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中醫(yī)藥適宜技術手冊(一)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
1.感冒
相當于西醫(yī)學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臨床上以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fā)熱、全身不適等為主要表現(xiàn)。
中醫(yī)學認為感冒的發(fā)生主要由于體虛,抗病能力減弱,當氣候變化時。人體內外功能不能適應,風邪或時行疫毒乘虛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衛(wèi)癥狀。此病全年都可以發(fā)生,尤其以冬春季節(jié)較為多見。
一、常見中醫(yī)證型及主要癥狀表現(xiàn)
常見證型
主要癥狀
風寒感冒
鼻塞、時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風熱感冒
發(fā)熱、咽喉疼痛、痰黃黏稠
氣虛感冒
年老或體虛、惡風寒或發(fā)熱、倦怠無力
暑濕感冒
發(fā)熱惡風、頭身困重、胸脘痞悶,見于夏季
二、單方驗方
1、姜蔥糖水
生姜10-30克,將其搗爛,加適量紅糖、蔥白2段,水煎煮,趁熱服,服后蓋被取微汗出,每日一劑。適用于風寒感冒。
2、紫蘇葉茶
紫蘇葉16克,曬干揉成粗末,沸水沖泡,加紅糖適量,代茶頻飲。適用于風寒感冒初期。
3、藿荷飲:鮮藿香葉10克,鮮荷葉15克,冰糖適量,煎水飲。適用于暑濕感冒。
4、金菊薄荷茶
金銀花15克,菊花10克,薄荷3克,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沖泡,燜泡l0-15分鐘即可,代茶頻飲。適用于風熱感冒。
三、簡易治療技術
1、拔火罐法
在頸椎、胸椎附近選則大椎、大杼、肺俞拔罐,拔罐后留罐10~15分鐘起罐,或用閃罐法。適用于風寒感冒。
2、刮痧法
沿頸椎、胸椎兩側(即風池、大椎、風門、肺俞部位)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各1-2分鐘。適用于風熱感冒。
四、中成藥治療
證型
用藥
風寒感冒
九味羌活丸/感冒清熱顆粒
風熱感冒
疏風解毒膠囊/蓮花清瘟膠囊/銀翹解毒丸/銀翹解毒顆粒/柴胡注射液
氣虛感冒
玉屏風顆粒
暑濕感冒
藿香正氣水(膠囊)/保濟丸
五、飲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項
1、適當休息,盡量避免過度勞累,并注意隔離。
2、室內環(huán)境要保持空氣清新,陽光充足,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
3、感冒病人飲食宜清淡,多飲水,多食蔬菜瓜果,日常主食應以蒸、煮為主,質地應稀軟,食勿過飽。切忌葷腥油膩煎炸之品,更忌食生冷不潔的食物。
2.咳 嗽
相當于西醫(yī)學中的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臨床上以咳嗽為主要表現(xiàn)。
中醫(yī)學認為咳嗽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外感咳嗽為六淫外邪犯肺;內傷咳嗽為臟腑功能失調,內邪干肺。不論邪從外入還是邪自內生,均影響到肺,使肺失宣肅,肺氣上逆發(fā)為咳嗽。
一、常見中醫(yī)證型及主要癥狀表現(xiàn)
常見證型
主要癥狀
風寒咳嗽
咳嗽新起,痰稀色白
風熱咳嗽
咳嗽新起,痰稠色黃
燥熱咳嗽
咳無痰,或痰黏稠難出
痰濕阻肺
久咳痰多色白,或兼見食少脘滿,大便時溏
二、單方驗方
1、黃芩湯
黃芩3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療風熱咳嗽。
2、桑葉煎
