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寶寶念詩公益組織注冊了!??!我們的理念是,打造中國最好的公益組織,傳播中華最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不僅僅是我們自己覺得靠譜,很多人都覺得我們靠譜,包括這樣一些赫赫有名的先生們。他們毫不猶豫地支持我們。譬如不久前為我們“帶鹽”的國學大師駱玉明教授和鮑鵬山教授。
你看到過原定2個小時的課程,結(jié)果聽眾不放過,上了三個多小時的嗎?你知道有什么課程,從上午開始,拖到下午一點才結(jié)束,聽課者還拽住老師不放嗎?我們就有——
9月12日,“寶寶念詩”與浦東洋涇社區(qū)聯(lián)手打造的國學名師公益課堂,又請到了復旦大學中文系傅杰與謝金良教授,為學員講授《論語》和《周易》。兩位大咖導師讓我們更有底氣,一個說,能把《論語》融會貫通的,只有朱熹和我了;另一個說,能講好《周易》的,二三子而已,不才忝列其中。
這種以“六經(jīng)注我”的學問嚴謹態(tài)度,這種“舍我其誰”、當仁不讓的氣魄是一些所謂的“明星”學者所不能比擬的。我們要請的就是這樣的學者!
宋代宰相趙普曾說:“半部《論語》可治天下”。《論語》自問世以來就成為了歷代儒生們的精神航標,著名學者朱熹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將其列為“四書”之首,把它作為宋代童蒙學習和科舉取士的必修科目。《論語》作為記載孔子思想和言行最為權(quán)威的一部著作,也成為儒家學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
傅杰教授說,作為中國人,不可不讀《論語》。作為中國人,不可以不了解孔子。不讀《論語》,你都叫不出別人的名字。
有次,傅先生課,一個學生來請假。傅先生說,我的課不需要請假,想聽就來,不想聽就不來。學生說,我不是想逃課,只是今天歷史系有位榮休的教授返校講課,我想去聽聽。傅先生說這很好啊,可以去。哦,講課的是哪位教授啊?學生說,老先生姓金,我不知道他的名字該念重(chong)遠還是重(zhong)遠。
“小明,你出去!”
難怪傅先生要光火了,念了一學期《論語》,居然不知道金先生的名字取自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事實上,《論語》為中國政治、社會、文化、倫理等各方面提供了主要思想,影響巨大。一萬六千多字中,光是成語就超過100個。許多名人的名字都源于《論語》。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遠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所以,于省吾(原吉林大學教授)、數(shù)學家陳省身名字中的“省”(xing)可千萬不能讀作安徽省的“省”哦,否則,小明,你又要出去了。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延安時期有個文藝理論家、美學家、雕塑家王朝聞,其名字就取自這句話。文革后,不讀書的那些家伙老是把王先生的名字讀作“chao”文。“名不正則言不順”,“是可忍,孰不可忍?”王先生氣得夠嗆,凡是念錯的,統(tǒng)統(tǒng)不理,哪怕你是達官貴人,是巨富大賈。他說,你有錢算什么?一個壕!
偉大領(lǐng)袖毛先生也是熟讀《論語》的,他的兩個女兒起名李訥(na)、李敏,就是源于“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古人不僅起名字喜歡用《論語》,寫詩詞、著作也喜歡以《論語》為典。比如南宋詞人辛棄疾的《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幾!白發(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 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這個就出自《論語·述而篇》,孔子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p>
乾三連,坤六斷;
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
兌上缺,巽下斷。
念一遍朗朗上口的八卦歌訣,是不是讓你一下子就記住了這些符號對應(yīng)的卦了呢?
不少人說“易”是群經(jīng)之首,實際上這句話太客氣了,應(yīng)該是“易”是群經(jīng)之始。為什么說《易經(jīng)》是群經(jīng)之首呢?因為不管是五經(jīng)或者六經(jīng)都會把《易經(jīng)》擺在最前面。說它是群經(jīng)之始,就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從這里發(fā)源出來,它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是諸子百家的開始,所以叫做群經(jīng)之始。
謝教授認為,《周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活水。它的內(nèi)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領(lǐng)域都產(chǎn)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或是《黃帝內(nèi)經(jīng)》,《神龍易學》,無不和《易經(jīng)》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一代大醫(yī)孫思邈曾經(jīng)說過:“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yī)?!兑捉?jīng)》不僅可以看相識人,看風水,還可以看病。
以《易經(jīng)》規(guī)律為源頭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中國自古以來一直在用而未被今人全面了解的中國文化之核心,包含了:對立統(tǒng)一、陰陽互根、陽逆陰順、此消彼長、物極必反等規(guī)律,和這些規(guī)律數(shù)千年沉淀和積累形成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居安思危、樂天知足等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征,以及中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和諧意識。
謝教授就自身學習《易傳》的經(jīng)驗,總結(jié)了其中四個思想:
變動不居、與時偕行;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居安思危、進退有之;
循序漸進、防微杜漸。
易經(jīng)不是教人聰明,而是教人智慧。智慧更多的是對生命的關(guān)懷。生命的長度、質(zhì)量,人是否快樂,這些比人是否聰明更加重要。有句話叫“窮理盡性以至于命”,我們最后都歸結(jié)到一個問題:我們的性命能不能解脫,而不是汲汲于功名利祿。
唉,謝教授的課拖到了下午一點。我們的午餐熱了一遍又一遍。那些聽課的企業(yè)家就是不肯放謝教授走……我可是餓死了,也還是不忍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