其潛能的機會,讓兒童盡早地發(fā)展其潛能,杜絕兒童潛能遞減現(xiàn)象的發(fā)生,力爭使兒童的潛能達到90度,乃至100度。早期素質超常教育花一分鐘的時間,相對于以后的學習來說,很可能起到十幾分鐘、幾十分鐘、甚至幾十小時的作用。
五、威特教育理論的核心
——讓孩子贏在智力曙光顯露時
威特在《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被譽為中外教育史上的奇書中指出:“我的教育理論的核心是:對兒童的教育必須與兒童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
孩子的智力曙光什么時候顯露出來呢?德國語言心理學教授托馬蒂斯發(fā)現(xiàn):“胎兒意識的萌芽時期是懷孕后的7~8個月時,這時胎兒的腦神經(jīng)已十分發(fā)達”。日本醫(yī)科大學的室岡研究發(fā)現(xiàn)五六個月的胎兒就有了聽力。我們的課題組成員通過用“羊膜鏡”對胎兒觀察和用每秒鐘120次雙振儀器在孕婦腹部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胎兒在6個月左右感知、思維、記憶等智力曙光就顯露出來了。
嬰兒來到人間,大腦中潛在的智力曙光的萌生就更顯而易見了。0~1個月的新生兒就已具備了初步的認知能力。新生兒的兩眼能夠注視一個物體,他們的眼睛會轉向光亮處。蘇格蘭醫(yī)生彼得·威拉特斯曾說:“寶寶在出生時不僅能夠看到人的面孔,而且能夠辨別人的表情。他們的這種能力遠遠高于現(xiàn)代任何分辨形象的計算機?!背錾眰€月后的嬰兒,聽到音樂聲時,就會尋找聲源。到三四個月時,就像照相機一樣把所見到的人或物原封不動地作為一個“模式”印入了大腦,產生印刻,這就是模式記憶。5個月的嬰兒就已具備了記憶樂曲的能力了。
智力曙光顯露時怎樣施教呢?我國漢代的賈誼在《新書·胎教》中寫道:“周妃后妊成王子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獨處不倨,雖怒不罵,胎教之謂也?!惫糯奶ソ讨ň褪峭ㄟ^母親良好的情緒和健康有益的活動來影響胎兒,并歸納為“胎教十律”:①暢情志。②適溫寒。③節(jié)飲食。④慎起居,調勞逸。⑤遠房事。⑥美環(huán)境,悅子身。⑦戒酒漿。⑧避毒藥。⑨慎針劑。⑩安待產。目前,國內外主要的胎教之法是音樂、語言和撫摸。
當這棵幼苗破土而出時,父母就應該為之松土、澆水。日本教育家井深認為:“對孩子輸入有用信息的時間,可以從15天大開始?!睆?/span>15天大,就應該開發(fā)其聽力,輸入語言。塔夫脫大學的巴爾博士指出:“所謂發(fā)展孩子頭腦的手段,就是指盡早地開始教孩子語言。”這時幼兒的大腦還處在一張白紙狀態(tài),具有一種不需要理解或者領會的吸收能力。例如父母把自己的手指塞進幼兒的手心,15天的幼兒就本能地把大人的手指抓得緊緊的,這時大人再清晰準確地反復多次地讀出“手指、手指……”就像對懂話的孩子似的教, “手指”這個名詞就會印刻在幼兒的腦海里,輸入大腦的信息庫里。對幼兒的教育,還應通過訓練五官——耳、目、口、鼻、皮膚來打通五大感觀(聽覺、視覺、味覺、嗅覺、觸覺)通道,讓正確信息沿著五大通道迅跑,刺激大腦積極活動,調節(jié)其各種功能,從而形成積極的條件反射和積極思維,促使聽力、視力、感觸、認知等各種潛能充分發(fā)展。例如,用慈愛的撫摸和輕聲的呼喚來培養(yǎng)幼兒愉悅的情感;用輕微的搖動和親切的哄逗來引發(fā)幼兒的笑聲;用“1、2、3、4、5、6、7……”能分別發(fā)出各自樂譜聲音的數(shù)字模型,來對幼兒的聽力、視力和感觸能力進行綜合訓練,幼兒用手搖動“3”字模型時,就聽到了“3”所發(fā)出的輕微的“3”的聲音,同時,看到了“3”的形狀……與此同時,大量的文化科學知識已印刻在腦海里,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當孩子入學時,早已儲存在大腦信息庫里的大量知識就會像泉水似的噴涌出來。是真金就不怕火來煉,無論是中考的火,還是高考的火,那只不過是“秋后算帳”罷了。其實,人生命運的勝負,在智力曙光顯露時的教育中就已初見分曉了。
六、鳥只用一只翅膀是不能高飛的
——讓孩子全面發(fā)展
生物的祖先有這樣一個例子:鳥和哺乳動物都是從爬行動物進化來的。鳥的祖先進化程度比哺乳動物進化程度高。其結果是,鳥始終也沒發(fā)展出像人這樣具有高度智慧的一類動物。為什么?因為鳥的肢體只朝著適應飛的方向發(fā)展。這足以說明了在早期素質超常教育階段更應該強調全面發(fā)展;因為幼兒時期是人腦迅速發(fā)展的時期,是可塑性最大的時期,是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非智力因素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錯過了關鍵期,潛能就會遞減甚至枯死。然而,在早期素質超常教育中,有的家長往往只重視于智力因素而忽視了非智力因素,殊不知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恰如鳥的雙翼,要想高飛,必須有豐滿的雙翼,僅有一只翅膀是不能高飛的。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協(xié)調發(fā)展的,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互為條件、彼此促進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之本又是什么呢?是體,在幼兒階段體質的發(fā)展更為重要。“體”之不存,“毛”將焉附?兒童的體、智、德、美是共存于一體之中的,是互相滲透的,是緊密相連的。兒童只有全面發(fā)展,才能向著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共產主義事業(yè)接班人的方向健康成長。理想的人是德、智、體、美等諸方面全面發(fā)展的人。只重視體育,孩子可能成為可悲的獸人;只重視智育,孩子可能成為弱不禁風的病夫;只重視品德教育,孩子可能成為庸才……這類人對社會、對人類都是無用的,因此,對孩子的教育必須德、智、體、美等諸方面同時進行,使之得到全面協(xié)調的發(fā)展。