嫩桑葉30—6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療燥熱咳嗽。
3、百合款冬花飲
百合30—60克,款冬花lO~15克,冰糖適量。水煎,飲水食百合,宜晚飯后睡前食用。治療燥熱咳嗽。
4、川貝母蒸梨
雪梨或鴨梨一個,川貝母6克,冰糖20克。將梨于柄部切開,挖空去核,將川貝粉裝入雪梨內,用牙簽將柄部復原固定。放大碗中加入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時左右。將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貝母一起食入。治療久咳不愈,咳嗽有痰。
5、杏仁蘿卜湯
苦杏仁(打碎)6~10克,生姜3片,白蘿卜100克切塊,水煎服,可加少量白糖,每r日1~2次。散寒化痰止咳,治療風寒咳嗽。
三、簡易治療技術
1、刮痧法
刮痧部位:頸部(大椎)、背部(風門、肺俞)、胸部(膻中、中府)各1~2分鐘。
2、穴位按摩法
按揉天突穴3分鐘,按揉肺俞、膻中、風池穴各2分鐘,敲打后背2~3分鐘。
四、中成藥治療
證型
用藥
風寒咳嗽
通宣理肺丸(顆粒、膠囊、片)
風熱咳嗽
羚羊清肺丸
燥熱咳嗽
蜜煉川貝枇杷膏,養(yǎng)陰清肺丸
痰濕阻肺
二陳丸
五、飲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項
1、戒煙酒,避免接觸煙霧及刺激性氣體、異味等。
2、飲食不宜甘肥、辛辣、煎炸及過甜、咸等食物。
3、室內環(huán)境通風換氣,保持一定溫度及濕度。
4、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避免受涼。
3.眩暈
常見于西醫(yī)的高血壓病、低血壓、神經(jīng)性衰弱、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等疾病引起的以頭暈、眼花為主要癥狀的病證。
中醫(yī)認為,因清竅失養(yǎng),臨床上以頭暈、眼花或眼黑為主癥的一類病證稱為眩暈。眩暈的病位在清竅,由腦髓空虛,清竅失養(yǎng),或痰火上逆,風邪外犯,擾動清竅,或由瘀血痹阻腦絡,且與肝、脾、腎三臟關系密切。眩暈以內傷為主,多由虛損所致,有因氣血虧虛、腎精不足、腦髓失養(yǎng)所致者;有因肝腎陰虛、肝陽偏亢,風陽上擾清竅所致者;有因痰濁、瘀血痹阻腦絡所致者;亦有因外感風邪,擾動清竅所致。
一、 常見中醫(yī)證型及主要癥狀表現(xiàn)
常見證型
主要癥狀
肝陽上亢
眩暈欲仆、耳鳴、頭痛且脹,每因煩勞或惱怒而頭暈、頭痛加劇,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夢,口苦
心脾兩虛
眩暈動則加劇,勞累即發(fā),倦怠無力,氣短懶言,面色無華,唇甲色淡,心悸少寐
痰濁中阻
視物旋轉,頭重如裹,胸悶惡心,食少多寐
肝腎不足
頭暈目眩,耳鳴,久發(fā)不已,偏于陰虛者腰膝酸軟、健忘失眠、咽干口燥;偏于陽虛者四肢不溫、形寒肢冷
二、單方驗方
1、 鉤藤湯
鉤藤30g,水煎,早晚分服,30日為一療程??汕鍩崞礁?,熄風定眩。治療肝陽上亢型眩暈,本品不宜久煎。
2、 黃芪飲
黃芪10~15克,加水500毫升,浸泡40分鐘后煮沸,頻頻代茶飲,每日一劑??梢鏆馍?,治療因氣虛引起的頭暈眼花,無力。
3、飲食療法
車前粳米粥:車前子15克(布包)煎水去渣,入粳米60克煮粥,玉米粉適量用冷水溶和,調入粥內煮熟吃,每日1劑,常吃。適用高血壓痰濕壅盛之眩暈。
三、簡易治療術
1、刮痧法
頭部(百會、太陽、風池)、背部(肝俞、腎俞)、前臂內側(內關)、下肢外側(足三里)各1~2分鐘。
2、 外敷法
①填臍療法。黃芪、五味子各10克,研為細末,加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于肝臟孔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xù)3~5天??山∑⒁鏆猓m用于氣血虧虛所致的眩暈。
