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到達杭州后,去了香積寺,第一感覺就是單單香積寺的“香積”兩個字,就讓人沉思和溫馨、愜意。
P2從路北那個古門樓向北走不遠,就能看見清晰地看到香積寺巍然的石塔,香積寺石塔有名的很,現(xiàn)在的香積寺不是因寺有名,是因此石塔而出名,
P3 石塔八面九層,仿木構造建筑形式。除二層以上平座的欄桿用青石外,其余均為湖石砌筑。須彌基座上,每層依次用平座。八角形塔身,檐子相疊而成,檐子下的平身科,為五踩偷心造。
P4 石塔是八角形塔身,轉(zhuǎn)角處均雕出圓形倚柱。塔身外壁高浮雕出許多栩栩如生的佛像,塔身還雕有壺門、佛像和經(jīng)文,雕刻精致,形象生動。每面中間為火焰形壺門,門釘和金環(huán)鋪首清晰可見,是杭州現(xiàn)存清初建筑的優(yōu)秀代表作品。
P5 站立石塔旁,平心靜氣,靜觀古塔,塔的第一層須彌座細部雕刻基本完整,須彌座上方的斗栱模仿宋式,出檐平直,角翹生硬,子角梁近乎垂直,上翹,無戧獸,柱不作卷殺,平坐欄桿用黃沙石雕造.
P6該塔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原為東西雙塔,聳立在香積寺前。雖然仿照靈隱寺雙塔的建筑形式,但腰檐明顯縮小,結構手法和浮雕與靈隱寺雙塔截然不同。并采用了經(jīng)幢的一些做法,極為少見,是清代初年石塔建筑的代表作品。
P7杭州香積寺石塔,原為東西兩塔,位于杭州城區(qū)拱墅區(qū)香積寺巷,即今天的杭州運輸設備廠院內(nèi)。十年動亂時期東塔被毀,僅存西塔,基本完整,是杭州市僅存的清代佛塔。
P8香積寺位于杭州湖墅香積寺巷,始建于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歷史,原名興福寺,大中祥符年間,宋真宗賜名香積寺至今,是杭州湖墅地區(qū)的著名寺廟。
P9香積寺是杭州靈隱、天竺朝山香客的集散地,素有“運河第一香”之美譽.每天運河上千余船只往來,運輸繁忙,夜間燈火通明,寺內(nèi)熱鬧非凡,促進了湖墅地區(qū)乃至杭城的商貿(mào)、旅游的繁榮,對佛教禪宗文化的傳播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P10香積寺和其它寺廟一樣都曾遭受過滅頂之災。到了明朝立國之初,由于明開國元首朱元璋曾有出家經(jīng)歷,并在崇信佛教同時,對佛教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拆并、整合,香積寺及周邊寺廟都得到了大規(guī)模的重建及擴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香積寺已成為佛教叢林中的大寺院。
P11 清康熙年間,毗盧閣和雙塔的建設,使香積寺的發(fā)展達到了頂峰。
P13香積寺沿主軸線一共四進,第一進為山門或稱天王殿,供奉著韋陀菩薩,兩邊是四大天王,這是佛教寺院的常見結構。
P14 香積寺的二進為大圣緊那羅王菩薩殿,“天櫥妙供”銅匾高懸殿門上方。
P15走進殿內(nèi),我不認識銅制的高大的菩薩,經(jīng)詢問殿內(nèi)工作人員才得知此菩薩為老百姓最為熟悉的灶師菩薩,而真身為妙音菩薩,殿內(nèi)后方供奉著的這尊即為妙音菩薩的真身。
P16好一尊清秀可親的菩薩,這灶師菩薩(妙音菩薩)我第一次看到,杭州眾多寺院從未出現(xiàn)過這位菩薩,這讓我開了眼界。妙音菩薩也叫樂神。
P17喜歡妙音菩薩的這一造型,正彈反彈皆是樂,雖然妙音菩薩手拆持的琵琶上沒弦,但是心中有弦,妙音菩薩最偉大的,慈悲為懷,慈航普度,她不分親疏,不分貴賤,不分種族,不分疆域,不分星系,不分陰陽,不分人鬼;不論是人還是畜,不論是忠勇善良之輩,還是奸佞邪惡之輩……
P19 寺院三進為“大雄寶殿”,供奉著釋迦牟尼菩薩。
P20大雄寶殿兩旁的十八羅漢一改其他寺院的風格,服飾不穿袈裟而改穿一般服飾,這又和其他寺院不同。因為按常規(guī)釋迦牟尼菩薩后面應該是觀音菩薩的雕像,這讓大雄寶殿大為遜色,讓人遺憾。
P21 四進則是藏經(jīng)樓和法堂,現(xiàn)在尚未開放,
P22香積寺在中軸線上以“伽藍七堂制”為依托,分別布置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閣、并在天王殿和大雄寶殿之間布置具有本寺特色的大圣緊那羅王殿,這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
P23香積寺還有一奇,那就是整個香積寺的主要殿宇都是用銅所筑,在大圣緊那羅菩薩殿你看不到一塊木頭,所有門窗、柱子、樓梯全部用銅包裹著,連屋頂?shù)耐咂际倾~做的。
P24在香積寺,聽說不少人隱士隱居在這里,隱士絕對不是凡人,大部分隱士都不簡單。隱士隱居在香積寺,類似于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潛公般的生活著。
P25 在都市里,在觥籌交錯的應酬中,形形色色的人皆戴著虛偽的面具,隱士們蛻去自己的偽裝,還原自己的本色的隱居,何嘗不是“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的一種返璞歸真呢?
P26江南之地,隱居在那古色依然的寺院中,刻意與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于靜色中布下一局圍棋,博弈于山水之間?;蛟谧约簮芤獾木邮?,閑庭信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P27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隱士,以不同的形式淡薄功名利祿,笑看百態(tài)人生。
P28“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脫離了凡塵,躲避了世俗的紛紛擾擾,真的,可以得到自己所渴望的那般境地,獨自一人,瀟灑自在。
P29山有菊有鳥有竹,水有蓮有魚有蝦,皆是自然界的純自然生命,是神秘的大自然的產(chǎn)物。我們眼中山是山,水亦是水,而在文人眼中山是水,水亦山.
P30如融入了山水的境界,在水中看山,于山里望水,另有所感于心。遷客騷人,文人墨士,隱士義士皆有不同的山水感,正是“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聯(lián)系客服