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棺是我國古代一種奇特的葬俗,以將死者棺木放置在懸崖絕壁上為特征,分三種形式,一為木樁式,即在峭壁上鑿孔,楔入木樁以支托棺木;二是鑿穴式,即在崖壁上鑿橫穴或豎穴,放置棺木;三是利用崖壁上的天然洞穴或裂隙,放置棺木。三峽地區(qū)是我國南方主要懸棺分布區(qū),恩施地區(qū)有多處懸棺,考古界將其歸屬于三峽懸棺范圍。多年來,三峽地區(qū)懸棺的主人是誰,族屬在哪里,一直存在著爭議,一種意見認為是古百越人后裔,一種意見認為是古巴人后裔。
據(jù)侯健美先生在《北京晚報》發(fā)表題為《大學生讓懸棺古尸自報家門,在破解中發(fā)明專利》的文章介紹,在最近結(jié)束的大學生“挑戰(zhàn)杯”知識創(chuàng)新大賽上,一項名為《三峽懸棺之謎的遺傳學求證》的課題獲最高獎。在這個課題中,復(fù)旦學子閆鵬榮繞開考古的人文考證法,將先進的遺傳知識和技術(shù)運用到考古學研究,獨辟蹊徑讓懸棺古尸“自報家門”,從而破解了恩施懸棺主人謎底———古百越人。
侯文稱,閆鵬榮是復(fù)旦大學生命科學院2005屆畢業(yè)生,早在前兩年暑期社會實踐時,即到湖北恩施懸棺點考察,親身感受到神秘文化所帶來的神秘感,產(chǎn)生了破解這個謎團的欲望,開始了艱苦的遺傳學求證,即讓古人的DNA自我袒露身份的研究工作。在老師和恩施文博機構(gòu)的幫助下,他獲得了50個約3000年的恩施懸棺古人骨骼標本。經(jīng)過努力,他從標本中抽取了兩條集中了遺傳信息的DNA序列。 DNA能表達的有效信息主要有三類,常染色體,Y染色體,線粒體。因線粒體在正常細胞中的拷貝數(shù)可達到常染色體的1000倍以上,所以線粒體是最常用的遺傳標記。閆鵬榮從恩施懸棺古人遺骨里的DNA序列中獲得7個作破改“懸棺”之謎的線粒體。接下來,閆鵬榮用這7個密碼與58個人群、33個民族龐雜的基因信息進行了一一比較,用排除法篩選,終于發(fā)現(xiàn)恩施懸棺古人的遺傳序列上的信息與侗臺人和南島人所具有的特質(zhì)非常相近,而后者則是廣東、福建一帶的古百越人遷徙融合形成的,從而認定恩施懸棺的主人應(yīng)是從東向西遷徙的古百越人。
筆者認為,閆榮鵬的研究,因標本收集的困難,并沒有對整個三峽地區(qū)的懸棺古人遺骨標本進行檢測,因此該項成果并不能說明整個三峽地區(qū)懸棺主人的族屬,因其檢測的標本并非恩施地區(qū)全部懸棺的標本,亦不能說明整個恩施地區(qū)懸棺主人的族屬。但值得欣喜的是,他用先進的遺傳科學方法,第一次肯定了恩施部分懸棺古人的族屬,證明很早的時候,古百越人就遷徙到了恩施地區(qū),他們是這里最早的移民之一,與巴族一道創(chuàng)造了鄂西山地文明,其中難免有斗爭與融會,為我們研究古代恩施的歷史提供了新的內(nèi)容。
圖為:今年7月,張良皋教授在鄂西考察(受訪人提供)
圖為:利川境內(nèi)的清江古河床
圖為:恩施大峽谷的云龍河地縫
圖為:咸豐縣黃金洞景區(qū)入口,“黃金洞”3字由張良皋教授題寫