如果不全面發(fā)展,就會造成偏面發(fā)展、畸形發(fā)展,就會在某一方面出現(xiàn)問題,甚至釀成不可挽救的損失,或性格孤僻、任性、自卑……或因性格的扭曲而自殺、而殺死父母……或因某一方面的潛能未能及時開發(fā)而影響終生,甚至造成一個“半成品” ……種種因偏面發(fā)展而釀成悲劇的教訓,是慘痛的,是發(fā)人深省的。這就說明了在早期教育方向上“失之毫厘”,孩子今后的發(fā)展就會“差之千里”。正如英國教育家洛克所說的那樣:“我們幼小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極微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重大極長久的影響。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樣,水性很柔,一點點人力便可以把它導入歧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變,從根源上這么引導一下,河流就有不同的趨向,最后流到十分遙遠的地方去了。”
因此,早期素質超常教育要讓孩子全面發(fā)展,千萬不能搞片面發(fā)展,要讓孩子象小鳥那樣,擁有健壯的身軀、豐滿的雙翼,在蔚藍的天空中翱翔。
七、人的素質及其結構
——讓兒童全面發(fā)展的一個基本問題
2005年8月,我們課題組的成員,就早期教育、素質教育和超常教育的基本知識,在英華幼兒園對家長進行過一次抽樣調查。結果是:對素質教育和超常教育的內涵、人的素質及其結構等基本問題全然不知者占93.75%。有的把鋼琴、舞蹈、英語等方面的學習等同于智力開發(fā),更有甚者竟然把玩和勞動等同于素質教育。由此可見,要對孩子進行早期素質超常教育,確保孩子全面發(fā)展、超常發(fā)展,就應弄清教育的基本問題,其一就是人的素質及其結構。
人的素質是以個體的先天生理特點為基礎,在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并發(fā)展起來的穩(wěn)定而鞏固的性質。人的素質包括品德素質、才智素質和身體素質這三大部分。品德素質是個體在其所處的那個時代及其生活的那個特定社會環(huán)境下,紛繁復雜的社會關系在其身上的體現(xiàn)。才智素質是“才能”和“智慧”的合稱,最本質特征是個體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時所表現(xiàn)的能動作用。
人的素質結構(略)
八、紅燈黃燈綠燈一起亮,是走還是停
——統(tǒng)一思想,形成合力,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在成長的路上,爸的紅燈、媽的黃燈、爺奶的綠燈一起亮了,孩子是走還是停?要求各異,甚至互相矛盾,弄得孩子無所適從。這就違背了教育中口徑一致性的原則。
口徑一致性原則要求我們把思想統(tǒng)一到堅定早期素質超常教育必然結出豐碩果實的信念上來。伴著病榻長大的北大學生任寰、17歲被評為全國自強模范的聾人少年大學生周婷婷等無數(shù)例子都是很好的佐證。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未來的社會是充滿競爭的知識經(jīng)濟社會,市場經(jīng)濟競爭,實質上就是人才的競爭。未來社會所急需的工作人員,將是做機器人所不能做的工作者,高技能的腦力勞動正在取代平庸的體力勞動。我們必須正視孩子就業(yè)上的嚴酷現(xiàn)實,勇于接受就業(yè)上的挑戰(zhàn),努力實施早期素質超常教育,為孩子挑戰(zhàn)人生作好準備,打好基礎,為孩子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22年,彈指一揮間,總不能讓孩子加入撿垃圾或討飯的行列中去吧!夫妻只有一個孩子,成功了,就是100%;失敗了,也是100%。沒有危機感的危機,是最大的危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日本學者玲木曾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建議:“把全世界的擴軍國策變?yōu)橛齼簢撸屪顑?yōu)秀的科學家不是去研究毀滅人類的武器,而是用來教育孩子。從0歲開始,30年后,我們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他認為這是一場文質彬彬的革命,是沒有戰(zhàn)爭、沒有饑餓、沒有苦難的革命。這場革命早已在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了。法國于1881年就下令開辦了“母育學校”,招收2~6歲兒童;艾維馬·羅姆巴德教授設計的被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贊揚為“目前地球上最好的學齡前兒童指導計劃”于1969年起已運行了20多個國家……在這場革命中,只有運籌于帷幄之中,才能決勝于千里之外。要提高勝算概率的最好辦法就是現(xiàn)在創(chuàng)造未來,就是實施早期素質超常教育,不失時機地對孩子進行潛在能力的開發(fā),讓孩子聰明起來,并燃起學習熱情的熊熊大火,使孩子在激烈的學習競爭中穩(wěn)操勝券,在高科技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思想統(tǒng)一了,信心堅定了,共識達成了,就應消除阻力,形成合力,調動起一切積極因素來。歷史的經(jīng)驗值得借鑒,劉邦之所以能得天下,就是因為善用了張良、蕭何、韓信;項羽之所以失天下,就是因為“有一范增而不能用之”。在教育中,我們也應該善于用人——老師、家人、親朋好友、保姆等。其實,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六大行星”就是一個極其豐富的教育資源,“六大行星”應以“小太陽”(孩子)成才為圓心,以教育為半徑,進行科學地運轉。全家最好形成一個以母親為主、其他成員為輔的教育整體。如果聘用保姆的話,也要聘用知識型保姆,祖父母、外祖父母他們既有教育子女的教訓,又有教育子女的經(jīng)驗。他們多數(shù)已退休,即使尚未退休,工作上也相對的輕松一些,時間和精力能向著教育孩子傾斜。他們能把“隔代疼”的“血緣愛”升華為偉大的“教育愛”。這“六大行星”要各盡其能,各揚其長,善于文者教文,善于理者教理……給孩子以全方位的潛在能力的開發(fā),將心血傾注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上,而不要把光陰浪費在百害而無一利的賭博、酗酒上。