②敷涌泉法。吳茱萸20克,肉桂2克,共研細末,米醋調勻,捏成餅狀,于睡前貼敷于雙足心涌泉穴,次晨取下,連續(xù)3~5次?;蛉擒镙沁m量,研為細末,用米醋或毛凡士林適量調為膏糊狀外敷雙足心涌泉穴,每日1換,連續(xù)10~15天??梢裏嵯滦?,適用于眩暈耳鳴,煩躁多夢,顏面潮紅。
四、中成藥的使用
常見證型
主要癥狀
肝陽上亢
松齡血脈康膠囊/腦立清膠囊
痰濁中阻
二陳丸
肝腎不足
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
心脾兩虛
歸脾丸
五、飲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項
1、 病室保持安靜、舒適,避免噪聲,室內光線以柔和為宜,不要太強。
2、 患者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注意勞逸結合。眩暈發(fā)作時應臥床休息,閉目養(yǎng)神,少做或不做旋轉、彎腰等動作,以免誘發(fā)或加重病情。
3、 對重癥病人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處理。
4、 患者要保持心情愉悅,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5、 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多吃蔬菜水果,忌煙酒、油膩、辛辣之品,少食海腥發(fā)物。虛證眩暈者應適當增加營養(yǎng)。
4、胃痛
本病相當于西醫(yī)學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上消化道潰瘍、胃痙攣、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以上腹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者。臨床可見上腹部脹痛、刺痛、鈍痛、灼痛、絞痛、悶痛,其中,又以上腹部脹痛、隱痛最為常見。因膽囊、胰腺、心臟等器官的病變也可能引起上腹部類似的疼痛,在診療時要注意鑒別。
中醫(yī)認為胃痛的發(fā)生主要由于飲食失調、情志不舒、勞倦過度,或脾胃虛弱等導致氣機阻滯,不通則痛。本病四季皆可發(fā)病,但于冬春季多見;起病急或緩,常有反復發(fā)作的病史。
一、常見中醫(yī)證型及主要臨床表現(xiàn)
常見證型
主要癥狀
飲食停滯
因暴飲暴食引起的胃痛,可見脹滿、噯腐吞酸等
肝氣犯胃
因生氣引起的胃痛,可見胃脘脹滿、胸悶噯氣、喜長嘆息等
脾胃虛寒
胃部受寒以后胃痛發(fā)作,胃痛隱隱、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
二、單方驗方
1、濃鹽水
取食用鹽,用熱開水調成濃鹽水,咸度以能忍耐為度,痛時服下。消化性潰瘍慎用。
2、胡椒蔥湯
胡椒粉1克,蔥白3克,姜6克。先燒開水,下姜、蔥白,煮沸而成姜蔥湯。用熱姜蔥湯,送服胡椒粉放入姜蔥湯中飲用??膳感袣庵雇?,適用于為胃寒痛癥。胃熱痛者忌服。
3、烏貝散
烏賊骨、浙貝等量,打碎成粉,每次6克,溫開水沖服,早晚各一次,空腹服用。
三、簡易治療技術
1、按摩法
①按內關穴、外關穴:將中指和拇指分別放在患者的外關穴和內關穴上,二指對合用力按壓按壓0.5~1分鐘。
②掐壓足三里穴:將雙手拇指指尖放在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小腿后側,適當用力恰按0.5~1分鐘。
③對急性胃痛可在背部的脾俞、胃俞周圍尋找壓痛點,每個壓痛點用力按揉2~3分鐘。
2、TDP神燈
使用TDP神燈,照射上腹部疼痛處,距離30~40厘米,每次照射30分鐘。
3、外敷法
食鹽(原粗鹽為好)500克,大蔥白(切斷)200克。共炒至食鹽呈黃色時,倒入布袋內,敷患處,上蓋棉被保溫,一般15~30分鐘即可止痛。
4、灸法
急性期用艾條灸兩側足三里或梁丘,每穴15分鐘,共30分鐘;慢性期用艾條灸中脘20~30分鐘。
四、中成藥治療
證型
用藥
飲食停滯
保和丸
肝氣犯胃