圖為:咸豐坪壩營北緯30度地標塔
圖為:利川騰龍洞洞口
圖為:恩施大峽谷景點之一
文/圖 記者蔣綬春
隨著動車的開通,眼下,前往恩施旅游的人越來越多。
在鄂西一隅,何以形成世界罕見的洞穴和峽谷景觀?游客們驚嘆之余,往往感到疑惑。
這個問題,華中科技大學建筑系退休教授張良皋先生探尋了30年。從1984年起,他到恩施考察不下30次,并出版多部專著。今年夏天,92歲的他再次前往考察。前不久,他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首次探洞放完好幾捆尼龍繩
抗戰(zhàn)時讀書結(jié)緣,老教授考察恩施不下30次
有一天,張良皋教授接到一個陌生電話。
電話是江蘇一家媒體的總編輯打來的。他說,看了張先生的著作《武陵土家》,想專程去恩施看一看。去之前,心里直打鼓,心想恩施有這么好的風景嗎?張先生是不是吹牛的?“沒想到實地一看,我的感覺是,張先生的牛吹得還不夠。”這位總編在電話里說。
近日,92歲高齡的張良皋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一提這事,還朗聲笑起來。
為探究恩施人文地理之謎,今年夏天,張良皋再次到恩施考察,歷時半個多月。他告訴記者,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曾在恩施讀了幾年中學,新中國成立后,一直懷念這個地方。1984年,應(yīng)恩施博物館負責人林奇邀請,他第一次重返恩施,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拾。到今年,整整30年。如果按每年去一趟恩施來計算,至少也有30趟了。
1984年游恩施利川騰龍洞時,他與當?shù)厝宋洳恳蝗喝?,?天時間,把干洞游了一遍?!八麄?nèi)蔽溲b探洞,槍里裝著子彈,以應(yīng)對在洞穴里可能碰到老虎之類的野獸?!睆埩几拚f,為了不迷路,大家沿途拉尼龍繩,好大幾捆尼龍繩全放完了。他回武漢后,查閱大量資料,并寫下《利川騰龍洞應(yīng)該奪得世界名次》,寄給《旅游》雜志。次年,文章刊載出來,很快掀起一股探測騰龍洞的熱潮。目前初步探明,騰龍洞有4層,長約60公里!
此后,張良皋又到沐撫大峽谷考察多次。有一回,張良皋與著名畫家廖連貴一起去大峽谷??戳四抢锏娘L景后,廖連貴情不自禁地驚嘆:“哎呀,老天爺,哪有這么美的風景!”“他在驚嘆,我也驚嘆,兩人都在驚嘆。”張良皋說,這個峽谷世界少有,它不僅具有空間美,還有形體美,令人心曠神怡。不久,張良皋寫了《武陵土家》,于2001年8月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
張良皋的老本行是建筑,于1947年畢業(yè)于中央大學建筑系,退休前為華中理工大學建筑系教授。但學建筑必須研究土壤學、力學,在考察過程中,張良皋從土家古建筑入手,深入鄂西人文地理大迷宮探尋謎底,先后出版了《武陵土家》、《匠學七說》、《巴史別觀》等著作。目前,一部關(guān)于武陵山區(qū)古人類是如何向外遷徙、如何漂洋過海的著作,歷時6年完稿,預(yù)計今年出版。