九、比爾·蓋茨成功的源頭
——讓孩子心里充滿陽光
美國微軟公司的開創(chuàng)者、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曾在母親節(jié)時,給母親送了一張卡片:“我永遠忘不了您的鼓勵,您總是說我比別的孩子優(yōu)秀,從未說過我不好。這好那好,使我充滿了信心地生活著。終生感激您的培養(yǎng)!”母親的欣賞教育,使他心里充滿了陽光。這就是他成功的源頭。兒童像花兒一樣離不開陽光,離不開欣賞。欣賞的關鍵是“堅信孩子行”。
“堅信孩子行”是不無道理的。第一,因為人的才智表現(xiàn)在多方面,有的語言才能極強,有的繪畫天賦極高……19世紀與拿破倫齊名的又盲又聾又啞的美國人海倫·凱勒成為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的實事告訴人們:每一個人都有潛在的天賦——在某一方面。第二,因為人的聰明才智顯露的時候也有早晚之分,有的人顯露很早,被稱為“神童”,但也有大器晚成者。這正如清代顏元在《習齋先生言行錄·齊家》中指出:“圣人是肯做工夫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圣人。”因此,在子女才智未顯露之前,家長應堅信孩子行。
“堅信孩子行”一能使家長對孩子滿懷信心地施教,對自己的孩子,即使別人都看不起,甚至都視為白癡、傻子、低能兒,父母也不能失望;即使是個殘疾的孩子,父母也不能絕望;因為每個孩子都有無窮的潛能,只要及早地開發(fā),使之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孩子就必定成才。世上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二能使家長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和所蘊藏著的巨大潛在的能力。對閃光點,它能促其燃起燎原之火;對潛在能力,它能促其充分發(fā)展;對成績和優(yōu)點,它能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這樣不僅能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遏止住孩子的消極性,激勵著孩子奮力上進。三能使孩子滿足心靈深處的強烈需求。電影《芙蓉鎮(zhèn)》里老支書醉酒后在清冷寂靜的夜幕下,獨自摔打著,掙扎著,嘴里一次次地重復著:“完了,沒完!完了,沒完……”當他說“完了”的時候,就像死了一樣;當他說“沒完”的時候,眼里閃爍著必勝的光芒。這就惟妙惟肖地描寫出了他的心里希望與失望在一刻不停地廝殺著。廝殺的焦點,就是“我不行”還是“我行”。兒童也和成人一樣,“我行”勝利了,孩子就會信心百倍地百折不撓地去奮斗,去抗爭。四能使孩子得到 “聰明、好、很好……”之類的欣賞,即積極暗示,是希望,是信任,是信心,是力量。這樣,即使平凡的孩子也會展現(xiàn)出全新的面貌?!笆繛橹颜咚馈?,就是高度概括了“信任”對人所產生的巨大的驅動力。但欣賞一定要客觀。認為孩子不行,使孩子得到的是“憨、笨、蠢、傻、呆、癡、懶、犬子、逆子、不專心、不努力……”之類的斥責,即消極暗示,孩子就會失去信任,失去信心,失去力量。欣賞導致成功,斥責導致失敗。
怎樣“堅信孩子行”呢?2004年12月22日下午,我院實驗班年僅6歲的尚上上問我一道題:“求代數(shù)式的值(a - b)2n-(b - a)2n-1 – (b - a) 2n - (a - b)2n-1 其中a = b-1, n為正整數(shù)?!蔽曳治龊蠊膭钏骸澳阋欢芙獬鰜??!贝稳找辉纾团d致勃勃地告訴我:“得- ”。我驗算后,鼓勵他:“答案正確,我再出一道題,看你還能解出來嗎?”……
“堅信孩子行”使孩子受到欣賞和鼓勵,孩子心里就充滿了甘露,充滿了希望,充滿了陽光。
十、期望適當,蹲苗茁長
——讓孩子竭力跳起摘桃子
《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渥于叾曋鐒t槁矣?!边@則寓言形象地告誡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值要適當,切勿揠苗助長。
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就是對孩子的期望超過了孩子的實際水平,其要求超過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它集中表現(xiàn)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上。父母總是期望孩子好了再好、再好了更好……孩子已盡了最大努力,在學習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父母不僅不予以肯定和鼓勵,反而責罵孩子不是全班成績最好的。孩子考了個全班第一,還嫌其未成為全校第一、全縣第一……學數(shù)學就應超過華羅庚,學文學就應超過魯迅,學物理就應超過愛迪生……想象脫離了現(xiàn)實,幻想取代了理想。期望值過高的又一種表現(xiàn)是急于求成、揠苗助長,硬逼著孩子去做那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對孩子拼命地進行強化教育??刂普摰膭?chuàng)始人維納告誡人們:強化教育既是一種強力補藥,也是一種強力毒藥,開處方的醫(yī)生一定要了解其劑量。期望過高、急于求成、揠苗助長,就大大超過了這一處方的劑量,必然導致事與愿違的惡果;或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巨大的心理壓力往往會對大腦傳遞學習信息的微電波產生極大的障礙,造成傳遞的“短路”——把剛學會的知識一下子給忘光了,致使記憶力下降,從而造成了學習上的困難;或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甚至失去了自信,變成了失望,從而影響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或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反抗情緒,甚至走上絕路,有的孩子自殺身亡,有的孩子打死了自己的親生父母……有的母親打死了自己的親生孩子……