氣滯胃痛顆粒/胃蘇顆粒/三九胃泰顆粒
脾胃虛寒
香砂養(yǎng)胃丸/附子理中丸
五、飲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項
1、飲食宜清淡為主,涼溫適宜,少吃多餐,避免暴飲暴食。
2、保持心情愉快,適當做一些自己喜歡的運動。
3、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熬夜。
5、脅痛
脅痛可見于西醫(yī)學中的許多疾病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膿腫、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膽石癥、肋間神經(jīng)痛等。臨床以胸部兩側由腋部以下至第十二肋骨之間的部位發(fā)生的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
中醫(yī)認為本病的發(fā)生是由于肝氣郁結、瘀血阻絡、濕熱蘊結所致的脈絡不通,亦或是肝陰不足所指的脈絡失養(yǎng),導致不通則痛。
一、常見中醫(yī)證型及主要癥狀表現(xiàn)
常見證型
主要癥狀
肝氣郁結
脅痛以脹痛為主,走竄不定,疼痛每因情志的變動而增減
瘀血停著
脅痛如刺,痛處不移,入夜更甚
肝膽濕熱
胸脅悶痛,口苦口粘,或見目黃、身黃,小便黃
二、單方驗方
1、金錢草湯
金錢草100克,水煎代茶飲,每日一劑??汕鍩峄瘽?,利膽排石,治療因急、慢性膽囊炎引起的脅痛。
2、威靈仙湯
威靈仙60克,水煎,早晚分服,每日一劑??赏ńj止痛,治療因膽石癥引起的脅痛。尤其對于肝膽管泥沙樣結石療效顯著。
三、簡易治療技術
1、刮痧法
刮痧部位:脅部(期門)、前臂(支溝)、下肢外側(陽陵泉、足三里)、足部(太沖)。每個部位1~2分鐘。
2、穴位按摩法
治療慢性膽囊炎引起的脅痛,在耳全息穴膽區(qū)找壓痛點,按揉三分鐘。按揉肝俞、膽俞各2分鐘,摩揉右上腹部2分鐘,按揉三陰交、膽囊穴各1分鐘。
治療膽石癥引起的脅痛,在腳全息穴肝、膽區(qū)找壓痛點,按揉3~5分鐘。按揉膽俞、中脘、陽陵泉穴各2分鐘。在耳全息穴胰、膽區(qū)找壓痛點,用王不留行籽貼壓。
四、中成藥治療
證型
用藥
肝氣郁結
逍遙丸(顆粒)
瘀血停著
血府逐瘀丸(膠囊)
肝膽濕熱
龍膽瀉肝丸/消炎利膽片
五、飲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項
1、避免油膩和暴飲暴食。
2、了解病情,消除疑慮,樹立信心。
3、動靜結合,避免勞累。
6、頭痛
頭痛是臨床上常見的自覺癥狀,可單獨出現(xiàn),也可出現(xiàn)在多種急慢性疾病中,本節(jié)主要討論的是反復發(fā)作的慢性頭痛,常見于西醫(yī)學的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偏頭痛等,其他疾病如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所造成的頭痛可以參考治療。
中醫(yī)學認為,頭痛是指由外感和內傷所致,經(jīng)脈絀急或失養(yǎng),清竅不利所引起的頭部疼痛為特征的一種病證。頭部為諸陽經(jīng)交回之處,凡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都上會于此。若六淫外侵,七情內傷,升降失調,郁于清竅,清陽不運,皆能治頭痛。
一、常見中醫(yī)證型及主要臨床表現(xiàn)
常見證型
主要癥狀
風寒外襲
頭練及項背,遇風寒則頭痛益甚
風熱上擾
頭痛而脹,甚則頭痛如裂,發(fā)熱惡風,咽喉疼痛
肝陽上亢
頭痛且脹,毎遇惱怒后加重,伴有脅肋脹痛,心煩易怒
痰濁中阻
頭痛昏蒙,周身困重,伴有胸悶納呆惡心,嘔吐痰涎
瘀血內阻
頭痛經(jīng)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狀如針刺
二、單方驗方
1、夏枯草湯
夏枯草30克,水煎服,每日1~2次。清肝明目,治療肝陽上亢,目眩之頭痛。