偌大騰龍洞,竟是清江故道
隨地質(zhì)抬升變成干洞,“年齡”至少30萬年
今年初,恩施騰龍洞大峽谷獲批為國家地質(zhì)公園,吸引了大批游客。人們好奇:大峽谷、騰龍洞、黃金洞這類奇特地貌,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張良皋教授介紹,鄂西屬喀斯特地貌,是碳酸鹽巖地區(qū),因海相沉積而形成。遠古,這里是大海大洋,因地質(zhì)抬升,這種碳酸鹽巖在鄂西分布很廣,面積很大、很厚。目前探明騰龍洞有4層、黃金洞有7層,都說明這一地貌是經(jīng)過多次隆起、抬升而形成的。
在地質(zhì)抬升過程中,水要尋找出路,一方面往四面八方流去,另一方面就是通過地表斷裂的縫隙下切,溶蝕巖石。
“喀斯特地貌,源于南斯拉夫一處碳酸鹽巖高原,但那里規(guī)模小,景觀一般。這種巖石可被水溶蝕,經(jīng)過漫長的地質(zhì)年代,就形成了各種切割、沖刷的形狀,恩施沐撫大峽谷、騰龍洞、黃金洞等景觀都很典型?!睆埩几拚f,在恩施,逢山必有洞,因為水可以將碳酸鹽巖溶蝕、切割為不同的石材、不同的峽谷、不同的洞穴。
記者又就此采訪了中國地質(zhì)大學溶洞專家鄢志武教授。2004年起,鄢志武組織中外科考隊多次考察騰龍洞。他認為,恩施大峽谷、騰龍洞,都是在地表的快速隆起與地面水下切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
鄢志武說,騰龍洞原系清江故道,隨著地質(zhì)構(gòu)造運動上升,便變成了干洞。騰龍洞旁邊,還有一個水洞,系清江暗河,這是由于河水下切加劇,在后期形成的。干洞又叫“化石洞”,因為科考人員在支洞里找到很多大型哺乳動物的化石,有的化石距今近20萬年。洞內(nèi),最老的鐘乳石有28萬年,我們估計騰龍洞的年齡應(yīng)該在30萬年至100萬年之間。當然,它是隨著幾次地表隆起才形成的。
鄢志武介紹,正因為多次地質(zhì)隆起,使利川市形成一個高山盆地,地勢高出周邊地區(qū),與恩施市的高程落差約500米。在抬升構(gòu)造運動中,恩施大峽谷先是形成穩(wěn)定的寬廣河谷,再次抬升時,河谷里又形成了云龍河地縫。不過,對于騰龍洞大峽谷,目前還有很多問題沒有搞清楚。
在利川市,記者采訪了當?shù)孛袼讓<易T宗派。譚宗派今年80歲,對利川地貌成因也作了數(shù)十年探尋。他說,清江地質(zhì)史或騰龍洞地質(zhì)史,就是一部利川的地質(zhì)史。據(jù)多個中外聯(lián)合科考隊連續(xù)十余年的科考,發(fā)現(xiàn)騰龍洞大峽谷的地質(zhì)至今還在活動中。除了地質(zhì)運動,恩施各種洞穴和峽谷的形成,全是水的功勞。
絕壁之上,何來朱砂手印
三峽洪水或曾漲至此,下泄助推地理迷宮成形
前不久,記者特地到恩施實地踏訪。據(jù)觀察,清江的流量不是太大,它如何能沖刷和溶蝕出騰龍洞大峽谷這種世界罕見的洞穴和峽谷景觀?這一地貌的形成是否借助了外力?這種外力是不是長江洪水?可洪水又怎么可能沖到這么高的山上來?