對孩子期望值不可過高,但也不可過低。期望值過低,就是對孩子的期望低于孩子的實際水平,它集中表現(xiàn)為過分地降低了本能達到的標準,使孩子不經(jīng)努力就可以實現(xiàn)預期目標。期望值過低的表現(xiàn)是放任自流,認為“學習是入學后的事,孩子長大了再學也不遲,樹大自直,人大自學”“兒女自有兒女福,不為兒女做牛馬”“車到山前必有路”……這種期望值過低、放任自流的論調,從起點上嚴重地制約著孩子的發(fā)展。它不僅使孩子的各種潛能得不到及時的開掘和發(fā)展,而且還會使孩子養(yǎng)成不好的性格和不良的品德習慣。不好的性格和不良的品德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很難糾正了。這正如魏晉南北朝顏之推所說:“驕漫已習,方復制止,捶打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成敗德。”
期望值過低或過高的結果正如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忽視則任其像茅草那樣自生自滅,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長,反而促其夭折?!?/span>
適當?shù)钠谕祽刂圃诤⒆拥膶嶋H水平線上,使目標和能力相吻合,像摘桃子那樣,父母應堅持量力性的原則,把桃子掛在孩子只有竭力跳起來才能摘到的位子上。至于學多少知識,考多少分,第幾名,不要苛求,因為人是有著個體差異的,只要孩子盡力而為就行了。潛能的開發(fā)、美德的培養(yǎng)和文化的學習,宜快則快,宜慢且慢,要因勢利導地讓孩子按照其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向著成才的方向茁壯成長,順其自然,水到渠成。順其自然,但不要放任自流,而要積極引導;積極引導,但不要揠苗助長,而要蹲苗茁長;實事求是地讓孩子走適合自己的路,走向成功。
十一、砸碎地獄,創(chuàng)建樂園
———讓孩子終生都快樂
何處是地獄?哪里是樂園?幼兒園的小朋友馬洪昊作出了詼諧的回答:“幼兒園是地獄,幼兒園是樂園。”她媽媽解讀了她的答案:“她剛入A 園時,哭鬧不止,老師從我手中把她接過去后,煞有經(jīng)驗地說:‘你快離開,她哭幾天就不哭了,孩子入園時都這樣?!译x開后,悄然轉到教室后的窗戶下,看到的竟是:兇神惡煞般地訓斥、恫嚇、關黑屋子……孩子情感的體驗是生疏、黑暗、恐懼、悲痛。惡夢中哭喊著:‘幼兒園有魔鬼,不去幼兒園!’所以她說幼兒園是地獄。幾經(jīng)考察后,我又選了B園。雙休日,季老師來到我家和她交朋友,一起捉迷藏,一起逛公園……不知不覺地一起來到了B園的游戲室……每天季老師笑迎笑接時總是抱著她……孩子情感的體驗是勝似母愛的師愛、春風、陽光、雨露、快樂、幸福。所以她說幼兒園是樂園?!庇變合裼酌?,很脆弱,很敏感,需要溫暖和關愛。老師摸一摸他的小腦袋,他會一天都愉快;老師抱一抱,他會三天都激動。幼兒認為老師是神圣的,老師的一摸一抱,使他感到老師喜歡他,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情感的體驗取代了復雜的邏輯思維,它在幼兒天真單純的心靈里得出的是簡單的直言判斷:能產生快樂的地方就是樂園,產生痛苦的地方就是地獄,不論是家庭還是幼兒園、學?!膊徽撌窃谕陼r期,還是在少年時期、青年時期……
趙祥鵬3歲在家讀書時達到了忘我的境界,白晶晶2歲在幼兒園讀書時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雖然是讀書,但這樣的家庭、這樣的幼兒園對他們所產生的是快樂的正情感體驗;在他們的心目中無疑是樂園。
有的人發(fā)現(xiàn)不了幼兒在哪方面富有天賦,也不知幼兒在哪方面的潛能極大,卻盲目地胡亂地強迫孩子去學去練——或去彈琴,或去跳舞,或去讀ABC,或去學珠心算,全然不顧孩子的身心特點和感受,逼著孩子在家在幼兒園苦學苦練。這樣的家庭、這樣的幼兒園,對他們所產生的是痛苦的負情感體驗,在他們心目中無疑是地獄。
怎樣砸碎地獄、創(chuàng)建樂園、讓孩子終生都快樂呢?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在0~6歲期間,讓孩子在家中、在幼兒園、在他所到之處,盡情地玩,陪著孩子玩,一是玩出快樂來,能讓孩子時時感到愉快,處處感到幸福,讓孩子所獲得的都是正情感體驗,即使是磨難教育、挫折鍛煉,也要針對幼兒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通過游泳、爬山、競賽等活動,把它轉化為正情感體驗。二是不能把玩停留在像狗貓一樣的水準上,像狗貓一樣地玩,雖然能獲得一時的快樂,但只是低層次的快樂,玩的結果將是貽誤終生,貽害終生;而要玩出高層次的快樂來,玩出門道來,即在玩這個載體里裝上真經(jīng):在玩中鍛煉身體,玩出“健康”來;在玩中養(yǎng)成好習慣,讓孩子學會做人,玩出“美德”來;在玩中開發(fā)潛能,玩出“聰明”來;在玩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玩出“愛學”來;在玩中授之以漁,玩出“會學”來?!敖】怠薄懊赖隆薄奥斆鳌薄皭蹖W”“會學”像播在幼小的心田里的種子生根、發(fā)芽、開花,直至結出累累碩果,這個碩果就是:6歲后,孩子邁著矯鍵的步伐,鏗鏘有力地步入小學、中學、大學、工作單位,學習起來,工作起來,輕松愉快,出類拔萃。與之相伴的是賞識、褒揚、激勵、掌聲、鮮花……在孩子的心目中,這樣的家庭、幼兒園、學校、工作單位能不是樂園?孩子從出生到童年,到少年,到青年……直至終生,一路走來,怎能不快樂?
