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對婚姻的態(tài)度,背后體現(xiàn)出來的,是ta的道德、人格、三觀。
如果婚姻出現(xiàn)了問題,能夠從這樣更深層面去看問題,對你對ta對婚姻本身,都是更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一天到晚去盯著那些雞毛蒜皮,非要在瑣事之事上爭論是非對錯。
動不動就離婚的人,和打死都不離婚的人,背后深藏的都是自己的問題,并且這種問題都是致命的。換而言之,這兩種人都不可能獲得幸福美滿的婚姻。
一段婚姻開始的時候,一定都是甜蜜的,不然你也不會結(jié)婚——但是,漫長的婚姻,其實是乏味的,尤其婚姻附屬于家庭,家庭就一定有瑣事,而兩個人在應對瑣事中,就容易矛盾,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又無法解決,婚姻就會陷入死局。
當婚姻出現(xiàn)問題后,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選擇,有的人能夠理性去分析,找出問題,對癥下藥,讓婚姻繼續(xù)幸福下去;有的人則向外求,發(fā)生了婚外情;有的人什么也不作為,既不離婚,也不經(jīng)營,任其所為;而有的人則選擇離婚。
離婚本身沒有對錯,完全是個人決定,是專屬于自己的權(quán)利,如果你要離婚,沒有人能夠攔得住你。
但是,如果婚姻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就選擇離婚,認為通過離婚就能解決問題的想法,其實幼稚之極。
這樣的人,首先是自私的,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不在乎經(jīng)營一個家庭的不易,不在乎對方、孩子、親人;這樣的人,其次是逃避型人格,面對問題不敢不愿去努力,而是選擇逃離問題,這樣自己會輕松,沒有壓力。
然而,如果你選擇一份婚姻,就應當清楚,婚姻終究會有不完美,總會碰到各種坎坷挫折;除非你這輩子不再結(jié)婚,除非你真的選擇做一個婚姻的流螢,不然,動不動就離婚一定不可能獲得一份好的婚姻。
事實上,兩個人的感情,一開始純屬荷爾蒙或緣分,而后期需要兩個人的同甘共苦的經(jīng)歷,才能讓這份感情增添分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感情銀行的投資”。當需要你為這份感情進行付出、做投資的時候,你卻選擇逃避,你當然不可能擁有幸福。
而且,最大的問題是:你習慣了一有問題就離婚,那么即使你走進下一段婚姻,你也一定會重蹈覆轍,因為這就是你應對婚姻的慣性模式。
如果一個人最終選擇離婚,就相當于有道坎實在過不去,但你首先要嘗試看看自己能不能過得去——看到坎努力了過不去,和看到坎就放棄,這是完全不同的態(tài)度。
婚姻同樣如此,為什么都是離婚,有的人離婚后能夠幸福,有的人離婚后更加痛苦,這背后的差距絕不是命運的問題。
所以,即使是那些遭遇背叛的婚姻,優(yōu)先考慮的還是嘗試修復,除非確實沒有任何修復的可能性,比如對方死不回頭。自己努力了,還是好不起來,這時候如果再選擇離婚,是完全不一樣的,一是你不會有一天后悔沒有為婚姻做最大的努力;二是離婚后你會盡快轉(zhuǎn)身,開始自己新的生活。
另一種是打死都不離婚的人,其實也是很可怕的事情。
婚姻的目的,是為了一個人的幸福,如果婚姻不幸福,甚至是痛苦,那么離婚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現(xiàn)實的婚姻,因為有利益、孩子等結(jié)合,離婚就沒有那么簡單了。很多人已經(jīng)沒有幸福,卻還留在婚姻中,大部分都是為現(xiàn)實所困束。
但一個人為人處世終究是要有底線的,那些打死都不離婚的人,首先是一個對自己沒有底線要求的人。所以,不管對方怎么對ta,ta都選擇退,ta不懂得捍衛(wèi)自己的底線,或是沒有能力捍衛(wèi)自己的底線,更嚴重的是,ta根本就沒有什么底線。
一個人有各種各樣的方式來保護或捍衛(wèi)自己的底線,而最后的一個底牌,當然就是離婚——只有通過離婚,才能結(jié)束對方不斷侵犯自己底線的行為。
打死都不離婚的人,其實人格是不獨立的,他們依賴一份婚姻一個人而活著,不管是現(xiàn)實的“養(yǎng)活”,還是精神層面的“補給”,總之他們離不開這段婚姻,表面上婚姻給了他們一張“溫床”,其實婚姻變成了他們的牢籠。
事實上,死守一份婚姻的結(jié)果,只會讓對方更加無視而不尊重、不在乎你。關(guān)于尊重,你必須懂得:只有你先學會尊重自己,別人才會尊重你。
現(xiàn)實中,有很多打死都不離婚的人,基本是屬于毫無尊嚴的生活狀態(tài),忍氣吞聲,逆來順受,簡直成了奴隸,你的尊嚴被別人踐踏,你卻還配合著別人,這樣的人生注定悲劇。
經(jīng)營一份婚姻,當然需要包容、需要忍讓,但是,所有的包容或忍讓都要奔著一個目的:為了婚姻能夠幸福。不然,這樣的包容和忍讓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