張良皋教授說:“最大的洞,當然需要最大的水才能沖開。但清江流量其實不算小。清江上游,枯水期流量約30立方米/秒,豐水期最大水量約1000平方米/秒,相當于枯水期的漢江5條。至于騰龍洞大峽谷的形成是否借助了長江洪水,這種可能性完全存在?!?br>
張良皋介紹,地球有46億年歷史,總在運動變化中。遠古時代,長江是往西流的,湖廣盆地以西的咸海、里海、地中海是通的,稱為古地中海。后來,印度板塊向北延伸,插到亞歐板塊下面,形成青藏高原。同時,橫斷山脈隆起,長江只好調(diào)頭東流。但東流有許多障礙,因為燕山運動從北到南抬起了很多山脈,在武陵山區(qū)主要有齊曜山、巫山、黃陵背斜等,地表水通過各種切割、溶蝕方式,最終形成長江三峽。三峽地區(qū)峽谷、洞穴很多,地形復(fù)雜,有時,因為地震等原因,三峽兩邊的山體崩塌,造成堵塞,這就是“三峽壅江”。三峽壅江的事,史書上也有過多次記載,“大禹治水”、“女媧補天”等神話傳說,都與“三峽壅江”有關(guān)。即使一萬年發(fā)生一次,三峽壅江的次數(shù)也數(shù)以百計。
張良皋介紹,有一年他去巴東,在海拔1050米的天子巖懸崖上,看到394個朱砂手印。這是三峽壅江之后,洪水在海拔1050米高的地方留下紅土、朱砂。水退后,古人出于好玩,把手撐進紅土、朱砂里,然后按到天子巖上,從而留下手印。他分析,這些手印應(yīng)為新石器時代之前或在1萬年之前留下來的。
三峽壅江發(fā)生后,整個四川盆地成了一個內(nèi)陸湖,水位越來越高,湖水必須通過各個缺口尋找出路。當水漲到海拔1050米后,四川盆地變成面積達20萬平方公里的內(nèi)海。水要往四川盆地各個缺口流出去。在北面,四川與漢中交界的陽平關(guān),海拔580多米,水就往漢水方向流去,漢江峽谷也是大水沖出來的。在南面,沅江與今重慶之間也有缺口,海拔200-300米,洪水很容易經(jīng)貴州烏江流入湖南沅江,流向洞庭湖。在中部,洪水就經(jīng)鄂西清江流出。
四川盆地的洪水是怎樣匯入清江的?一方面,重慶奉節(jié)至恩施沐撫大峽谷的板橋,有一條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暗河,這是不是當年的洪水通道?完全有可能。另一方面,洪水還可能通過齊岳山北端缺口、龍橋河峽谷匯過來?!霸缭?984年,我就去過利川市的清江古河床。那里有一個棺材峽,水流入地下后,形成地下暗河。至今,在古河床的一些地方,還可以聽到地下流水聲,就像魔鬼發(fā)出的聲音?!睆埩几拚f。
神秘的北緯30度“止步線”
驚人推斷:武陵山區(qū)或為華夏文明源頭
張良皋認為,武陵山區(qū)包括湘西、鄂西、渝東、陜南,是云貴高原的北延,屬于一個整體。華夏文明的第一縷曙光,就是從這里升起的。
他介紹,“武陵”的“武”字,是帽檐子的意思?!皬埣医纭钡摹敖纭弊郑汀吧褶r(nóng)架”的“架”字,都念“gai蓋”,就是帽蓋子的意思。武陵山區(qū),是以神農(nóng)架為中心,周圍一圈都是武陵。而“武當山”的“當”字,是帽徽的意思,這里是武陵山這頂大帽子安放帽徽的位置。在地貌學上,帽徽周圍一圈都是“武”。
生物學家曾斷言,靈長類動物的發(fā)源地在南北緯30度左右,這是一條文明的止步線。越過這條線,因為寒冷,食物來源受限,古人類生存將受到極大挑戰(zhàn)。而北緯30度這條神秘的止步線,就穿過了恩施。恩施咸豐坪壩營就有一個北緯30度的地標,中央電視臺《地理中國》欄目曾報道過。
而武陵山區(qū)周邊,有湖廣盆地、四川盆地,這些盆地在大規(guī)模海退后形成沼澤,沼澤因光合作用,能產(chǎn)生大量碳水化合物,從而吸引古人類生活在沼澤邊緣。另外,人類大腦的進化離不開鹽,只有產(chǎn)鹽地帶的古猿,才有機會進化為人類。而渝東地區(qū),至今保留著大量古鹽泉、鹵管棧道遺跡。武陵山區(qū)的古鹽道,比比皆是。