十二、牛頓和狄更斯成功的秘訣
——給孩子打開智慧的天窗
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后,他在回答別人提出的成功的秘訣時說:“因為我總是孜孜不倦地思考這個問題。”英國作家狄更斯曾說過:“創(chuàng)作成功的秘訣,就在于能使自己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當時所創(chuàng)作的一個情節(jié)上?!狈▏飳W家喬治·古維葉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注意力和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都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呈現(xiàn)為一種多層次、多維結構、變化發(fā)展的動態(tài)系統(tǒng)。它們的總和就是智力。智力,是人認識、適應和改變外界環(huán)境的心理能力,是指人的聰明程度。它集中表現(xiàn)為反映客觀事物深刻、正確、完全的程度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速度和質量。注意力是對一定事物的指向能力,它是一種意志的表現(xiàn)。注意分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jīng)過它才能進來。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就等于打開了智慧的天窗。
如何給孩子打開智慧的天窗呢?那就是提高注意力。
提高孩子注意力應從小抓起,應針對幼兒注意力發(fā)展的特點進行。其特點:○1從無意注意逐漸向有意注意發(fā)展。兒童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2~3歲時平均為3~5分鐘,4~5歲時平均為10分鐘,5~6歲時平均為15分鐘?!?/span>2具體形象思維占重要地位,抽象邏輯思維開始發(fā)展?!?/span>3注意力往往帶有情緒的特點,情緒好時注意力就比較集中,情緒壞時注意力就不能集中。針對這三個特點,一要利用看得見、摸得著、生動具體、鮮艷感人的事物對孩子進行培養(yǎng)。例如給一個月的嬰兒看一件鮮艷的玩具,引導孩子把目光固定、集中在物體上,使之逐漸形成聚合能力,即把兩眼的視力軸聚于物體的能力。二要教育幼兒養(yǎng)成目不轉睛的習慣。例如孩子剛開始看字、看畫時,就應拿著孩子的手,指著字或畫,促使他手到、眼到、心到,力求手不離書,目不斜視,心不走神。當孩子跟人談話時,家長就教孩子用眼睛專注地直視著對方,目不游移,使情感從目光中得到交流。三要培養(yǎng)孩子抗干擾的能力,以幫助孩子克服影響注意力集中的內在與外在的干擾。四要教育孩子養(yǎng)成專心致志的習慣,使注意保持一定的持續(xù)性。引導孩子閱讀《吃墨水》、《全神貫注》、《魚游到紙上》等描寫陳毅專心學習、法國大雕塑家羅丹全神修改塑像、聾啞青年忘我畫畫的文章;或向孩子講述這類故事,使孩子明白注意力的重要作用,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思維和行動,把注意力集中起來,選擇值得注意的東西,撇開那些次要的東西,聚精會神地持之以恒地去做應該做的事情。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時,家長就應及時提醒、批評,同時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充滿關懷、刺激、鼓勵和富有樂趣的活動,讓孩子參加,使孩子的注意力得到不斷地提高。
注意力的提高對學習、成長、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如果孩子上課不注意聽講、工作漫不經(jīng)心、生活丟三落四,那么結果必將是一事無成。
十三、蛙是怎樣縮到泥土里過冬的
——給孩子擦亮智力結構的眼睛
青蛙是怎樣縮到泥土里過冬的呢?或曰不知道,或曰是頭向下鉆進地下過冬的……觀察后孩子們才知道青蛙竟是用屁股向后退縮到泥土里過冬的。觀察中孩子們不僅仔仔細細地觀看青蛙的一舉一動,而且還把手伸進青蛙的洞穴里,摳開洞穴看個究竟,個個樂不可支,人人樂而忘返。他們不僅通過觀察獲得了知識,而且學會了觀察,提高了觀察力,還培養(yǎng)了觀察的興趣;然而把青蛙氣得干瞪眼……
什么是觀察力呢?觀察力就是觀察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并通過觀察分析出事物的本質特征的能力,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主動的感性認識形式,是人的智力結構的“觸角”,人的智力發(fā)展均從感知——觀察開始。人腦通過每只眼睛接收的能力,就相當于1.3億個每秒鐘能接收數(shù)萬億光子的光接收器,仿佛“砰”地一下,一座大山的景色通過眼睛在一秒鐘內就全部被攝入大腦。這就是人腦通過每只眼睛中的1.3億個光接收器所“拍攝”整個圖像的神奇的觀察力??梢姡^察的潛力有多大,因此,發(fā)展孩子的智力,就應及早開發(fā)其觀察力,給孩子擦亮智力結構的眼睛。
