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林琴南先生造像
黃沂海
不諳烹飪的美食家與不識樂譜的作曲家大有人在,可是不懂外語的翻譯家,就叫人百思難得其解了。然而在清末民初,就有這樣一位古文很棒卻不認得ABCD的教書匠,陰差陽錯翻譯了一本法國文豪小仲馬的名著《茶花女》(其時譯名為《巴黎茶花女遺事》),居然廣受追捧,紅到發(fā)紫。康有為曾經(jīng)“點贊”過近代中國兩位最出色的翻譯家,一位是嚴復,另一位即是不識外文、譯著甚豐的林紓(字琴南)。
稱林紓為“神童”,一點也不為過。1852年,他出生在福建閩縣一個單親家庭,自幼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小小年紀就熟讀唐詩宋詞及《史記》《漢書》,手不釋卷,博學強記,能文,會詩,擅畫。光緒年間,身為舉人的林紓七次參加國家級會試,考進士不中,為稻粱謀,經(jīng)人引薦先后在北京五城中學、北京大學任教。自此,他絕意于仕途,心無旁騖做一名“文學中年”。
步入不惑之年的林紓還沒來得及“油膩”,卻接連遭遇人生變故,母親離世,妻子病亡,令他黯然神傷。幾位留法歸來的同道好友為了幫他盡快擺脫消沉情緒,打算拉他一起翻譯法國小說。拗不過“海龜”的盛情力邀,林紓半開玩笑地說:“須請我游石鼓山河?!币粓雎糜?,說走就走,在石鼓山游船時,朋友口譯了幾段《茶花女》,林紓聽了精神為之一振,隨即以文言文記述下來……就這樣,中國人翻譯的第一部西洋小說新鮮出爐,為國人見所未見,迅速風靡晚清閱讀界。受到激勵,林紓譯筆不輟,一發(fā)而不可收,應商務印書館之邀,與人合作專譯歐美小說,林林總總竟有200余種之多,絕大部分為外國名家經(jīng)典文學作品。
譯著多,說明出手快。據(jù)說林紓譯書速度如同風馳電掣,幾位助手拿著原版書口譯,他邊聽邊寫邊潤色,口譯和手寫幾乎同步完成。有時,助手還未念完需要翻譯的內容,林紓已將翻好的文言文落于紙上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恃二三君子,為余口述其詞,余耳受而手追之,聲已筆止,日區(qū)四小時,得文字六千言?!绷旨傠m是西文門外漢,但古文功底了得,尤善舞文弄墨,不受“懂外語”的羈絆,譯文時會結合自身感悟加以修改,譯筆輕快明爽,極具文字感染力,一些情節(jié)甚至比原著更加出彩,真乃“亂棒打死老師傅”也!
誤入譯界屬偶然,洛陽紙貴也意外。想當初,民眾閱讀外文譯著,頂頂看重譯筆的風格與韻味,至于是否同原著“拷貝不走樣”,并非首選項。林紓別出機杼、古意盎然之翻譯筆法,頗為契合晚清文人美學的品調,甚至有些在海外充其量二三流的作家小說,經(jīng)他筆底生風一演繹,居然成為“爆款”,不僅原著情致未改,就連最難傳遞的幽默感也能輕松表達出來,深受讀者青睞,不得不說林紓勞苦功高。有人點評林紓譯文,竟能營造出三重境界——“一以清淡勝,一以老練勝,一以濃麗勝”,且“皆臻極點”。不妨讀讀他的小說譯名,其美感可見一斑:大仲馬的《紅屋騎士》譯成《玉樓花劫》,狄更斯的《董貝父子》譯成《冰雪因緣》,斯托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譯成《黑奴吁天錄》,等等。
盡管林紓很不情愿地被人戴上“譯界之王”“譯林泰斗”的帽子,但畢竟因為他不認得外文字母,業(yè)界對其時有“吐槽”,甚而給予“差評”。最為搞笑的說法是,林紓系福(胡)建人氏,口音濃重,他翻譯的英國作家柯南道爾筆下的著名偵探,譯名為啥叫福爾摩斯,而不是“胡爾摩斯”?戲說歸戲說,林紓奮筆疾書,全憑口譯者轉述,難免誤聽曲解,存在諸多硬傷和錯漏之處,譬如將名著改編或刪節(jié)的兒童讀物當作原著翻譯,把莎士比亞和易卜生的劇本譯成小說,更何況詞不達“譯”與原著大相徑庭的地方比比皆是,受人詬病。