“我認為,中國人的歷史就是從武陵山這一帶開始的。”張良皋說,有學者認為,中國黃種人也是從非洲過來的,即“非洲人說”。實際上,這個學說沒法解釋中國的元謀人、巫山人、建始人是怎么回事?!拔咨饺恕本嘟窦s200萬年,“建始人”距今約200萬至250萬年,都是在武陵山區(qū)發(fā)現(xiàn)的。這里還發(fā)掘出了“鄖縣人”、“長陽人”等遺址。他認為,這些武陵古猿人,就是黃種人的祖先。
張良皋還認為,華夏文化以漢文化為主體,漢文化以楚文化為前身,而楚文化又以巴文化為基礎(chǔ)。湖廣盆地以西、四川盆地以東,是巴域的最佳界定。而巴域,即是“元謀-巫山猿人”最早的活動區(qū)域。武陵山區(qū)的上庸古國,就是先于楚國邁入文明的國家。
隨著生存能力的增強,武陵人又從巴域出發(fā),沿著山脊進入中原和東南沿海地區(qū)。他們的文化,彌漫式擴散,并漂洋過海。
懸棺葬是古代一種比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選擇一處壁立千仞的懸崖,用我們至今仍不知曉的方法,將仙逝者連同棺材高高地懸置于懸崖半腰的適當位置。葬地的形勢各異,歸葬的個體方式也略有差別。一口沉甸甸的尸棺,一具冷冰冰的尸骨,怎么會“飛”到那高高的懸崖上?尸棺的主人是誰?我們有限的智慧還難以解讀這千古之謎。
目擊:絕壁驚現(xiàn)懸棺
神農(nóng)溪地處長江三峽巫峽與西陵峽之間的巴東縣境內(nèi),位于長江北岸的深山峽谷里,發(fā)源于“華中第一峰”之稱的神農(nóng)架南坡,屬常流性溪流,全長60公里,于西口處匯入長江。在當?shù)貚{谷的絕壁上分布著幾處懸棺,令人嘆為觀止。據(jù)當?shù)卮迕窠榻B,這是古代巴人的葬身之處。三峽水庫蓄水前,這些懸棺距離水面還要高得多。這些重達數(shù)百公斤的懸棺,離地高度一般有幾百米,奇怪的是所有的懸棺都置于幾乎無法攀援的險要絕壁上,別說把棺材扛上去放好,就是空手爬上去都不可思議。那么,懸棺究竟是怎樣“飛”上去的呢?對此,當?shù)卮迕褚步o不出答案。
無獨有偶,記者曾與州戶外運動協(xié)會的探險愛好者一起在利川市建南集鎮(zhèn)西北大約三公里的地方,也曾發(fā)現(xiàn)有一處懸崖峭壁,壁上竟然有7個大小不等的巖孔,里面曾是古代巴人崖葬的墓,距今約2000多年。因有7窟,故當?shù)厝朔Q“七孔子”,又稱“仙人洞”、“蛻皮洞”?!捌呖鬃印备唠x地面10余米,分上四下三兩行排列。除一孔為長方形外,余皆近正方形。各孔之間,行距、孔距均為1米左右。正方形孔室頂呈穹隆形,中高大約在1.1米,邊高在0.8米左右,室寬1.4米。所有石窟鑿工精湛,有的窟門還刻有圖案。關(guān)于這七個洞的來歷眾說紛紜,為其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歷史:春秋戰(zhàn)國遺跡
今年70多歲的利川民俗專家譚宗派多年來一直致力于三峽懸棺的研究。數(shù)十年來,他先后走遍巴東、利川、奉節(jié)、巫山等地,對當?shù)氐膽夜走M行考察和了解,并撰寫了大量的文字資料。據(jù)介紹,懸棺大多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遺跡。那時,由于戰(zhàn)爭頻繁,民不聊生,古人就選擇了高不可攀的懸崖峭壁作為葬身之處,以示趨吉和盡孝之意。