怎樣及早地開發(fā)孩子的觀察力呢?一要掌握觀察的客觀性、細致性、靈敏性、深刻性、全面性、集中性和堅持性,并努力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興趣,激發(fā)孩子的觀察欲望。二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觀察環(huán)境和適宜的觀察對象。良好的觀察環(huán)境是指觀察的環(huán)境要豐富多彩,能吸引兒童。適宜的觀察對象是指觀察的事物具體、生動,具有好看、好聽、好玩、香甜等特性。三要指導孩子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提高觀察的技能。最基本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直接觀察方法,即憑借人的感官,直接對現(xiàn)象或事物進行感知或者描述的方法;二是間接觀察法,即利用儀器或其他技術手段對事物或現(xiàn)象進行觀察的方法。指導孩子由近而遠、由簡單到復雜、由局部到整體地觀察,仔細客觀地多角度地全面觀察。三要教育孩子把觀察與思考結合起來,指導孩子邊觀察,邊思考,運用對比、想象,透過事物的表面,去抓住事物的本質,把握同類事物的共性和個別事物的個性,從而使觀察深入進行。四要教育孩子在觀察中堅持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五要教育孩子在觀察中學會制訂觀察計劃,堅持按計劃進行觀察;學會按次序進行觀察,例如,由整體到部分,由輪廓到細節(jié);并做好記錄和總結。六要教育孩子在觀察中學會寫觀察日記。觀察為寫日記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為寫好日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寫日記又促使著孩子更自覺、更認真、更仔細地觀察,使觀察力不斷提高。七要讓孩子多見廣識,打好觀察的知識基礎。例如,在孩子觀察蝴蝶卵變成蟲、蟲變成蛹、蛹化為蝶時,家長應向孩子講述有關生物學方面的知識。
十四、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記憶
———給孩子筑牢學習的根基
俄國科學家謝切諾夫說:“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記憶。”有了記憶,人們才能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記憶的優(yōu)劣全在于記憶力的高低。所謂記憶力,就是人腦貯存和重現(xiàn)過去所獲得的經(jīng)驗與知識的能力。它是學習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質,是智慧之本,是學習之基。研究成果表明,人腦記憶力的潛能是很大的,“健康人的腦的貯存能力比世界上所有電子計算機的總和還要大。”因此,我們應及早地開發(fā)孩子的記憶力,給孩子筑牢學習的根基。
記憶力的開發(fā),一要根據(jù)“用進廢退”的原理,在標志著記憶發(fā)生的新生兒第一次條件反射的出現(xiàn)時,就應反反復復地不厭其煩地輸入“眼”“鼻”“手指”等詞匯,接二連三的刺激嬰兒的大腦皮層,將詞匯源源不斷地儲存在大腦的信息庫里,促使記憶力迅速發(fā)展。二要針對幼兒以無意識記、形象記憶和機械記憶為主,并逐步向有意識記、抽象記憶和意義記憶發(fā)展的特點進行。例如:在幼兒6個月左右出現(xiàn)形象記憶時,要讓他記住“蘋果”這個名詞很難,因為這個名詞是抽象的;如果拿個蘋果,讓幼兒記就很容易了,因蘋果這個實物是形象的。這就是針對形象記憶的特點,所采用的化抽象為形象來開發(fā)記憶力的方法。再如:針對幼兒機械記憶的特點,運用詠唱歌謠、詩詞、數(shù)字歌的方法來開發(fā)2歲以上幼兒的記憶力。盡管他不懂古詩的意思,但能很容易地一字不差地一首一首地背出來,記憶力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提高了。三要教會孩子從小注意左腦和右腦的同時發(fā)展。人腦的右半球支配著人體的左半身活動,左半球支配著右半身活動。讓孩子彈鋼琴就是開發(fā)左右腦的好方法。美國醫(yī)學專家阿特拉斯指出:“學習演奏樂器的人,左右手指神經(jīng)末梢經(jīng)常運動,能促進大腦兩半球的發(fā)展?!彼囊尯⒆訉W會充分利用潛意識記憶。潛意識,即下意識,就是不知不覺的沒有意識的心理活動。人可以通過潛意識很好地吸收大量信息。潛意識狀態(tài)是自然放松的∝狀態(tài),是記憶的高效狀態(tài)。我們可運用睡前“過電影”的方法讓孩子自然放松、靜心、把大腦調到8~13赫的波段上,讓催眠師把白天的主要事件一幕一幕地拍攝下來,打開通向潛意識記憶庫的大門,像圖書館里所擺放的書籍那樣把所學的知識分門別類地和大腦已儲存的相似信息連接起來轉入長期的記憶系統(tǒng)。在記憶力的早期開發(fā)中,應使幼兒不要處于緊張狀態(tài),要自然放松而注意力集中,使之在沒有任何壓力的狀態(tài)下看圖、唱歌、繪畫、閱讀、寫字、運算……這樣大腦會更有效地接收和存儲信息。