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軍名將中,有一個人以“笨”著稱,非常不懂得變通,書呆子氣十足,只要他認準的事,九頭牛也拉不回來,被同僚們戲稱為“書呆子將軍”。然而,就是這位以“笨”著稱的將軍,卻在晚年時差點成為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家。這是怎么回事呢?
先來說說這個書呆子將軍吧。這位將軍叫黃維,江西貴溪人,從小就有點魯直,畢業(yè)后在家鄉(xiāng)做小學教師,結果得罪了鄉(xiāng)紳,跑了出來。后來在方志敏的安排下,考入了黃埔軍校第一期,從一個小學教員,搖身一變成了名將。
或許真正想做事的人都喜歡魯直的人,因此,黃維得到了陳誠的賞識,抗戰(zhàn)爆發(fā)后,任命他為第18軍67師師長,率軍參加淞滬抗戰(zhàn)。在這次戰(zhàn)爭中,黃維的“笨”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既然軍長下了命令,那我們就要堅決執(zhí)行,就算打光最后一個人,也絕不能退縮!
因此,一仗打完后,黃維的67師傷亡殆盡,剩下的人連一個團都湊不齊了。也正因這一仗,讓黃維的“笨”名揚天下。
有一次,杜聿明的部隊從緬甸回國,負責檢查部隊的就是黃維。杜聿明跟黃維是黃埔一期的同學,知道這個同學是個書呆子,不懂得變通,就請黃維吃飯,希望他能手下開恩。席間,杜聿明見黃維沉著臉,心里有點沒底,就打著哈哈說,國內的天氣真好啊,風調雨順。結果黃維瞪了他一眼,說:“我老家江西正在發(fā)水災,哪里來的風調雨順?”
黃維的“笨”,成就了他的名聲,但也讓他吃盡了苦頭。在淮海戰(zhàn)役中,黃維率第12兵團參戰(zhàn),對手是黃埔一期的同學陳賡。陳賡知道他的性格,就使了個計,將黃維引誘到了包圍圈,將其圍殲。
后來,黃維知道了對手是陳賡,不但沒后悔,反而欣慰地說:“敗在陳賡手上不算冤枉,陳賡是我的同班同學,在學校里我就比不過他?!?/p>
在戰(zhàn)犯看守營中,當杜聿明、王耀武等人都在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改造的時候,黃維卻跟看守人員要來了一大堆科技方面的書,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黃維早在黃埔時期就聽人說,在西方科學界有人在研究“永動機”,不需要任何能源就能永遠工作下去,可惜一直沒有人研制成功。這樣的話,別人都是聽聽就算了,但黃維卻記在了心里。在戰(zhàn)爭年代沒時間去研究,現(xiàn)在不打仗了,何不開始研究“永動機”?
黃維說干就干,每天除了勞動、開會,剩余的時間都用來看書。本來,1959年第一次特赦時,如果黃維表現(xiàn)得好,可以被特赦,離開監(jiān)獄。但黃維一心撲在研究“永動機”上,對特赦的事根本不關心。
1967年,黃維被轉移到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管理所的副所長金源聽說了他的事之后,也很有興趣,就派了4個技術人員跟他組成了一個科研小組,一起來研制“永動機”。
還別說,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第一臺“永動機”終于問世了。那天,管理所的所有人,包括管理人員和戰(zhàn)犯都來了,一起來見證這個偉大的、足以改變世界的時刻。
可惜的是,“永動機”轉了幾圈就不動了,任憑黃維怎么操作,就是沒有“永動”下去,急得黃維滿臉通紅。
金源安慰他說:“失敗是成功之母。606號殺蟲藥是經過606次試驗后取得成功的。僅憑一次試驗就能成功這也不可能,嘲笑失敗的人是無知的人?!?/p>
1975年12月,黃維獲得特赦,在工作之余,仍然沒有忘記研究“永動機”,在一次政協(xié)會議上,還專門作了長篇學術報告。
直到1989年臨終前,黃維仍然對“永動機”念念不忘,叮囑兒子一定要繼續(xù)研究下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