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百家圖騰:滕殷羅畢,郝鄔安常
滕姓:
【起源】1、出自姬姓,為黃帝后裔十二姓氏之一。相傳黃帝的二十五子中,分別得到十二個(gè)姓,第五就是滕姓,這是起源最早的一支滕姓。2、亦出自姬姓,為西周時(shí)周文王第十四子錯叔秀之后,以國名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封自己的弟弟,亦即周文王第十四子錯叔繡于滕地,建立了滕國(在今山東省滕州市西南)。戰(zhàn)國初期,滕國被越國所滅,但后來又恢復(fù)起來,不久又滅于宋國,原滕國王族遂以國名命姓,成為滕姓。
殷姓:
【起源】源于子姓,出自帝嚳嫡子殷契之后,屬于以國名為氏。商朝君主盤庚將國都從奄(今山東曲阜)遷于殷(今河南安陽),故稱“殷”或“殷商”。殷商滅亡后,殷商遺民以國名為姓,稱殷氏。該支殷氏已有三千多年時(shí)間,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羅姓:
【起源】古帝顓頊的曾孫重黎,在帝嚳時(shí)任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被帝嚳命曰祝融。后重黎被誅,由其弟吳回繼任火正,仍稱祝融。祝融后裔有一支于西周初受封建立羅國,為子爵,建都于今湖北宜城縣西,后徙今湖北枝江縣東北,又遷今湖南湘陰縣東北,約于公元前690年被楚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即羅氏。
畢姓:
【起源】源于姬姓,以國為氏。商末,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隨周武王興師伐紂立下赫赫戰(zhàn)功。西周王朝建立后,為“周初四圣”之一。后被周武王姬發(fā)封于畢地(今陜西長安、咸陽北),建立畢國,稱“畢公高”。姬高與周公姬旦、召公姬奭一起輔政,使周王朝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畢公高的后代畢萬后來事仕于晉國,乃封于魏地(山西芮城),后代有改姓為魏氏。仍居畢國者,遂以國為氏,稱畢氏。畢、魏同宗同源。
郝姓:
【起源】契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為司徒,掌管教化,居于商(今河南商丘)。相傳其母因吞玄鳥(燕)卵而生下他,故被賜姓子,相傳為火正,又稱閼伯,所以子姓也叫赤姓。商族后來不斷的壯大,終于在契的14代孫湯的領(lǐng)導(dǎo)下,推翻了夏桀的統(tǒng)治,建立商朝。到了商朝末期第30代王帝乙時(shí),郝省氏的裔孫期,被封于太原之郝鄉(xiāng)(今山西太原),以封地為氏,就是郝氏。
鄔姓:
【起源】1.陸終四子求言,別封于鄔,其后以封邑為氏。鄔,春秋時(shí)鄭地,故地在今河南偃師鄔集(一說河南鄢陵)。2. 源于祁姓,出自春秋時(shí)期晉國大夫鄔臧的封地鄔邑,以封邑為氏。晉頃公賞賜祁臧的后代食邑于鄔(今山西介休)。
安姓:
【起源】黃帝之子昌意的二兒子名安,居于西方,自號安息國(今伊朗高原)。到了漢朝,漢武帝劉徹派博望侯張騫出使西域抵達(dá)安息國后,始有往來。安息國王傳到太子安清時(shí),他不愿當(dāng)國王而向往佛學(xué),將王位讓給叔父,自己出家為僧。東漢桓帝劉志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清來河南洛陽傳佛教,定居下來。安清的后裔子孫以及隨從入漢的隨員們,皆以原國名為姓,稱安氏。
常姓:
【起源】黃帝居軒轅丘(今河南新鄭),大臣常儀和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常先之后,這是中國最早的常姓人物。西周衛(wèi)國康叔支庶子孫食采于常邑(今山東滕州),以封邑為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