五要教育孩子防止緊張、恐懼心理的形成。緊張、恐懼的心理,是記憶的大敵。緊張和恐懼,會使通往大腦的信息通道中斷。例如,考試時,本來很熟的知識,由于緊張,怎么也想不起來了,這是因為應考的壓力使大腦傳遞信息的通道“短路”了。然而考試一結束,就馬上想起來了。六要讓孩子勤于思考,盡量將新的內容與過去的知識、經(jīng)驗、印象深刻的畫面聯(lián)系起來,尋找要記的材料的規(guī)律,建立廣泛的聯(lián)系。在記憶時就可以從已熟悉的事物(知識)中找到許多線索,使回憶過程暢通無阻。通過積極主動的加工,建立聯(lián)系,還可以使記憶的組塊增大,提高記憶速度。例如:要盡快記住“3、11、6、4、7、2、8、10、9、5、1、12”,會感到困難,但如果調整為“1、2、3、4、5、6、7、8、9、10、11、12”,要記住很容易,為什么?同是12個數(shù)字,前者沒規(guī)律,有12個記憶單元;后者有規(guī)律,變成了一個記憶單元。七要讓孩子盡早地掌握科學的記憶法。
十五誰能成為智力超常的人
———給孩子開通記憶系統(tǒng)的“高速路”
英國心理學家、教育家托尼·布贊指出:人腦就像一個沉睡的巨人。我們普通人才利用了大腦中的7~8億個活動神經(jīng)細胞,這與人腦萬億個細胞中的千億個活動神經(jīng)細胞相比,才利用了千分之七至千分之八。如果誰能夠再多開發(fā)利用大腦活動神經(jīng)的千分之一,那誰就能成為智力超常的人了。開發(fā)的有效途徑就是刺激大腦。富有刺激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運用科學的方法讓信息激活大腦,并迅速產生印刻,直至過目不忘、過耳不忘、過手不忘、過腦不忘。這樣何愁智商不高,學習不優(yōu)?其實記憶是學習的最基本的能力。這里所說的激活大腦的科學方法,就包括了諸多的科學記憶法,最適合幼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形象記憶法,就是借助材料的形象性增強記憶效果的方法。例如,對象形字“日、月、人、目”的記憶,讓孩子邊看太陽、月亮、人、眼,邊畫“ ”來記憶,就很容易了??磮D識字、實物識字,就是這種記憶方法的運用。
歌詠記憶法,就是把知識材料編成歌曲詠唱,以幫助記憶的方法。因為歌曲能使人興奮起來,而大腦的情感中心和長期記憶存儲系統(tǒng)緊密相連的,所以歌曲的旋律和歌詞能引起深刻的記憶。波利尼西亞人從小就是通過歌唱和舞蹈來開始學習的。英國快速學習革新家科林·羅斯指出:“音樂在幾分鐘之內使你獲得幾星期苦思冥想的東西?!蔽覀兛山梃b美國教育家斯特娜夫人及其女兒維尼夫雷特的教學法,把各種知識用兒歌的曲子譜成歌,讓幼兒詠唱。例如,讓幼兒唱字母兒歌,來識記漢語拼音字母和英語字母,讓幼兒唱數(shù)字兒歌,“12345,上山打老虎……”來記憶數(shù)字。
多通道協(xié)同記憶法,就是把多種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都動員起來協(xié)同配合、共同記憶的方法。人們認識事物有多種通道,各通道的配合有利于把握和記憶事物,并容易在大腦內部建立各種便于回憶的聯(lián)系。具體做法是:讓幼兒通過聽覺、視覺、味覺、嗅覺、觸覺這五大感官通道攝取信息來增加表象的數(shù)量,讓各器官都參與記憶來擴大信息儲量,讓各器官協(xié)同配合,從同一個目標接受刺激,使大腦皮層的不同區(qū)域同時興奮,留下很深的痕跡,從而獲得準確而持久的記憶。
趣味記憶法,就是對所要記憶的內容感興趣,使大腦皮層產生興奮優(yōu)勢中心,主動積極地去記憶的方法。能引起足夠興趣的東西,都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它的上面,形成大腦的興奮中心,即使不是專門地去記它,也能保持長久的記憶。運用這種方法 ,我們應通過妙趣橫生的笑話、故事、謎語、典故的講解來培養(yǎng)孩子的記憶興趣。例如:“指鹿為馬”“畫蛇添足”……
卡片記憶法,就是把識記材料做成卡片進行記憶的方法。其做法是讓幼兒把看圖拼音卡片、看圖識字卡片、看圖識數(shù)卡片、看圖運算卡片視作玩具進行比賽,看誰讀得多,讀得準,讀得快,算得對。幼兒不僅記得容易,而且興趣盎然,其樂融融。
口訣韻律記憶法,就是把要記的材料編成口訣或合轍押韻的句子,以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例如,24節(jié)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再如每月天數(shù)的歌訣:“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總不差,只有二月二十八?!边€有乘法口訣、珠算口訣、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等。
…… ……
諸如此類的科學記憶法,就是記憶系統(tǒng)的“高速路”,它使大腦對信息迅速地輸入、編碼、儲存、提取,它使信息記得牢、憶得出,它對記憶力的開發(fā)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十六、+ + +……+ =?