即使這樣,“暢銷是硬道理”,林紓勁吹“譯意風”推介西洋小說,讓國人開了眼界,長了見識,添了意趣,在中國文壇,以目不識“丁”來翻譯世界名著,林先生可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還是阿英在《晚清小說史》里說了公道話:晚清小說的繁盛是由梁啟超和林紓開啟的。梁啟超建設了小說革命理論,林紓則真正將小說推上了梁啟超所言“為文學之最上乘”的寶座。
人到中年的林紓收入甚豐,筆桿子、錢袋子都有兩下子。除了翻譯小說的稿費,他的畫作在北京琉璃廠潤格之高,即便是齊白石也難以比肩,慕名求畫者“門限為穿,雖禎數(shù)十金。仍供不應求,積壓索書畫之紙、絹盈案”。林紓的居所,畫室設了左右兩案,一案作文,一案寫畫,生意興隆,財源滾滾,摯友來訪戲謔此乃“琴南之造幣廠也”。
男人有錢就變壞?林紓卻是例外。在他的譯作和畫作倏然“躥紅”的那些年,每月潤筆收入逾萬,富得冒油,但他樂善好施,大部分都用來幫助寒門學子,自己不識外文,倒是資助了許多學生到國外深造,學成歸國皆頭角崢嶸。
翻開林紓的丹青履歷,早年深受閩派藝術熏陶,專事花鳥畫創(chuàng)作,中晚年旅居京城,飽覽歷代名家真跡,廣泛交游,“朋友圈”涵蓋陳寶琛、嚴復、鄭振鐸、余紹宋、陳師曾、齊白石等文化名流,轉而主攻傳統(tǒng)文人山水畫,其精品力作多從這一時期風發(fā)泉涌。林紓作畫,崇奉“法律需尊古人,景物宜師造化”之藝術信條,將名山勝景與文人雅聚融為一體,借助山水傳情達意,畫境有所拓新,可居,可行,可游,可望,涉筆成趣,造意多奇。觀其大畫,通常渾厚凝重,意象開闊,達嫻熟之境,小品則不囿成法,格調明快,得恬雅之趣,中國傳統(tǒng)文人畫之精妙躍然紙上。1924年林紓去世時,鄭振鐸寫了《林琴南先生》一文,直言“他的畫較他的古文為好”。
好比聽歌,我鐘情創(chuàng)作型歌手,讀畫,我更傾心有理論涵養(yǎng)的畫家。林紓的畫學筆記《春覺齋論畫》,分條析理,明月入懷,包羅鑒賞、游歷、師法、創(chuàng)新、流派、技法之藝術萬象,被視為“林紓在文學領域論戰(zhàn)之后,在繪畫領域繼續(xù)捍衛(wèi)中國舊有文藝傳統(tǒng)的又一篇宣言”。當然,他絕非因循守舊的老古董,對于西畫的寫實功夫亦是倍加贊賞:“夫像形之至肖者,無若西人之畫,不惟有影,而且有光”。林紓寄情山水間,可以看作是他平生學問與胸懷的筆墨呈現(xiàn)。
早春探訪朵云軒,偶遇林紓扇片,倍感驚喜。扇面充溢著畫家一貫的意趣,既有前人技法之薪傳,兼具自我情懷的抒發(fā),前景山石陂陀,蒼枝交錯,遠處白云出沒,僻靜空曠,墨色干濕濃淡從容運用,不為跡象所拘,渾厚之中頗有淋漓之魅。我一打量,氣息意蘊都對頭,骨法布局尤見獨到,價格卻比牛哄哄的新人畫作還低一截,忙不迭搬回了扇齋。
付賬告辭,畫廊掌柜神秘兮兮奉上“彩蛋”,說林紓的女兒正是臺灣作家林海音,小小扇作似乎有了額外的“傳奇”。我有些吃不準,回家查了資料,搜得林海音的父親盡管也做過一段時間教書匠,與文字工作沾過點邊,中年亦遷居皇城根兒,但大名林煥文,年紀差了三輪生肖,探其人生履痕,頂多算是個半文半商的“不成功男士”,跟林紓“貨不對板”啊。呵呵,“彩蛋”不彩,只是一枚“烏龍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