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執(zhí)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布袋和尚《插秧詩》
布袋和尚名契此,五代后梁時人,不詳世籍姓氏。
當我們走進寺院,一般正對著我們的大殿叫做天王殿,大殿東西兩面供奉著四大天王,這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而正對著我們的就是我們俗稱的大肚彌勒佛,而在彌勒佛像邊,常寫著“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由此可看出,大肚彌勒佛的心胸之寬容。而這大肚彌勒佛像就是根據(jù)中國佛教的歷史中的一位布袋和尚而來的。
契此平生好學,善吟詠,每以偈語與人交談。有人問他有法號否。他用偈語作答:“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因此世人稱他為布袋和尚。
話說五代后梁時,一個冬天,天剛亮,奉化長汀有個人叫張重天,正好在江里撐竹排打夜魚歸家,一抬頭,看見大橋岳林寺那邊漂來塊薄冰,冰上坐著個七八歲男小孩,滴成冰的大冬天,身上只系了個肚兜,臉上還笑瞇瞇的,頭皮圓圓,肚皮圓圓,小手小腿全是胖呼呼圓鼓鼓的,圓屁股下還墊著只青布袋,張重天沒兒子,見到后心里高興得不得了,就把他拾回家里,收為義子,取名契此,號長汀子。
轉(zhuǎn)眼十年,小契此成了小后生。相貌也十分有趣,光額殼,凸肚皮,茶盤臉,大嘴巴,見人笑哈哈。加上其心地善良,為人勤快,喜歡幫忙人,村里人都歡喜他,給他起了個綽號“歡喜和尚”。
這年春天插秧,隔壁張三要種田,請契此幫忙,契此一口答應(yīng);同一天,幾位同村的鄉(xiāng)親都想趕季節(jié)種田,來請契此相幫,契此也一一應(yīng)承。幾天后關(guān)秧門,種田人老規(guī)矩,都要請相幫過的吃一頓酬謝酬謝,哪曉得到了契此家,四鄰八舍邊爭邊拉,都說契此那天是相幫他家種田,弄得契此有些為難,只好偷偷避走拉倒。
后來,契此在岳林寺出家當了和尚,契此干農(nóng)活速度非常快,所以出家后也常常幫周圍的鄉(xiāng)親們耕種,傳說又到一年中插秧的季節(jié),幾個后生不服契此,決心與契此比插秧速度,在水田里,契此把草鞋甩了出去,草鞋瞬間變成一只大鯉魚,大鯉魚滿田跳躍,幾個后生追來趕去滿田捉;直到天黑,二畝田還有一大半沒種完,再看契此的那片水田,已經(jīng)齊齊刷刷插上稻苗。契此將最后幾束秧插上,笑著說了首偈子:
“手持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梁貞明三年(九一七),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岳林寺東廊下的一塊磐石上,將入滅前,說了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說完安然坐化。
至此,眾人才知道行履瘋顛的布袋和尚,原來就是彌勒菩薩的化身。不久,有人在別州看見和尚仍背著布袋到處走,于是世人競相描繪他的圖像供奉在家中。據(jù)說,他的全身舍利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岳林寺大殿的東堂上。
故事只是故事而已,而布袋和尚卻留下了這千年傳誦的插秧偈子,這首詩除了描述插秧的過程,還透析了至深的人生哲理,詩中描述手里拿著滿把的秧苗,低著頭彎著腰,倒退著身子,一步步順次把秧苗插進水田。當他在低頭彎腰倒退著身子插秧時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倒映在水里的青天,水里的青天是那么的清凈明澈,使人恍然大悟到:原來人們整天追求的道,就像水里青天般的明澈。由此,如果你的心地一旦清凈得一塵不染,便就獲得人生的大智慧。詩的末句,借插秧時的以退為進,暗指為人處世,若能時時處處、謙讓忍受、行退一步之法,就可以在人生旅途中向前邁進很多。因此,我們在為人處世時,應(yīng)當學會寬容別人,凡事退讓一步為高。當你寬容了別人,你就會得到別人善的回報,自己也會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才能“退一步海闊天空。
古之圣賢皆以寬容作為人生的信條,有一次,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在街上看到一個買布的人和賣布的人在吵架,買布的大聲說:“三八二十三,你為什么收我二十四個錢?”
顏回上前勸架,說:“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錯了,別吵了。”
那人指著顏回的鼻子說:“你算老幾?我就聽孔夫子的,咱們找他評理去!”
顏回問:“如果你錯了怎么辦?”
那人回答:“我把腦袋給你。如果你錯了怎么辦?”
顏回說:“我就把帽子輸給你。”
于是,兩人一起去找孔子??鬃訂柮髑闆r后,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嘛,顏回,你輸了,把帽子給人家吧!”
顏回心想,老師一定是老糊涂了。雖然不情愿,顏回還是把帽子遞給了那人,那人拿了帽子高興地走了。
接著,孔子對顏回說:“說你輸了,只是輸了一頂帽子;說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啊!你說是帽子重要還是人命重要?”顏回恍然大悟,撲通跪在孔子面前,恭敬地說:“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非,學生慚愧萬分!”
孔子淡淡地說:“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寬容。
孔子讓學生學會低頭,與插秧偈中的低頭是同一個道理,而我們當今的人,卻恰恰認為低頭也是一種恥辱,是屈服。實際上低頭是一種修養(yǎng),低頭是在經(jīng)歷了社會、人生的洗禮后,自然生成的一種涵養(yǎng)。低頭能夠磨煉人的意志,使人處世沉穩(wěn),低頭可以讓我們學會面臨厄運泰然自若,面對毀譽不卑不亢。低頭使人變的剛直不阿,淡泊名利。低頭可以使人以堅強的心志和從容的步履走過歲月,走過人生。假如一個人不會低頭,或不愿低頭,有時候就會造成可悲的結(jié)局。學會低頭,才能看清自己的錯誤。
而退步更是如此,人們凡遇爭執(zhí),總是你死我活,誰也不肯包容誰,其實,我們所謂的和諧社會的前提就是包容,夫妻彼此包容,那家庭就會更和美,師生學會包容,那教學效果肯定會突飛猛進,領(lǐng)導(dǎo)與下屬都彼此包容,那員工的氣勢和公司的業(yè)績都勢不可擋。人人都學會包容,就是民主社會。而這包容,就好比布袋和尚的布袋,好比布袋和尚的大肚子,能容下所有不容之事。
我們的心就好比是一個容器,當愛越來越多時,仇恨就會被擠出去,寬容生愛,學會人生的退步,也就能感受布袋和尚開口便笑的大自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