——讓孩子抓住智力的核心
+ + +……+ =?這是1999年中學生“希望杯”奧賽題。2005年12月17日,在棗莊電影公司舉行的早期素質超常教育研討會上我院實驗班年僅7歲的尚明宇一步一步地算出了它的正確答案。諸如此例的一幕一幕精彩的匯報演示,無一不在說明:要使智力潛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就必須著力于思維力的早期開發(fā)。
思維力是對事物分析、判斷、綜合以及推理的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智力活動的主導,它貫穿于學習活動的整個過程。
對孩子早期思維力的開發(fā),一要按照兒童思維的發(fā)展過程并針對其特點進行。兒童思維的發(fā)展要經(jīng)歷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發(fā)展過程。新生兒條件反射的建立標志著思維萌芽的出現(xiàn)。乳兒期的思維力為“前言語”思維,乳兒通過手的抓握和擺弄物體動作逐漸掌握事物間的最簡單的聯(lián)系。它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由0~3歲的直覺行動思維到3~6歲的具體形象思維,再到7歲以后的邏輯抽象思維幾個階段。例如針對幼兒3歲前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的特點,通過擺弄實物學數(shù)數(shù)的方法來提高思維力;針對兒童3~6歲期間以具體形象思維力為主的特點,運用化抽象為具象的方法,把抽象的“6÷2=?”化作“6個蘋果平均分給兩位小朋友,一位小朋友得到幾個蘋果”的具象,來提高思維力。二要教育孩子樹立全面性、具體性、發(fā)展性、實踐性的觀點,學會科學思維。三要啟發(fā)孩子積極思考,啟發(fā)思考是訓練思維的關鍵。例如,在給孩子講故事時,在情節(jié)曲折生動處,停下來,提出問題讓孩子回答,啟發(fā)孩子思考。美國當代兒童心理學家勞倫斯·沙皮羅認為:“故事是啟發(fā)孩子思維的最好方式。故事給孩子帶來無法比擬的魔力,它吸引著孩子不厭其煩地聽、讀、思、問?!睂⒆犹岢龅膯栴},家長應“點到為止”,給孩子留有思考的余地。四要教會孩子多項思維,為解決問題特別是解決數(shù)理化的難題拓寬思路。例如,讓孩子用四根火柴棒組成一個算式。孩子會很快組成1+1,就完了。這就是單項思維。這時要啟發(fā)他從多角度思考,還有1×1、 ……五要教會孩子科學的思維方法。例如,告訴孩子:“超常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超常,李明明是超常幼兒園的孩子,”啟發(fā)孩子得出“李明明超?!钡慕Y論。這就是運用三段論法來提高思維力的做法。三段論法,就是通過一個共同概念把作為前提的兩個性質判斷聯(lián)結起來,推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的思維方法。此外還有具象法、概括法、限制法、類比法、歸納法等。六要教會孩子科學的思維技能,為“高速度、高難度、大容量、快節(jié)奏”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讓孩子沿著“明確要求——典型示范——啟發(fā)思考——強化訓練——落實檢查——反復鞏固”的思維程序,進行思維訓練,逐步養(yǎng)成勤于動腦、善于思考的習慣,逐步掌握邊讀邊思考邊圈點批注的思維技能、總結歸納做學習筆記的思維技能、正確使用工具書和查閱參考資料的思維技能、準確運用學科語言清晰表述的思維技能和運用畫圖列表剖析的思維技能。
十七、樹上還有幾只鳥
———給孩子插上智力結構的翅膀
2005年10月19日,在我院幼兒園智力開發(fā)課上,苗老師問:“樹上有5只鳥,砰一槍打死了一只,樹上還有幾只鳥?”5歲的郭鴻玥思考了一會說:“還有4只鳥。”“為什么?”鳥爸爸被打死了,三只鳥娃娃還不會飛,鳥媽媽緊緊地把鳥娃娃摟在懷里……”是豐富的想象,使他創(chuàng)造性地頌揚了偉大的母愛;同樣也是豐富的想象使萊特兄弟發(fā)明了飛機,使福爾敦發(fā)明了汽船,使馬可尼發(fā)明了無線電……可見,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靈魂,這正如愛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象是想象力的表象,想象力是智力結構的翅膀。
所謂想象力,就是在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人們在頭腦中對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一種能力。兒童的想象力是兒童在客觀事物的影響下,在語言的支配、調節(jié)下,通過大腦對一些表象進行綜合改造而產生新形象的能力。它萌芽于1~2歲;3歲以后,迅速發(fā)展;6歲以后,想象的有意性、目的性和創(chuàng)造性迅速增強。
開發(fā)兒童想象力的主要方法有7種:○1擬人法。針對1~3歲兒童把萬物都看作和自己一樣的人的心理特點,我們可賦萬物予人的感情色彩,引導兒童展開豐富的想象。例如,當孩子學習時,家長可讓孩子拿著食物給圖中的小鳥吃,給“高山”吃;讓孩子與“高山大?!睋肀Вo“小鳥白兔”一個飛吻……引導孩子與它們“交朋友”,和它們比著學比著吃,從而形成諸多的情感興奮點,這樣不僅使孩子愛學能吃,而且使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fā)展?!?/span>2問答法。針對兒童的好奇心,我們多引導多提問,啟發(fā)思考,使之展開想象。例如,冬天,問孩子:“冷不冷?為什么?怎樣才能冬不冷夏不熱………”我院4歲的李小燕說:“冷,因為太陽走遠了。太陽是個大火爐,冬天搬過來,夏天搬走它……”○3玩具法。利用智力拼板、塑泥、積木等激發(fā)想象的玩具,啟發(fā)引導孩子利用它們,進行想象性的創(chuàng)作?!?/span>4故事法。向孩子講述童話、神話、寓言等,當講到高潮時,突然打住,造成懸念,引導孩子挖空心思地去猜想故事的發(fā)展和結果。當孩子猜中了時,或孩子想象得比原作還豐富時,家長就給予充分肯定。德國作家歌德的母親每天都給歌德講故事,每到“且聽下回分解”處,就讓歌德去想。幼年的歌德為此做了各種猜想。當猜中時,他就高興地叫了起來。歌德的想象力就是這樣培養(yǎng)起來的?!?/span>5聯(lián)想法。我們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由此及彼地去聯(lián)想,讓孩子由“天”聯(lián)想到“云”,由“高山”聯(lián)想到“大?!保伞?/span>2+1”聯(lián)想到“2-1”,由“4×2”聯(lián)想到“4÷2”,由“三角形”聯(lián)想到“正方形”,由“小”聯(lián)想到“大”,由“上”聯(lián)想到“下”……○6游戲法。用“老農看瓜”“猜謎語”“成語接龍”“故事接續(xù)”等游戲來鼓勵孩子展開豐富的想象,設計出自己喜歡的游戲,以達到開發(fā)其想象力的目的?!?/span>7繪畫法。針對兒童在繪畫中“用虛與實、真與幻、大膽與幼稚交織成畫面”的特點,引導他們用想象的絲線把一顆顆記憶的珍珠串起來,連成五光十色的藝術彩鏈。當孩子畫大圓時,還可以引導孩子回答:“圓像什么?”我院5歲兒童在5分鐘內能想象出“碗口”“十五的月亮”等多種物體的名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