懸棺葬的表現(xiàn)方式經(jīng)專家歸納有七種類型:一是“木樁架壑式”,將棺木一頭置于天然巖洞或者巖石裂隙之中,另一頭則架于絕壁的木樁之上。二是“天然洞式”,將天然洞稍加修整或填平,然后置棺其內(nèi)。三是“人工開鑿橫式”,人工在臨江的崖壁之上開鑿長方形橫龕,大小寬窄以容一具或兩具棺木為宜。四是“人工開鑿方式”,在臨江崖壁上開鑿寬1至1.5米的方洞或者利用天然洞加工成方洞,置棺其內(nèi)。五是“懸崖木樁式”,在臨江崖壁上開鑿橫向2至3個小方孔、嵌入木樁,然后置棺其上。六是“崖礅式”,在臨江懸崖峭壁上有突出或凹下的巖石,因其厚重而又平坦,穩(wěn)度大,或稱“巖礅”或“巖縫”,將棺木置入其內(nèi)。七是“巖緣式”,在海邊陡峭的崖壁上找有突出的狹窄巖緣,形成天然平臺,置棺其上。
然而,懸棺葬究竟何人所為?所葬何人呢?這是一些已被時間帶走的秘密。
文化:巴人尊敬死者
懸棺葬研究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課題,其一個個具體項目,幾乎都是懸案,所以也有人以“懸棺葬之謎”作為統(tǒng)稱。
譚宗派認為,在不同的歷史發(fā)展時期和不同地區(qū),人們的喪葬有過不同形式。大約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巴人聚居的峽江地區(qū)就已出現(xiàn)懸棺這一喪葬形式?!皬浉哒邽橘F”,古代巴人認為對死者安葬得越高,越能體現(xiàn)對死者的孝敬,并且可以在今后的時間里不需要再行祭奠。于是將死者的尸骨置于木匣內(nèi),或?qū)⑹w置于棺材內(nèi),安放在高處。
相反,有人認為懸棺葬正是落土葬習俗的自然發(fā)展,具體而言,它與新石器時代的土葬墓有密切關(guān)系。當時我國的土葬墓遍及全國,包括文獻記載的懸棺葬地區(qū)和考古發(fā)現(xiàn)的懸棺葬地區(qū)。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我國已經(jīng)出現(xiàn)洞室墓和獨木舟船棺的萌?。懸棺巖洞墓的出現(xiàn),實質(zhì)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巖洞的變化。
也有人認為施行懸棺葬是“孝道”的表現(xiàn)或是為了追求吉利。把高山險峰、崇山峻嶺視為生活的依托,或因其難以接近、難以觸及而產(chǎn)生神秘感,進而把它作為神靈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頂禮膜拜,所以他們便把死者的靈柩置于高山峻嶺的崖之間。
探秘:專家眾說紛紜
這些懸棺是怎么“飛”上去的呢?對此,主要有三種說法:一種認為是鑿路將棺材搬上去然后再將路毀掉;第二種認為是趁漲水時將棺材送上去;最后一種觀點,用木制絞車、繩索、定向滑輪等工具,把棺材吊進去。
據(jù)資料記載,1989年,上海同濟大學及江西等地的專家與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美國學者合作,采用絞車、滑輪等機械裝置,在江西貴溪仙巖把一具重約一百五十公斤的“棺材”吊進了一個離上清河水面約二十多米的懸崖洞中。新聞媒體和有關(guān)學術(shù)刊物曾競相報道并發(fā)表論文,聲稱此舉“重現(xiàn)了兩千多年前古人吊裝懸棺的壯觀場面”,從而“解開了中國懸棺這一千古之謎”。有論者指出,由于脫離了距今千百年的時代和懸棺葬民族的社會歷史背景,有關(guān)古人采用與絞車、滑輪類似的提舉技術(shù)的說法,其實是缺乏有力證據(jù)的,所以要說已經(jīng)解開了這一千古之謎,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如今,遺留在三峽各地的懸棺雖然仍是一個千古懸疑,但它作為一道旅游風景,卻受到越來越多的游客青睞,已成為三峽地區(qū)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