2、苦丁茶
苦丁茶3~9克,沸水沖泡,代茶水飲用,可散風熱,清頭目。治療風熱頭痛、目赤、齒痛。
3、川芎蔥茶湯
茶葉、川芎各10克,蔥白2段,水煎服,每日1~2次。疏風散寒止痛,治療風寒頭痛。
三、簡易治療技術
1、刮痧法
刮痧部位:頭部(鳳池、風府、百會、太陽)、上肢肘外側(曲池)、手腕外側(列缺)、背部脊柱兩側(大椎、脾俞、膈俞、腎俞、肝俞)各1~2分鐘。
2、按摩法
在腳全息穴頭區(qū)找壓痛點,按揉3~5分鐘。按揉合谷、太陽穴各2分鐘。前頭痛加揉印堂穴2分鐘。后頭痛加揉雙側風池穴2分鐘。頭頂痛加揉百會穴1分鐘。
3、耳針法
治療常用穴:額、枕、神門、皮質下、枕小神經(jīng)。
方法:以膠布固定王不留行籽貼壓于上述穴位,每次保留5天。
四、中成藥治療
證型
用藥
風寒外襲
川芎茶調丸
風熱上擾
芎菊上清丸
肝陽上亢
天麻鉤藤顆粒
痰濁中阻
二陳丸
瘀血內阻
血府逐瘀膠囊
五、飲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項
1、外感頭痛與感受外邪有關,故以適寒溫,防外感。
2、內傷頭痛與內傷積損有關,故宜調情志,避情志過激,保持情緒穩(wěn)定和樂觀;調飲食,忌過食肥甘厚味,戒煙酒;防過勞,避免老欲過度。
3、若頭痛劇烈、嘔吐頻頻者,當及時作相應治療,以防意外。
4、注意鑒別一般外感發(fā)熱性頭痛與顱內感染性頭痛;血管性、緊張性頭痛與顱內占位性病變頭痛,以防延誤診斷危及生命。
7、痹癥
相當于西醫(yī)學的反應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jié)炎、痛風等疾病。臨床上以肌肉、筋骨、關節(jié)發(fā)生疼痛、酸楚、麻木、重著、灼熱、屈伸不利,甚或關節(jié)腫大變形為主要表現(xiàn)。
中醫(yī)學認為痹癥是由于人體正氣不足,衛(wèi)外不固,感受風、寒、濕、熱等外邪,致使經(jīng)絡痹阻,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痹癥的發(fā)生,與體質的盛衰以及氣候條件、生活環(huán)境有關。痹癥初起,不難獲愈,晚期病程纏綿。
一、常見中醫(yī)證型及主要癥狀表現(xiàn)
常見證型
主要癥狀
風寒濕痹
肢體關節(jié)酸痛,關節(jié)屈伸不利,得熱則緩,遇寒痛甚
風濕熱痹
肢體關節(jié)腫脹、疼痛、活動不利,可見關節(jié)重著、肌膚麻木不仁、手足沉重,或見關節(jié)紅腫、灼熱
虛瘀痹
病程長,關節(jié)腫大,畸形,僵直,屈伸不利,伴腰膝酸軟,畏寒喜暖
二、單方驗方
1、威靈仙方
威靈仙500克,切碎,和入白酒1500毫升,放入鍋內隔水燉30分鐘后取出,過濾備用。每次10~20毫升,每日3~4次;或酒浸3~7日,曬干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6克,一次服1丸,每日兩次。體虛者不宜常服。
三、簡易治療技術
1、刮痧法
刮痧部位:頭頸部取風池、大椎、大杼;背部取脾俞、膈俞、腎俞;上肢取合谷、外關、曲池、臂臑;下肢取血海、梁丘、足三里、陰陵泉、照海、昆侖、解溪;肩部取肩髃、肩髎、臑俞。每穴各1~2分鐘。
2、外敷法
食鹽500克,小茴香120克,研末,共炒熱,用布包熨痛處。
3、TDP神燈
局部烤20~30分鐘,注意不要燙傷。若有紅腫者,慎用。
4、按摩法
①局部滾法5分鐘。
②局部按揉法5分鐘。
③局部彈撥或拿法3分鐘(背部用彈撥法,膝部用拿法)。
④局部用叩打法或散法2分鐘(背部用叩打法,膝部用散法)。
四、中成藥治療
證型
用藥
風寒濕痹
益腎蠲痹丸/小活絡丹
風濕熱痹
濕熱痹顆粒/四妙丸
虛瘀痹
尪痹顆粒
五、飲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項
1、飲食注意少食性寒食物,如海鮮等。補充鈣含量高的食物,如奶、蛋制品。
2、注意保暖。
3、適度活動,可進行廣播體操、八段錦、五禽戲等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