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父母面前日益變得強大;直到有一天,孩子能夠獨自面對自己的人生。
【叛逆的青春】
作者:柯云路
青春期孩子的逆反,是許多父母面對的難題,一位中年女性向我講了她的困境。
她擁有安穩(wěn)的工作,丈夫事業(yè)成功,兒子聰明乖巧,特別是從小就很聽話,連同事鄰居都夸孩子懂事有禮貌。
變化始于兒子上高中以后。曾經(jīng)喜歡膩在父母身邊的兒子變得不那么愛回家?;亓思乙餐活^鉆進自己的房間,不希望父母打擾。以父母的眼光看,兒子學習有些漫不經(jīng)心,做作業(yè)時一定要打開音樂。寫完作業(yè)后還得開電腦,游戲一打就是兩三個小時。父母不免著急,時時提醒即將面臨的高考,從未來的前途到眼下的臉面,苦口婆心諄諄善誘均不起效,急了就喝斥責難。不想一向聽話的兒子變得桀敖不馴,從默不作聲的反抗到公開吵鬧,幾次深夜從家中跑出,害得夫妻倆大半夜苦苦尋找。這期間,兒子對母親的批評有時還聽得進去幾句,唯獨對父親,態(tài)度稱得上頑劣,說不了幾句就會大發(fā)脾氣。
母親對兒子的變化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懷疑他患上了某種心理疾病,上網(wǎng)反復查閱。
她訴說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比如敏感多疑,過分警覺:一句話說的不對,會質(zhì)問什么意思?
又比如自我評價過高:高中三年,看了很多心理學方面的書,動不動就說:你信不信我能像X光機一樣看透這個人。
再比如攻擊和好斗:無論是誰的話,只要不符合他的心思,立刻反擊。
我讓這位母親舉個“攻擊和好斗”的例子。
母親想了想,說:周末想讓他出去找人打打球,運動運動,本是好意,無意間說了句他朋友不多,不懂與人交往,兒子立刻火了,說我在侮辱他,他自認為人緣很好,不用我瞎指揮。
還有呢?
這位母親又想了一陣,說:前天晚上,他寫完作業(yè)后聽歌,聲音挺大。他爸爸進到屋里,說這些歌曲沒有品味,亂哄哄的。應當多聽點經(jīng)典音樂,那才能陶治性情。兒子不但不聽,反而把音響開得更大,還說若看不慣他,就搬出去住。
顯然,所謂的“攻擊性和好斗”都是指向施教的父母的。
這位母親說,真不知兒子怎么了,動不動就和我們對著干。我們說東,他偏要往西。想問問他究竟想些什么,他常常沉默以對。家中似乎只有一個小時候玩的毛絨玩具是他最心愛的“朋友”,晚上睡覺都要抱在懷里。
我又問了孩子其他方面,比如學習成績,比如在學校的表現(xiàn),母親都說尚好,上學在區(qū)重點,成績一直在班級前十幾名。
我于是明確給了一句結(jié)論:你的兒子很好,根本不用發(fā)愁。
這位母親有些意外,加強語氣說:我們都是為他好,可兒子現(xiàn)在什么都聽不進,而且拒絕與父母交流。
這位母親遇到的問題,在許多家庭都發(fā)生過。
曾經(jīng)和美的幾口之家,在孩子步入青春期后烽煙四起。
我告訴這位母親:你的兒子不過是在經(jīng)歷青春期的叛逆,沒什么大不了的。仔細回憶自己的人生,或多或少都經(jīng)歷過,只是因人與時代不同,表現(xiàn)的強弱和方式不同罷了。
只要不是道德問題,不要過分計較孩子的態(tài)度。
——這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母親愣了片刻,問:照你的說法,孩子有了問題也不該管了?
我說,不計較孩子的態(tài)度,并不是不管教孩子,而是注意方法。
在未成年孩子眼中,父母是強勢的。但這種強勢是許多人意識不到的。特別是父親比較成功,更會對兒子造成無法想象的壓力。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父親是山一樣的存在,尚未成年的孩子處于天然弱勢,隨著一天天長大,孩子的人格也在逐漸形成,他有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愛,他期待得到成年人般的尊重。假如這時父母仍像孩子幼年時那樣對待他,處處管束,不注意保護他的自尊心,即使父母的指導是正確的,但言語不當,孩子都可能逆反。又因為孩子正值青春期,心智還不夠成熟,常常不能正確分辨這種“感受”,更找不到應對的恰當方法,有時就會變?yōu)椤皩埂被颉皵骋暋薄?/p>
這種“對抗”或“敵視”,表明孩子要在心理上超越自己過去那種弱小的地位。
這種“超越”是青春期成長的必然沖動。
與其說是可憂,不如說是可喜。
因為,“超越”沖動的強弱,有時反映出孩子成長的動能的大小。只要處置對了,它確實會帶來真正“可喜”的結(jié)果。
正值這個階段的父母,正確的態(tài)度攸關重大。要適應孩子的青春期,理解和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成長。即使你們的意見正確,也要通過讓孩子接受的方式與之溝通。
讓孩子在父母面前日益變得強大,有獨立的人生見解,有獨立的人格。
直到有一天,孩子能夠獨自面對自己的人生。
——摘自柯云路散文精選集《最新記憶》(作家出版社2016年出版)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看點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fā)表后的30日內(nèi)與新浪看點聯(lián)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