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愛好者除了可以寫王羲之《圣教序》外,還可以臨一些名家墨跡,這些可以彌補前者因是刻本而氣韻不夠通達和用筆不夠清晰等問題,下面就看看啟功先生的觀點吧!
▋啟功聊名家墨跡手札
你別看這些東西,好像不拘繩墨,很隨便,但筆意是貫通的,章法也都是有的。寫這些東西,它一行有五個字.你也寫五個,它下一行只有三個字,你也寫三個。這樣臨仿下來,就會找到感覺了,就能放得開了。
▼蘇軾《渡海帖》
▼蘇軾《一夜帖》
▼黃庭堅《題蘇軾寒食帖跋》
宋代人行書寫得好,蘇東坡、黃庭堅寫得都不錯。但寫得最好的是米芾。蘇、黃寫的行書都有楷書的意思在里邊,不能全放開。米芾就不同,他能夠完全放開了寫,所以就更為灑脫。他的行書中,最好的是《蜀素帖》和《苕溪詩》,兩者中,《苕溪詩》更好,是完全放開了寫的。
▼蜀素帖
▼《苕溪詩卷》
▋啟功聊蜀素帖
《蜀素帖》是在織好了的絲絹上寫字,界格也是織上去的。所以,他就很難完全放開了去寫。細看《蜀素帖》上的字,越到后面字越小,原因也是受限制了,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曾談到,他當初看到的《蜀素帖》是后人的摹本,說別人見此帖都不敢下筆,唯他敢寫。他將這個摹本刻進了他的《戲鴻堂帖》中,后來才見到米芾的真跡。
▼米芾《蜀素帖》
▋啟功聊趙孟頫行書《千字文》
還有趙孟頻寫的行書《千字文》,那一本《千字文》只界豎線,沒有天地頭。寫得真好,功力極深。再看趙孟頻寫的楷書,大都帶有行書意味。本事不到家,是寫不出來的。
▼趙孟頫《行書千字文》
本文摘選自《啟功談藝錄 張志和學書筆記,》,張志和著,華藝出版社,2012.07(小編略作調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